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偉大的皇帝陛下……”
阿波加斯攜帶着翻譯入甘露殿後,向李瑄行一禮。
一年多的時間,他再參見李瑄時,心態已經變得不同。
他深刻地領略到李瑄的傳奇和偉大。
文武雙全,不足以形容李瑄。
他甚至打碎自己的信仰,他心中神聖的亞歷山大大帝和凱撒大帝,都難以比肩這位東方大帝。
“免禮!使者這一年來可好?”
李瑄讓阿波加斯免禮,並向他詢問道。
“如此燦爛的國度,悠久的文明,令我心生嚮往。只恨知識淺薄,不能盡賞,也遺憾此非家鄉,還要跋涉回萬里之外,向我們的君王覆命。”
阿波加斯再次向夏寒一禮。
他們休整得差不多了,計劃在幾個月內,離開長安。
他希望在這段時間,敲定與大唐夾擊大食帝國的計劃。
明知道大唐強大,皇帝年輕,雄心勃勃。
但他不得不去選擇。
衰落的羅馬,夾在保加利亞汗國和大食帝國中間,此時還要向保加利亞野蠻人上貢,這是羅馬的恥辱。
不論如何,都應該將大食帝國擊破,使國家的南部沒有威脅,可全力以赴對付保加利亞蠻子。
阿波加斯始終堅信,君士坦丁五世爲有爲的皇帝,一定能重現羅馬的榮光。
“華夏文明與羅馬文明共同屹立於世界之巔,代表着東西方,我們已經戰勝一切想觸碰我們的文明,大唐包容一切,大門永遠爲你們而開。”
“朕一直敬佩你們這些外交使者,能不畏艱苦,幾年如一日一樣做一件事情。曾經,我們國家的張騫出使西域,被困十三年;班超在西域經營三十一年。才使我們在西域建立威名,站穩腳跟。你們不遠萬里前來,朕希望你們滿載而歸……”
李瑄微微一笑,向阿波加斯說道。
他明知道阿波加斯要說什麼,卻不主動提起。
他的降臨,無形中使羅馬帝國面臨更大的困境。
但卻怪不到李瑄頭上。
是君士坦丁五世不爭氣,趁機南下佔領敘利亞地區,卻狼狽而歸。
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也不是善茬。
羅馬帝國想在保加利亞汗國的壓力下打敗大食帝國,幾乎不可能。
“我還是懇求皇帝陛下能與羅馬聯盟,夾擊大食。邪惡的大食只會污染本不屬於他們的疆土,沒有什麼比他們更殘忍墮落。光明需要重新照亮那裡,在天下間,華夏是最大的太陽,我們羅馬也願意輔助華夏,拯救水深火熱之中的百姓。”
阿波加斯只能再度提出與大唐聯盟的事宜。
他將華夏擡得很高,希望這位年輕的皇帝能夠同意。
他不得不承認,相比於羅馬,大唐更文明,如燈塔一樣閃耀。
以前的大唐,有許多腐朽和弊病,但都在偉大皇帝手中進行改革。
大唐皇帝用自己說一不二的權威,推動着國家以阿波加斯看不懂的姿態進步。
他知道長安的平民百姓,無不對李瑄交口稱讚。
所有人都認爲李瑄是爲千古“明君”。
“這也是我所希望的。”
李瑄只是點了點頭,就沒有下文。
滅吐蕃、滅渤海、室韋、黑水靺鞨後,使李瑄在執政時更爲輕鬆。
除了回紇,沒有什麼可以阻礙他對國家的發展。
而回紇一定不敢主動去寇掠大唐邊境。
阿波加斯回去,最少也得等到三年以後,還要一番準備。
然後再建立共同進軍的約定。
與大食帝國開戰要等五年,甚至更長期間。
足夠李瑄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
“皇帝陛下英明,如我之前所說,兩國滅亡大食以後,敘利亞地區、伊拉克地區、埃及地區歸羅馬,其餘歸大唐。”
阿波加斯面露喜色,按照原來的說法,又試着說道。
大食帝國失去呼羅珊地區後,敘利亞地區、伊拉克地區、埃及地區,是大食最富饒,人口最多的地區。
只要得到這些,羅馬就可以建立新的環地中海帝國,重現羅馬的榮光。
