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八聲甘州(八)

吐蕃的玉門關守將本想退出玉門關後再圖恢復不想退出容易回來難等他想退往長城重整旗鼓的時候才現瓜州之大已經沒有他容身之處了。他派去鎮壓金關的五百人折損了一半灰頭土臉地在路上迎上了他們。守衛在玉門關三十餘座烽燧上的一千多人只撤回來八百多人聽說打進玉門關的唐軍只有兩三千人的時候守將腸子都悔青了。

他派人去晉昌聯繫守軍卻現晉昌縣城已經被唐軍佔領;他派人去聯繫其他縣治的兵馬卻現遍地都是打着唐軍旗號的暴民——昨天還是奴隸今天就成了戰士昨天還溫順如綿羊今天就兇狠如鬥牛的暴民。

往南是已被唐軍佔領的瓜州、沙州往北是回鶻控制的地界這一千多吐蕃殘軍只怕不夠人家塞牙縫的往西是伊州那裡有吐蕃大將尚塔贊即將東來的大軍往東是甘州那裡也是吐蕃軍控制的地界思來想去守將決定派人通過伊吾路去向尚塔贊報信而自己率領殘軍退往甘州去就近求取救兵。

不單吐蕃軍到處派人報信唐軍也是如此。孤軍在吐蕃人的腹地作戰史敬奉膽子再大也知道實在不容易拿下玉門關後史敬奉就和張謙逸還有史老者商議要派出信使去向李光顏報信。

問題是李光顏目前進展到了何處他們完全不知道從玉門關戰俘口中也沒有問出什麼來更何況此去還有甘州大幾百裡道路上滿是吐蕃軍。經過商議史敬奉決定派出十隊人去向大唐報信。路途艱險這十路人自然也是各有特長從組成上看有振武老兵有遊俠有沙州商人有獵戶還有高僧道士。

一邊派人去報信一邊還有提防着安西或者甘州來的吐蕃援軍史敬奉是時刻都不敢放鬆。招募士兵修整城防就是史敬奉時刻掛在心上的大事。

城防主要是沙州城防和玉門關城防這是東西方交通的兩條要道其中尤以玉門關爲重要因爲尚塔贊如果想盡快趕到甘州的話有很大可能走伊吾路這條近路沙州那邊則有可能派偏師策應。所以攻取玉門關之後史敬奉就留在了玉門關督促關防整訓新招募來的士兵。

光是訓練士兵一項就把史敬奉累了個夠嗆本來沙州那邊的新兵就足夠多了在瓜州又招募了數千人。史敬奉每天都在新兵間轉悠他現自己似乎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多笨蛋新兵。

這些新兵身體都足夠強壯有不少還精通武藝但是讓史敬奉頭痛的是這些士兵似乎總是不能把自己的武藝和陣型結合起來作爲一個整體作戰。一想到要靠着這些士兵和尚塔讚的百戰精兵交手史敬奉就感到心急如焚。

幸虧有張謙逸和樑老者幫助管理民政和幫助修整城防不然史敬奉就真能崩潰。二人熟悉當地情況政務和用人都很少出差錯張謙逸根據瓜州、沙州的實際情況把二州按照天寶年間的區劃重新調整了一遍並提出了軍功與分田掛鉤。樑老者參加過沙州防禦戰城防上很是精通史敬奉就把玉門關交給了樑老者。

除了吐蕃戰俘樑老者還幫助史敬奉招來了數千民夫一起來修整玉門關城防。張謙逸和樑老者二人的存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史敬奉使得史敬奉能夠專心操練士兵。

取得玉門關後十日唐河西道行軍總管陳國公李光顏帳下前軍兵馬使、權沙、瓜二州刺史豆盧軍都督、酒泉軍都督、遊擊將軍史敬奉在晉昌與世居沙、瓜二州的各部族領會盟史敬奉許諾仍以大唐子民待各部子民對各部曾經附同吐蕃的行爲除極少數罪大惡極的外不予追究。各部則指天誓聽從史大都督調遣永不叛唐不然部族世代爲奴。

