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9章 被王位耽誤了的釀酒師(求月票)

萊州在大唐的存在感不是很強。

【看書福利】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每天看書抽現金/點幣!

不過得益於登州的快速發展,萊州這幾年的變化也非常大。

今年五月的時候,李泰被貶爲東萊郡王,意志消沉的來到了這座並不算有名的州府。

當時,整個長安城,除了李寬之外,沒有一個人去送他。

這個場面,跟當初李祐和李承乾離開長安城的時候,幾乎是一模一樣。

李治已經被冊封爲太子,滿朝文武,誰也不想在這個時候跟被貶的幾位親王扯上什麼關係,要不然指不定什麼時候,就被未來的皇帝給惦記上了。

“山賓,你嚐嚐這個葡萄酒,看看口味怎麼樣?”

東萊郡王府中,李泰挺着個大肚子,跟十月懷胎一樣的,手中拿着一個酒勺,正在從一桶酒裡面取了一勺子出來品嚐。

在萊州消沉了兩個月之後,李泰被《大唐日報》上面刊登的李寬新作給觸動了。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泰看到這話之後,覺得自己哪怕是跟皇位沒有緣分了,也不應該這麼渾渾噩噩的過日子,自己應該讓這個世界重新認識一個不一樣的東萊郡王。

不過,李泰雖然是個才子,可是其實一直在溫室裡長大,做過的東西其實並不多。

想來想去,李泰覺得還是要結合萊州的情況,搞出點名堂來。

而萊州因爲緊挨着登州,伴隨着登州海貿的興盛,每天都有無數的海船出海。

而葡萄酒作爲一種可以刺激胃口,還能減緩遠洋航行得病的東西,迅速的成爲了各艘海船上的標配,每年的消耗量非常高。

不客氣的說,大唐此時的葡萄酒,有九成都消耗在了海船之上。

登州和萊州各縣,都有不少農戶種植葡萄,特別是萊州,由於不像登州那樣有各種各樣的作坊吸收就業,本地的農戶除非背井離鄉,否者其實沒有太多選擇,只能是在家種地。

不過,葡萄酒的流行,讓萊州百姓多了一個選擇,可以不用種植粟米或者麥子,改爲種植葡萄。

由於葡萄的畝產遠遠高於粟米,哪怕是葡萄的收購價格只有粟米的一半,農戶種植葡萄的收入也比之前種地翻了一番。

這麼一來,百姓們種植葡萄的積極性立馬就上來了。

萊州和登州也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釀酒作坊,釀造的葡萄酒,質量良莠不齊。

好在海員們在船上也沒有特別高的要求,有得喝就行了。

李泰被貶斥到萊州,想要做一番事業出來的話,自然就把眼光轉向了葡萄酒。

釀造葡萄酒,就相當於李泰自甘墮落,從此走上了經商之路了。

可以說,不管是現在的李治,還是登基後的李治,對於一個“商人”,都不會有太多的戒心。

但是,如果李泰選擇的是著書立說之類的揚名方法,那就不一樣了。

到時候能不能善終,還真是個問題。

經過了這一次的打擊之後,李泰也算是看清了眼前的局面,只求此生平平安安的過完。

當然,平平安安,並不表示平平淡淡。

李泰習慣了站在舞臺中央,如果讓他天天過的平平淡淡,估計很快就要得抑鬱症了。

歷史上,他據說就是心情鬱悶,生病而死的。

“王爺您釀造的這個葡萄酒口感純正,喝起來不會覺得太甜,也不會覺得太酸,味道層次井然,並且散發着淡淡的葡萄香味,一點也不比長安城中楚王府的奔富葡萄酒差呀;甚至我覺得這個酒如果放個幾年的話,比那奔富葡萄酒的口感可能還要更好一點。

那個過來傳授葡萄酒釀酒的匠人不是說了嘛,好的葡萄酒,最主要的是取決於葡萄的質量,然後加上合適的釀造方法和存儲方法,纔可能會有最美味的葡萄酒出來。

我們萊州的葡萄,明顯比長安城的要好;我估計是這裡的氣候比長安更加適合葡萄生長,理論上萊州這裡出產的葡萄酒,比長安好纔是正常的。”

杜楚客作爲魏王府長史,李泰都被貶了,他自然也跟着被貶了。

如今他是東萊郡王府的長史,行政級別明顯下降了一級。

“這一次我厚着臉皮請二哥幫忙傳授葡萄酒的釀造方法,看來他是一點也沒有藏私,把奔富葡萄酒作坊最好的匠人給派過來了,還安排了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過來指導我們改進葡萄的種植方法。

今天我們這個葡萄酒能夠有這個口感,還真是得感謝二哥呢。從開始釀酒到現在,已經窖藏了差不多三個月了,可以考慮拿出去售賣了。”

人只有經歷過的事情多了,纔會成熟起來。

很顯然,看遍了人情冷暖的李泰,成長的非常快。

“論大氣程度,楚王殿下還真是沒有幾個人比得上。他看問題的格局,已經超過了絕大多數人,很多時候我們還在爲眼下的事情蠅營狗苟,他的視線已經轉移到了未來。”

