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回 王世充(二)

“那又能如何?”盧照辭雙眼中閃爍過一絲莫名的神色,淡淡的說道:“世家的沒落已經是不可阻擋的趨勢,既然如此,何不在沒落的同時,走出一條蹊徑來。化被動爲主動,這樣不是更好嗎?”

房玄齡聞言深深的望着盧照辭一眼,也不知道是相信了盧照辭的話,還是心中另有想法,只是淡淡的說道:“這個時候說這些已經是早了點,眼下還是要攻下潼關爲好。將軍只帶領了三萬人馬來進攻潼關,恐怕是早有算計。”

“這屈突通必降,帶多少人馬都不是一樣的。”盧照辭若無其事的說道。

“將軍之心不在潼關,恐怕是在潼關之外吧!”房玄齡嘴角露出一絲神秘之色,道:“聽說那東都王世充雖然生性殘忍,但是卻也是一個陰險狡詐之徒,他能放棄江都的大好實力,北上來東都洛陽,可見此人的眼光精準。這潼關乃是入洛陽的門戶,王世充不會把潼關讓給我們的。將軍帶這些人馬來,是爲了防備王世充的吧!”

盧照辭讚賞的點了點頭,道:“房兄所言甚是。天下大勢非常明顯,東都洛陽,京師大興,爲天下郡城之首。如今雖然天下羣雄並起,竇建德、徐圓朗、羅藝、薛舉、李密等等,莫不是一時梟雄,手下兵馬數萬到數十萬不等,稱雄一世,或爲稱王,或者乾脆稱帝,這些人不過是逞一時之雄而已,非萬世基業。那李密很笨嗎?不是,他數年來只是在圍攻洛陽,而放棄南下或者是北上,就是看出了洛陽的重要性。所以一直徘徊在洛陽城下。王世充入主洛陽,他要想坐穩洛陽,一方面是要抵擋李密大軍的進攻,另一方面卻要擴展戰略空間,向西攻入關中,這樣纔有足夠的實力統一天下,最起碼也要奪得潼關,以護衛東都洛陽。他雖然與屈突通有仇,但是在關係到自己大業的情況下,還是會放下姿態,以期望獲取屈突通的投降。屈突通是一位出色的軍事統帥,但是絕對不是一位出色的軍事謀略家,他看到的僅僅是潼關內糧草缺乏,兩邊受敵的現象,他是局中之人,擔心自己家中的十數口性命,所以他不相信王世充,寧願投降關中。”

房玄齡連連點頭,又搖了搖頭道:“將軍,難怪別人都稱你是狡狐,今日一見,果真是不凡。連屈突通這樣的人物,你都能摸的清清楚楚,也不知道這天下又有何人能作爲你的對手。”

“玄齡兄,你太過獎了。”盧照辭搖了搖頭,他雖然有兩世的經驗,知識面相當的豐富,但是更多的是因爲從歷史中對各種名人的分析。也許,歷史中的名人會失真,但是卻能讓盧照辭結合各種情報,對對方做出最佳的判斷。

“此事宜早不宜遲。玄齡兄,明日某親自上潼關,大軍就由你主掌了。”盧照辭擺了擺手道。

“什麼,將軍準備親自前往,這可不行。”房玄齡聞言面色一陣大變,連連搖頭道:“大將軍一身兼三軍安危,豈能親臨危險之地,若是那屈突通不是如同將軍所猜測的那樣,將軍就危險了。不行,不行,若是將軍相信玄齡的話,就讓玄齡前往走一趟就是了。”

“屈突通雖然是敗軍之將,但是也是大隋名將,更是前輩高人,某若不親自前往,如何顯示我等誠心。”盧照辭面色一正,搖了搖頭道:“此事不必多言,玄齡但請放心,某若沒有把握,豈會冒險,莫要忘記了,某尚未成親,豈能這樣就死去。”

“好,既然將軍已經決定,那明日玄齡就等一個時辰,若是一個時辰內,將軍尚未出關,玄齡就揮軍進攻潼關,就算三萬大軍都喪在這裡,玄齡就是丟了性命,也要將將軍救出來。”房玄齡狠狠的說道。

“好,就依房兄了。”盧照辭想了想,點了點頭說道。

次日天色剛明,就見一騎朝潼關而來,戰馬之上,一年輕人身着青衣,面色祥和,面對潼關天險,已經城牆箭樓上的點點寒光,面上卻不見有任何的異樣。不是盧照辭又是何人。

“關下何人?”城牆上傳來一聲大喝聲,震動潼關上下。

“大隋大丞相、唐王麾下,左翊衛大將軍使者求見屈突大將軍,快請通報。”盧照辭大聲喊道。

“什麼,真的有使者前來。”敵樓之上,屈突通老臉上露出一絲笑容來。

“快請!”

