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立冬宴席

這位傳旨的太監又向太子笑了笑,便快步離開了。

李承乾揣着手道:“其實孤也不是很餓。”

房玄齡起身道:“既然是陛下的意思,就走一趟吧。”

長孫無忌整了整衣襟道:“本就是立冬時節,陛下襬了宴席也不能不去。”

舅舅故意將不能不去四個字咬得很重。

李承乾聽得清楚,與舅舅還有老師走出中書省,一邊繼續說着對吐谷渾的大計,要從孩子抓起,以支教的名義向吐谷渾提供教導,首先可以從大部落的孩子抓起。

作爲太子的老師,房玄齡在這個方略上加以優化了一番,尤其是成本與時效上作出調整。

剛走入承天門就遇到李泰與李恪。

“皇兄。”李泰先行禮,又道:“見過房相,見過趙國公。”

李恪也是行禮,“父皇請我等去甘露殿用飯。”

李承乾走在最前頭道:“是呀,也叫上孤了。”

一行人,太子走在最前頭,身側是李泰與李恪,另一側是房相與舅舅。

當陛下的三個兒子,三兄弟走在一起時,可以見到這三兄弟眉眼到額頭,十分相似。

光看外貌,太子殿下消瘦一些,魏王殿下還是一樣胖,至於吳王李恪黑壯不少。

三兄弟體型有不小的差距,五官上看起來,一眼就能看出來三人是兄弟。

李承乾低着頭走入甘露殿,見到閻立本拘謹站在一旁。

一張張矮桌上,已經放好了酒肉。

李世民坐在上桌,手拿着一個酒樽道:“這立冬時節,朕想着請你們用宴,都入座吧。”

李承乾先行禮道:“謝父皇。”

隨後李泰與李恪也行禮道;“願父皇立冬安康。”

李世民笑着點頭,饒有興致地看着太子,承乾現在越來越有大哥的作派了。

房玄齡與長孫無忌也是行禮,等太子殿下與魏王,吳王都坐下之後,兩人也坐在一側。

一直站在殿內的閻立本等衆人都坐了,他這才找到了一個較爲角落的位置坐下來。

李世民頷首道:“近來承乾參與朝政如何了?”

房玄齡回道:“陛下,太子殿下善於學習,對朝中諸多事都有獨到見解。”

其實監理朝政期間便掌握得七七八八了,大唐的三省六部的主要決策權都在中書省手裡,其實只要明白章程,有時候奏章龐雜了一些,勉強能應付。

倒也不是大話,其實只要再將各部的職責領域細分一下,還能更省事省心不少。

長孫無忌道:“如今殿下與臣一起主持各國使者,今年對漠北,對西域的諸多事,都可以定下章程。”

李世民點頭,又問道:“青雀,你的文學館如何了?”

李泰行禮道:“父皇,括地誌已重新定製了綱要,五十名編撰,六十名學士,正在整理。”

李世民道:“恪兒近來如何?”

“兒臣去看望過母后,在軍中一直跟在李大亮將軍左右。”

又看了看坐在一側,距離最近的太子,李世民揮袖道:“酒肉簡單,諸位用飯吧。”

“謝陛下。”

面前放着一大塊羊肉,眼前還有一碗梅乾菜,兩張餅,一壺酒。

這便是父皇招待的立冬宴,還算是樸素,也沒有什麼山珍海味,應該說一直以來唐人的飯食都是這麼樸素的。

可能父皇在驪山圍獵的那段時間吃得較爲豐盛一些。

聽稚奴與東陽她們說過,吃肉吃到想要吐。

“來年科舉,還要房相與輔機多多費心。”李世民舉起酒樽一飲而盡。

房相與長孫無忌也舉起酒碗,一飲而盡。

殿內幾人酒水下肚,唯有太子殿下依舊滴酒未沾,這纔想起來,太子在東宮鮮有喝酒。

在東宮的起居記錄中,太子殿下唯一一次喝酒,還是想要嘗一嘗西域的葡萄釀,只不過嘗過一次之後,那壺葡萄釀便一直留在東宮,與那吐蕃大相送來的青稞酒一起,束之高閣。

至此,這是東宮起居注中,太子殿下唯一一次喝酒的記錄。

李承乾又撕下一小片羊肉在嘴裡嚼着,父皇說的參與朝政也不知可以參與到什麼地步,至少到現在爲止,除了和李績熟絡,其餘將領一概不熟,更不要說兵權了。

李世民道:“朕也時常考慮朝中用度,聽聞今年九成宮被淹,這座離宮屢屢被淹,經當年父皇修繕,更不想就此荒廢了。”

說起九成宮,閻立本的神色緊張。

“不知房相覺得如何?”