當初離開長安城的時候,只有李寬來送別。

杜楚客對這一幕可是記得清清楚楚。

也正是因爲這一幕,讓杜楚客徹底的認可了李寬這個人。

不管過去楚王府跟魏王府有什麼衝突,在這一刻,彷彿都煙消雲散了。

“確實是,以前我還想拉攏他,讓他幫我做事,現在看來,我那時候就沒有正確的認識我自己。如果不是他早早的過繼給了五叔,父皇又一直沒有把他過繼回來,這皇位他要是站出來爭奪的話,雉奴根本就不是他的對手。”

很多人都知道李寬過繼給了李智雲,但是可能沒有幾個人知道李泰曾經也被過繼給了李玄霸。

當時李世民還是秦王,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他們勢力強大,而李淵有四個嫡子,其中李玄霸在唐朝建立以後,被追封爲衛王。

無後,在古代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

爲了能夠讓自己這個兒子有後,李淵當時選中了李世民的嫡次子李泰來繼承,李泰的這個魏王,就是這個時候被封的。

李泰當時被過繼給李玄霸,原因是多方面的。

客觀上,李建成是太子,兒子也不多,從他的兒子中選擇一個過繼給李玄霸的話,顯然不是那麼合適。

而李世民兒子衆多,理論上也只是一個藩王,用他的嫡次子來過繼,很是合適。

當然,這裡面肯定也有李建成和李元吉推波助瀾的功勞,要不然完全可以選擇一個其他李世民不是那麼喜歡的兒子,而不是最愛的嫡次子。

李世民找不到什麼理由拒絕,也就只能同意了。

要知道,以當時李世民的地位,李泰作爲他的兒子,是不可能被封爲親王的,頂多就是郡王,這就算是皇恩浩蕩了。

當然,這件事情李世民也牢牢的記在了心中。

自己一登基,就各種手段齊出,找了其他人過繼給李玄霸,讓李泰重新成爲自己的兒子。

年紀略大的李寬就沒有那個命了!

所以李泰跟李寬之間,是有着一根非常特別的紐帶將兩人串在一起的。

“王爺,楚王殿下已經同意旗下的玻璃作坊給我們的葡萄酒提供價格實惠的酒瓶,到時候我們把這些葡萄酒運輸到長安城,可以直接在長安進行灌裝,然後放到市面上售賣。

如今的葡萄酒,楚王府的奔富葡萄酒是走高端路線的,除了勳貴富商,沒有幾個人喝得起,每年的銷量其實不算很多;而登州和萊州這裡的葡萄酒,普遍都是走的中低端路線,主要面向海員來售賣。

我覺得王爺您親自釀造的葡萄酒,可以走中高端路線,這樣可以避免與奔富葡萄酒進行直接競爭,也能充分的體現我們的葡萄酒的不凡。”

杜楚客不想跟李泰在那裡討論皇位繼承的問題,誰知道東萊郡王府裡面,有沒有百騎司的探子呢?

萬一到時候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難免會招來禍事。

所以他立馬將話題轉移到了葡萄酒的售賣上面。

“你跟我想到一塊去了,那我們的青雀葡萄酒就走中高端路線,先在長安城、洛陽和登州三地售賣,以後再慢慢的賣到其他地方去。”

李泰想要靠着葡萄酒搞出點名堂,所以乾脆就把自己釀造的葡萄酒叫做青雀葡萄酒,讓大家品嚐這個葡萄酒的時候,立馬就能聯想到背後的典故。

說不定過個幾百年,大家再喝青雀葡萄酒的時候,還會把李泰被貶,然後開始釀造葡萄酒當成是一件美談呢。

“青雀葡萄酒?”

杜楚客稍微愣了一下,他沒想到李泰居然這麼高調的起了這麼一個名字。

不過,很快的,他就釋然了。

臉上立馬就露出了一個微笑,道:“王爺這個名字起得還真是符合實際情況,這青雀葡萄酒,每一道工序都有您的親自參與,甚至您還提出了幾個改進的意見。特別是在發酵的過程之中,您提出了好幾個創新性的意見,就連楚王殿下安排過來的工匠也讚歎不已。”

杜楚客這個誇獎,倒是一點也不誇張。

明明是第一次參與釀酒,李泰的表現卻是讓人刮目相看,彷彿是一位被王位耽誤了的釀酒師。

“今年的第一批葡萄酒,我覺得可以放在登州售賣,那時候我基本上就是看着匠人制作,沒有參與其中;但是後面的幾批,我慢慢的有了經驗,已經將酒調製的口感更加舒適,可以放在洛陽和長安城售賣。”

在後世,很多國家的產品都會根據產品質量的不同,分別投放到不同的國家售賣。

像是華夏,最優質的大蒜也好,蘋果也好,肯定都是出口了,留在本地售賣的,就是相對比較差的了。

沒辦法,創匯嘛。

但是像是倭國和美國,可能就是反過來,把質量最好的留在本國售賣。

各個國家不同的做法,都是有各自的歷史原因背景,倒是不能簡單的就說如何如何。

而對於青雀葡萄酒,李泰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把最好的拿到長安城售賣,這也是每個大唐商家都會做的選擇題。

“好的,下官等會就去安排!眼下萊州去長安城的水路、陸路都算是非常便捷,我們的青雀葡萄酒,很快就可以出現在長安城勳貴的桌面上。”

“其他人去做事,我也不放心。青雀葡萄酒的推廣方案,我已經想好了,等會具體跟你說一說,你直接帶隊去一趟長安城,一定要讓我們的青雀葡萄酒站穩腳跟!”

