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穩定西域

龜茲,是唐朝的安西四鎮之一,此時的龜茲,一片歡騰,喜慶之氣直貫九霄。

“知道麼?太子率軍進入西域了!太子進入西域了!”

“太子這次帶來的是二十萬精銳啊!二十萬啊!我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呀。”

“西域地廣人稀,物產不豐,難以供給大軍,大唐這纔在西域少量駐軍。這次,太子征服了天竺,打通了天竺到西域的道路,天竺的糧草就會源源不斷的運到,我們西域的實力就會暴漲。”

“沒錯!沒錯!以往,我們是爲沒有糧草發愁,以後,我們又會爲軍隊不夠而發愁。”

“太子真是了得!英明果斷!”

龜茲是唐朝設在西域的一個軍鎮,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要塞。軍鎮,不僅駐有軍隊,還有唐軍的家眷。

不論是唐軍,還是家眷,在得知李隆基率領唐軍大舉進入西域的消息後,無不是大喜過望,奔走相告。

李隆基這次率軍大舉進入西域,改寫了西域的歷史,將使得西域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以往,因爲西域地廣人稀,物產不豐,唐朝無法在西域大量駐軍,只能派駐少量的軍隊。這種情況,自從張騫通西域開始,就一直如此,上千年沒有改變過,這次的改變將具有極爲重要的歷史意義。

因爲天竺的糧草將會源源不絕的運到西域,唐朝在西域就可以派駐大量的軍隊,唐朝在西域的實力將會暴漲。

以往。唐朝在西域的兵力不足。總是顧此失彼。縮手縮腳,就連小小的石國都要拉攏,不能直接征服。今後,唐朝在西域的實力大漲,就不用再有如此顧慮了,只管放開手腳大幹,誰不服就滅了誰,這是何等的令人痛快。

一想到這美好的前景。誰能不喜?

“走!我們迎接太子去!”駐守龜茲的唐軍將領沒有任何多餘的言語,直接就達成了一致。然後,就集體行動了,趕去見李隆基。

李隆基正率軍前進,得知這些將領到來的消息,就讓他們前來相見。

“見過太子。”這些西域將領打量着李隆基,紅光滿面,如同見到老祖宗似的。

李隆基的表現實在是太搶眼了,他們無時無刻不在想着見上李隆基一面,如今。夢想成真,要他們不激動都不成。

“免了。”李隆基打量這些將領。只見他們雄赳赳,氣昂昂,大爲滿意,勉勵一句,道:“你們爲國駐守邊疆,餐風露宿,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能得到李隆基此勉勵,讓衆將大爲激動,忙謙遜。

他們昂頭挺胸,瞧他們那樣兒,彷彿駐守苦寒的西域是無上榮耀之事似的。

然後,李隆基就是問詢一陣西域情形。

對於西域情形,這些駐守這裡的將領最爲清楚,忙一一說了。

“太子,應當趁這次大舉西進的良機,把小孛律、大孛律這些首鼠兩端的小國除掉。”西域將領恨恨的道。

對於這兩個首鼠兩端的小國,他們早就想除掉了,只是因爲他們手上的兵力不足,無法做到。如今,李隆基率領大軍到來,他們就心眼活了。

“我想,要不了多少時間,他們乞降的使臣就該到了。”李隆基點點頭道。

“稟太子,小孛律王、大孛律王求見。”李隆基的話剛落音,人精高力士就進來稟報。

“太子英明。”衆將心悅誠服。

“他們必是乞降。”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閃,沉吟着道:“大唐與大食大戰在即,決不能後院起火,西域必須要穩定,因而,大孛律和小孛律沒必要再存在了,直接滅了,設立郡縣。至於小孛律王和大孛律王念在他們還算識相的份上,就饒他們一命。讓他們去長安養老吧。”

