第130回 李靖還朝

潯禹府中,這個時候,韋挺正與蕭禹坐在書房中。科粒”助刷度畢竟是剛剛開始,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嚴格,最起碼,蕭禹任主考的時候。不是那麼嚴格。蕭禹坐在那裡。花白的鬍鬚上都能看的出此刻的的意。看得對面的韋挺心中很是嫉妒。

看看,新君甫立,盧照辭就推翻了太上皇李淵的決定,將他蕭禹任命爲大唐第一人科舉主考官,由此可見盧照辭對他的重視。雖然後來盧照辭一系列的舉動,讓他很是不滿,但是相對於大勢來說,他還是很滿意的。尤其是對盧照辭的滿意。

“蕭老大人可是好福氣啊”。率挺嘿嘿的笑了起來,道:“漢王殿下有學士數十,人才濟濟,偏偏點了蕭老大人爲我大唐科舉的第一任主考官,足見殿下對蕭老大人的重視啊!”

“哈哈,韋郎也不必恭喜老夫了。倒是老夫要恭喜韋郎了。以後。韋氏就是與漢王殿下的親家了。可喜可賀啊!”蕭老夫子雙眼微眯。臉上彷彿是笑了一朵花一樣。

“不敢,不敢。”韋挺臉上露出一絲苦澀來,與盧照辭結親,雖然也是榮譽,但是更多的是,卻好像是被逼的一樣。

“不知道蕭老大人聽說了沒有。這次科舉考試,聽說關東方面都已經派人過來了。崔氏、盧氏、鄭氏等等也都人過來了。”韋挺故作神秘的說道。

“我大唐坐鎮關中,依賴漢王殿下的威名,這剩下的王世充、竇建德都是秋後的螞炸,也蹦醚不了幾天了,眼看着漢王殿下就即將一統天下。這些人還不前來巴結一番,難道還要等到天下統一的時候再來嗎?到那個,時候,這朝堂之上,可就是沒有他的位置了。”

“這僧多粥少啊!朝堂之上的位置可是沒有多少啊!就是即將平定的江南,也容不下這麼多的人啊!”韋挺長嘆道:“聽說這次科舉考試。錄取的人數比較少。”“不錯,進士科就五十人,明經科也就一百人。”蕭禹點了點頭道:“國家掄才大殿,豈是什麼人都能錄取的。那豈能被稱爲是國家的掄才大殿,這是我大唐第一次科舉考試,更是要嚴格了。若非這次參加的人數多,恐怕老夫這次只錄取幾個人。”

“老大人此言甚是韋挺也連連點頭,道:“這些日子,平官曾接了幾個人的大作,也不過是如此而已,尤其是那些沒名沒姓的人,看看,是做的什麼詩啊!這種人也敢出來參加國家的掄才大殿,莫要將殿下爲國求賢的一片苦心給糟蹋掉了。”

“爲郎所言甚是,天下名家莫不出自世家大族。殿下說要照顧那些庶族寒族的,也不過是安慰他們而已。這天下哪裡有多少人能出現一個本文本這樣的人物來。”

“其實這本文本也算是江左名門之一,只是郡望不高而已。

”韋挺笑呵呵的說道。

“我說嘛!殿下用人,除掉那些武夫之外,剩下不都是高門大族子弟嗎?這寒門中人能有幾個呢?”蕭禹哈哈大笑道。

“殿下用人多以才,而不是出身的門第,否則他也不會向太上皇獻科舉之策了韋挺嘴角露出一絲苦笑。這個盧照辭出身世家。不考慮世家的利益,卻爲那些泥腿子謀出路,真是想不到。

韋挺不知道的是,這就是帝王和臣子的不同點,臣子們想着如何保護自己,如何保證自己升官發財,所以他們纔會相互勾連,相互結盟,織成一個龐大的網絡。但是帝王不一樣,他所考慮的就是要如何的穩定自己的國家,使的自己權力更大,不爲他人所左右,所以他要平衡。既然世家們已經聯合在一起了。他就拆散世家,他就會爲其他一部分的利益集體提供機會,創造機會。科舉就是其中一個最有力的武器,用來平衡朝局所用的。盧照辭是不會集許世家們再來左右朝政再來控制着國家的發展。

“我們世家中賢德之人也是不少的。這點,這次科舉上必然會有所體現的。”蕭禹言語的淡淡的說道。但是在韋挺的耳朵中,卻彷彿比什麼美麗的音樂都好聽。這就是他來的第一個目的,爲的就是爲了探尋蕭老夫子對這次錄取人的態度。

“耳惜這次江左蕭氏沒有來人啊!”韋挺集作嘆息狀,道:“下官可是早就聽說蕭氏中人才濟濟,不下於關中啊!”

