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君臣之謀

bookmark

魏徵奸滑的向皇上獻上三策,引發衆臣爭相附議。

只不過衆臣全都附議魏徵口中的中策。

這是爲什麼呢?

難道上策不香嗎?

須知魏徵口中的上策利國利民,一旦奏效,將會讓李唐江山翻新,推向新時代。

爲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魏徵的上策是在信任王浪軍可以協助朝廷,戰勝這場南北夾擊的陰謀,爲前提的策略佈局。

那麼戰而勝之,王浪軍即便對李唐江山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也比不上李二親征,率領文武大臣與黑衣人一黨決一死戰的功績大,無形中掩蓋了王浪軍在民衆心目中的高大形象。

畢竟王浪軍有逆轉乾坤的能力。

最不濟王浪軍還有一位陸地神仙可以幫襯他逆轉乾坤,爲什麼打不贏這場戰爭呢?

這纔是魏徵獻上這一上策的根本原因。

上策,可謂是聯絡人心的一場決戰。

其次,時局迫使戰局逼近。

勝則天下擁戴。

敗則一切皆休。

至此國破家亡之際,有的選嗎?

沒有,唯有戰而勝之一條出路,別無選擇。

那麼要戰就要戰果最大化。

畢竟關乎滅國,失信天下,身死道消的大事,難道不博大,還要取蠅頭小利,失去天下人心嗎?

失民心則失天下。

那不是自取滅亡嗎?

最後,魏徵這一上策可謂是勸君之道,不希望皇上走上歧途,誤國誤己,落下一個昏君無道的罵名。

這種結果直接關係到他自己的名聲。

他若是落下一個輔助無道昏君的奸相名聲,死都不會瞑目的。

但很顯然,他知道自己不能再像以爲那樣死諫皇上,以社稷爲主,放棄奴役,栽贓陷害王浪軍的心思,讓他被皇上誤會他是王浪軍一夥的。

特別是這種關鍵時刻,他若是讓皇上生疑,只怕越勸越糟糕。

何況衆臣附議他的中策,足見衆臣的意向與他向佐。

在這種情況下,他若是以一人之力力爭,力挺朝廷與王浪軍合作,共度難關,勢必被所有人聯合起來打壓,吃力不討好。

由此可見,他變得圓滑了。

圓滑的說出中策,誘導衆臣入套,逼迫皇上做出正確的選擇。

在他看來,皇上不傻就會分清主次,以及其中的厲害關係,擇優戰之。

須知他的中策,建立在算計王浪軍的基礎上成立的。

那麼首先要考慮到王浪軍會被人算計到嗎?

這個問題只怕是很明顯,不會。

因爲王浪軍自打出道以來,只有王浪軍算計別人的份。

誰算計王浪軍,最終都會自食惡果。

所以算計王浪軍純屬自討苦吃。

而眼下的存亡時刻,還要選擇算計王浪軍,豈不是封堵自己唯一的生路,找死嗎?

若是因此激怒了王浪軍,讓王浪軍與黑衣人一黨合作,朝廷還有活路嗎?

當然,朝廷衆臣選擇中策,是有私心的。

這個私心在於安全第一,以及利益最大化。

須知利益與安全建立在速戰速決的基礎上,不在於誰勝誰敗。

敗了有皇上頂罪。

勝了皆大歡喜。

總之衆臣無論勝敗,都有本錢靠向勝利者,謀奪一份生計與利益。

畢竟衆臣有學識,有能力處理政務。

這是關鍵所在,無論誰掌權,少不了啓用衆臣維持江山的運轉。

特別是對付王浪軍這樣的仁義之士,滴滴見效。

哪怕是對付黑衣人,溜鬚怕馬也很管用。

至於對待皇上,衆臣的心思很明顯,皇上能打贏這場戰爭,衆臣依舊會對皇上忠心耿耿。

但這份忠心建立在安全的基礎上。

畢竟瘟疫強勢逼來,聯合饑民浪潮的衝擊,讓衆臣人人自危了。

說白了,這場戰爭還沒有開戰,衆臣已經被局勢嚇破膽了。

衆臣面對個人與家族覆滅的時刻,以往的忠心與氣節傲骨重要嗎?

重要,建立在香火傳承延續下去的基礎上。

否則一切皆休。

子孫都要死絕了,誰還在意忠義氣節?

當然,這種說法不絕對。

只能是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罷了。

沒有幾個傻子,會當衆堅守本心,與衆臣唱反調,那是作死的節奏。

沒見魏徵都學乖了嗎?

果決的獻上三策,把所有人都算計了。

促使衆臣爲難皇上,看着辦吧?

李世民抓狂的站起身來,藉助着御書房裡搖曳不定的火光,俯瞰着跪在案桌前方的衆臣,攥緊拳頭令身子骨發顫的說道:“好,很好,你們可都是朕的忠臣啊!

既如此,朕准許你們前去算計王浪軍,挑撥王浪軍與黑衣人一黨的戰爭,不得有誤?”