“將軍,離潼關東八十里外有大軍前來。”忽然有一探馬衝了進來。

“打着何人旗號?”屈突通面色一變,剛剛欣喜的臉色頓時又露出一絲慌亂來。

“回將軍的話,是‘王’字旗號。還有兄弟看見了陰家郎君也在其中。”探馬報道。

“難道是王世充親自來了?”屈突通面色一陣大變。

“王世充前來也是正常,老將軍又何必驚訝呢?”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清朗的聲音。屈突通雙眼一亮,不由的望了過去,卻見一個年輕人面容俊秀,眉目之間,略顯一絲威武之氣。

“小郎是?”屈突通面色一動,他的眼光是何等的狠辣,一眼就看出眼前的這個使者恐怕是個不簡單的人物。

“某盧照辭見過老將軍。”盧照辭朝屈突通拱了拱手,面上也不見有任何的異樣。

“狡狐盧照辭?”屈突通雙眼一亮,眼中驚訝之色更濃了。眼前的這個頂多是弱冠之齡的年輕人就是使的自己的佈置毀於一旦,隋室江山再次失去了一次崛起的希望。連自己也被迫放棄了河東,自己不是輸在戰場之上,而是在戰場之外,不是被一個久經沙場的老將擊敗,而是一個年輕人擊敗。難道自己真的老了嗎?屈突通複雜的望了一眼盧照辭,卻沒有看見眼前的男子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盧將軍,請!”屈突通面容一正,勉強壓下心中的震驚與失落,朝盧照辭拱了拱手說道。

“老將軍,請!”

第304回 下套第358回 頡利的算計第271回 二十四功臣第482回 江南烽煙起第367回 長安亂(二)第312回 訓弟第626回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第612回 攤牌第11回 獻霍邑(五)第139回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21回 李秀寧(一)第554回 此人不殺,大唐難安第313回 逼親第110回 玄武門之變(二)第578回 駭人聽聞第545回 覲見第15回 奪糧(一)第696回 城頭激戰第654回 岑文本的預感第642回 狡詐如狐狸第214回 背後一槍第115回 李淵的反撲(一)第506回 不患寡而患不均第314回 汝選何人第175回 悲劇的凌敬第343回 宣德殿羣槍舌箭第637回 以正克奇第292回 軍中大換防第95回 慶州之反(二)第378回 還朝第674回 辯機的大神通第435回 高奸已經練成第652回 狼狽而逃第592回 鄭麗婉到底在哪裡第150回 絕望第547回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72回 決戰虎牢關(一)第513回 玩的就是光明正大第92回 長林軍(二)第423回 君臣密謀第20回 柴紹之死(一)第378回 還朝第694回 玉門關內第38回 定關中(四)第45回 慧空與袁天罡(三)第672回 何爲蠻夷第11回 獻霍邑(一)第660回 秦勇赴宴第643回 穩若泰山鬆州城第23回 收羣雄(一)第298回 暗度成倉第171回 王伏寶之死第86回 殿前比武第119回 奪兵權第554回 此人不殺,大唐難安第325回 關門打狗第204回 長孫無忌進涇州第677回 揭穿第158回 本與末第635回 逃走第587回 夜闖禁宮第176回 俘虜竇建德第703回 波斯來客第22回 威逼利誘(三)第575回 一老一少組團玩人第7回 金鷹堂(一)第56回 一戰淺水原(一)第436回 清涼山之戰第486回 大唐福爾摩斯第332回 佈局第473回 長孫無垢的決定第710回 決戰(二)第148回 君威赫赫第19回 排擠(四)第38回 定關中(四)第272回 相迎第486回 大唐福爾摩斯第353回 援軍到第527回 長安暗戰第354回 混戰(一)第63回 狼狽而逃的裴監(一)第268回 朝議第199回 渭河之戰第26回 暗潮(二)第471回 由馴馬想到的第64回 雙雄聯手第271回 二十四功臣第228回 李靖出征第634回 內訌第12回 陰氏兄妹之求親(四)第250回 長孫無忌的引誘和脅迫第429回 原來是他第462回 終南巧遇第494回 夜宴殺機第528回 迎賓之議第31回 火燒瓦橋溝(二)第654回 岑文本的預感第218回 甘衝之死(二)第341回 那一箭的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