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漢尼拔之刃,蘋果種子,夾擊大食

“我們的君王一直欽佩天將的赫赫威名,是您擊退了邪惡的大食人,給波斯地區帶來新生,也爲天地迎來光明。”

“尊敬的皇帝陛下,請允許我再次表達對您的敬意!”

阿波加斯再次向李瑄一禮後,說道:“我代表我們的君主和國家,向皇帝陛下獻出寶物,願兩國邦交永固,情誼長存;願東方和西方文明燦爛,如日月同輝。”

說着,阿波加斯開始下令僕從,將攜帶的國禮拿下。

他們非常禮儀地從車上取出一個個匣子。在進入長安之前,阿波加斯已經準備好。

由於國家文化的顯著差異,羅馬帝國也不知道大唐皇帝喜歡什麼。

在西域的時候,他們也未打聽到天將軍的愛好,只能以自己來時的準備爲主。

等所有僕從捧着一個個匣子正端而立。

阿波加斯呈躬身的姿態,意指請李瑄參觀,他和翻譯將一一爲大唐皇帝介紹這些珍寶的來歷和意義,顯示他們羅馬帝國出使大唐帝國的友誼。

李瑄沒有拒絕,他帶着官吏們隨阿波加斯一起,由西至東,一一觀看。

“尊敬的皇帝陛下,此爲我們國家最精湛技藝製作的寶石項鍊……”

第一件寶物是一件以綠色寶石爲主的黃金項鍊,一看就貴氣逼人。

相較於東方王朝喜愛玉器,羅馬帝國自古以來對寶石情有獨鍾。隨着時代的推移,他們對寶石的眼光也在不斷變化。

眼前項鍊上的綠寶石,掛在“花瓣型”的黃金上,有鴿子蛋大小。

直至現在的羅馬王朝,此寶石既保留了古羅馬人喜愛的硬朗,又不失柔美之感,使得珠寶飾品表現出“剛柔並濟”的獨特美感。

同時,項鍊也是古羅馬貴族女子最珍貴的寶物。

但就是這一件希世珍寶,看得李瑄身後的文武百官直搖頭。

任阿波加斯說得天花亂墜,他們也不認爲此是好物品。

大唐的貴婦們把珍珠戴在脖子上,更顯得有貴氣。

“很不錯。”

作爲皇帝的李瑄,爲展現風度,哪怕再不符合唐人的審美,他也會稱讚其不錯。

第二件是一個寶石戒指,在羅馬帝國。

寶石戒指意味着權力的象徵,能佩戴它的,非富即貴。

品質越好的寶石戒指,代表權力越高。

第三件寶物是一枚華麗的胸針,由四種顏色的寶石吊墜,他揚言是凱撒大帝佩戴過的胸針。

他擔心李瑄不知道凱撒大帝是誰,又在旁邊一頓吹噓,旨在凸出此胸針的厚重。

他的話也被起居郎一字不差地記錄下來,不管是不是凱撒大帝佩戴過的胸針,以後它就是。

第四件是一條紫水晶項鍊,個個顆粒飽滿,打磨均勻,一氣呵成。此寶物看起來倒是符合大唐貴族對其的審美。

接下來,一件件由君士坦丁五世從寶庫挑選的珍寶,由阿波加斯獻給李瑄。

他與君老五以這種方式進行交集。

但李瑄也發現君老五獻上的寶貝質量參差不齊,還有琉璃製品,半寶石製品。

當然,在羅馬帝國,這些可能都是難得一見的寶物。

平心而論,如果阿波加斯的話屬實,有的寶物倒也真不錯,比如古國王的權杖,以及關於宗教的一個巨大綠寶石十字架,還有一個純黃金的希臘神像,以及一些古羅馬時期的金幣。

這些對華夏來說,有許多研究價值。

直到最後一個匣子,阿波加斯先說起前話:“在遙遠的數百年前,地中海南面有一個叫迦太基的國家,他們之中,有一名非常勇猛的統帥叫漢尼拔,此人像天將軍一樣神威蓋世……”

他繪聲繪色地向李瑄講起漢尼拔的故事。

他一定要讓大唐皇帝知道漢尼拔的事蹟,知道這是西方大地上備受推崇的人物。

李瑄也認真地去聽。

他聽過漢尼拔,知道迦太基,但對這些屬於粗淺的瞭解。

“此爲漢尼拔的佩刀,他直至被毒死,一直攜帶在身上。更強大的羅馬戰勝了迦太基,獲得這柄寶刀,今日就將它獻給皇帝陛下,以明皇帝陛下的功績。”

說着,阿波加斯打開匣子,取出其中的寶刀,連同刀鞘,拱手向遞給李瑄。

“唰……”

李瑄接過寶刀,緩緩將刀刃從刀鞘中抽出。

看起來不太鋒利,但有歷史的痕跡。而且上面還有一些不知道是什麼時代的西方古文。

不錯,對將來研究地中海歷史有很大作用。

“漢尼拔,朕略有耳聞。他挺可惜的,我願稱之爲西方項羽……”

李瑄說完這句話後,又添一句話:“但也不值得可惜!”

