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國公李勣

我懷揣着武后的密旨,坐在四人擡得轎子上,又被擡出了皇宮,出青龍門,往國公府而來。

英國公李勣,本姓徐,名世勣,字茂公。也就是我們看的《隋唐演義》、《說唐》裡面寫得瓦崗寨裡的軍師——徐茂公。歸順大唐後,爲太宗李世民的謀臣,在征戰中立下許多戰功,高祖李淵念其功勳,特賜李姓,又因他名中有一‘世’字,犯了太宗的忌諱,所以改名李勣,爵封英國公。

此時,我們所知的瓦崗英雄幾乎都已去世,只剩下李勣、程咬金、尉遲敬德等爲數不多的在世的瓦崗英雄了。

在武則天謀奪皇后寶座的時期,高宗皇帝遭到了以長孫無忌爲首的元老集團的強烈反對。長孫無忌乃是太宗的長孫皇后的哥哥,自幼與太宗交好,在後來李世民征戰沙場時立下了許多戰功,又因其妹的關係,官至司徒,後來太宗駕崩,以長孫無忌、褚遂良等爲輔政大臣,後因自恃功高,壓制高宗,在後來,與褚遂良、來濟、韓瑗、于志寧等反對高宗立武則天爲後,漸漸被高宗厭煩。其中褚遂良、韓瑗、來濟先後被貶黜,到後來元老集團在朝的就只剩下了長孫無忌。而另一排擁立武則天爲後的就以李勣爲首,有李義府、崔義玄、王德儉、袁公瑜等,這派**多是寒士出生,沒有太多的政治治本,他們對長孫無忌等人把持仕途的局面深惡痛絕,也只有通過廢立皇后的辦法來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在擁立武則天爲後的過程中,李勣、李義府無異發揮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這位我要去見的英國公李勣。

英國公府離皇宮很近,轎子沒多久就停在了氣派非凡的英國公府前。陪同我的是一個小太監,他上前叫門,國公府的管家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他看看坐在轎子裡的我,點點頭,就這樣被擡進了李勣的府邸。

這國公府雖不是很大,可卻有一股大將之氣、清幽之情。進門的天井內幾乎都隱蔽在樹蔭下,莊嚴又不失典雅,看來這位國公大人的品味不一般啊。

用《紅樓夢》裡的一句話‘走了一射之地’轎子停了下來,這裡應該是傳統意義的‘會客室’,雖然很大,不過裝飾的極其簡單。正中是那張‘猛虎下山圖’極其威嚴,其旁還有一副對聯上聯是‘論計謀,堪比蜀相諸葛’;下聯是‘比武藝,真如呂布溫侯’;橫批‘文武元勳’。四周的牆壁上還掛着幾幅山水畫外,就只剩下桌椅板凳了。我剛坐下,立即有一個青衣小婢奉上清茶,剛喝了兩口,就見一白髮老者從後堂走了出來,此人便是英國公李勣。沒見他是真的很難想象,一個年逾花甲的老人還有如此強健的體魄,虎背熊腰,兩眼炯炯有神,絲毫不見老態,走如風、立如鬆、坐如鐘。

我趕緊起身拱手一禮,學着小官見大官的樣子說道:“拜見國公大人。”

李勣坐下後,先打量一下我,接着說道:“請坐!”

我剛坐定,就聽他說道:“聽家人說先生是武后娘娘派來的,不知到老夫府上有何公事?”

我起身從懷中拿出武后的密旨,叫道李勣手中,他看了一遍,又看看我,說:“請坐!皇后娘娘信中說先生洞悉天機,不知先生能否爲老夫佔算一下,風燭殘年還能否征戰沙場,爲國樹功?”

看樣子他是把我當成一般的江湖騙子了,也難怪,我一無功名二無名氣,怎能讓人相信呢?無非是借這事來考考我,好在我平時沒事就埋頭在書堆裡,歷史知識豐富,這問題還難不倒我。(不過也因爲這樣小玲也才離開了我。)我笑了笑,道:“國公年逾古稀,還尚有如此豪情,真讓在下佩服,不過恕在下直言,大樹不倒,國公怎能取而代之?”

李勣一聽此言,臉上驚愕之際,不過又迅速回復了平靜,“先生此言似有深意,能否詳加說明?”

我緩緩的說道:“天機不可泄露,不能說的太過明白,不過,五年之內,大樹必倒,那時國公若然再問在下,我一定清楚說明。”

李勣點點頭,道:“多謝先生指教,先生貴姓?”

“免貴姓昊,單名坤!”

李勣捋捋鬍子,道:“原來是昊坤昊先生,武后娘娘給老夫的信中是讓老夫在朝會之時舉薦先生入朝,不過,恕老夫直言,先生雖然洞悉天機,可天道無常,先生一無強國之策,二無大將之才,這叫老夫如何開口?”