蕭禹聞言搖了搖頭道:“可惜了蕭銳那個傢伙,哼哼,若非太上皇鬧了那麼一曲,裴寂那個奸臣獻的計策,恐怕李靖大將軍也不會這個時候被召回來,弄不好,這個時候的江陵早就被攻下了。我蕭氏族人也會隨之北上參加這次科舉了。”韋挺也點了點頭。這蕭氏雖然借越皇位。但是在隋末亂世之中,這種情況還是很多的,盧照辭看在蕭禹的面子上,也只是可能懲罰蕭銳一脈。對於其他的蕭氏宗親還是會放一手的。

“不過江南的謝氏凹曰況姍旬書曬)小說芥傘”氏等等還是有不少人才的。到底是漢室遺風,當年五胡艦甲剛時候。江南文風鼎盛,到如今更是更進一層啊!”蕭禹臉上也露出一絲笑容。雖然這些人都不是蕭氏族人,但是也算是江左名家,都是屬於江南一脈。

韋挺聞言不由的望了蕭禹一眼。這個老夫子到底是件麼意思,難道他想提拔江左名門世家不成?這可不行,這關隴外面還有一個關東世家門閥,我關隴與關東可是世代不睦,爲了左右朝政的事情,也不知道爭奪了多長時間了,這個時候豈能將你們江左世家牽扯進來,到時候。莫要還沒有攆走老虎,後面就進了一羣狼來了。

“謝氏到也不錯,不過老大人。這謝氏可是沒落已久了,自從謝廬陵亡故後,謝氏中的人才可是少了許多啊!”韋挺小心翼翼的說道。

“這個老夫自然知道,但是到底是數百年世家歷史的,還是有幾個,人的。”蕭禹不耐煩的掃了一眼韋挺。眼中的不滿卻是流露的清晰的很。“那是。老大人所言極是。”韋挺聽說其中只有幾個人。卻是心中鬆了一口氣。暗自,這老匹夫要的還是不多的。如此算來,剩下的進士之中,恐怕大多數都是我關中諸多世家的了。也算是公平。

“殿下在終南山下建了一個龐大的書院,裡面多是寒族子弟,其中有一兩人得殿下青睞的,其才學確實不錯,老夫也是認可的。”蕭禹嘆了口氣,道:“殿下澤披天下,其德是值得我們去景仰的。”

“那是自然,否則殿下又如何能打下這麼大的基業呢。”韋挺心中微微有些不滿,但是卻有沒有辦法反駁,只得點了點頭。雖然只有一兩人,可是這名額就只有這麼多啊,一瞬間就被劃出去數人了。再加上一些必要的人士,諸如范陽盧氏,還有崔氏等等,這些漢王的遠房宗族。王妃宗族的人,加起來就是十數人之多了,這些人是攔也攔不住的。還真的只能讓這些人上榜。

“要看的長遠點。”蕭禹好像能感覺到韋挺心中的不滿一樣,心中連連嘆息道:“這關隴八大世家真的沒落了。那李氏就不用說了,打下來的江山還被別人搶去了,元氏到也不錯,可惜跟錯了主子,被王世充殺的差不多了,宇文氏出了一個宇文化及,名聲也算是毀了,獨孤氏也很不錯,可惜的是獨孤懷恩造反,差點害死了盧照辭,恐怕也是有數年爬不起來,剩下的衆人之中。恐怕也沒有出現什麼厲害的人物。倒是眼前的韋氏。或許能借着漢王側妃甚張一段時間。

其餘的關東世家門閥,也沒有什麼傑出的人才,鄭氏雖有,可是輔佐的是王世充,日後待平定了王世充,恐怕相是後悔也來不及了。難道這天下真的將進入寒族士子左右朝政的時刻了嗎?不,我江左人才濟濟。豈會讓這種泥腿子也敢上堂議政。”

且不說那蕭禹在那裡盤算着衆多世家的家底,心中卻是決定,這次考試要大肆提拔高門貴族弟子。那韋挺卻是在一邊也是暗生惱怒,雖然這次他前來找蕭禹商議的事情也算是完成了大部分,但是他總感覺,缺少點什麼。遠沒有當初想象的那樣的痛快。

“大人,尚書右僕射舉大人已經前往考場了。他命人前來傳信,他身上懷有殿下親自授予的考題,就不來府上拜見大人了,請大人立刻前往考試地點,他在那裡恭候大人。”門子前來報道。