“我們國家並非沒人去過這三個地方。和他們一比,大食的其他地區如同荒漠。我大唐雖雄勝,但兒郎的死傷和付出,不該只得到這些。我也無法向百姓們交待。”
李瑄微微搖頭。
沒有任何價值,他是不可能去做的。
走一步,要看兩步。
朋友隨時可能變爲敵人。大唐不能讓羅馬重獲新生。
現主動權在大唐手中,李瑄可以慢慢與阿波加斯耗。
“大唐還可以得到阿塞拜疆地區,那裡緊鄰里海,土地肥沃,樹木蔥鬱,也很富饒。”
阿波加斯急忙向李瑄說道。
“阿塞拜疆地區,遠遠比不上敘利亞地區和伊拉克地區。”
李瑄不認同。
在他的視角中,高加索地區是一塊好地方。
但他還想得到更多。
而且以當下局勢看,如果大唐出兵,只能得到這些,絕對是虧本的。
是大唐爲羅馬帝國解圍,而非羅馬帝國爲大唐解圍。
“敢問皇帝陛下欲得到哪裡?”
無奈之下,阿波加斯向李瑄詢問。
來之前,他已經有心理準備。
一年多時間,大唐只是禮部接待他,亦或者大朝會的時候請他觀禮,沒有一點關於聯合進攻大食的意思。
他明白大唐不滿足他提出的要求。
而且大唐對攻擊大食的慾望並不強烈,似乎大食不主動挑釁,大唐也不會大動干戈。
“之前使者所言,再加上埃及地區。”
李瑄緩緩迴應阿波加斯。
“埃及地區自古是我羅馬帝國的要衝之地,那裡有心向羅馬的百姓,我們的君王一定不會同意。”
阿波加斯不敢同意。
君士坦丁五世的目的是重現羅馬帝國。
在這前提下,就是以埃及爲據點,拿下迦太基在內的非洲北方地區。
一旦失去埃及,大唐唾手可得北非地區。
同時可以對敘利亞、伊拉克形成完全的包夾之勢。
形勢完全會變得不一樣。
以大唐的強大,若出爾反爾回頭攻擊羅馬,那羅馬將面臨更大的困境。
即便不與大唐聯合,阿波加斯也不可能同意。
“使者要好好考慮一番。”
李瑄着重提醒。
羅馬使團幾年時間出使大唐,耗時耗力,不能無功而返。
“我肩負使命而來,不到萬不得已,不能放棄。但皇帝陛下提出的條件,太強人所難。從我攜帶的寶物、農作物,皇帝陛下應該能看出羅馬真心想與大唐建立友誼,希望皇帝陛下能再換一個條件。”
阿波加斯無比真誠地向李瑄請求道。
“既然如此,我就退而求其次,等戰爭勝利,將伊拉克地區劃歸大唐。這是我心中的底線了,否則我也無能爲力。”
李瑄佯裝遺憾地說道。
他不可能現在就去得到埃及。
羅馬帝國失去埃及,就會斷了“地中海霸主之夢”。
大唐得到埃及,一旦戰爭打響,就會淪爲孤地,幾乎不可能守住。
他真正的目的是伊拉克地區,直接與大唐征服的土地接壤。
伊拉克地區完全包括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這兩河流域的中游、下游。
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最終都會流入大唐控制的波斯灣。
現如今,伊拉克地區也是大食帝國最富饒的地區。
即便是倭馬亞王朝時期,伊拉克地區的稅收也壓制呼羅珊地區,爲大食第一。
大唐想要敘利亞地區,根本是不可能的。
若大唐擁有敘利亞地區,會將羅馬帝國堵在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上游。
等於說一場大戰下來,羅馬帝國什麼都沒得到,甚至還要面臨一個比大食帝國強大數倍的大唐帝國。
所以李瑄打算先掌握人口、經濟要地。
那赫赫有名的巴格達,就建立在底格里斯河中游,一度成爲一個時期的世界中心。
等時機成熟,再衝向近在咫尺的地中海。
“羅馬肯定不可能將敘利亞地區劃給大唐,又不願意捨棄埃及地區。所以我們只能要伊拉克地區。”
見阿波加斯沉默不語,李瑄沉聲說道,表示他沒有選擇。
“皇帝陛下,能否以幼發拉底河中下游爲界限?”
