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稱帝,改元,華夏曆

“太子李瑄上承天命,下保庶民……朕今退位之,國不可一日無君,自天寶十六載二月十一日,太子李瑄繼承皇位!”

劉單又“請”來李隆基的詔書,宣示着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孝德證道皇帝李隆基正式退出皇位。

李瑄在中書省議事廳文武百官的見證下,成爲新的大唐天子。

他站在大堂的中央,龍行虎步,接過劉單手中的詔書。

此時此刻,李瑄腰板挺直,不再行禮。

彷彿一瞬間天命加身一般,李瑄雖穿着玄黑色的太子袍,但氣質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他斜眉入鬢,目中似有辰星。

那標誌性的短鬚都散發着獨特的魅力。

舉手擡足間,更有一種擁抱蒼生,睥睨天下的氣質。

包括劉單在內,文武大臣紛紛整理衣冠,向李瑄行大禮:“臣等拜見陛下,萬歲,萬歲,萬歲!”

他們行禮畢後,高喝三聲萬歲,以祝賀李瑄爲大唐第八位皇帝。

這一年,李瑄三十歲。

對於一名男子來說,這是年富力壯的時期。

如李世民、李隆基,都是年近三旬的時候登基。

李瑄自天寶二年開始,每一年幾乎都在建功立業。

他的戰功,古往今來無人能及。

雖中途拜相,政績卓越,但離盛世相差甚遠。

現叛亂過後,百廢待興,李瑄要向百年盛世,發起衝擊。

“衆卿平身。”

李瑄擡手示意文武大臣起身。

“謝陛下!”

能入中書省議事廳的文武大臣,就算不肯定李瑄謀朝篡位的行徑,最起碼步伐是一致的。

“朕承天命,登臨皇位。當殫精竭慮,整飭朝綱,使河清海晏,國泰民安。朕必敬天法祖,勤勉於政,納忠諫之言,絕逸豫之行,期以盛德之治,垂範後世,不負宗廟社稷之託,蒼生黎庶之望……”

李瑄向文武大臣發表他勝利結算感言。

“臣等必傾力輔佐陛下中興大唐!”

文武大臣再拜,喜於言表。

這是天下人奮發有爲的時代。

這是有志者磨拳擦掌的時代。

這是文人士子心潮澎湃的時代。

是李瑄將大唐從危難之中扶起,革除弊病,才能煥發新生。

許多大臣堅信他們能重新迎來盛世。

因爲有李瑄在,大唐威名赫赫,九天闔閭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他們幾乎不用擔心邊患侵擾,只要全心全力發展內部,整飭吏治,治國安邦。

“按照制度,新皇登基第二日,進行登基大典。”

“秘書監立即通知在京九品以上職散勳爵、外國使節,另組織三百名長安周邊有威望的長者,明日在太極宮參與即可,不必鋪張浪費……”

李瑄又宣佈登基大典的時間。

和漢代不同,大唐的登基大典,不選良辰吉日,一般都是在皇帝駕崩後的第二日。

亦或者皇帝禪讓的第二日。

明日爲二月十二,爲李瑄登基之日。

“臣等遵旨!”

大臣們拱手,今天雖已稱帝,登基大典完成,纔算法理上的天子。

陛下未繼位的時候,就禁止奢靡,以身作則節儉。

由於戰爭前的儲備,抄家楊氏和安祿山、史思明等叛將的財富,獲得洛陽城被洗劫的財富,吐蕃、回紇等國的鉅額貢品,豪強大族的貢獻等,現在兩京的左藏庫和內藏中金銀珠寶數不勝數,但李瑄卻只賞賜功臣。

絕不會因爲身邊人一句拍馬屁的話去賞賜。

更不會因喜好去揮霍。

李瑄要將好鋼用在刀刃上。

“自高宗以來,皇帝有稱聖人的習慣。但朕初御宇,無德行樹立。朝野內在,不得我稱爲聖人。”

李瑄又向大臣們囑咐此事。

聖人,毫無疑問是這個時代最高稱呼。

名義上皇帝最大,意識上聖人更勝一籌。

自古皇帝都有祭拜聖人的習俗。

李唐自詡是老子的後代,所以從高宗皇帝開始,就繼承老子的聖人稱號。

大臣們私下稱呼聖人,朝堂上一律稱“陛下”。

但李瑄認爲,李唐的皇帝是沒人可稱聖人的,徒讓後世恥笑。

聖人這兩個字神聖,在華夏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公認的聖人屈指可數。

在一個人蓋棺定論之前,一切都可能有反轉。李隆基是最好的例子。

即便李隆基在開元二十四年之前死亡,稱聖人也不太可以服衆。

大臣們面面相覷,不稱聖人。今後在私下,只能稱至尊。

“諸卿入坐,我等商議明日登基大典時的事宜。”

