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回 楊廣之死(三)

感謝書友whyhao,書友10081006265680的打賞,狼崽將繼續努力,請多多支持,多多收藏,謝謝!

義寧二年正月初一,在李淵一幫心腹的策劃下,義寧天子楊侑終於下詔:唐王劍履上殿,贊拜不名。成功的向禪讓稱帝又邁進了一大步。

而盧照辭也開始了他的大計,花了巨資,在終南山下買了數百頃地皮,在上面蓋起了數百棟建築來,正是作爲書院所在。又讓房玄齡寫了牌匾,叫做做終南書院。盧照辭自領書院山長之職,而房玄齡、孔潁達都成博士,就是遠在龍門大儒王通之弟王績也願意前來,而在大興城內太學諸多博士也應邀前往任教,一方面固然是因爲盧照辭的名望,更多的是因爲終南書院中藏書甚多,更爲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藏書都是由同一的紙張,彷彿是印刷而成,不但紙張雪白,更爲重要的是,字跡清楚,相當的好認,書卷打開之時,尚有一絲清新的濃墨氣息。更是讓人驚訝不已。

這些日子,朝中無事,雖然盧照辭婚期將近,但是盧氏是何等的家族,這些事情自然是有族人運作,而盧照辭本身就對這包辦婚姻有些牴觸,加上書院事情衆多,當下一頭扎進了書院中。雖然這些書院建築還有一部分沒有建成,但是卻阻擋不住關中的寒門學子前來讀書的心情。如今才三月份,在書院中就能聽見朗朗的讀書聲,山松竹林之中,不時可看見有學子行走其間,或爲作畫,或爲辯解詩文等等。在這裡,不但能得到名家的指點,更爲重要的是,這裡除了收一些基本的生活費外,根本不用支付其他的費用,深的廣大的寒門弟子歡喜。而這書院背後的主人盧照辭,更是位列大將軍,乃是大丞相的女婿,日後若是朝廷開了科舉,借的一份推薦,必能青雲直上。

“大兄,有情報來了。”書房內,盧照辭手執書本,正仔細的研讀着。這些日子,他都在不斷的吸取着古代文學的精華,如今手上的這本就是大儒王通所做的《元經》三十一篇。這是王績帶來的,當他聽說盧照辭製造了神奇的印刷的工具,一天之內,能印刷數百本這樣的書籍,趕緊將大儒王通所寫的書籍盡數搬了過來,諸如《禮論》、《元經》、《續詩》、《易贊》等等,這些文學珍寶都被盧照辭一一刊印,不過數月之間,就傳遍了中原各地。

“阿郎,請看。”跟在盧照英身後乃是盧青雲那肥胖的身軀。

“什麼事情?”盧照辭皺了皺眉頭,如今隨着李淵稱帝的日期越來越近,李建成和李世民哥倆的鬥爭也越來越明顯,大興城中的文臣武將無不被雙方拉攏,而隱隱爲朝中外軍將領之首的盧照辭更是二人的首選目標,無奈之下,盧照辭才躲到書院中來。

“楊廣歸天了。”盧照英臉上露出一絲興奮來。

“楊廣歸天了?”盧照辭一陣失神,手中的《元經》落在地上都沒有感覺到。

“情報是這麼說的。”盧照英點了點頭,道:“是宇文化及發動兵變,殺了楊廣。金鷹堂第一時間將事情經過發了過來。”說着將手中的數張紙條遞了過來。盧照辭伸手接了過來。過了好半響,盧照辭才明白其中的經過。

這江都兵變還要從楊廣遷都的主張說起。

原來隨着各地烽煙頓起,身在江都的楊廣知道大勢已去,不時的在臨江宮內與蕭後說道:“朕的大好頭顱何人來取之”的話來。後來乾脆決定把丹揚作爲首都,準備做一個偏安江東的皇帝。

擁有富庶的江東,有大江攔路,進可攻,退可守,像三國時期的吳國一樣,看起來也不錯。而這江東經過幾次大戰後,像樣的世家並沒有多少,也不像關隴、關東諸多世家一樣,能對朝政產生掣肘。

只不過,這楊廣當皇帝太久了,已經很久沒有率軍作戰了。他已經不是當初伐陳時期的大元帥了。他脫離士卒太久了,根本不瞭解麾下的士卒。他此刻手下的官員和將士,大部分都是關中人,這三秦子弟有個特點,就是戀家。楊廣的決定遭到了諸如右侯衛大將軍李才、門下錄事李桐客等人的堅決反對。雖然最後楊廣和他的親近臣子虞世基等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擺平了那些官員。但是手下還有一股力量還沒有擺平,偏偏這股力量是相當驚人的,那就是軍人。