粟特翻譯也翻譯得糊里糊塗的,讓阿波加斯以爲是誇讚。

他想來也是,東方帝國浩瀚博大,也一定有漢尼拔一樣的人物。

而且羅馬和迦太基本就是敵對關係。

對他們羅馬來說,環地中海,只能有一個主人。

而現在,圍繞着地中海已經有多個國家。

那大食帝國的崛起,必然意味着羅馬帝國的衰落。

否則他也不會跨越山海來到這裡。

“惜遠隔萬里,只能攜帶這些而來。如果下此交禮,一定更加隆重。”

阿波加斯在獻寶完畢後,向李瑄說道。

“我華夏爲中央之國,大唐也爲禮儀之邦。使君萬里迢迢而來,已是我們禮儀的見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更瞭解羅馬有此誠意,將來歸去的時候,使軍需將我誠摯的謝意告訴貴國君王。華夏與羅馬,是世界兩極文明的核心,絲綢之路是我們聯繫的紐帶,相信由我們精誠合作,這條道路一定會欣欣向榮……”

李瑄也一臉誠摯地向羅馬帝國說道。

他可不是目光短淺之輩,他的戰略眼光,比手中寶刀的主人遠太多。

幹掉黑衣大食,大唐必然會與羅馬帝國有一番碰撞。

只有他知道,君老五是有作爲的君主,會化險爲夷,成爲最終的“保加利亞屠夫”。

歷史上的羅馬帝國也會在二百年後邁入巔峰。

當然,就如太陽與月亮一樣,此起彼落。

當羅馬帝國強大的時候,原本更強大的大食帝國會落下帷幕。

而李瑄控制下,代表華夏正統的大唐王朝,一定是永不墜落的太陽。

“謝皇帝陛下……”

聽到翻譯的話後,阿波加斯面色動容,向他一禮。

他覺得李瑄很有氣度,也有讚美羅馬帝國的意象,此行他應該有所成就。

“兩國萬里相交,歷來有攜帶所屬地花卉、農作物的傳統。昔日我們羅馬的使者出使大唐,帶來名花。現我帶來更多的農作物……”

阿波加斯又趁機將一袋袋乾燥密封的種子獻上。

李瑄聽到這個就來精神了。

自河西隴右爲帥以來,他就多次嘗試從西域、大食引進農作物進入大唐。

最成功的案例是已經過十年種植,已開滿青海、九曲、隴右,初步向關中、中原、河東種植的棉花。

他一直認爲,農作物、水果、蔬菜的多樣化,纔是國家強盛的標緻。

大唐百姓們食用的葵與藿,其實並不好吃。如果有更好的蔬菜,完全可以替代。

所以李瑄也有意選培更好的蘿蔔與白菜,將其定爲戰略。

因爲它們產量大,食用方式多,且冬天依舊可以保存完好,供平民百姓食用。

當然,如土豆、紅薯、花生、辣椒等,是現在不敢奢望的。

大航海還未開啓,不可能將這些農作物從南美洲帶過來。

李瑄只知道這些出自南美洲,但南美洲這麼大,在沒有航海經驗的情況下,去尋找猶如天方夜譚。

另外還有許多水果,也要經過改良。

就如驪山的梨子、杏、李、棗、桃、櫻桃、葡萄等,就是一步步選種改良的成果,所以才成爲如今最經典的水果。

在阿波加斯的授意下,僕從們先後向李瑄展示了胡蘿蔔,扁豆、菠菜、豌豆、捲心菜、橄欖等農作物,並一一介紹。

有些大唐已經擁有。

對大唐來說,這些農作物只是錦上添花,並不能對大唐百姓生活產生質變。

就比如早已傳入大唐的茄子、萵筍和黃瓜,根本沒有向平民百姓普及。

剛剛起步,百姓還是種白菜蘿蔔更划算一點。

“此爲蘋果種子,它是一種…:”