“考題出來了?”蕭禹眉頭抖動了一番。忽然對韋挺說道:“韋郎。殿下決定在考試結束之後,徵選前五十名者,親自考試,考試地點在文淵閣內,稱爲殿試,真正的名次將會在那裡由漢王殿下親自公年。不再有禮部決定了。”

“這怎麼一點消息也沒有啊!”韋挺面色一變,忍不住驚訝的叫道。本來考試到了禮部這一關就已經結束了,考試結束之後,就召見士子,授予官職,這次科舉就算完工了。這樣一來。無論你是考的好還是考的不好,只要有後臺,說着是使用點銀錢,就能外放一個好的地方。如今這最後一關並不是禮部的考試,而是在文淵閣內舉行的殿試。而且是由盧照辭親自監考,並且確定最後的名次,只要是人都能會知道這其中的奧秘。這個名次的確定必然會與官職有着很重要的關係。那些期盼着獲得好的外放地點的世家名門弟子恐怕要落空了。

“哈哈,看看這個。考題,老夫到如今還不知道是什麼題目呢?”蕭禹自我解嘲的說道:“殿下辦事,非我等這些做臣子的能瞭解的。不過,你也不必擔心,只要進了殿試的,就不會有刷下去的危險了。到時候。吏部授予官職的時候,還可以走走門路。”

韋挺聞言,面色方好了不少。如今的吏部尚書乃是裴寂。雖然不受盧照辭待見,但是隻要皇帝沒有撤掉他的職位,他就是吏部尚書,而吏部

川外郎申世寧也算是關隴世家的員有他存在。衆最哪。哪心官的時候,還可以擇優選擇的。

“多謝老大人提醒,下官就不打擾老大人了韋挺要將此事趕緊告訴裴寂,要傳遍關隴各大世家。

“請吧!”蕭禹也沒有阻攔,因爲他此刻也到貢集裡去,連場考試。他也要準備一番。雖然他是考官要舒服一點,但是到底是上了年紀,還是小心點爲好。更爲重要的是,他的姐姐要回來了。雖然不知道盧照辭將如何安置他的姐姐,前隋蕭皇后,但是姐弟情深,他還是要準備一番的。

且不說,當夜隨着一聲號炮聲響起,大唐第一次科舉考試開始了。伴隨着龍門的開啓,數千名士子盡數涌入新建成的貢院之中,他們在這裡要呆上數日的時間。直到考試的結束。

但是在考場之外,整個大唐的官場又開始硝煙瀰漫起來,新任膘騎大將軍李靖回來了。在李靖回來的同時,衆人又想起了前幾天李姓宗室中李孝恭和李道宗狼狽回到長安城。連日來,除掉進宮拜見過太上皇外。都是躲在家中不曾出來。

如今倒好,兩人都是同時從南征大軍中出來的,而且是所立的功勞大體相當,或者說李靖稍微引人注目一點,但是所享受的待遇卻是不一樣的。

看看,李孝恭,卻是顯的極其愚蠢。盧照辭只不過玩了一個小小的調虎離山之計,就錄奪了他的軍權,連潢關的一個行軍總管的位置都沒有得到,甚至還連累了李道宗,也藉着貿然離開潢關的罪名,給錄奪了軍權,如此一來,李姓宗室之中,最有用兵才能,最能保住李氏江止。的兩員大將也徹底的失去了作用了。只是得了一個左右宗正的位置,想堂堂的領兵大將,縱橫他人國。摧毀他人宗廟,到如今只是得了一個,有名無實的左右宗正,真是莫大的諷刺,但是形勢比人強,那又有什麼辦法呢?

再看看那李靖,同樣是姓李的。可是人家卻是堅定的站在盧照辭的身邊,爲他鞍前馬後的效力,說放棄手中兵權就放棄,將數十萬大軍送給盧照辭的弟子。盧照辭的一道詔命傳來,讓他單騎回京,他就回來了,左右不過十數騎兵,作爲護衛之用。如此人物,纔會得到當局者的信任。看看,盧照辭率領文武百官出迎十里,由此可見盧照辭對李靖的重視了。

正午時分,衆多文武官員都等的不耐煩了,但是看着前面穿着一身衰服的盧照辭仍然站在那裡,沒有絲毫的不耐,也只能老老實實的站在

裡。

不過,很快,就見看見不遠處飛起一股煙塵,接着就聽見馬蹄聲滾滾而來,衆人不由的鬆了一口氣。如此在官道上行軍的,恐怕也只有膘騎大將軍李靖了。果然,眨眼之間。就見有一隊騎兵飛奔而來。爲首的騎士面容網毅,約有五旬的將軍立在馬上,雙目炯炯有神,顧盼之間神威自生,果真是一個不凡人,此人正是當朝膘騎大將軍李靖。