對於這事,小孛律王和大孛律王不敢有絲毫反對意見,一口應承。

而且,他們還滿心歡喜,因爲他們終於可以去傳說中的唐都長安了。

長安,大名在外,他們也是知道的。知道那裡是人間天堂,若是能在有生之年見識一番長安風貌,就是死也值了。

“太子,石國使臣求見。”高力士又進來稟報。

“石國?該死的石國。”西域將領齊聲叫嚷,個個氣憤不已。

對於石國的首鼠兩端,他們是氣憤異常。

“石國?不見。”李隆基冷冷的道:“石國首鼠兩端,妄圖在大唐和大食之間左右逢源,真是妄想。以前,我們在西域的兵力不足,不得不拉攏石國。如今,我率領大軍進入西域,正是穩定西域的良機。”

說到這裡,聲調轉高,道:“要想西域穩定,就得立威。就拿石國開刀吧!”

“傳令:屠掉石國!”李隆基眼中精光閃閃,大聲下令。

“遵命。”衆將齊聲領命,大爲振奮。

唐朝雖然經營西域多年,卻是因爲兵力不足,在西域的威懾力有限,這是使得西域總是動盪不安的原因所在。

如今,李隆基率領大軍進入西域,正是穩定西域的良機。要想穩定西域,就得恩威齊施。

立威,最好的對象,就是石國這個首鼠兩端的小國了。

屠掉石國,可以鎮懾西域,西域諸國一定會震恐,再也不敢爲亂。

唐朝要想與阿拉伯帝國大戰,首先就得穩定西域。因爲西域就是唐朝西進的戰略基地,必須穩定,必須要牢牢掌控,絕不能留下任何後患。

對於這一命令,衆將是欣然贊成。

唐軍來到石國,把石國屠了。

這消息傳開,西域諸國驚恐萬端,紛紛請降。凡來降者。李隆基給他們開出的條件是。獻地。到長安養老。唐朝讓他們過一輩子榮華富貴的好日子。若是他們忠心,就是他們的子孫也可以安享榮華富貴。

若是敢說個不字,就屠掉。

這些小國表示願意獻地,然後就去長安養老。

對於這些新得之地,李隆基一律採用郡縣治,把這些土地納入唐朝的直接管控之下。

碎葉城,是唐朝在西域最西邊的重要軍鎮。一代名將,裴行儉當年護送俾路斯回國。就止步於此。

李隆基把帥帳設在這裡,看着巨大的地圖,只見唐朝在西域佔領的土地急劇擴大,很快就佔領了數千裡土地。

“張說,你說,我們接下來該如何做?”李隆基問身側的張說。

“太子,我以爲,我們應當停止前進。”張說眉頭一挑。

“停止前進?張說,你是不是瘋了?”

“就是呀。你一向明智,怎會如此糊塗?我們這可是形勢大好。正宜大舉擴張。照這樣下去,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兵臨大食,與大食大戰一場。”

“沒錯。絕不能停止前進。”

張說的話剛落音,一片反對聲響起,衆將個個以爲張說瘋了。

唐軍進入西域的,進展異常順利,唐軍所到之處,無不望風而降。這正是大舉擴張的良機,張說竟然主張停止前進,衆將能不認爲張說瘋了?

“說說看,爲何要停止前進。”李隆基卻是不置可否的問道。

“停止前進,這是當務之急,其原因很多,主要有:一是我們征戰時間很長了,將士們有些想家了,這事兒不得不慮。”

自從徵吐蕃開始,大軍就征戰在外,這一晃眼就過了快三年了。三年的長時間征戰,遠在異域他鄉,誰能不想家?

雖然將士們現在還沒有表現出太濃的思鄉情緒,卻是不能不慮。

思鄉,有時候會是致命的。比如說,著名的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打得很順利,他之所以停止東進,就在於他的部下思鄉情切,不想再打了。他雖然想打,卻是拗不過,只得退兵。

“二是我們新得之地太廣,還未來得及徹底穩固。就是吐蕃和天竺,也算不得徹底穩固。”張說接着道:“大唐與大食的大戰,必是生死之戰,決不能後院起火,這些地方必須要徹底穩固下來,這需要時間。”

吐蕃、天竺、巴基斯坦、阿富汗、中亞之地,都納入唐朝版圖。然而,因爲時間太短,這些地方並不穩固。若是再打下去,那麼,表面上看是順利異常,其實卻是留下隱患。一旦與阿拉伯帝國大戰之際,後院起火,那麻煩就大了。