“天寶至今已有十六載,安祿山叛亂於天寶,楊氏禍亂於天寶,民生於天寶凋敝,此已不吉也!朕欲改元,有什麼建議,卿等儘可言明。”

李瑄回到座位上,示意文武百官坐下,並提出改元事宜。

新帝登基,改元是必然的事情。

年號具有重大且又神聖的象徵意義。

古往今來,帝王在選擇年號時,會在名稱中寄予自己的政治期望,或昭示某種政治信號。

絕對不能不符合時宜地取一個突兀的名號。

如李隆基在位時的三個年號。第一個年號雖只有短短不到三年,其間卻寄予着李隆基攘奪權位的政治意圖。

先天,出自《易經·乾卦》:“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天且弗違,而況於人乎?況於鬼神乎”。

解釋起來就是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衆所周知李隆基身爲老三繼承皇位。他以先天爲年號,表示天意如此,不可強求。

所以先天只用三年,就改元開元。

其意義簡單明瞭,握住權力的李隆基,要開創新紀元,向朝野表明他的宏圖壯志。

只是到了開元后期,各種各樣的破事接踵而來,李隆基的兄長又接連去世,再加上地方官吏弄出太上老君顯靈,獻符天寶千載,所以改元天寶。

天寶最明顯的寓意就是李隆基覺得大事都辦完了,開始享受成果。

然而國家的規律就是盛極必衰,在鼎盛時期不改革,必然會走向下坡。

天寶,不是一個成功的年號。

“啓奏陛下,天寶多災,又臨兵禍,百姓苦不堪言,臣且以爲,百姓渴望太平,可取泰平爲年號,泰有安寧、平和之意;平爲太平、公正之音。寓意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在文武百官沉思的時候,裴遵慶起身向李瑄拱手,推薦自己的年號。

他是相對寬和的大臣,推薦年號爲寓意較爲平淡,以發展民生爲主。

“泰平雖不錯,但朕以軍功名揚天下,此年號缺乏一些銳氣。”

李瑄微微搖頭,沒有采納這個年號。

他喜歡類似於開元之類的年號,不喜歡這種盡顯盛世之音。

“陛下神文聖武,當用神武年號,突顯文治武功。”

剛從蜀地回來的兵部侍郎張興心直口快,他想到什麼說什麼。

在他心裡李瑄的武功威名,配得上神武二字。

“陛下不可,且不說神武年號太銳,寓意空洞。那安賊剛用聖武年號,直抵神武。另神武爲先帝尊號,不能強加。”

御史中丞顏杲卿當場反駁張興提出的年號。

年號可以藏住戰功,不一定非要鋒芒畢露,如神武之類,太過剛銳。

當今天下太平,陛下明顯是要開創超越開元的盛世。

如果是其他寓意的年號,中途可以改元。

無戰爭發生,一上來的就神武,沒有意圖。

“是微臣想得不周到,臣認錯。”

張興雖然熟讀史書,但在這方面他沒有過多研究。

他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無妨,諸卿不必有過多顧慮,要像張侍郎一樣直言。”

李瑄點頭,他不會用這種明顯帶着武意的名號。

爲皇帝獻年號,一定是精通史書者,如果用了以往朝代用過的年號,顯得不太專業。

所以李瑄給文武大臣考慮時間。

他心中有幾個青睞的年號。

永樂,天啓等。

永樂和泰平一樣,表達的政治寓意非常好,但表達過於和平。

天啓,也要再觀望一下。

“陛下文治武功,在衆望所歸中繼承大統,朝野服從。陛下執政,有變革天下的意圖,可以啓新爲年號,啓有開創之意,新代表着氣象。此寓意陛下將開啓一個全新的時代,推行新政。國家一定會因此充滿生機,富足強大。”

顏杲卿說出自己的年號。

他話音落,有一些文武大臣頻頻點頭。

他們覺得啓新能代表新氣象,兼以文武。

“顏中丞所獻年號不錯,先擱置起來,諸卿還可以說出更有寓意的年號。”

李瑄聽到顏杲卿闡述啓新,覺得符合他變法革新。

“啓奏陛下,《易經》乾卦有四德,爲元亨利貞,取貞在前,元在後,改元貞元。貞有正、堅固之意,元有開始、根源的含義。此年號寓意國家遭受重大變故後,開啓新紀元、恢復元氣;也有破舊立新的改革之意,使國家昌盛繁榮。”

