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太子游長安

寧兒跟在殿下的身後,面帶笑容。

東宮的班底,目前爲止,真正意義上只有寧兒與舅爺兩人,目前爲止只有兩人。

這又有什麼辦法呢?

總不能在太極殿大喊共和,然後讓羣臣跟着我這個太子一起造反?

這顯然不現實,會成人肥的。

更何況,應該也沒人響應。

東宮的豆芽越長越好了,再看弟弟妹妹也已完全適應了這裡的生活。

李承乾盤算着現在東宮的生活質量,總不能一直吃拉麪,看着僅有的廚具開始犯愁。

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弟弟妹妹正在長身體的階段,營養膳食太重要。

這對自己也很重要。

東宮規矩第一條,就是按時吃飯,一餐不能落下。

寧兒道:“太子殿下,近來傳聞魏王招攬了一羣賓客,說起編撰地誌。”

李承乾站在東宮殿前,看着正在午睡的弟弟妹妹,低聲問道:“什麼地誌?”

“說是括地誌?”

李承乾淡淡回道:“地理?”

“地理?”寧兒蹙眉道:“該是這個意思。”

李承乾撫着額頭,一個人走向後殿,對身後的寧兒道:“這個弟弟才思敏捷,不僅僅才學了得,現在開始編撰典籍了,光是這一點就比不上他,就論在聽話懂事加上行事積極這些方面,他是真的要卷死孤。”

皇城。

高士廉從承天門走出,穿過繁忙的皇城,再走出朱雀門,眼前就是熱鬧喧譁的朱雀大街。

他沉聲道:“不用扶着了。”

“喏。”兩個僕從放開了手。

高士廉又從醉醺醺的神態恢復過來,就東宮那幾碗酒水還不至於醉人。

僕從跟在這位許國公的身後,從朱雀大街走入一條小巷,又來到了一處宅院前。

院門正開着,高士廉邁步走入。

在這個院內坐着一個老人家,這位便是如今太醫署的醫官甄權。

見到許國公來了,他老人家手捧着一卷書,頷首道:“您來了。”

高士廉應聲坐下,便問道:“派人去見過孫思邈了?”

甄權鬚髮雪白,又道:“見過了,也說了現在長孫皇后的病情,那位孫神仙說香爐不至於加重病情,皇后的病來自心力。”

高士廉緩緩道:“她晨起時倒也還好,只不過就是一疲憊就會咳個不停。”

“香爐對尋常人來說並沒有什麼,但對皇后來說會是病情加重的一個誘因,太子說得不錯,以往是我們疏忽了。”

高士廉緩緩道:“孫神醫什麼時候可以來長安?”

甄權道:“灞上的瘧疾也快好了,說來孫神醫也想要見一見這位太子。”

高士廉皺眉道:“就因爲他發現了香爐的問題?”

甄權撫須搖頭,笑着遞上一隻柿子就當是招待許國公,又道:“傳聞東宮不喝生水,其實在很多年前,孫神醫就勸導世人,讓他們不要喝生水,很多疾病都是從生水中來的。”

“包括腹痛,畏寒,或者是現在瘧疾,也不知道是不是太子也有行醫的天分,孫神醫很欣賞太子。”

高士廉忽然一笑,又迅速恢復了嚴肅的神情。

甄權又問道:“您今天去過東宮了?”

高士廉整了整衣袖端坐着點頭。

“都說許國公看人很準,一眼就能看出一個人的前程,執掌吏部擔着朝中官吏調遣的重任。”甄權將手中的藥經放在一旁,又問道:“那麼許國公認爲太子殿下其人如何?”

高士廉忽然又是一笑,道:“要是放在以往,承乾會將東宮右率的位置交給趙節,是因爲承乾覺得他姑姑的孩子,一定也是對李家忠心的,現在東宮那孩子轉變想法了,他覺得趙節對東宮沒有用只會徒添麻煩。”

甄權嘴裡嚼着柿子道:“老朽牙口越來越不好了,現在也就只能吃一些柿子。”

高士廉道:“過幾年老夫也會如你這般。”

每每說起太子,其實高士廉神色多少有些驕傲的。

李家的社稷,長孫家與高家的血脈關係,一兩句話說不清楚。

是高士廉將長孫兄妹養大的,現在長孫無忌貴爲趙國公,已不用再去想他。

可高士廉是親眼看着她嫁給李世民,也是親手將她交到李世民手中,成了現在的皇后。

皇宮,興慶殿,午後的陽光很不錯。

李世民坐在殿後正在用着飯食。

一旁的太監稟報道:“陛下,下朝時分太子是一個人離開太極殿的。”

李世民頷首道:“他身邊就沒跟着人?”