阿波加斯又想點子,想爲羅馬帝國爭取一個更有利的條件。
以幼發拉底河爲界限,他們就會得到伊拉克地區的一半,更能據大河而守。
“不行,除非以整條幼發拉底河爲界線。”
李瑄否定這則條件。
他對地圖瞭如指掌。
幼發拉底河發源在羅馬帝國境內,即便不算羅馬,也會將一部分敘利亞地區切開,讓大唐兵鋒直抵羅馬帝國的脆弱部位。
若以整條幼發拉底河爲界限,羅馬的戰略位置會更被動。
李瑄的話又將阿波加斯干沉默了。
大唐皇帝對西亞的山川地勢無比了解,讓他佔不到一絲便宜。
最終,阿波加斯只能點頭道:“就按皇帝陛下所言,大唐再擁有伊拉克地區。”
總的來說,羅馬帝國會是賺的。
他覺得可能會引狼入室,但基於對羅馬帝國的自信,他想着羅馬一定能解決外憂內患,遏制大唐想一窺地中海的野心。
而且羅馬帝國現在只能儘快做出抉擇。
“使者可以決定這件事情嗎?”
李瑄向阿波加斯確認道。
“我可以勸說我們的君王同意戰後劃分。”
阿波加斯堅定地說道。
“大唐和羅馬的友誼萬歲,這個世界終歸我們。”
李瑄笑着向阿波加斯說道。
阿波加斯是羅馬帝國的執事長官,相當於大唐的宰相。
他會有心理準備的。
他告訴阿波加斯,希望阿波加斯能在明年春天離開。
因爲明年春天,大唐準備在興慶宮的花萼相輝樓舉行大宴,招待來自天下各國的國王、酋長、使者。
阿波加斯遵從李瑄的話,他準備帶一些大唐的農作物,尋找一些大唐的書籍後,再回君士坦丁堡。
隨後,李瑄請四位宰相一起前來,見證“友誼”,並共同進餐。
之所以是四位宰相,是因爲盧奐重病臥牀,不能處理政務。
李瑄去看望過盧奐,他拜相以來,兢兢業業,身體不堪重負。
將最後的時光獻給國家,現已是彌留之際。
在乾元二載元月初五的時候,大唐的第一位大醫,也是唯一一個大醫陳藏器病逝,享年七十二歲。
李瑄親自爲他撰寫神道碑文,並去參加陳藏器的葬禮。
他對大醫的敬重,不光只是冊封,也不只是停在表面。
他真心佩服爲濟生堂操勞十幾年的陳藏器。
最終以追贈陳藏器爲“濟生公”,太僕卿。
李瑄將濟生堂交給王冰,希望他能繼承陳藏器的事業,深研藥理和疑難雜症,儘快將濟生堂布局在天下郡縣,福澤百姓。
世人也知曉學醫能帶來無上榮耀,有可能得到至尊的青睞,故而踊躍參與。
醫者的地位,迅速提高。
乾元二載九月,中書令盧奐在長安溘然長逝。
江南地區的除賤爲良基本完成,盧奐言“身死亦瞑目”。
他成爲宰相不到兩年,與其他宰相合力辦成一件關乎國家命運的大事。
李瑄惋惜盧奐和歷史上一樣,沒能逃過宿命。
憑心而論,他希望盧奐能多擔任一段時間宰相,以身作則,宣揚清廉之風。
天不假年,李瑄只能懷着悲痛的心情,爲盧奐送行,同時追贈他爲“太傅”。
盧奐去世後,宰相空缺一位。
李瑄將楊綰改爲中書令,相位晉級一層。
思慮再三後,召安西大都護顏真卿爲侍中,參知政事。
由兵部侍郎岑參接替安西大都護的職位。
顏真卿作爲在隴右就跟隨李瑄的人,一直到西域。李瑄政變、平叛的時候,顏真卿又坐鎮大後方,勞苦功高,威望足夠。
是時候將顏真卿調回了。
至於李泌,將范陽的事宜處理得井井有條,現新徵服室韋、渤海、黑水靺鞨,還需要范陽方面的調度。