尚書右僕射李峴說出一個比啓新寓意更深的年號。

點頭的大臣更多。

李瑄也擱置這個年號。

“啓奏陛下,臣且以爲,當今天下有禮崩樂壞的趨勢。天下衰落爲失德而致。從上到下,應該重振德行。當改元爲幹德,以幹之剛勁進取,與德剛柔相濟,展現國家新氣象。”

京兆尹盧奐重視德行。

他的年號雖寓意不錯,但沒有幾個大臣應和。

他們不是傻子。

李瑄不認爲自己缺德,但他的皇位確實是從李隆基手中搶過來的,年號還是不要帶德字爲好。

不過他也將幹德的年號擱置。

又是幾個大臣獻出年號,恆治、盛華、泰昌等,都有不錯的寓意。

在李瑄沒有敲定年號前,大臣們自然要進行一番辯論,誰也不想放棄這次增加名望的機會。

文武官吏先後說出幹德、貞元的年號後,讓李瑄想到乾元的年號。

仔細一揣摩,乾元這個年號也不錯。

歷史上也是安史之亂中,用乾元的年號。只是被李唐自己不爭氣,顯得此年號有點虛。

“諸卿覺得乾元的年號如何?”

“幹是《易經》八卦之一,代表天,象徵着剛健、陽剛之氣,元有開始、起點之意。寓意着如上天一般剛健有。從改革到盛世;從期許到完成;從君子豹變到氣象萬千,都在乾元之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朕希望與諸卿休慼與共,萬衆一心,通過強大的決斷力,完成乾元盛世。”

李瑄在文武大臣爭論不休的時候,將乾元年號說出。

“乾元……”

文武百官再聽李瑄的解釋後,交口稱讚。

乾元也有開創新紀元的寓意。

幹相比貞,更銳利一點,符合李瑄的赫赫武功。

“臣贊同國家以乾元爲年號。”

李峴作爲宰相,他最先表態。

年號的選擇,往往是皇帝優先。

就算皇帝不與大臣商議,自己從《易經》中翻出一個年號進行改元,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

以乾元爲年號,也確實可以服衆。

“臣贊同改元乾元……”

裴遵慶、路嗣恭、韋見素等大臣也紛紛贊同。

自然不會有一個人反對。

“好,秘書監將此事宜寫在詔書中,明日改元乾元元載。”

李瑄讓秘書監王維起草登基大典的詔書。

現如今,還是以載紀年。李瑄認爲沒必要改正。

就如天寶元年改州爲郡。

歷史上在李亨登基後,立馬就改回來。

十幾年來,百姓好不容易適應郡,折騰起來也沒意思。

郡,比單名的州更有地理辨識度,寓意深刻。

就比如河西走廊上的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

武威,霍去病爲華夏開疆擴土,紀念他的武功威名。

張掖,張國臂掖,直通西域。

酒泉,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故而得名。

敦煌,敦,大也;煌,盛也,寓意在沙漠綠洲上,有一座盛大輝煌的城市,宛若明珠。

類似於此的郡比比皆是。

李瑄在永樂和乾元,選擇後者。

他會將永樂作爲美封,給予自己的長女李蓁蓁。

除了寓意外,希望她永遠快樂。

“遵旨!”

王維領旨。

“改元雖定,但以年號紀年,對歷史記錄、編寫等方面非常不便。朕決定將《黃帝曆法》設爲大唐正式紀年,在年號紀年之前。並將黃帝曆法改爲《華夏曆》,今爲華夏曆三四五四年……”