他的這句話說到自己心坎上去了。

因爲他把握不準王浪軍的動機。

只因王浪軍時至此刻沒有行動,讓他很爲難。

他在北瘟疫,南走水的夾擊下,不得不懷疑王浪軍的動機不純,隱有謀奪他的李唐江山。

這讓他無法接受。

雖然他從魏徵口中,捎來珩賢子傳遞王浪軍帶回的消息,王浪軍被困彈汗山,但是他不相信啊。

天知道這個消息是不是王浪軍在故佈疑陣?

誤導他入套,讓他親手斷送李唐江山?

至此存亡時刻,他稍有不慎就會失去天下人心,不死也失去了掌控江山的根基了。

所以他現在即不相信王浪軍,也不相信衆臣的話。

以至於他放權衆臣去算計王浪軍,爲啥呢?

很顯然,衆臣意在讓他頂罪,他就把頂罪的活推給衆臣,逼迫衆臣與他同心合力,共度難關。

否則,他會讓不服他的衆臣成爲替罪羊。

就這麼簡單。

“嘀嗒,嘀嗒”

衆臣跪在地上流汗,沒有人言語了。

沒有人是傻子,願意做替罪羊。

但耗時間,衆臣自信耗得過皇上,看誰先着急,扛不住?

不過皇上點名讓誰去算計王浪軍,就可怕了。

點到誰歸誰倒黴,嚇得衆臣冒冷汗了。

這時,魏徵長吁一口氣,似是報了衆臣逼迫他出頭的惡氣,微微擡頭看向盛怒的皇上說道:“臣以爲上策利國利民,當取之用之,渡過難關。

但不夠完美,完善。

理當着人去遊說王浪軍的家人,勸諫王浪軍與朝廷同心合力,共渡國難。

促成上中策靈活運用,佈局,全憑皇上統籌規劃,戰而勝之!”

他的這番話說的合情合理。

實則是推波助瀾,算計所有人入局,且圓滑不傷人。

李世民都被魏徵的話雷到了,暗罵魏徵是個老狐狸,心神坎坷的說道:“准奏,傳旨文臣組團去勸諫王浪軍的家人,安撫王浪軍與朝廷合作,共渡國難。

武將統軍備戰,安撫民心,只待一聲令下,舉國興兵與敵人一決雌雄。”

“臣等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衆臣跪地唱諭,目標,苗頭直指王浪軍的家人……

第三十二章公子的算計第一百零三章我自仲裁第501章 爭風吃醋?第1292章 迷蹤陣第1184章 善惡篇章第1069章 心的神音第1004章 聲東擊西第二十五章彩蓮劫第959章 引火燒身第33章塵埃落定?第539章 視死如歸第1053章 夜幕下殺戮第五十一章朝堂爭議第八十二章血腥下的陰謀第564章 家人之危第591章 日常任務第1183章 狄溥的算計第879章 真心算計誰佔優?第503章 天書隱患第430章 獎懲原則第25章夜幕下的危機第九十八章反擊進行時第六十六章重賞拉攏第819章 困境第四十三章算計入微第927章 帝王的雄起之旅第120章朝堂餘波第427章 小人物的逆襲第837章 不着急,看戲第903章 李二的慌亂第四十五章父子對決?第1219章 論證一刀切第1189章 絕境,死境?第991章 餘波疊浪,恨上當?第1099章 無懈可擊的陰謀第505章 光團瑰寶?第783章 執着天下?第1284章 狄溥的反擊第一百一十八章移花接木第425章 離別情第600章 黃雀行動?第864章 打草驚蛇第112章戰鬥,亮劍第918章 殺手鐗?第七十一章一氣皇帝第615章 深度算計第1118章 詭秘開局第972章 雙堂會第472章 人設變遷第十八章借花獻佛第1063章 神奇的魅力第一百八十章滅門戰伊始第749章 王媽的變化第1003章 反擊,第一戰第647章 謀而後動第1165章 滔天怒火第881章 磨刀霍霍向新生第1116章 人如棋,布天下第804章 交心之論第1112章 桃柳命格第一百一十九章計連環第761章 人生那點事第一百一十二章死亡陰影第八十七章玉璽失竊第1301章 天局狂想曲第22章運籌帷幄第782章 王泰瘋狂第1172章 棋差一招第1255章 狄韻的無奈第1144章 戰前神反應第1187章 決戰開鑼了第815章 無解的離間計第四十八章宮鬥效應第三章桃柳夢機第625章 反常,正常?第552章 陰謀迭起第728章 自衛反擊戰第471章 塵埃飛揚第7章談笑奠基第142章貓膩乍現第885章 私心矇眼第三十五章白頭將軍第二十五章彩蓮劫第1150章 全面開戰第一百四十九章彪悍娘,認媳婦第1113章 驚天陰謀第153章坦然面對?第二十九章示威遊行?第一百零三章我自仲裁第1230章 恐怖的推論第715章 亂戰之始第四十三章興師問罪?第22章運籌帷幄第1215章 陰謀現行第1214章 張濤之謀第753章 躺着中槍第685章 市場衝擊效應第581章 敲詐勒索第871章 人性綁架第1039章 消遣得來的震撼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