“回陛下,沒有跟着其他人,上朝時太子是一個人來的,下朝時太子也是一個人走的。”

老太監又道:“魏王殿下上早朝時總會有三兩朝臣陪伴在一旁,下了早朝就與一羣大臣離開,有時候老奴看太子殿下,他總是獨自一個人,孤零零的。”

李世民笑道:“承乾這孩子心氣高。”

“陛下說的是,太子殿下是大唐最尊貴的少年人,心氣自然是高的。”老太監繼續道:“聽說太子殿下與兩位東宮的屬官相處也並不好,在掌事女官的東宮起居注中寫過,說是太子對於志寧,還有徐孝德一直都不滿意。”

李世民放下手中的筷子,又拿起酒碗灌了一口酒水,道:“他不滿意又如何?這兩位東宮還是朕與舅父深思熟慮之後挑選的人物。”

老太監又回道:“太子一定會明白陛下的苦心。”

不多時,又一個太監走來,他低聲道:“陛下,人都到了。”

李世民放下酒碗,站起身,整了整衣襟走入殿內。

此刻的殿內,站着長孫無忌,房玄齡,魏徵,還有尉遲恭,段志玄,李道宗。

看着衆人行禮,李世民拿起一份軍報放在桌案上,“西邊又傳來了急報,吐谷渾蠻子襲擾邊城。”

段志玄作揖道:“陛下,不能再等了,若等入夏再出兵,邊城的糧食還未熟,就會被吐谷渾劫掠的。”

李世民的目光又看向文官這一邊。

還未等另一側的文臣開口,江夏郡王李道宗上前一步,道:“陛下,西域人向來不像中原兵馬,中原兵馬有約束,行軍出兵有章法,可那些蠻子哪有這麼多的兵法軍規,他們向來是能打就打,能搶就搶。”

“不能用中原兵馬的規矩去想他們,朝中考慮糧草,考慮兵馬調集,可吐谷渾不會等到我們夏收糧食成熟再來劫掠,他們有時候三五成羣,有時成千上萬,今日劫了,明日再來,這便是他們的作風。”

李世民又看向文臣一列,長孫無忌站出來,躬身道:“陛下,江夏郡王所言不錯,可以先派一路將領駐守涼州,增派兵馬,爲後繼大軍做準備,也可防備吐谷渾人動兵。”

說來說去,又想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先派出將領去涼州駐防,也好有個防備。

李世民看着地圖上涼州的位置,良久沉默不語。

涼州又稱西涼,在漢時又稱武威郡,涉及敦煌要地。

殿內重新安靜下來,李世民還坐在殿內猶豫着如何下決定,卻見到殿外有個孩子在張望。

李世民皺眉再一看,見到是稚奴。

這孩子站在殿外左看右看,目光最後落在了一卷宣紙上。

李世民正要開口,卻見李治快步走入殿中,抱着一卷宣紙與一塊硯臺,迅速逃出了殿外,不到片刻就沒了身影,看他逃跑的方向是朝着東宮去的。

作爲父皇,李世民倒吸一口氣,又氣餒地長出一口氣。

再看眼前的一羣文武大臣,他們皆是閉目低頭,一副完全沒有看見的樣子。

最後,李世民還是決定了,命牛進達先帶三千兵馬前往涼州駐防,命李道宗,段志玄整軍,隨時兵發吐谷渾。

至於程咬金說只帶着自家部曲就能橫掃吐谷渾,這種話權當沒聽見過。

此刻的東宮,這裡缺什麼就去父皇那裡拿,現在東宮缺少紙張與墨水了,李治便從興慶殿拿來了。

本來,李麗質身爲長姐,對這種事還會數落他幾句,可在東宮生活,知道了這裡的拮据,也就默許了。

李麗質就坐在東宮前殿的殿前,給弟弟李慎縫補着衣裳,

東陽公主就坐在一旁,她低聲道:“皇兄從來不玩這些玩具。”

李麗質低聲道:“是呀,皇兄身邊就沒有一樣是給他自己享樂的,整個東宮都是如此,不是必要的就不會有。”

東陽側目看了一眼正在閉目養神的皇兄,道:“明日,皇兄就要讓我們去國子監聽課了,國子監是什麼樣的?”

兄弟姐妹中,也只有李麗質去過國子監,她熟練地縫補着衣裳道:“國子監有很多孩子的,不過我就覺得他們很吵鬧。”

聽姐姐這麼一說,東陽對國子監就興致全無。

翌日,李承乾天不亮就要睡醒,繞着東宮跑了三五圈,而後換衣洗漱,獨自一個人上朝,到了晌午時分,又獨自一個人下朝。

在這個時代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很容易,因爲在夜裡根本就做不了什麼事,而且很多事又要一大早就去忙,由不得你適應不適應。

國子監早上的課程是趕不上了。

用過午飯後,李承乾便帶着一羣弟弟妹妹走向國子監。

寧兒早就將事情都安排好了,她走在一旁道:“孔穎達老夫子本想單獨安排一間課堂,按照殿下的要求,公主皇子們都要與其他孩子聽一樣的課,這纔沒有特殊安排。”

國子監象徵大唐最高學府,只不過這裡的學子並不多,而且絕大多數也都是權貴人家的子弟。

國子監也並不大,與長安城的許多房屋比較,它不過是多了幾間屋子。

今天是弟弟妹妹來這裡上課的第一天。

李麗質作爲當家長姐,帶着她們走入一間課堂,在這裡還有不少正在蒙學的孩子。

大家的年紀都差不多。

其實孔穎達還是特殊安排了,特意安排了人最少的課堂給這些公主與皇子們。

講課的夫子,是個年過六旬的老頭子,也不知道他什麼來路,一上來就開始講算經。

李治聽得心不在焉。

李慎甚至開始打瞌睡了。

夫子手拿着一卷書,道:“爾等來國子監聽課,爲何這般怠慢。”

聽到夫子講話,李治道:“夫子講過的這些,學生已經會了。”

在國子監要以學生自稱,決不能以皇子或公主的身份自居。

夫子道:“好,老夫就考考你,有人共買物,每人出八錢盈餘三錢,每人出七錢,還不足四錢,人數,物價幾何?”

