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

第138章 回到湟水城,百姓夾道相迎

李瑄一直認爲他不是貴族,而是百姓。

貴族只能對大唐修修補補,百姓能尋求真正的浴火重生。

“李帥,聖人派人送來詔書,向您質詢,請過目。”

劉單說着,纔將聖人的詔書遞給李瑄。

先家書,後詔書。表明劉單對李瑄的忠心。

可李瑄依舊沒有打開詔書,他不用看,就知道李隆基的意思:“常言‘成敗論英雄’,如果此次失敗,我丟盔棄甲歸來,一定會受到聖人的責備。但我此次大勝,完成拯救婦孺的計劃,挫敵騎一萬,步兵四千,俘虜戰馬六千餘匹,還陣斬攻克石堡城的吐蕃名將沒廬諧曲,大漲的大唐聲威,體現聖人的仁德。”

李瑄太瞭解李隆基了,從天寶年間開始,駕駛着大唐這艘巨輪狂飆,大有邁步漢武之意。

誰能爲其建立邊功,助長他的威名,就會無節制地寵幸誰!

李瑄此次軍功如此,必可讓李隆基大快。

而彈劾李瑄的監察御史,不管出於什麼目的,定會令李隆基所惡。

“將軍有此行徑,世人會更加欽佩。”

劉單由衷地說道。

“此次高書記、岑推官與諸典軍將戰鬥細節,戰鬥環境都記錄下來,劉判官整理一篇《青海破蕃賊露布》,呈給聖人。”

李瑄將資料交給劉單,吩咐他儘早整理出來。

這次長途戰鬥,從頭到尾跨度時常巨大,需要一定筆力描述。上次的賀表情緒和環境都渲染的很好,李瑄決定再讓劉單書寫。

這次是出境作戰,用賀表不太合適,所以李瑄選擇名爲“露布”。

露布,捷書之別名也,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部謂之“露布”。

“遵命!”

劉單接過軍文後,向李瑄拜離,他需要儘早將奏書整理出來。

待劉單離開,李瑄纔打開李適之寄過來的信件。

信中告訴李瑄,家中一切安好,雖然兄妹思念,但理解李瑄守邊的辛苦。

在李適之寫這封信的時候,還不知道李瑄要出征青海。

現在知道了,心中一定會擔心。

李瑄當即寫一封書信,向家中報平安。

同時,李瑄向李適之寄送兩首詩。

一首爲贈送南霽雲的詩《贈南八塞下曲》。

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

這是李瑄在夜間劫營後,送給南霽雲的詩,表達南霽雲的武勇。

另一首是歷史上李賀的《雁門太守行》。

李瑄將其詩名改爲《河隴曲》,專門描繪灕水之戰。

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講的是守衛平夷守捉城和安鄉城。

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講的是將士們日夜苦戰。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講的是河西的援軍到來,拉長戰線,情景交融。

用易水代替湟水,讓人想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更顯得悲壯。

這首詩對李瑄來說,最關鍵的地方,是“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爲君死”,因爲李隆基最喜歡聽這樣的話。