“臣李靖拜見漢王殿下那李靖一眼就看見一身衷服的戶照辭。趕緊滾鞍下馬,拜倒在地。這位縱橫疆場,所向無敵的大將軍,這個時候低下了高貴的頭顱,心甘情願的拜在地上。

“靖兄請起,靖兄請起盧照辭趕緊走上前。一把將李靖攙扶起來,哈哈大笑道:“靖兄。照辭可是等候靖兄多時了。”

“臣多謝殿下掛念。臣在江南也是無一日不想念着殿下李靖聲音渾厚,雖然年過五旬,但是中氣十足。聲音之中更是有一番威嚴。到底是軍中第一將,難怪盧照辭耍授予他爲驟騎大將軍了,就是他的親弟弟,用之爲腦骨臂膀的盧照英也沒有繼盧照辭之後,成爲軍中第一人。這確實是有幾分道理的。

“靖兄,你爲我大唐平定江南。功高蓋世,請盧照辭伸手牽出一匹戰馬來,李靖認識此馬乃是盧照辭的坐騎烏雲踏雪。

“殿下。”李靖臉上露出一絲疑惑來。

“好馬當馳騁疆場,不應該老死在馬槽之旁,照辭恐怕是不能親臨戰場了,可是大將軍不一樣,尚有王世充、寰建德、羅藝、草原等等一大批敵人等着大將軍去剿滅,若是沒有一匹好馬是不行的,今日孤就將這匹千里馬賜予大將軍。大將軍,請上馬盧照辭雙目中充斥着一絲赤誠。李靖看的分明。

“再多謝殿下賜馬。臣願爲殿下征戰天下,一統四海李靖也按住心中的漏*點,拜倒大喝道。

“完了,這下李靖真的要爲盧照辭所用了。”一些忠於李氏的官員見狀,不由得仰天長嘆道。

“皇上駕到。”忽然一陣尖細的聲音傳了過來。衆人回頭望去。卻見一輛明黃色馬車從春明門緩緩而來。

第225回 帝王忌諱第284回 識人之明無過於朕第577回 才女鄭麗婉第576回 鄭麗婉在哪裡?第683回 將星隕落第376回 殺機第131回 分歧第382回 虎狼之師第286回 君臣相悖第177回 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第403回 杖斃第189回 裴寂的陰謀第563回 盧恪的夢中情人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二)第709回 決戰第217回 甘衝之死(一)第530回 岑文本的勸告第76回 天策上將和臨汾郡王第30回 李靖(一)第66回 密謀第680回 洛陽迦葉寺(二)第30回 李靖(一)第359回 突利來了第460回 城破第25回 漣漪(二)第256回 背叛第522回 入金陵第70回 誘餌第641回 實則虛之,虛則實之第711回 二賺也先隆佑第701回 父子相仇第425回 李衛公問答第23回 收羣雄(四)第175回 悲劇的凌敬第434回 高奸是怎樣煉成的第21回 李秀寧(三)第381回 皇上早朝第161回 盧承祖第495回 太子心機第59回 大將李靖第638回 南王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二)第611回 招供第91回 父子交談第24回 陰世師(一)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三)第349回 攪局的盧恪第322回 黑衣人第24回 陰世師(一)第184回 人太多了第414回 小人物的拒絕第273回 平衡第9回 搭救第221回 元吉妃楊氏第339回 突厥襲到第295回 長安糧價飛漲的背後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二)第544回 駙馬第609回 收網第447回 進軍第210回 杜姬第357回 攻城第514回 腐其心志第631回 人在城在,人亡城亡第28回 暗殺(三)第143回 圖窮匕見第218回 甘衝之死(二)第702回 西域各國第413回 唐風第570回 狄仁傑再出手第630回 李靖辭帥第431回 送幾個美女給你第307回 崔仁師的毒計第6回 太原王氏(一)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三)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三)第202回 貞觀律第657回 狗急跳牆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180回 悲劇的王世充第404回 金城夜宴第202回 貞觀律第186回 妥協第37回 李淵到來第310回 瓦解第24回 陰世師(三)第353回 援軍到第28回 暗殺(二)第389回 大決戰(七)第11回 獻霍邑(四)第35回 李靖vs陰世師(二)第131回 分歧第400回 從根本上瓦解第333回 如意算盤第396回 決議遷都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一)第649回 離其地,去其根第41回 密謀(一)第671回 易主第348回 徐世績成了香餑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