直到最後,阿波加斯拿出蘋果種子,才讓李瑄眼睛一亮。

一直以來,他對這種水果念念不忘。

由於華夏氣候原因,從關中平原,到河洛盆地,再到齊魯大地這一條線上,非常適合生長蘋果。

經過選培的蘋果,又大又脆又甜。

然而,現在國內的蘋果十分劣質。

實際上在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就帶回原產於中亞的蘋果,但這種蘋果比野果還糟糕,又小又色,沒有一絲甜度。

甚至人們沒有興趣去選培。

早就被人們踢到路邊,跟沒有一般。

但李瑄知道,來自於歐洲的蘋果,有培育價值,且古希臘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種植蘋果。

羅馬人也一直有培育蘋果的傳統,所以能從羅馬帝國帶來的蘋果,一定可以大範圍推廣。

若干年後,絕對可以挑戰華夏土生土長的桃、李、梨、杏這四大水果的地位。

而蘋果也是豐富百姓營養的一部分。

“西域之花,開在華夏,更是我們友誼的見證;若使君再度光臨,一定可以吃到家鄉的蔬菜和水果,已爲使君擺下酒宴,請入花萼相輝樓內。”

龍顏大悅的李瑄讓禁軍好好將這些農作物、花卉的種子收起。

即便大唐已有,也要種植出來,比對質量。

東西交流中,水果農作物的傳遞,也是其重要一部分。

原產地不一定比培育地更適合其生長。

阿波加斯眼中疑惑,看李瑄的神態,似乎認識這些農作物和花卉,又不做表示。

他只能歸咎於大唐皇帝的深不可測。

羅馬帝國使團中,除了阿波加斯這位大使,還有十幾名官吏、貴族,一同赴宴。

另外的隨從者被安排到別處,酒肉招待。

李隆基精心打造的花萼相輝樓,除了外表壯麗外,其內部可以用富麗堂皇去形容。

一樓大堂鋪設着光滑的青石,四周除了金銀玉器外,還掛有吳道子、王維、閻立本等人的字畫。

本來花萼相輝樓的過道是鋪有絲綢錦茵,且每日一換,不染塵埃。

但李瑄杜絕這種鋪張浪費的想法。

即便李隆基在花萼相輝樓遊玩,也不會存在,這使他頗爲不滿,以爲李瑄故意針對他。

阿波加斯等一衆羅馬帝國官吏邊走邊看,小心翼翼。

其內比其外更加震撼。

花萼相輝樓二樓的宴會廳更是奢華無比,可容納上千人同時飲酒作樂。廳內擺放着精美的矮桌和櫃子,皆以珍貴木材打造,雕刻着繁複的花紋,來自五湖四海的精美瓷器,彰顯着皇家的尊貴。

李瑄讓文武百官自娛自樂,就當是奉公飲酒,欣賞歌舞。

平時外國使節是不可能有這種待遇的。

但李瑄想利用君老五,以方便將來可以少廢一些力氣,解決大食這個心腹大患。

死灰還會復燃,他擔心不去管大食帝國,將來他還會再度崛起,吞併波斯,東進河中,乃至翻過蔥領到達安西。

相比於大食的兵馬,他們的宗教進入大唐境內,更爲難纏。

只要給大唐時間,中亞就能漢化。

一旦給大食帝國喘息時機,中亞被他們的宗教佔領,大唐會遲早永遠失去。

阿波加斯和粟特翻譯最終被李瑄邀請到主座,與他交談。

這種規格,使長途跋涉的阿波加斯無比暖心。

繁華興盛且古老的國家,果然是擁有大國禮儀,不似保加利亞那個只會騎馬、射箭、搶劫的蠻子,還有那斯拉夫野蠻人,以及虛僞的法蘭克人。

李瑄與阿波加斯最先只是小酌幾杯,讓他品嚐大唐的新豐美酒。

但看他強嚥的表情,明顯喝不慣。

李瑄又很體貼地令人送上葡萄酒。

葡萄酒雖原產于波斯,但早已傳遍羅馬帝國。

李瑄又向阿波加斯介紹華夏的歷史,並聲稱現在大唐是華夏曆三四五四年,以示華夏的久遠。

阿波加斯確實很吃驚,他們羅馬也才幾百年而已。

而且羅馬帝國的伊蘇里亞王朝也才建立四十年。

相對應的華夏大唐王朝已經一百多年。

只是大唐在李瑄繼位後,纔開始明確華夏概念,逐步完善以往的朝代,並往上推。

李瑄準備讓宰相們編著一本類似於《資治通鑑》一樣的編年體史書,更清晰地去描述華夏概念。

現在大唐雖有人自稱“中國”,但更多是中原王朝,天朝上國的意思。

意識形態絕對統一,這種概念一定要深入人心。

“使君在羅馬的地位,猶如我大唐的宰相,能遠赴此地,我還要請教一些問題於你。”

一番交杯換盞後,李瑄打斷阿波加斯偷瞄歌舞的眼神,準備切入正題。

“皇帝陛下請言!”