李隆基高興和信任,李瑄纔會安全。

所以李瑄從來不抄襲消極,嘲諷皇帝、朝廷的詩,除非有一日無所畏懼。

事實證明,一首詩,確實能改變人的看法。

李隆基若是看到李瑄寫給南霽雲的詩,一定會知道隴右軍中,還有一個叫南霽雲的將領。

李瑄昨天將《河隴曲》交給高適、岑參觀看的時候,讓二人非常震撼。

這麼多名詞交織在一起,構成凝重悲壯的意象。又用六個表示顏色的字去渲染,使情景更加鮮明。

李瑄忽悠他們,之所以現在才寫出灕水之戰的詩歌,是因爲一直在煉字煉句,所以纔有這篇《河隴曲》。

高適、岑參也在這兩次戰鬥中寫不少詩,但即便最有立意的,也比此詩差一些。

岑參年輕,屬於他的名篇還在沉澱。高適正在突破創新的階段。

同時,李瑄已經學會盛唐的格律,嘗試自己寫詩,寫完一般直接撕毀,他總是不滿意。

一天後,劉單就將《青海破蕃賊露布》整理好。

劉單深諳李瑄的意思,開篇就用大量詞句表明李隆基的仁慈,天威不可侵犯。

所以纔有李瑄的一系列行動。各種描寫恰到好處,讀之彷彿使人身臨其境一般。

露布寫好後,李瑄交給驛站,讓譯卒帶着他的家書,一起回長安。

李瑄又在威戎軍待三天後,啓程回湟水。

安重璋作爲軍使,留在威戎軍城。

至於那些救回的男女百姓,李瑄準備安置在安人軍附近。

其實隴右一帶適合居住,耕種的地方不少,但多在敵人的兵鋒之下,無險要可守,所以不能生存。

唯有拿下石堡城,或者按照計劃將吐蕃趕出九曲、青海,才能解放許多土地。

在李瑄距離湟水城數裡的時候,城中百姓夾到相迎。

歡呼李瑄歸來。

“李將軍的兵馬回來了。”

百姓們看到馬隊的身影,紛紛驚呼。

“有李將軍在,我們隴右百姓,再也不用擔心吐蕃的入侵。”

又有百姓呼道。

李瑄剛回威戎軍不久,他救回婦孺的消息,就傳到湟水城。

能躍馬千里,孤軍深入,爲平民百姓着想,是他們心中的大英雄。

以前的邊帥,沒一個人能做到如李將軍一樣。

邊境的百姓都清楚,節度使是隴右最大的官職。

“蠻橫的大族現在封閉門戶,皆是因爲李將軍。”

百姓們也感激李瑄能震懾住豪強,讓豪強不敢再囂張跋扈。

“我家原本住在綏和守捉北方,李將軍一定可以打敗石堡城的敵人,讓我再搬回家鄉。”

其中一名百姓憧憬地說道,那裡有他祖輩辛勤耕耘的二百畝地,由於吐蕃佔領石堡城,無法耕種那裡。

“真希望李將軍永遠留在隴右爲將!”

一名老者的話,成爲所有隴右人的希望。

除了百姓們,還有劉晏、上官青等官吏,迎接李瑄凱旋而歸!

“拜見李帥!”

走進的時候,劉晏、上官青等官吏上迎。

“免禮吧!”

李瑄擡手說道

本來李瑄要責怪西平郡長史上官青,弄出這麼大的陣仗。

但上官青告知他,這是百姓得知李帥將歸,主動來迎接李瑄。

因爲百姓們認爲李瑄是真正保護百姓的邊帥。

河隴百姓,一直是大唐生活最苦的百姓。

其他地方百姓,有被豪強、官吏欺壓。但隴右百姓不單要被豪強、官吏欺壓,還要面對胡人的欺負。

吐蕃時不時的大舉入侵,隔幾年就要躍過河湟。

開元盛世,河隴也未太平過,甚至吐蕃在開元盛世的時候,都躍馬金城,搶奪牧監馬匹,劫掠財富,擄走百姓,屠殺軍民。

李瑄親切地與百姓們打招呼問候,同時下馬步行,與軍民們一起同回湟水城。

“李帥是否先去庫房看朝廷的賞賜,您未歸來,所以未分給諸軍。”

到達城中後,劉晏向李瑄說道。

朝廷對李瑄的個人賞賜,和軍隊的賞賜,早已到達。

軍中的賞賜在倉庫,李瑄的個人賞賜,送到李瑄的府邸中。

劉晏代李瑄接受。

“去倉庫!”

李瑄點頭。

“諸軍的分配理清了嗎?”

李瑄在倉庫中巡視一圈後,看到倉庫中滿是絹錢,向劉晏問道。

“回李帥,戰死士兵的撫卹,屬於府衙統一發放。此戰臨洮軍騎兵功勳最重,按跳蕩等記功,共分臨洮軍絹一萬五千三百匹,錢一萬四千貫;其次爲鎮西軍,共分絹五千五百匹;錢一萬一千五百貫,再次爲平夷守捉使;共分絹兩千一百匹,錢兩千九百貫;然後是漠門軍,分絹一千九百匹,錢三千八百貫。最後是河源軍、安人軍、積石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等共分……”