爲了讓這些出身關中的驍果大軍安心輔佐大隋江山,楊廣曾經把江都一帶的寡婦和適齡未嫁女子強制分配給驍果軍的將士當老婆的。可這一切都是沒有用的。這些關中人還是想回到關中。更爲重要的是,江都的糧食已經吃光了。這楊廣也是倒黴,生平建了那麼多的糧倉,但是卻偏偏在南方沒有建上幾座,到了臨了的時候,才發現了其中的問題。不過這已經遲了。

宇文述的兒子右屯衛大將軍宇文化及、將作少監宇文智及、驍果將領司馬德戡等人終於乘機發起了兵變。以一丈黃綾系死了楊廣。

“如今這宇文化及自領爲大丞相,立了楊浩爲帝,宇文智及爲左僕射,宇文士及爲內史令,裴矩做了右僕射,帶領着十萬驍果軍朝關中殺了過來。”盧照英又說道。

“唐王殿下知道這事嗎?”盧照辭不由的問道。

“應該還沒有,最近幾個月仗着阿郎的主意,我盧家商鋪已經經營到廬江一帶,靠近丹陽一帶,所以得的消息較早。大丞相要是想得到這個消息的話,恐怕還要等上兩天。”盧青雲想了想說道。

“走,我們回大興。”盧照辭知道一旦楊廣身死的消息傳了過來,李淵下一步就是要登基稱帝了。這個時候還躲在終南山書院是不行的。

“對了,大兄,那崔家娘子已經進了崔家在大興的別院了。大兄的婚事定在五月十八。”盧照英又說道:“聽說族長已經上路了。”

“這麼快?”盧照辭忽然面色變了變,道:“去傳書給父親大人,讓他於五月十六到大興,不能遲,也不能早。”

“這是爲什麼?”盧照英不解的問道。

“大丞相要稱帝了,馬上就要立太子了。”盧照辭冷冷的說道。

第371回 迷局第707回 火燒巨尺谷第610回 天子威嚴,豈容挑釁第289回 泄露第4回 草上飛第190回 詭異第15回 奪糧(三)第608回 狄仁傑的詐術第535回 天子很生氣,後果很嚴重第28回 暗殺(一)第53回 李淵稱帝之太子初定(二)第47回 王世充(二)第24回 陰世師(三)第702回 西域各國第29回 山洞春色(二)第46回 逼降屈突通(三)第678回 辯機之死第590回 盧恪也害怕了第217回 甘衝之死(一)第412回 打響攻佔高句麗的第一槍第74回 父子打賭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248回 使臣人選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198回 耍的就是你第667回 後悔第235回 御駕親征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一)第688回 戰畢第10回 宋老生(一)第85回 對策第426回 君臣相知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333回 如意算盤第428回 渡河,渡河第267回 本官很忙第411回 皇家人都是不簡單的第600回 被脅迫的達官貴人們第95回 慶州之反(二)第533回 長孫無忌着急了第48回 一戰王世充(三)第389回 大決戰(七)第17回 取霍邑(一)第405回 看看你有幾斤幾兩第697回 何爲大國第648回 唐毒許敬宗第262回 配享太廟第257回 羣情激憤第562回 欺行霸市第247回 不多第703回 波斯來客第291回 罷官、下獄第146回 攻城戰第610回 天子威嚴,豈容挑釁第580回 盧承泰的心思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二)第128回 城門衝突第694回 玉門關內第580回 盧承泰的心思第308回 從此關東無聯盟第524回 章懷太子第27回 離間(二)第384回 大決戰(二)第207回 逼反江淮軍第675回 密旨第541回 山寨版班超第43回 背後黑手第30回 李靖(四)第91回 父子交談第642回 狡詐如狐狸弟五百零三回你還有希望嗎第47回 王世充(一)第199回 渭河之戰第411回 皇家人都是不簡單的第30回 李靖(一)第526回 東宮內第538回 盧承泰無語問蒼天第696回 城頭激戰第177回 捨得一身剮 敢把皇帝拉下馬第313回 逼親第448回 楊萬春第16回 父子兄弟(二0)第160回 致命一擊第194回 詐第295回 長安糧價飛漲的背後第569回 鄭仁基要撞牆第414回 小人物的拒絕第651回 陌刀神威第711回 二賺也先隆佑第30回 李靖(二)第53回 李淵稱帝之東宮初定(完)第27回 離間(三)第122回 長孫無忌出使突厥第238回 陌刀威風第312回 訓弟第504回 范陽盧氏第171回 王伏寶之死第116回 李淵的反撲(二)第661回 鬱悶的張氏父子第114回 漢王盧照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