李治撓了撓頭一時間還沒聽明白,目光求助地看向弟弟李慎。

誰知李慎這小子竟然當堂睡着了,真是在東宮午睡睡習慣了。

東陽舉手回道:“夫子,七人,五十三錢。”

夫子見回答得這麼快,多了幾分詫異。

舉手回答也是東宮纔有的禮儀,因東陽在窗外看到了皇兄的背影,知道皇兄一直都守在門外,這給了她心裡莫大的勇氣,敢於面對刁難的夫子。

夫子的講課依舊在繼續,其實經過之前皇兄的教導,弟弟妹妹還是有基礎的,只不過皇兄的教學方式與夫子不同。

一直到了傍晚時分,等夫子離開了課堂,東陽就先一步走了出來,她乖巧地道:“皇兄一直都在門外等着?”

李承乾揣着手,淡淡道:“是呀,第一天送你們來上學,孤總有點不放心。”

不多時,李麗質也帶着弟弟妹妹們出來了。

她們在國子監的第一天上課還算是順利的。

孩子們的童年不能只在皇宮,應該更加豐富一些。

回到東宮已是傍晚了,今夜暖和了許多,只是在東宮太子的寢殿中又傳來了怒罵聲。

見狀,小福長嘆一口氣,道:“唉,殿下又在罵前賢聖人了。”

又有宮女道:“我們的殿下是與聖人有仇吧?”

“前賢聖人們都死了多少年,殿下與他們會有什麼仇?”

“說不定是殿下上輩子與聖人有仇。”

寧兒聽着她們的議論,再次無言以對。

寢殿內又傳來了怒罵聲,“你們這些狗屁前賢,生產力停滯多少年了,你們在天有靈倒是看看吶,但凡伱們爲了萬千百姓生計想想,老子還用的着爲了吃口菜發愁?”

350.第350章 無地自容202.第202章 掃興的人第109章 指指點點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第35章 越活越平庸222.第222章 給太子的封賜第60章 秋獵歸來第150章 仗義出手第89章 哪來的怪脾氣238.第238章 潦草的旨意第106章 互相“信任”的父子第146章 早朝缺席第15章 你猜我猜?204.第204章 太子的產業第170章 多錢善賈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178.第178章 開設規劃第70章 家事389.第389章 玄奘歸來346.第346章 眼光要長遠215.第215章 存糧212.第212章 堅韌的意志360.第360章 歸心358.第358章 軍心第120章 孤的大事業243.第243章 雪後第94章 父皇想要的人才第8章 東宮的新生活第180章 喜歡與人交談第16章 德智體美第77章 立冬宴席第27章 長安傳聞249.第249章 他比皇帝更集權233.第233章 殿下很不滿第163章 杖責第102章 科舉揭榜269.第269章 蘇勖第139章 解釋不清的誤會190.第190章 下蛋了232.第232章 平凡如他第38章 想要集權的父皇251.第251章 戰爭陰雲392.第392章 不慈悲的人第169章 願爲前鋒398.第398章 君臣坦誠252.第252章 范陽案293.第293章 治的建議255.第255章 明智的對手第63章 小事上犯糊塗307.第307章 太子的實習期第144章 劉仁軌的新生305.第305章 學不了的個人魅力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第177章 遠大的理想352.第352章 洛陽大雨189.第189章 聰明的人285.第285章 生產瓶頸第90章 天大的誤會第88章 活得明白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143章 忠直的臣子310.第310章 高效的朝政行爲303.第303章 玄奘的歸心225.第225章 天賦異稟第101章 東宮爭吵第317章 朝臣人心浮動第150章 仗義出手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第109章 指指點點379.第379章 歸長安268.第268章 太子大婚(感謝季夏初一的盟主打賞)376.第376章 封禪230.第230章 認罪的高昌王子271.第271章 放不下的大相第5章 東宮前任屍骨未寒197.第197章 叔叔們134.第134章 各縣縣丞395.第395章 天可汗與贊普280.第280章 史書難寫369.第369章 捨我其誰197.第197章 叔叔們246.第246章 以爲太子只在釣魚第88章 活得明白294.第294章 山君傳說第129章 李靖大將軍第43章 一朝一夕間289.第289章 戍守北疆287.第287章 比金錢更值得第87章 通達?390.第390章 上官庭芝第118章 不缺添亂的人第109章 指指點點372.第372章 寢食難安第43章 一朝一夕間第145章 貞觀八年的尾巴第65章 傻呵呵的世道295.第295章 那一類人第14章 偏心的父皇第158章 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