李瑄又拋出重磅消息。

華夏要有一個沿用的紀年法。

這樣可以增加國家民族的凝聚力,即便改朝換代,也可以延續下去。

作爲炎黃子孫,黃帝曆法可謂是不二選擇。

黃帝歷是軒轅黃帝打敗蚩尤後統一天下後命人所制定的歷法。

黃帝誕辰相傳是三月初三。

經過後世推算,黃帝出生在三千四百五十四年前。

華夏曆三四五四年,顯得歷史厚重。

不過開元年間張守節推算黃帝曆法的時候,比李瑄所知的晚了一百八十多年。

張守節是盛唐知名學者,爲史記作注,名《史記正義》,頗受文人的認可。可惜現在已經去世。

他對這方面很有研究,但受限於消息,不能推演準確。

李瑄提出的黃帝曆法,讓大臣們一頭霧水。

術業有專攻,研究曆法的臣子可未有幾人。

當然,知道黃帝曆法的官吏不少,就是不知如何去算。

而且李瑄竟然將從黃帝曆法還來的華夏曆提在年號之前。

代表以後史書記載、發佈告示、科舉考試等等,以華夏曆法爲先。

見羣臣無一人解釋,李瑄遂扯着張守節的名義,以與張守節生前好友轉述,解釋華夏曆法,以及其推演。

將三四五四年這個推演功績,算在張守節頭上。

作爲人文始祖的黃帝,將他出生的那一日,作爲華夏曆的元年,再恰當不過。

畢竟這是華夏第一位帝王,建立國家的雛形。

爲後世的華夏文明奠定基礎。

李瑄解釋完畢後,連宰相李峴,和經驗豐富的老臣裴遵慶都一臉懵逼。

格局是非常大的。

從一個王朝,擴大到整個華夏文明。

讓天下文人士子去探索、追求自己的根源,讓引以爲豪的文明之花,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是以,李瑄認爲華夏曆應該在帝王年號前。

但新東西,想讓人接受十分困難。

“明日登基詔書,一定是華夏曆在最前。”

李瑄向王維吩咐道。

秘書監的官吏已經將華夏曆的介紹和推演依據記下。

他必須要推行華夏曆。

李峴看透華夏曆長久推行,會動搖大唐在一些人心中的地位。

他看向李瑄智慧的目光,顯然李瑄也知道。

只要大唐的掌權者勤政爲民,改革弊缺,這無關緊要。

如果氣數已盡,就該由其他統治者代替。

一旦華夏曆深入人心,想廢除可沒那麼容易。

他希望華夏曆能成爲全世界的歷法,去代替某位神誕辰的那個曆法。

首先,會藉助大唐的影響力,向波斯地區推廣。

王維領命,李峴和諸大臣沒有多勸。

更多的是要回去研究一下華夏曆的具體。

陛下定今年爲華夏曆三四五四年,就如同聖旨。

隨即,商議大赦天下之事。

李瑄不想大赦。

因爲大赦天下,除了“十惡”外,不論輕重罪犯,都可被赦免。徒刑者可以從邊疆迴歸。

這定然會影響社會風氣。

但自古新皇登基,必然大赦。並減少朝政的壓力。

現天下犯人屬於較多的階段。

最終,李瑄決定除了十惡不赦外,還設立三不赦。

唐軍逮捕的衆多叛軍俘虜,肯定是不能赦免,叛亂在十惡不赦之內,他們要爲大唐的建設添磚加瓦。

新設的三不赦,一爲姦淫婦女者;二爲故意殺人者,或致人殘疾;三爲攔路搶劫者。

這是除十惡以外,十分惡劣的罪名。

事實證明,犯過法的人,比普通人更犯法的概率更大。

李瑄規定,以後徒刑,皆發配至西北、黃土高原上,進行植樹造林,六年得歸。

並嚴令,不會再輕易特赦。如改元、立太子、立皇后等,不得勸諫大赦天下。

李瑄當太子的時候,有人勸大赦天下,被他否決。

律法不一定要嚴苛,但必然要細緻,面面俱到,不斷吸收案例,取長補短。

現在使用的《唐六典》,就有諸多紕漏。

李瑄又下詔免去今年天下百姓的租、庸。

雖然免稅力度遠遠不如河南河北百姓,但可以讓天下百姓感受到新帝的恩德。

不出意外,今年可以進行除賤爲良運動。

“朕雖稱帝,然天策上將、尚書令,朕仍兼之,卿等知曉。”