房玄齡回道:“陛下,臣看了修繕的奏章,便讓工部拿回去制定章程。”

閻立本道:“臣已擬定了章程,遞交了中書省,不知房相……”

房玄齡蹙眉道:“嗯?老夫沒看到回稟。”

“這……”閻立本欲言又止,果然如此又出了波折,心說做個工部尚書甚是煩惱,又要看陛下的顏色,又要看朝中的臉色。

兩頭爲難,兩頭難做人。

閻立本作揖道:“臣交給太子殿下。”

言至此處,衆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了這個東宮太子身上。

李世民目光打量着。

這位太子正閉着眼,揣着手端坐着,低聲道:“閻大匠的確將奏章交給了孤。”

閻立本,如蒙大赦,要是這個時候太子殿下都不認賬,他只能在這殿中一頭撞死,以謝天下?

李承乾緩緩開口道:“非是兒臣不交給老師,是因父皇有旨意命兒臣參與朝政,監理錢糧調度。”

李世民點頭,這個旨意確實是親口說出去的。

“近來兒臣看了各部的用度,以及來年朝中各項開支,迎接使者,主持來年大朝會,還有來年科舉,並且邊關修繕,種種耗費加在一起,還要修繕九成宮,兒臣……”

幾番欲言又止,李承乾依舊揣着手,閉着眼道:“父皇,沒錢了。”

衆人的目光留在太子身上還沒離開。

就連長孫無忌的神情,一時間說不出該笑還是該哭。

房玄齡也是閉上了眼,一臉裝作沒聽到的樣子。

李世民沉聲道:“朕記得當初青海一戰大勝,得來了許多……”

“父皇。”李承乾打斷道:“那些錢還要用在來年的科舉籌備,而且兒臣還想與老師,舅舅一起主張朝堂開源節流,目前來說暫時拿不出修繕九成宮的錢。”

“咕咚……”閻立本用力嚥下一口唾沫。

李承乾睜開眼,忽然道:“青雀?”

李泰有些恍惚,又道:“皇兄,怎麼了?”

李承乾小聲道:“你那裡還有富餘的錢嗎?父皇要修九成宮,伱支應一些?”

李恪一口酒水剛入口還沒嚥下去,被皇兄的一番話哽在當場。

這頓飯怕是吃不下去了,一旁的太監已做好了隨時承受陛下怒火的準備。

見對方不說話,李承乾又喚道:“青雀?”

“啊……”李泰不可思議地看着皇兄,又看向父皇道:“兒……兒臣。”

李承乾氣餒道:“要是青雀這邊也困難的話,孤再想想其他辦法。”

酒碗還拿在手裡端着,遲遲不敢放下,李泰低聲道:“皇兄,父皇修建九成宮要多少銀錢?”

“孤盤算了一下,不多吧,還差個三萬貫?”

李泰:“啊……”

李世民扶着額頭沒有開口。

李承乾又道:“父皇啊,朝中再想辦法,擠一擠用度,看看是否能夠將這些銀錢擠出來,恐怕耽誤一些時日。”

長孫無忌連忙道:“陛下,修建九成宮是因爲這是武德一朝留下來的舊業,自然不能荒廢,待朝中籌謀用度之後,再向陛下稟報。”

李世民頷首道:“爲朕分憂,有勞你們了。”

陛下說這話的時候,目光還有意無意地看向一旁的太子殿下。

這點細微變化,全被一旁的太監看在眼裡。

眼看這頓飯是吃不下了,等陛下說完這話,殿內是沉默的。

接下來這頓飯吃得很沉默。

直到這位太子殿下站起身,道:“父皇,立冬時節早些休息,朝中還有諸多要事。”

李世民灌了一口酒水,緩緩點頭。

幾人走到甘露殿外,紛紛鬆了一口氣。

呼吸一口冷空氣,安撫着剛剛驚嚇的心。

長孫無忌想要擦去額頭的汗水,明明感覺自己的額頭已有汗水了,可不論怎麼擦,都擦不到汗。

倒是眼前的太子,走得氣定神閒,絲毫不覺得剛剛話有多麼地讓陛下,下不來臺。

所以呀,給這個太子當舅舅,真是太難了。

說來說去,還是李孝恭高明,他不過一個宗正寺卿,平時閒着無事,就去東宮用飯,看望老爺子,也不用被這些瑣事煩惱。

見太子忽然停下了腳步,也不知道爲何,皇兄的腳步一停,李泰心中便莫名會停頓一下。

李承乾道:“老師,舅舅,眼下用了飯,我們出去走走如何?”

長孫無忌自然是不好拒絕。

房玄齡顯得鎮定許多,他點頭道:“也好,出去散散心。”

李泰與李恪各自還有事,就先不跟着一起去。

走在出宮的路上,太子出行自然還是李績大將軍護送,還特意準備了一駕大馬車。

如此一來,可以與舅舅,房相,坐在一起。

李承乾道:“大將軍,去涇陽一趟。”

“喏!”