劉晏條理清晰地向李瑄說道。

絹,一般都是戰功。

錢,爲出力的賞賜。

如河源軍、安人軍、積石軍等,雖然經歷的戰鬥很小,但只要出槍出弓,就有賞錢。

“立刻令諸軍使派人來,將他們的賞賜領回去。”

李瑄讓佐吏向諸軍傳達軍令,同時向劉晏吩咐:“戰死者的撫卹,一定要落實到位。如果兄弟們的撫卹在地方被官府貪墨,哪怕是天南海北,我也不會放過他們。”

因爲他知道,地方是真有會黑撫卹的。 哪怕李瑄警告,也無濟於事。

縱使嚴刑酷法,也總有鋌而走險。

難道因爲李瑄到來隴右,隴右豪強就不敢欺人了嗎?

只是更爲隱蔽了,不敢明目張膽了。

罪惡,是不可能永久消弭的,只要有慾望的地方,就會滋生罪惡。

隨後,李瑄又讓劉晏將此次青海之戰的死傷名單統計。

李瑄會親自安排對他們的獎賞。

當天下午,李瑄回到府邸。

他的親衛,替換府中的衛兵。

府中的奴僕們,也都知道李瑄已經回來。

一名四十多字,有學識,叫沈籍的奴僕,被李瑄指爲管家,平時幫他管理府邸內的衣食住行。

“老奴恭迎李帥回府。”

沈籍在門前向李瑄拜道。

旁邊的奴僕立刻去幫李瑄牽馬。

“嗯,辛苦了。”

李瑄點頭隨意說一句。

“奴婢們清閒,哪有李帥辛苦。”

沈籍笑着說道。

他少年時長輩犯罪,爲奴多年。也跟過幾個主人,無一例外,那些主人都因爲種種原因離開隴右,未帶他離開。

他見識過許多形形色色的權貴,他們權勢遠遠不如李瑄,卻無一有李瑄這般謙謙的溫和。

萬夫不當的猛將,又有無比細膩的一面,從未苛責過奴婢。

李瑄特意叮囑過他,逢年過年的時候,從賬房取錢分給奴婢一些,並置買一些雞、羊慶賀。

奴僕們都被李瑄的氣度所折服。

“李帥,聖人的賞賜您是否先去一觀!”

沈籍又對李瑄說這件大事。

李隆基對李瑄的賞賜,在李瑄的府中。

共有黃金二百兩,金器十件,銀器一百件,精緻的漆器一百件,絹三千匹。

這些能將李瑄的府邸,裝飾豪華。

另外,朝廷還賞賜李瑄教坊美女十名,由高力士親自挑選。

李瑄也終於明白,爲什麼蓋嘉運和哥舒翰在後期會在酒色中,腐朽墮落。

立下邊功後,無節制地賞賜財富、美女,但凡是正常男人,都會沉浸在這聲望和溫柔鄉之中,不可自拔。

“不必了!暫放入庫房,包括金器、銀器,不要擺在明面,有需求我會通知你。”

李瑄搖頭,他去湟水城倉庫看賞賜給將士的物品,是爲公事。

對於自己的賞賜,他不怎麼關心。

他會將自己的絹,賞賜給戰死親衛的家屬和活着的親衛,以換取他們的絕對忠心。

本來李瑄想將金銀賞賜給軍中將士,仔細一想,又不太合適。

他怕監軍秘告他拉攏人心,李隆基很忌諱這種。

因爲他真是想拉攏人心。

現在還不到時候。

“還有十名教坊的歌妓,被送入府中。”沈籍又向李瑄說道。

“就住在我府邸中吧!”

李隆基賞賜李瑄美人歌妓的目的很明顯。

李瑄哪能推脫的!他的文采名動長安,武勇聲震天下,剛正果毅,又不貪財。

如果連女色都不近,那不就成聖人了嗎?

這天下不允許有兩個聖人!

雖然李瑄向李隆基說過“匈奴不滅,何以爲家”,但成家立業,和這方面是兩回事。

“她們平日練習樂器歌舞,技藝精湛,爲首的女子,美若天仙。李帥連月征戰,不如欣賞一番!”