這個盟誓自然不是在鶯歌燕舞的和諧氛圍下進行的。拿下玉門關後史敬奉在當地人指引下帶領五百精銳騎兵長驅於大漠之中三日之內盡屠五個依附吐蕃甚深的部族一顯狠辣手段逼迫其他部族不得不向他輸誠。

會盟之後史敬奉就下令各部於三日內調遣精壯一千五百人自帶鎧甲兵器馬匹糧草到玉門關下聽用見識過這個身材短小貌不驚人的將軍的狠辣本色各部哪敢不從?史敬奉帳下憑空多出了一千五百騎兵。

一千五百名各族騎兵到玉門關下的時候也正是李繼言來到玉門關的時候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整修漢玉門關的防禦體系總算完工正在爲練兵焦頭爛額的史敬奉也下令調李繼言前來玉門關商議軍事。

一進玉門關已經知道史敬奉爲練兵愁的李繼言就笑着對史敬奉道:

“怎麼練兵的方法錯了吧?”

卻不料史敬奉並不像他想的那樣沮喪反而道::bsp;“正是當局者迷我始終不是大將的材料。我一心只想把這些新招募的士兵及早訓練成型卻忘了即使是樹木也各有各的用途不能混同爲一我招來這些士兵有許多都是是武功的習慣了單打獨鬥若是把他們當普通士兵用非要讓他們按照陣勢一板一眼地殺未免浪費了他們的武藝也沒有多少成效短期內無法形成戰力倒不如把武藝精熟地挑選出來就揮他們本來的長處當作刀刃來用這樣即來即戰豈不美哉?”

李繼言道:

“你既然知道怎麼練兵了又何必找我來呢?”

史敬奉道:

“找你來是要你坐鎮玉門關。”

李繼言在史敬奉帳下十年自然十分清楚史敬奉的脾性一聽史敬奉這麼說就知道史敬奉要幹什麼驚訝道:

“怎麼你要帶兵出征?”

史敬奉點頭道:

“正是。正如你所說精兵是練出來的所以我打算帶領一部分新兵北出玉門關。”

李繼言道:

“伊州?”

史敬奉道:

“不錯。我們不能老等着尚塔贊來打我們我史敬奉的長處從來不是防守而是進攻如今讓我來經營這玉門關實在是捏住了我的短處以我軍的短處去碰敵軍的長處這是自取敗亡所以我決定了帶領一千名士兵深入大漠去幹我的老本行。而你性格沉穩守強於攻所以就由你來坐鎮玉門關也只有你在玉門關上我才放心。”

李繼言知道史敬奉決定的事情很難改變只好接受了史敬奉的安排努了努嘴道:

“你帶着一千名士兵走了那城下新來的一千五百人怎麼辦?這些人人心可還未穩啊。”

史敬奉道:

“一起帶走讓他們殺殺吐蕃人和吐蕃人結結仇不然我可不放心用他們。這就叫做納投名狀。還有這次打玉門關我現了一個人才我要好好磨練他把我畢生所學傳給他。”

和上一次半夜出兵不同史敬奉這次是大清早出兵的一千名各族騎兵一千名本部騎兵其中三百老兵還有史敬奉剛剛挑選的精銳新兵和武藝精熟者組建的刀鋒營七百士兵。一共兩千騎兵打着大唐的軍旗和各部的旗幟浩浩蕩蕩向長城外開去。

順便說一句刀鋒營的校尉是過了年才十六歲的張議潮。史敬奉是這麼鼓勵張議潮的:

“別擔心後面有我呢。要知道李英公(徐茂功)初上陣的時候才十二三歲渾令公初立軍功的時候也才十三歲你都十六歲了連這點事情也幹不好嗎?”