阿波加斯受寵若驚地道。

“我認爲世界分爲兩種文明,陸地文明與海洋文明,羅馬懷抱大海,卻又有陸地縱深,是爲何種文明?”

李瑄向阿波加斯問詢道。

“皇帝陛下,羅馬屬於海洋文明……”

阿波加斯剛說完,又想到羅馬帝國的興起過程和底蘊特性,連忙改正:“羅馬屬於陸地文明。”

這是此時代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爲羅馬帝國強盛的時候環抱地中海,一直擁有大量的海軍。

但李瑄明白,羅馬帝國的特製是陸地文明。

因爲在它之前,地中海沿岸還有三大知名的文明。

埃及、迦勒底和亞述。

埃及和迦勒底有天然的地理條件作爲保護,亞述則仰賴自我保護。

“英雄所見略同,我們華夏也是毫無爭議的陸地文明。”

李瑄笑着向阿波加斯回答,然後又道:“自古以來,陸地文明的文化往往更加璀璨,也終究會在與海洋文明的角逐中走向勝利。比如海洋文明雅典敗給斯巴達;富饒的迦太基滅亡於羅馬。因爲我們更有紀律與使命。”

腓尼基人、希臘人和迦太基人,是三個雄踞海洋的民族,三者的情況分別是缺乏天然條件的保護,擁有天然條件的保護和依靠自我保護。

偶爾會出現一位既懂得陸地價值又懂得海洋價值的領袖,並憑藉其洞察力以及賦予他這種洞察力的非凡才智去征服陸地,如迦太基的漢尼拔。

李瑄的一番話,讓阿波加斯瞠目結舌,雖是三言兩語,但代表李瑄是瞭解西方的,不像他一樣,對東方的歷史,一無所知。

他只是在揣摩,李瑄聲稱陸地會戰勝海洋,是何意思?

同時,他在想大食帝國屬於新興陸地文明。

三方陸地文明,將在地中海一帶角逐嗎?

有的東西,是不能細想的。

“皇帝陛下真博學,相信我們兩國會永久璀璨下去,千年萬年不變。”

阿波加斯沉吟片刻,向李瑄說道。

他不得不承認,大唐的強盛,遠邁過當今的羅馬。

人口、疆域,都是碾壓。

他一路從裡海而來,過河中,至西域,再入敦煌見綠洲上的明珠,在河中走廊見雄偉繁華的涼州城。

更別說大唐繁華區域不在長安以西,而是長安以東。

直至大海,都是大唐的疆域。

“我們的友誼,會得到歷史的見證。”李瑄只是舉杯與阿波加斯一飲而盡。

“皇帝陛下,大食爲邪惡的國度,一時趁機而上,纔有今日的富庶。今大食失去最重要的呼羅珊地區和裡海以南廣大區域,其哈里發艾布·哲爾法爾·阿拔斯又爲弒君繼位,是爲最虛弱的時候。我此次出使,除了兩國永結同好外,還希望我們兩國能共同出兵,覆滅大食。”

在兩人言語間,阿波加斯耐不住性子,向李瑄說道。

李瑄改變歷史,使君士坦丁五世南征失敗。

而李瑄在大食帝國東面猛攻猛擊,並將大食人趕到裡海西面,使君士坦丁五世看到徹底覆滅黑衣大食的機會。

“使君從裡海而來,應知長安距離裡海有多麼遙遠。從這裡派兵而去,一年都無法到達,更何況我大唐許多兵馬都在中原、江南。”

李瑄這麼說相當於婉言拒絕。

他不能讓阿波加斯明白他的意圖。

正是因爲遙遠,他們纔會覺得大唐總有止住腳步的時候。

當今能與羅馬帝國一起對付黑衣大食的,唯有大唐。

至於西班牙地區由倭馬亞王朝後人新建立的綠衣大食,根本不被羅馬帝國放在心上。

“若不將大食帝國覆滅,他恢復力量後,對我們都非常麻煩。皇帝陛下有卓越的眼光,應知大食人對波斯虎視眈眈,隨時可能進攻波斯,重新奪回富庶的呼羅珊地區。以大唐的強大,只是西域、河中之兵,召附屬部落,便可再次西征。”