李瑄希望李泌可以再在范陽兩年。
在行省制度頒佈的時候,再將李泌調回。
他不可能讓一個宰相長期把持相位,哪怕那個宰相非常賢明、能幹。
李瑄之前已經說明,縣令、太守、大都護、都督、尚書、侍郎、御史大夫、宰相等,任何官職,一任四年。
這其中,宰相最多連任兩次。
李瑄要給官吏們升遷的動力。
宰相久坐,會被慾望矇蔽雙眼。如果跟李林甫一樣,一當就是二十年,會使許多官吏產生其他心思。
實際上,八年時間已經很長了。古往今來,罕有官吏能執宰八年以上。
十月一日。
紫薇殿中,傳來一道啼哭,李瑄的第二女誕生。
爲他生女者爲裴靈溪。
母女平安,李瑄非常高興,他的兒女們已經逐漸成長,早已期盼能多兒多女。
除了第二女,姜月瑤也身懷六甲,預計明年四月就會再爲他誕生子女。
待裴靈溪休息過後,李瑄在榻前握住裴靈溪的手。
他沒有說話,一切都在不言中。
裴靈溪只是嘴角掛着微笑,她不迂腐,生男生女不重要,只要夫君高興就好。
夫君不再納妃,子女稀少,引來許多非議。
她們勸說也沒用。
身爲皇后和妃子,爲皇帝延續血脈,也是她們的責任。
但李瑄的溫柔,讓她們感動地落淚。
三天後,李瑄封第二女爲虞國公主,取名“李霏霏”。
他還特意叮囑李奕、李淞、李蓁蓁,要愛護自己的妹妹。
在欣喜之餘,李瑄也沒忘記處理國事。
等除賤爲良徹底結束,他才能開始新的策令。
尺帶珠丹、赤松德贊、大欽茂、屋作個等俘虜到達大唐後,李瑄根本沒有召見他們。
待明年百國到達長安問禮時,再將他們拉出來鞭策一頓。
隨着滅國之戰、除賤爲良的進行,長安左藏庫的財寶堆積如山,各類絲綢似能填滿城池。
李瑄在去年的時候,就禁止山東、江南的財寶向長安運輸,先儲藏在洛陽。
黃金一如既往地區分開,重新提煉,打上官印。
白銀也在大量的儲存。
至於其他一些珠寶,多賞賜給軍隊。
李瑄緊盯着大唐中央銀行的建設,爭取早日建立貨幣信用體系。
關於數字、拼音,也開始在長安、洛陽試推行。
每個月諸郡的攤丁入畝,考成法,都必須要向李瑄彙報。
另外,乾元二載最大的事件,就是智慧宮的建立。
李瑄曾向李白邀請入智慧宮,但被李白寫詩婉拒了。
李白未來長安。
或許李白以爲智慧宮和翰林院沒有區別,又或許是不再留戀官場,只想和自己的妻子宗氏爲神仙眷侶。
李瑄更傾向於李白是謫仙人,不想沉浸於智慧宮的無聊中,或被規矩所束縛。
由李白去吧!
在廬山,還是在雲夢,李瑄想着還會與李白再次相遇。
“臣崔漢衡拜見至尊……”
政事堂中,李瑄剛與宰相們討論完政務,便將秘書監學士崔漢衡召過來。
秘書監設十八學士,從七品下。
雖然官職低,但都是能與李瑄對話的存在。
科舉及第後,在地方上第一任期有優秀政績後,有可能被李瑄召爲秘書監學士,代表其前途無量。
當今秘書監十八學士,多是歷史上的宰相、名臣,李瑄着重培養。
現在秘書監已經完全取代由宦官組成的內侍省。
和錦衣衛一起,被視爲皇帝的左膀右臂,對文武大臣們有非常大的掣肘。
“崔學士免禮。”
李瑄讓崔漢衡平身,開門見山向他詢問道:“崔學士羅馬語如何?”