與大臣議事到最後時,他着重向文武百官提醒。

省得他們以爲自己登基了,天策府會解散。

不可能的,天策府是以後的軍隊總司令部,要進行改制。

兼尚書令,李瑄也用心良苦,他要確立六部尚書的執行地位。

改革需要強有力的執行部門。

尚書右僕射將成爲首席宰相。

文武百官沒人敢覬覦這兩個位置。

他們只是奇怪皇帝兼官職。

但也有大臣猜測出李瑄要保留天策府,加強尚書省權力。

議事結束,文武百官退下,他們暫時停止處理政務,要好好消化一下李瑄所說的內容,準備明日大典。

長安城,羽林郎將李隆基退位,李瑄登基的消息傳至東西兩市、大街小巷。

使百姓知道太子明天將進行登基大典。

確定消息後,百姓載歌載舞,欣喜若狂。

李瑄爲新帝,平民百姓最認天命。

他們仿若看到旭日東昇,使天下光明。

看李瑄在長安的這段時間,上下官吏恪盡職守,潑皮無賴不敢冒頭。米價再次有所回落。

百姓想着米價能落到開元年間。

現在米價三十五文,相比以往,還是居高不下。

主要是洛陽含嘉倉要優先向災區運輸糧食,新糧還未下來。

長安的糧食並不豐裕。

黃土高原幾乎無森林,導致關中水土流失嚴重。作爲大唐政治中心,京畿道戶籍人口超過三百萬,更別說京畿道奴婢衆多,還有宮女、宦官、胡人、僧侶、道士、軍隊等等。

使得這曾經的天府之國,不堪重負。

自唐高宗以來,長安缺糧的問題就沒斷過。

李瑄還要想其他辦法。

一些與李瑄敵對的大族,已經不抱有與李瑄對抗的念想。

他們去拜見李適之、裴泛等,會見大臣,服軟的意圖再明顯不過。

那些嘴硬到底,倚老賣老的大臣,根本翻不起風浪。

這一日,是載入歷史的時刻。

在長安城風起雲涌的時候,李瑄最後一次回太子府……

第392章 全軍覆沒,秦趙會盟臺,驍將安守忠之死第263章 水調歌頭,楊玉環的眼淚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382章 曳落河出擊,瓜分大唐第230章 二十萬騎兵的大戰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186章 連克五城,斬吐蕃大相第164章 巡視諸軍,不斬來使第53章 備戰第21章 爲高力士“獻寶”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345章 新的格局,暴富,唐軍撤回安西第326章 大唐西進,目標怛羅斯第318章 碎葉之戰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229章 贊普的決定,將軍難免陣前亡第209章 聖人賞賜諸葛亮劍,入相之勢第380章 請求爲李適之封王,佔領蒲津大橋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97章 竟敢偷襲本將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8章 看花馬第12章 大案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23章 吐蕃也讀孫吳?遠方國王的來信第320章 唐軍就位,四面包圍第17章 楊玉環第182章 雪中高歌,吐谷渾和白蘭羌叛變第294章 岳父大人的如坐鍼氈第311章 西域,龜茲古國第37章 拒絕贈送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29章 封候,河西隴右討擊大使第119章 吐蕃大舉入侵第163章 李世民的真假元帥戰術,陌刀軍完成第224章 大非川之戰,將再次重現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327章 大食傾國來援,怛羅斯之戰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334章 決戰河中,極致的輕騎兵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84章 李瑄納妾,裴靈溪的感動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7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39章 王忠嗣第203章 三十三萬大軍,十八名頂級猛將第87章 攻擊李林甫第376章 不同的朱雀街遊行,與李隆基論開元宰相第62章 五萬騎兵第83章 靈翠樓宰相之子再鬥毆第175章 斬贊普者封異姓王,十面埋伏第323章 無路可逃,時隔多年的衝鋒陷陣第45章 節制一軍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35章 斬將第192章 段秀實密會蘇毗王,吐蕃贊普御駕親第280章 別出心裁的禮物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167章 十二萬步騎齊距河湟,回紇騎兵南下第201章 捉拿王忠嗣回長安,李隆基召李瑄入第282章 安祿山怒火中燒第121章 甲騎具裝,驚天噩耗第135章 萬騎圍堵,斬將拔旗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292章 對吐蕃的懲罰,上貢第363章 李適之出逃長安,天水王收河西兵第170章 神兵天降,騎兵大戰第357章 最後的準備,佈置兵馬第136章 名將之死第409章 朝野請聖人禪位,楊玉環的決定第51章 火雲第132章 天寒地凍,就是蒼天助我第396章 安祿山之死第73章 威震草原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30章 建立威勢第272章 否定李林甫,朝堂之上的辯論第304章 楊玉環第二次出宮,李隆基的“脆弱”第401章 李瑄的時代第283章 安祿山與楊釗不死不休第72章 心在動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169章 狂風沙漠,白亭海之戰第53章 備戰第406章 吐蕃中計,大潰敗第373章 太子李亨的窮途末路第267章 拜相,吏部尚書,修國史,紫金光祿大夫第197章 殺死李瑄,君子豹變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13章 違制的墳墓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312章 封常清,制定對戰大食的計策第93章 海賊王吳令光第147章 安祿山拜楊玉環爲母第108章 麥田中的伏擊,陌刀之戰第286章 彈劾李瑄,堂兄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