阿波加斯向李瑄勸說道。

連他們羅馬都知道大食帝國極度依賴呼羅珊的人力物力。

當初呼羅珊重裝機兵,沒少讓羅馬人吃苦頭。

在十年前,呼羅珊騎兵也一度讓羅馬士卒談之色變。

在波斯的時候,他特意瞭解李瑄第一次西征的過程。

那時候李瑄還是一方“總督”,僅用西域的兵馬和附屬國家,完成西征,滅掉呼羅珊總督和大埃米爾,將大食人打得抱頭鼠竄。

所以沒必要再投入中原的兵力,完全可以繼續依託西域的兵馬,西擊大食。

事實上,李瑄當皇帝,讓阿波加斯鬆一口氣。

如此遠的距離,相信尊貴的大唐皇帝,不會親自領兵出征。

“今日飲酒,觀賞歌舞。使君所言,我會仔細考慮一番。”

李瑄繼續敷衍阿波加斯。

“如果皇帝陛下派兵西征,與羅馬合擊大食,戰後我們只要伊拉克地區、敘利亞地區、埃及地區,其餘盡歸大唐所有。”

阿波加斯又表達他的想法,希望李瑄考慮到時候,將這些計算在內。

實際上他打了一手好算盤,以爲李瑄不知道世界地圖一樣。

這些全部都是富庶地區,且有了埃及,北非地區不就是羅馬帝國的嗎?

新的環地中海羅馬帝國將再次形成,也會讓大唐的勢力,望不見地中海。

“疆土只是小事,最主要還是他們的神不太講道理。”

李瑄緩緩說道。

羅馬帝國的宗教,李瑄也不太感興趣。

“確實如此!望皇帝陛下認真考慮。我和我的君主,對您仰慕到極點,真心締結東西方的友誼。”

阿波加斯暫時不再說夾擊大食之事,他要在長安待一段時間。

這次李瑄的招待,出乎意料,他有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

之前羅馬訪問大唐,純粹是爲出使“絲國”,學習一些技術,帶回去一些農作物。

現在大唐打到裡海,在羅馬帝國視線範圍內,這使他們要多做考慮。

兩個時辰後,宴會散去,李瑄令秘書監的內務官爲使者安排住所休息。

第434章 九九八十一難,終會圓滿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73章 威震草原第6章 王維第12章 大案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423章 河北河南光復,中原大地的耕種實力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173章 全軍覆沒,豐厚的戰利品第92章 蹊蹺的海賊第395章 安祿山披甲,騎兵大戰第180章 樹敦城破,謀劃九曲第66章 血戰高坡第47章 大戰將起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20章 皇帝問策第14章 權相李林甫第409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409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410章 三辭三讓,收集年號第32章 突厥寇邊第295章 岳父獻魚腸劍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350章 不一樣的朱雀街,長安百姓的期望第409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241章 河源勒石,豐厚的戰利品第251章 尺帶珠丹俯首,李瑄向李隆基請求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274章 李林甫送侄女,楊玉環的失落第418章 先拿宗室開刀,羅馬帝國來使,獻禮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79章 回到長安第158章 裴靈溪第393章 安祿山出逃洛陽,叛軍譁變第358章 我們殊途同歸,等待東北的鼓聲第431章 雪域大都護府,天下諸國拜長安第427章 涑沫江之戰大勝,渤海大將投誠第207章 聖人失望李林甫,李林甫的危機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237章 吐蕃首席大相死,再斬元帥第49章 賣馬人第43章 豪強第162章 吐蕃反制大唐的手段第161章 楊玉環的舞蹈,朕親自迎接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165章 背刺,羽林千戶所第377章 天策上將,秦王,尚書令第61章 前鋒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73章 威震草原第196章 大將軍無所不能,來此只爲殺人第436章 萬國衣冠拜冕旒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39章 王忠嗣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416章 天子巡狩,大醫第360章 漁陽顰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第174章 授柱國,諸將的封賞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374章 斬太子親信,與叛軍首戰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235章 楊玉環的白月光,突襲烏海城第214章 長安西市的計劃,頂級強弩第117章 擒拿監軍第370章 馬嵬驛政變,李瑄遇李隆基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43章 豪強第159章 終南山上的神仙,李泌第208章 太子李亨認罪,施展酷刑第105章 角力,吐蕃麥莊第81章 左千牛衛將軍,封爵第390章 對豪強大族的處置,陌刀軍渡過黃河,澠池之戰第48章 見王忠嗣第171章 回紇大潰敗,大包圍第202章 王忠嗣贈李瑄兩石漆弓,牆倒衆人推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58章 頭破血流第399章 李隆基得知平定叛亂,二十四都督府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57章 李隆基爲李瑄拜相造勢,舞馬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