我還真不好反駁他,其實他說的也沒錯,我的知識在現在幾乎沒用,什麼程序編輯、網頁製作、動畫製作的,說出來他們也不懂。不過多虧我也看了那麼多的書籍,有句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來也會吟。’“國公大人,在下雖然比不上國公大人熟讀兵法,可對行兵佈陣也略有涉獵,不僅如此,在下對如何管理民生、興農興商,使國庫充盈也有良策。”

李勣聽我這樣一說,似乎很是驚訝,他道:“哦,既如此老夫想請教先生,如今突厥、高麗對我天朝虎視眈眈,倘若一朝兩國來進犯,先生可有守城之策?”

這下我可傻了,沒想到他竟然突然發問,雖說平時我常看一些一戰、二戰的經典戰役的專題片,不過那可是在有手槍、大炮、飛機、坦克的半自動、自動武器時代,可現在卻是相隔十幾個世紀的冷兵器時代,這可怎麼辦啊?

李勣見我低頭思索,又問道:“先生,有什麼妙計嗎?”

我慢慢在房中踱步,努力回想着以前看的《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和《水滸傳》,可這些這位征戰沙場的國公大人應該都知道,這下可怎麼辦?對了,還有這兩種辦法!

“在下以爲,若說守城,不如直接進攻,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既然現在鄰國已有入侵之心,那我們不如趁早選就得力將士帶領人馬往邊關守衛,這樣一來有兩種好處。”

“哪兩種?”

“其一,對敵人有警戒之意,如果敵人突然入侵,我方不至於手忙腳亂,丟城失地。”

李勣點點頭。

“其二,便是可嚴密的監視領國,如果其國發生內亂,我方可藉機將其殲滅,這樣不僅擴充我朝的疆域,也省去了連年防禦之資。”

李勣道:“老夫還是第一次聽說如此防城之策,不過老夫擔心如此禦敵,國庫可能無法支持龐大的軍餉啊!”

我笑道:“國公不必煩惱,要讓國庫充盈,在下也有辦法,要讓國庫充盈首先要杜絕官員受賄,吏治澄清,防止層層盤剝。再者推崇農商,減少地主對佃戶的盤剝,適當減低底層百姓的負擔,將大不分的稅收加到那些富裕的商人頭上,加大對食鹽、鐵礦、金礦、銀礦的監管力度,不許私人開採,加大對煤炭開採的監管,加大與西域諸國的通商,這樣自然國庫充盈。”這也只是我說可個大概而已,而且不少還只是一個概念而已。

不過李勣卻好像很贊同我的方法,只見他點點頭,說:“真乃我朝張子房也!”

第五十七章新皇上任第十五章智擒女俠第六十二章上官婉兒第三章入宮第五十三章家規第五十一章太子李賢第十六章征討突厥第七十五章最後的計謀第二十四章門神歸天第七十一章家事大如天序章第四十章北門學士第四十三章出征高麗序章第十八章因禍得福第三十四章贖李香蘭第二十五章板倒大樹第六十三章平定叛亂第三十五章解釋解釋第六章長孫無忌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三十七章魏國夫人來訪第四十二章壞主意第三十三章李貓遭報應第六十二章上官婉兒第三十五章解釋解釋第七十五章最後的計謀第六十七章一二三酷吏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十四章黔州遇俠女第七十二章斷案如神第三十四章贖李香蘭第四十九章惡有惡報第六十章最後的準備第六十六章祥瑞之象第六十三章平定叛亂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四十九章惡有惡報第五十五章太子罹禍第一章冷雨夜的奇遇第三十九章多嘴惹禍第四章第一印象序章第六章長孫無忌第十一章洞房花燭第五十八章武后稱制第六十八章劉相遭禍第六十六章祥瑞之象第二十一章大破突厥第五十四章黃臺歌辭第四十八章色膽包天第二十九章武后臨朝第六十七章一二三酷吏第二十六章楊氏第七十八章終章第五十九章公主出嫁第三十四章贖李香蘭第八章酷刑第七十章羣起而攻之第四十三章出征高麗第三十二章洛陽宮豔史第七十二章斷案如神第四十七章李勣病逝第十六章征討突厥第二十九章武后臨朝第十三章懲戒貪官第三章入宮第六十八章劉相遭禍第二十八章武后姐姐第七十一章家事大如天第四章第一印象第五十八章武后稱制第四十四章攻打平壤第五十三章家規第五十七章新皇上任第三十七章魏國夫人來訪第九章心理輔導第三十二章洛陽宮豔史第四十七章李勣病逝第十一章洞房花燭第十七章再見俠女第二十三章昊公驅鬼第七十一章家事大如天第七十二章斷案如神第二十七章家宴第五章國公李勣第二十二章李貓升官第一章冷雨夜的奇遇第四十二章壞主意第二十七章家宴第二十四章門神歸天第四十二章壞主意第三十一章武門誥封第九章心理輔導第三十五章解釋解釋第六十章最後的準備第五十二章憑空誣陷第七十一章家事大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