沈籍爲李瑄着想。

他也是第一次看到那麼美貌的女子。

“改天吧!”

李瑄剛回來,沒心情。

沈籍只能作罷!

回到臥室,李瑄觀看李禕贈送他的《行軍錄》,此次在吐蕃境內奔襲,《行軍錄》對他有很大幫助。

比如藉助坡勢突襲,就是行軍錄中李禕曾經用過的戰術。

但李瑄也有對行軍錄補充。

他結合行軍錄與隴右、青海、九曲的地圖,思索下一次的戰術。

“歷史上哥舒翰在青海湖中心築應龍城,並將神策軍移至應龍城。此真能影響吐蕃靠近青海嗎?”

李瑄在地圖上寫寫畫畫,思考這一點。

龍駒島上有山,在上面築城,頂了天東西七十丈,南北四十丈。

這能駐紮多少士兵?

就算敵人靠近青海湖牧馬,夏天還得划着船過去,去個千八百人有什麼用?

倒不如擴大伏俟城的規模,陳以重兵輕騎,讓伏俟城成爲扼制吐蕃進入唐境的橋頭堡。

李瑄看到伏俟城一帶,其實挺適合放牧的。

除此之外,九曲的精華之地,一定要收復。

那裡有吐蕃建築的樹敦城、大莫門城、宛秀城、百穀城。

更有赫赫有的黃河大橋,洪濟橋。

據《行軍錄》上說,樹敦城中,是吐蕃的兵甲庫,裡面有諸多吐蕃鎖子甲、鐵甲、兵器。

百穀城,是吐蕃的糧倉之地,九曲一帶吐蕃屯田的麥子,都藏在百穀城,甚至青海地區、赤嶺地區吐蕃士兵的糧食,都由百穀城出。

而大莫門城至大非川,青海南部一帶,還有九曲黃河的上游,皆是吐蕃放牧之地。

曾經吐蕃在黃河上游放牧,還要向大唐申請,現吐谷渾被征服後,吐蕃肆無忌憚。

“如果要取,必先拿九曲。遏制住洪濟橋,斷其糧倉!”

思考到天黑,李瑄堅定戰略。

但肯定不是現在。

春天時李瑄不打算出兵作戰。

隴右兵力不夠,出兵太頻繁。

他的陌刀軍也未到位,新兵招募,不能立刻戰鬥。

李瑄心中希望能憑藉這次的戰功,讓李隆基給予他河西兵權。

有河西軍的加入,李瑄纔有足夠的精兵。

晚飯的時候,李瑄吩咐沈籍準備一些粥和胡餅就行了,一路行軍天天吃牛羊肉,都吃膩了。

吃完飯,李瑄掌燈將此次戰鬥的一些心得記錄下來,方纔沐浴入睡。

一大早,李瑄在院中舞槊,繼續錘鍊槊技。

李瑄經過這次大戰,突然發現在戰場上“摧枯拉朽”的純鐵兵器挺適合他,往往一擊能折斷敵人的兵器,戰鬥的時候更爲剛猛霸道。

有機會李瑄會找工匠,鍛造一柄鐵槍,但馬槊之技,必須勤修。

李瑄練習半個時辰後收槊,羅興跑過來接過李瑄的馬槊,並對李瑄拍馬屁道:“七郎的槊法絕世,又神一分!”

皇甫惟明走後,整個隴右,估計也就羅興會在私下稱呼李瑄爲七郎。

這是主僕之間的密稱。

“可惜沒人能與我過三槊。”

李瑄對這一點挺遺憾的。

他戰過許多號稱猛將的吐蕃士兵,皆不堪一擊。

與南霽雲、車神塞、張興、辛雲京比試,還得防止傷到他們,讓李瑄很不痛快。

“哪是三槊,天下間無人能過七郎一刺!”

衝鋒陷陣的時候,羅興一直在李瑄右側,薛錯一直在李瑄左側,他們各執一盾,防禦流矢暗箭。

兩場戰鬥,神策衛死傷百人。他們兩人毫髮無損,說明皆負勇力。

羅興還沒見過哪個猛將,正兒八經接住李瑄一招,只有一些偷襲者,讓李瑄無法先發制人,但也僅此而已。

李瑄只是笑了一下,目前來看,確實是這樣!