馬車外傳來了李績的話語。

護送隊伍準備好,這駕馬車開始晃晃悠悠行進,從玄武門邊上的芳林門而出。

過了一座木橋,便到了沿着渭水上游一路前往涇陽。

馬車內,李承乾低聲道:“一直以來父皇都是提倡節儉,作爲兒臣來說節儉之風不可廢。”

房玄齡點頭道:“殿下說得在理。”

“孤也清楚,父皇修建九成宮不僅僅是因今年夏季想要避暑,而是因九成宮是皇爺爺從一片廢墟中修繕出來的,等到往後朝中用度富餘了,不用父皇說,做兒臣的一定會幫忙修繕。”

事已至此,話都在甘露殿說出來了,今年陛下去九成宮避暑的事多半是來不及了。

李承乾又道:“經今年父皇驪山秋獵,所耗費的錢糧用度已不少了,來年還有許多大事,孤不敢耽擱。”

房玄齡道:“殿下所言不錯,奢靡之風不可漲。”

長孫無忌沉默坐在太子身側,身體隨着馬車的顛簸搖晃,這些話他也可以說。

“殿下,涇陽就快到了。”

李承乾向馬車外看了看,便到了涇陽修建坎兒井的地方,道:“就在這裡吧。”

“喏。”

馬車停下,李承乾先一步走下,看着眼前的冬日景色,官道邊還有星星點點沒有完全融化的積雪。

再往前走幾步,便可以看到一個個蓄水的水窖已蓋上了蓋子,看來爲來年的耕種都準備好了。

太子走在一片荒地上,時而停下腳步,觀察地上的土壤。

長孫無忌與房玄齡一起走在後頭,與太子保持一段距離。

“這裡的變化挺大,房相覺得九成宮如何?”

聽身側的長孫無忌這麼說,房玄齡道:“老夫知道陛下要修繕九成宮之時,便想要反駁了,就算是老夫准許了,魏徵等人也會勸諫的,不用太子開口,此事也註定辦不下去。”

“正如太子所言,今年各項用度緊張,若真要修繕九成宮,最快也要等到來年。”

長孫無忌道:“現在太子殿下對陛下直言不諱,此刻打消了念頭,總比在朝堂上被魏徵他們勸諫得好。”

房玄齡看太子殿下正與幾個小娃娃說着話,他跟着笑了起來,道:“與其老夫准許之後,讓陛下抱有期待,不如讓太子殿下直言。”

長孫無忌點頭道,腳步繼續慢慢跟着,望着李承乾的背影,低聲道:“當初舅父與老夫說過,舅父說過太子殿下是個有勇氣的孩子,他比老夫更有勇氣。”

“就憑太子能夠冒着會被陛下責罵,他作爲兒臣還能這般向他的父皇勸諫,足可見這位儲君還是值得你我教導的。”

“能夠阿諛奉承者多,能夠直言勸諫者少,難得!難得吶……”房玄齡十分認同這番話。

打心裡,長孫無忌還有些心虛,因舅父看重東宮儲君,要說沒有私心是假的。

李承乾蹲在一羣孩子們中間,一羣孩子也蹲着,“你們看好了,再演示最後一次。”

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245.第245章 皮紙老子祭典第324章 勸諫與反問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335.第335章 新年的正月第128章 風波乍起382.第382章 長孫無忌那一生只用一次的勇氣114.第114章 “一見如故”78.第78章 解氣?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183.第183章 識大局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332.第332章 中年危機的布衣之交306.第306章 皇帝出遊第117章 善意的話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216.第216章 期盼與未來第12章 等暖風來270.第270章 新家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260.第260章 談人生353.第353章 漫長的辯證330.第330章 你們是臂膀第107章 太子的欣賞第142章 別人的苦難269.第269章 蘇勖第324章 勸諫與反問第100章 終究成了父皇的功績357.第357章 安市城下386.第386章 新年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391.第391章 最近不愛吃魚第42章 正義的一戰第181章 老師家事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權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第315章 玄奘的一波三折第72章 能從天黑講到亮第59章 事必躬親的太子第162章 小公主與李道長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第81章 喜歡建房子的皇帝186.第186章 杜正倫360.第360章 歸心第147章 千里之外的來信211.第211章 他辭官了278.第278章 太子很高興第85章 兵馬未動第37章 舅爺與舅舅370.第370章 啓程封禪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第146章 早朝缺席290.第290章 將來的一代人第50章 天分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82章 搶還是買342.第342章 不留遺憾的一戰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248.第248章 失蠟鑄造法239.第239章 太子的噩夢第43章 一朝一夕間第125章 太子的又一篇文章358.第358章 軍心182.第182章 膽識與氣魄第99章 禁足反省的太子347.第347章 遼水戰爭第117章 善意的話368.第368章 新設203.第203章 河西之事258.第258章 生不逢時的人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399.第399章 誰更聖明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第312章 令人煩惱的孩子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336.第336章 老府兵第105章 被監視的太子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49章 上架感言第7章 皇家僅有的溫情397.第397章 玄奘的故事第69章 活該一輩子太子?第314章 臘月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第67章 熱情的滿朝文武(加更)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380.第380章 鄭公交代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第93章 苦惱的舅舅第311章 不那麼輕鬆的早朝第54章 臣來告老第319章 處罰(感謝飯飯飯糰er的盟主)329.第329章 這是唐人的智慧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