三天以後史敬奉帶着兩千全副武裝的騎兵凱旋而歸一千名各族騎兵喜氣洋洋一副暴戶的嘴臉而七百名刀鋒營士兵的精神也是與以往大不相同還是精神昂揚眉宇間卻多了和老兵相近的堅毅果決的氣質。

李繼言問起戰果的時候史敬奉輕描淡寫地說道:

“我帶領他們繞出到三百里外僞裝作回鶻人洗劫了兩處吐蕃人的營地又僞裝成吐蕃敗兵襲擊了一處回鶻人聚居的地方。草原上的生存法則是弱肉強食回鶻人如果知道吐蕃人已經成了喪家之犬肯定不介意多咬幾口讓吐蕃人的血流得更快些。而無論是伊州吐蕃還是甘州吐蕃都不會善罷甘休的。”

除了挑起吐蕃人和回鶻人的緊張關係史敬奉此行還有一點收穫那就是知道了李光顏的進展情況。

“半個月前涼州回鶻傳來消息說陳國公已經取得了昌鬆縣打通了古浪峽。現在陳國公應當打進甘州地界了吧?”

這個消息讓唐軍將士倍感振奮每個人眼中都閃爍着奇異的光澤似乎陳國公的十萬大軍明天就會出現在玉門關下代表朝廷宣慰兩州將士百姓。但是史敬奉等人都很清楚嚴寒季節就算李光顏已經打進了甘州地界進展也不會太快再加上吐蕃人負隅頑抗真正打到玉門關下起碼得等到明年夏天那時候尚塔讚的大軍只怕早已來到了玉門關下這座關城上有多少人能活着見到李光顏的大軍呢?

“除非陳國公能夠知道我軍已經奪取了玉門關不然他不會加快行軍度的。”

這個結論是早就作出的只是不知道那十路信使現在怎樣了呢?

他們不知道第一路信使的級已經懸掛在了長城上。

第二路信使的級掛在張掖城頭。

第三路信使現在在祁連山中迷失了方向。

第四路信使被殺死了一半後剩下的一半成了回鶻人的奴隸——

這些都是他們不知道的他們知道的是他們的挑戰就要來了。甘州百姓冒死傳出消息甘州吐蕃已經派出兵馬試圖收復玉門關。

李光顏帥帳。

“大帥崔承度派人飛馬傳書來報隴右右路軍郝玼副元帥麾下大將姚雄率領偏師經略祁連山南麓駐守和戎城的吐蕃軍不戰而退他已經和姚雄將軍在和戎城會師只是吐蕃軍臨撤走的時候放火焚城和戎城損壞嚴重。”

李光顏“嗯”了一聲示意自己知道了。掌書記又開始讀下一則文書:

“陰山軍都督沙吒利回報說大雪封路前進不得請求大帥准許他們暫時停駐待到雪化再進兵。”

李光顏這次說話了:

“準。着夏侯澄部也暫停進攻待到雪化再攻打山丹。”

掌書記記下李光顏的話接着又說出了李光顏最不想聽到的消息:

“大帥各軍回報無論是祁連山內還是長城外都沒有史敬奉將軍的消息。”

李光顏面色凝重了起來定了定神道:

“上報隴右行臺和朝廷史敬奉及其所部兩千人依然蹤跡全無估計已經全軍損失於大漠之中。”

話說完以後史敬奉那乾瘦黝黑的臉又浮現在李光顏眼前:

難道史敬奉這號稱最熟悉大漠的邊將竟然真的折損在大漠中了嗎?

隨着天氣愈加寒冷唐軍在隴右的軍事行動已經趨於緩和只有郝玼和李文通仍在緊張地拔着通往鄯州道路上的釘子。用一個通俗的比喻來說就是鄯州的衣服已經被逐層剝開馬上就要乾乾淨淨**過年了。

可惜太子李純是無法看到鄯州**過年的景象了率領行臺遷到蘭州不久李誦就降旨褒揚前線將士同時召行臺元帥太子李純回長安述職。行臺事務暫時交給李愬、劉澭和呂溫處理。

到底是收復了四州之地李誦給將士們的新年獎賞也是大大的豐厚。李愬加檢校司徒郝玼加檢校兵部尚書老將劉澭因功晉封臨洮郡開國公李文通、酈定進、野詩良輔、王茂元、白祖望、李祐、李忠義、錢雄、祈必鐵力、杜敢、呂溫、鄭澥、李賀等一干文武官員皆有封賞就連暫無大的戰功的河西路兵馬都有豐厚的賞賜還特准各軍相機安排將士休整過年各處軍營是一片歡騰。

李誦正在批閱奏章執政裴垍悄悄地走了進來道:

“陛下!”