要知道,唐朝與阿拉伯帝國的大戰必是生死之戰,絕不能留下任何隱患。

“再往西,就是大食的地界了。然而,我們並未做好與大食開戰的準備,這是其三。”張說接着剖析道。

唐朝與阿拉伯帝國早晚必有一戰,然而,現在的唐朝遠遠沒有做好與阿拉伯帝國開戰的準備。李隆基這次提兵西征,就是爲將來的大戰做準備,準備越充足,未來的大戰勝算越高。

與阿拉伯帝國大戰,需要更多的軍隊,更多的錢糧,這些都沒有準備,還未調入西域。若是此時,與阿拉伯帝國冒然開戰,吃虧戰敗未必,卻是打得很艱苦。

之所以未必會輸,是因爲阿拉伯帝國同樣沒有做好與唐朝大戰的準備,或許,唐朝還能有一戰之力。

若是唐朝做好了準備,那就不怕了。

“與大食之戰,必是傾盡國力之戰,國內也有很多問題,積弊太多,還未革除,這是其四。”張說又道。

唐朝的國內還有很多積弊,這主要是因爲唐高宗是個軟皇帝,留下了太多的問題。而武則天要代唐,明知道有些事兒不能做,會留下隱患,可爲了代唐,她又不得不那麼做。比如說,她大殺功臣,讓一些沒有才幹卻忠於她的人上位等等。

這些問題都會危害到與阿拉伯帝國的大戰,唐朝應該停止前進,先整頓內部。

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84章 重重圍困第82章 驚天血戰(下)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17章 武則天很煩第33章 輕取第65章 武三思兵敗第17章 吐你一臉第8章 氣死你第8章 西域盛況第20章 侄子不如兒子親第22章 好大的魚第7章 英雄歸來第54章 勝利歸來第40章 太平公主的選擇第38章 御前對質第52章 打擊報復第55章 楊思勖第57章 國號開元第29章 血流成河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62章 戰果輝煌第25章 狠人vs狠人第66章 人才濟濟第67章 大唐軍事學院第59章 冬季練兵第24章 狼狽勾結第55章 我恨楚王第20章 慘無人道第26章 中央開花(上)第26章 不可能?第57章 離間計(下)第55章 我恨楚王第23章 藏龍臥虎第32章 識破第28章 又一頂綠帽子第85章 上官婉兒第12章 怛羅斯之戰(下)第62章 揭皇榜第57章 離間計(上)第16章 中亞明珠第24章 狼狽勾結第27章 千金買將第1章 後突厥汗國第20章 慘無人道第33章 開元盛世第55章 楊思勖第59章 姚崇十事第64章 一將一相第22章 此路不通第1章 後突厥汗國第60章 服軟第2章 唐睿宗第27章 你比我狠!第18章 去最危險的地方第75章 坐山觀虎鬥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16章 “傳”兵法第40章 殺!第55章 李旦禪位第29章 名臣張說第10章 席捲大非川第38章 御前對質第9章 王孝傑掛帥第20章 優素福很恐慌第63章 妙解名題(中)第1章 李隆基第57章 離間計(下)第63章 妙解名題(中)第42章 治理天竺第62章 武則天的提議第6章 巧舌如簧(中)第6章 巧舌如簧(上)第15章 踏上征程第74章 楚王萬歲第42章 智珠在握第64章 各有盤算第23章 武則天有點煩第69章 大練兵第28章 妙計破城(上)第85章 大決戰(中)第3章 大唐軍備第54章 勝利歸來第40章 武則天退位第60章 血染大漠(中)第6章 一語解惑第42章 復國號還都第22章 帝國精銳:千騎第38章 御前對質第51章 整的就是你第21章 大破吐蕃(中)第71章 圖窮匕現第39章 西天竺滅亡第27章 全軍出擊第40章 南天竺滅亡第39章 張說作證第18章 僧辯第37章 陰謀進行時第73章 暗殺泥涅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