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近衛軍

(根據最新觀察,全天也就只下了那半個小時暴雨,淋完我以後過了12點就停了。我要買兩張彩票!)

站在德宗崇陵前,望着藍天白雲,青山秀水,鳥來鳥去,滿目白幛,清樂滿耳,李誦不由得感慨:

“真是個好地方。怪不得歷來帝王都要費盡心機爲自己建陵墓呢,這地方不要說死人,就是活人睡這裡也舒服啊!”

這番想法明顯沒有一個封建帝王應有的覺悟。不過也難怪李誦,作爲現代人,見多了許多偉大人物在八寶山化爲一縷青煙,對身後事哪裡看得那麼重?歷朝帝王都重視陵墓,葬在風水寶地,結果不但保不住子孫王業,往往連自己的骸骨也保不了,區區一柄洛陽鏟就能將歷代帝王苦心經營的陵墓挖開,不知道躺在陵墓裡的帝王們地下有知,會作何感想。想歸這麼想,不過這個時代想法和李誦相近的人不多,作爲既得利益者,李誦也不敢表露出來,頂多在自己百年以後再安排吧。

德宗下葬之後不久,夏綏果然傳來消息,因爲朝廷遲遲不下對楊惠琳的任命,嚴綬又派大將阿迭光進統兵渡河,與阿跌光顏成犄角之勢,阿迭光進是阿跌光顏兄長,哥兒倆都素有威名,諸將恐懼,夏綏軍內亂,殺楊惠琳及其親信滿門,傳首長安。夏綏亂平,李誦下令李演入夏綏爲夏綏節度使。

相比李演,袁滋卻沒有這麼幸運,在九月十日,李誦收到了袁滋的上表,出乎樞密使苟勝意料的是,李誦對此不怒反喜。朝議上,李誦似乎對袁滋也沒有想太爲難,只是宰相杜黃裳堅持要重重處罰袁滋,於是,本來吏部的建議是貶袁滋爲吉州刺史,李誦在杜黃裳堅持下,將袁滋貶爲潮州刺史,將袁滋送到嶺南大海邊與鱷魚較勁去了。決議一出,袁宅哭聲一片。而後來前方發回的報告說袁滋看到聖旨當時就昏了過去。這樣的消息讓李誦很是開心,開心得近乎不近人情,沒心沒肺。

其實這也不怪李誦,他不開心纔怪呢。真是瞌睡碰到了枕頭,正愁韋執誼不肯去嶺南,袁滋就很自覺地引起了衆怒,袁滋雖說膽子小點,但是治政能力卻是一流,不然當初杜黃裳也不會推薦他接替韋皋。袁滋雖然掛着左金吾衛大將軍的頭銜,可是事實上卻是一直是文官,吏部的考評一直很高,許多大臣雖然立場堅定地站在李誦一邊,但對袁滋的安排卻有些腹誹,袁滋畢竟也是個人才啊。不過李誦纔不管大臣們怎麼想呢,領先時代的眼光,你能理解嗎?

李誦領先時代的眼光還不只這些。朝中很多大臣以爲是俱楊之亂使得皇帝對禁軍不放心,才改革軍制。不料等到十一月中,在北苑舉行兩軍成軍典禮時,大臣們才發現,這哪裡是禁軍!

兩軍各兩萬人,雖然名爲近衛軍,但是宿衛任務卻繼續交由羽林衛、忠武衛、英武衛負責,這兩軍反而是標準的唐軍野戰軍配置。兩軍各有兩萬人,編制如下:

步兵12500人,其中甲兵7500人,輕步兵5000人。

輕步兵中2500人配弓一把、箭30,斷柄重刀一把,長槍一條,方型牛皮盾一面。另外2500輕步兵配弓一把、箭30。背後揹着一個更大的箭簍,裝箭100,配弩一把,長槍一條。

甲兵配明光甲,其中5000人有弓一把、箭30,槍一條,斷柄重刀一把。而另外的2500人就是名震天下的陌刀兵,陌刀兵每人在兩腰分別掛有弓一把、箭30,背後交叉插有長柄陌刀一柄,長槍一條。

騎兵5500人,每人身背長槍一條,配圓盾一面,弓一把、箭30,長短橫刀各一把。

每軍各配置輜重兵2000人。

更讓大臣們驚訝的是左右近衛軍,尤其是左近衛軍與衆不同的是,李誦在軍中設立了一個新的職位,名字很**地叫教化參軍,下轄文書數人,從京城落第士子中挑選年紀較長者充任,職責是在軍中宣揚皇帝陛下的神文聖武,關愛百姓的高尚品德,樹立士兵和下級軍官爲大唐爲皇帝陛下而戰的堅強信念,順便代士兵寫家信的同時和士兵聊聊天。這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但是李誦把它進行了系統化,教化參軍宣揚的內容也是由王叔文在丁憂之前就設計好了的,李吉甫進行了完善補充。至此,李誦建立了完全忠於自己的武裝力量。