見裴垍來了李誦把筆放下道

“原來是裴愛卿愛卿是不是又給朕帶來什麼好消息了?”

裴垍吞吞吐吐地說道:

“陛下今天的消息不太好。秦州八百里加急太子一行已經到了秦州。但是——”

李誦心裡一沉問道:

“但是什麼?”

裴垍道:

“但是太子的車駕在秦州郊外遭到了吐蕃殘軍的襲擊?”

李誦大吃一驚忙問道:

“太子有沒有怎麼樣?”

裴垍道:

“幸賴護駕將軍高駢奮勇護主殺散了敵軍太子並無大礙只是受了驚嚇現在秦州休息。”

知道太子平安李誦的心才稍稍安定了下來隨即勃然大怒道:

“什麼?不是說吐蕃人已經被肅清了嗎?再說吐蕃人怎麼可能跑到秦州去騷擾呢?李愬是怎麼做事的?”

李誦這麼大的火真是罕見。等李誦火氣完了裴垍才冷靜地分析道:

“請陛下保重龍體陛下此事不一定和涼國公肅清殘敵不力有關。”

大聲咆哮過後李誦平靜了下來道:

“你的意思是此事不一定是吐蕃殘軍做的?”

裴垍道:

“臣斗膽猜測。”

第125章 玉門雪(七)第109章 家更新第123章 八聲甘州(七)第27章 變 故第49章 我還請你吃過飯呢第122章 河州攻略(七)第四十六章第124章 霜晨月(二)第三十四章第124章 霜晨月(七)第125章 玉門雪(六)第105章 皇帝的陰謀(下)第38章 最無能穿越者第47章 大漠沙如雪第36章 雪夜狂奔第123章 八聲甘州(六)第113章 血 戰(上)第10章 近衛軍第54章 甜 心第29章 肉體消滅第60章 田季安的煩惱第108章 內舉不避親第13章 鬧劇第74章 沙陀來了第99章 魏博請降第21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五十一章第四十章第81章 洛陽屋貴第13章 危局第122章 河州攻略(六)第122章 河州攻略(七)第124章 霜晨月(九)第55章 侯惟清的鐵與血第21章 高大帥一鼓下梓州(四)第70章 並不風流的逃亡第122章 河州攻略(一)第39章 另一種原因(下)第84章 別了,《琵琶行》第38章 大和尚有大計劃第125章 玉門雪(一)第四十一章第7章 收推花第四十三章第51章 耳根子軟第125章 玉門雪(十五)第125章 玉門雪(十二)第90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三卷第二十二章第80章 御駕東行第1章 秋風第122章 河州攻略(四)第125章 玉門雪(四)第84章 下血本第44章 官和錢第122章 河州攻略(四)第33章 惡戰在即第121章 冠軍遊擊大將軍(一)第三卷第二十一章第83章 反 貪第124章 霜晨月(十)第6章 鐵血悲情第29章 罵陣 勸降第三十六章第49章 預備役和給民夫發錢第61章 一張匯票第20章 春明外史第122章 河州攻略(四)第27章 變 故第120章 交 鋒(三)第四十三章第120章 交鋒(四)第100章 陽 謀第16章 會戰(中)第122章 河州攻略(六)第64章 流 言第96章 築廁將軍第38章 大和尚有大計劃第四十五章第56章 儀 式第58章 出潼關記(一)第5章 騾騎軍第125章 玉門雪(十三)第99章 魏博請降第78章 幹 旱更新第86章 皇帝知我心第4章 輿 論第21章 墮 落第123章 八聲甘州(七)第125章 玉門雪(十三)第51章 耳根子軟第62章 冬雷震震第9章 沒到三笑第75章 本帥要活的第1章 噩耗第三卷第十五章第5章 騾騎軍第91章 韋丹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