“我要去洗漱了,你還跟着幹嘛……”

李瑄看着羅興。

第86章 李適之的“羅鉗吉網”第411章 稱帝,改元,華夏曆第9章 柳岸遇李白 賀知章第322章 大食突圍,安西陌刀與河隴陌刀第385章 新政初見端倪,李適之回長安第92章 蹊蹺的海賊第187章 收復九曲,設立九曲郡 洮陽郡第331章 進軍兩河,經略軍 長城軍出動第82章 李泌的提醒第3章 李適之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215章 畫聖吳道子,非有詔不得畫第388章 潼關難攻,黃河難渡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222章 將吐蕃堵在雪域高原,對付三十萬大軍的方法第58章 頭破血流第408章 與杜甫,百年盛世,叫上李白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411章 稱帝,改元,華夏曆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48章 見王忠嗣第255章 李林甫的人生第二春第226章 大非川之戰開啓,焚燒草原,日夜不息第172章 人馬俱碎,沙丘強弩第220章 上不疑我,勳章制度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310章 安西 北庭節度大使,經略大使,燈火闌珊處第248章 金盃同汝飲,白刃不相饒第250章 朱雀大街的沸騰,杜甫第8章 看花馬第190章 授上柱國,封楚國公,兼河西 隴右採第287章 兵卒包圍平康坊第297章 與“五楊”的矛盾,利益的衝突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75章 生擒大可汗第153章 天水郡公,實封五百戶,韋堅罷相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414章 大唐玄龍旗,稅制改革第253章 表字,授予玉麟勳章第238章 堵住花石峽,吐蕃贊普窮途末路第359章 十月,天水王“大病”第275章 三月梨花,小相公第127章 擒拿元帥,灕水之戰勝利第254章 朝堂的爭辯,再兼三使第221章 安祿山蠢蠢欲動,豪強的乞降第344章 裡海以南,哈里發之死第355章 王莽謙恭未篡時,天寶十三載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58章 頭破血流第45章 節制一軍第69章 李光弼夜見程圭第378章 封王大典,再見尺帶珠丹,任命刑部尚書第137章 被監察御史彈劾第42章 把柄第367章 靈寶之戰,潼關陷落第271章 誰是首席宰相?楊玉環的助攻第375章 與李隆基同龍輦入長安第276章 天水王府,百年梨樹第231章 最關鍵的一戰,十八大猛將出擊第259章 京兆尹妥協,九霄環佩第102章 南霽雲第160章 忠於社稷,李泌出山第299章 安祿山的火焰跳動第146章 和親,與韋堅決裂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279章 洞房花燭夜第28章 新任軍使盧瑜第110章 李適之罷相第236章 吐谷渾倒戈,吐蕃贊普南逃第347章 李隆基的賞賜,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52章 與聖人論國事,出將入相第101章 使我宰天下,亦如今日第112章 拜爲上將,左龍武衛大將軍第140章 涼州城,哥舒翰第212章 安撫楊玉環,欲長鎮河隴第58章 頭破血流第68章 斬將,當者辟易第245章 石堡城陷落,等待開花第391章 攻破陝郡,直逼洛陽第43章 豪強第19章 箭術與馬戰第233章 騎兵大戰落幕,吐蕃贊普的心灰意冷第225章 朔方的老部下,小兒渾瑊第303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第二子;楊氏遠親第181章 雪花落下,吐蕃三萬士兵支援九曲第95章 劫過倭國商船的海賊第349章 安西軍的“清君側”思想,最後的長安第151章 野獸襲擊李隆基第29章 軍中訓練第268章 常平新法,天寶變革第269章 宰相父雪中迎接宰相子第111章 李適之拜太子太師,封宋國公第249章 吐蕃成爲附屬,回到長安第343章 擒大食宰相,大食元帥的選擇第37章 拒絕贈送第372章 貴妃不可留,獻長安城第22章 寧遠將軍第204章 李隆基出城迎接,拜御史大夫第394章 安祿山的最後一搏,李瑄到來第122章 虛虛實實,不堪其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