在成軍典禮上,伴隨着隆隆的鼓聲,各色軍旗被北風吹得烈烈作響,寒風凜冽,而士兵卻巍然不動,想不到建軍才三個月,就有如此模樣,尤其是李愬,把兩萬流民訓練成這樣,委實不簡單。面對軍容嚴整的軍陣,李誦顯得十分滿意。騎在白馬上,手握長劍,在郝玼、李愬的侍從下檢閱了全軍。

接着郝玼、李愬又指揮兩軍進行了戰陣表演,兩軍除了阿跌光顏帶走了五千人之外,其他一個不差,三萬五千將士肅立校場的場面真不是蓋的,後代的電腦特技完全沒法比,缺一種真實感,看得李誦忍不住有揮手高呼“同志們好”的衝動。李誦雖然不喜歡這樣的形式主義,不過面對名震青史的陌刀陣,看起來也覺得心跳加快,面色赤紅,把身邊的太醫緊張了個半死。

不過李誦雖然激動,畢竟是做了這麼長時間皇帝,眼光也練了出來,和前些天剛剛檢閱過的高崇文軍相比,這幾萬人明顯差了點什麼。差了點什麼呢?

差了點殺氣。

高崇文部隊久經戰陣,士兵們自然而然流露出的嗜血氣息是眼前這些沒有上過戰陣甚至剛剛放下鋤頭的士兵所不能比的。

李誦相信,不能刺刀見血的部隊不是好部隊。一支軍隊,裝備再好,沒經過實戰,也淬不成好鋼。

李誦想到這裡不禁有些後悔,早知道對楊惠琳遲點動手了,好讓這些士兵經經戰陣,可惜了,多好的一次練兵機會啊,似乎楊惠琳的部下不是他的士兵一樣。

可惜了,既然楊惠琳已經掛了,還是動動西南的腦筋吧。

武學下舍也快開張了,夏綏的軍官們也該到了吧?

第97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123章 八聲甘州(十一)第81章 也是斬將奪旗第42章 還是淮西第68章 晉陽危機第122章 河州攻略(九)第四十六章第34章 老魚入大海第36章 雪夜狂奔第122章 河州攻略(六)第三十四章第43章 好生歹毒第36章 雪夜狂奔第123章 八聲甘州(十)第125章 玉門雪(二)第92章 擊 槊第125章 玉門雪(十五)第三十章第123章 八聲甘州(八)第6章 鐵血悲情第86章 海外奇談第19章 報 紙第120章 交 鋒(八)第76章 開 始第25章 各有算盤第50章 我真傻第五十章第66章 暗流洶涌第51章 自 戀第94章 議 和第五十一章第123章 八聲甘州(一)第117章 布 局(下)第36章 雪夜狂奔第4章 跟着你,有肉吃第1章 秋風第23章 孝子第122章 河州攻略(五)第12章 好大一章第45章 泉州 山南第四十章第123章 八聲甘州(四)第25章 永貞元年的開始第五十二章第五十三章第三卷第二十二章第125章 玉門雪(十三)第59章 相州之行(四)第90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105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44章 官和錢第五十三章第67章 晉陽危機第10章 近衛軍第89章 變 性第25章 各有算盤第109章 家第三十五章第125章 玉門雪(十四)第53章 獅子大開口第五十章第7章 收推花第47章 大漠沙如雪第6章 上書與進兵第65章 應 對第4章 輿 論第45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三)第123章 八聲甘州(二)第39章 嚇出來的勝利第6章 鐵血悲情第25章 永貞元年的開始第125章 玉門雪(六)第125章 玉門雪(四)第22章 圍 城第80章 生 死第58章 出潼關記(二)第二十七章第125章 玉門雪(十六)第11章 腦子壞了第8章 捉生 劫營第50章 偶爾露崢嶸第125章 玉門雪(七)第89章 無 言第45章 李愬雪夜襲蔡州(二)第127章 遺詔(一)第87章 太子東巡第55章 甜心?田興!第72章 長恨歌第47章 算 盤第14章 學好普通話和爺們軍第123章 八聲甘州(十)第126章 廟號(一)第31章 饅頭 豆腐 肉第106章 魏博的救贖(上)第5章 鮮花第99章 偉 大第100章 朕還怕他沒什麼動作呢!第95章 強 勢第123章 八聲甘州(十)第四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