“回至尊,臣已可以與羅馬人正常交流,羅馬的文字,臣也學得七七八八。”
崔漢衡向李瑄回答道。
他有近乎過目不忘的本領,在李瑄選秘書監官吏學習羅馬語的時候,他第一時間應召。
他覺得這是他的機會!
一年半的時間,他請教精通多種語言的粟特商人,請教羅馬人,夙興夜寐,幾乎沒有休息,終於將羅馬語吃透。
“羅馬帝國萬里迢迢來使,爲大唐帶來諸多農作物,福澤百姓。我大唐是禮儀之邦,來而不往非禮也,朕準備派遣一大使,隨羅馬使者一起回君士坦丁堡,此一來一回,可能超過五年,且困難重重,生死茫茫,不知崔學士是否願意前往?”
李瑄徵求崔漢衡的意見。
崔漢衡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體度弘博,志氣沉定。能斷大事,尤精遠圖。
他是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有學習語言的天賦,李瑄很早就器重他,希望在他執政的時候,崔漢衡能發揮特長。
“食君之祿,爲君分憂。即便至尊不提,臣也願如終軍一樣請長纓,若漢代張騫一樣出使西域,也是臣的心願。”
崔漢衡再次向李瑄一拜,熱淚盈眶地說道。
盛唐如詩歌一樣飛揚,文人士子無不仰慕古代的榜樣。
西域已經被征服,天地還有更遠的地方。
在崔漢衡學習羅馬語的那一刻,就決定要踏萬重山水,一渡羅馬,看看地中海是何等模樣!
“漢代的甘英到達過西海(今地中海),那是我們漢人踏過最遙遠的地方。我們不能像夜郎一樣坐井觀天,偉大的民族,當排除萬難,敢爲人先。我相信崔學士是堅定的,一定會成爲第一個踏上歐洲的漢人。”
李瑄立刻將崔漢衡扶起來,並拉着他的手,與他同坐榻上。
崔漢衡不敢,李瑄卻用“武力”鎮壓他,使崔漢衡受寵若驚,更爲動容,有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衝動。
他覺得前路的困難,已不再是困難,因爲他有信與念。
東漢時期,甘英奉命漢和帝之命出使大秦(正牌羅馬帝國)。甘英率領使團一行從龜茲出發,西行至疏勒,越蔥嶺,經大宛、大月氏至安息都城和櫝城,後歷阿蠻、斯賓、於羅,而抵條支,到達地中海沿岸。
即將到達的時候,受安息阻撓,無法渡海到大秦,只能返回。
李瑄鼓勵崔漢衡,前人沒有過的路,後人將其走完,青史流芳。
選崔漢衡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崔漢衡年輕。
崔漢衡雖進士及第,可他還不到三十歲。
不同於老臣,他有探索的精力。
羅馬使團雖明年才走,但李瑄要讓崔漢衡提前做好準備。
同時,李瑄還會爲崔漢衡物色一個副手。
爲他在安西時期的衆多幕僚之一,杜環。
現杜環還在安西都護府任職。
杜環是杜佑的族子,而杜佑就是大詩人杜牧的祖父。
李瑄明白杜環在歷史上,也到達過地中海,差一點跑到歐洲。
歷史上,高仙芝怛羅斯之戰失敗後,許多僚屬、工匠被俘虜,杜環就是其中之一。
杜環會波斯語,在大食當過十幾年的俘虜生涯,幾乎跑遍大食帝國,包括埃及。
最後竟然又乘船回到大唐,寫下《經行記》。
李瑄相信天賦一說,杜佑或許是崔漢衡最好的助手,能幫助大唐更具體瞭解羅馬,以及途徑的其他國家。能爲大唐帶回這些國家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