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好。

這也算是李泰的一個習慣了。

畢竟,從小到大,他就不願意比人差。

所以這一次的葡萄酒,他不僅親自參與了釀酒工藝的改善,確認酒的口感,還將楚王府這幾年使用的成功宣傳案例進行了整理總結,然後想到了自己的推廣方案。

可以說,他絕對算是一個優秀的創業者了。

“對了,酒窖還要再挖的大一點,我準備以後每年的葡萄酒,都是售賣一半,存儲一半,等到十年以後,再把剩下的一半拿出一半來慢慢的售賣,最終以十年未一個週期,不斷的減半。等到幾十年以後,酒窖中最早的一批葡萄酒,價值說不定就已經超越了奔富葡萄酒。”

雖然李泰現在已經承認李寬的水平比自己高,但是既然選擇了葡萄酒這個行業,他肯定也是希望做出大唐最好的葡萄酒的。

畢竟,楚王府的產業那麼多,李寬不可能什麼事情都親力親爲。

所以哪怕是現在的奔富葡萄酒,質量比青雀葡萄酒高,李泰也有信心滿滿的追趕上去。

經過一定的時間積累之後,青雀葡萄酒必將成爲大唐最頂級的葡萄酒,成爲勳貴富商的酒宴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王爺您這個主意是在太好了!物以稀爲貴,再加上葡萄酒本來就是窖藏的時間越長,口感越醇厚,到時候我們青雀葡萄酒,肯定能夠馳名各地呢。”

杜楚客忍不住眼前一亮,不過也感受到了壓力。

論釀酒,自己這個長史,比不過李泰。

論推廣,自己這個長史,還是比不過李泰。

那自己的作用何在呀?

第1527章 還沒開始賣就火了第1538章 引領風潮第843章 需要一個熱點新聞第1456章 認清現實第289章 二十貫就想要一成份子?第722章 最後的大招?第919章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431章 渾身是寶豬婆龍第1224章 總有看不清形勢的人第1207章 罐頭的春天來了第1167章 這是價值投資?第671章 許敬宗的動作很快第915章 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祝大家新年快樂)第235章 不一樣的打法第345章 不佔人便宜的李泰第1494章 不一樣的見面第677章 增產,繼續增產第128章 我賣的真是鹹魚第94章 父子對話第484章 馬車產業的春天要來了嗎?第1029章 米塔爾的野望第1220章 李世民見聞錄第889章 又臭又香又好吃第1141章 大遊行第715章 炒房團的前身?第94章 父子對話第818章 開啓大航海時代第1121章 一個金幣的生意第1259章 陳斌的目標第541章 通兌天下的願景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293章 阿斯卡的宴會第893章 我還欠錢莊好幾萬貫錢呢第159章 金銀賤如狗第86章 誰說涼州荒涼?第1275章 有點失控的局面第1052章 顧盼盼取經第432章 鱷魚法則,原來如此殘酷第447章 充滿童年回憶的打穀機第844章 程靜雯:誰當太子都可以,但是魏王不行第391章 這麼裝魚,一會全得死光吧?第50章 中秋詩會(上)第1152章 愚蠢的唐人第801章 夜不能寐第1368章 作戰兇猛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222章 心癢癢第147章 遣唐使要回國第435章 憑本事欠錢,有什麼好睡不着的?第1181章 驚天秘密第373章 一本書引起的反響第190章 讓閻立本長點見識第982章 杜楚客慌了(求月票)第852章 放血療法第1014章 簡單粗暴第823章 什麼時候怕過彈劾了?第624章 人多了,麻煩也多第1565章 送上門的一箭雙鵰?第221章 不一樣的供暖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36章 最大贏家第1247章 攤上這種事情,無解啊第158章 一戰定十年第1444章 佈局第56章 比對子我也不怕第841章:李世民不能承受之重第907章 有人來自首?第1086章 大唐的朝堂,註定不會平靜第1355章 聰明人不少第1282章 失望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298章 敵襲,有倭國人來襲第573章 不祥的徵兆?第1389章 特殊的產業第1193章 狄仁傑攤上大事了第1438章 李治的煩惱第3章 慢着,本王可以作證第456章 吃出人命來了,許多人準備看李寬笑話第1504章 太子港的安全第1003章 李世民親自迎接第842章 一併發配第922章 新大陸,我們來了!第1454章 蕭瑀的選擇第980 李泰的禮物第864章 立竿見影第473章 再一次被擼羊毛的天竺商家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521章 父憑子貴第1624章 禪讓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1414章 朝會第248章 足不出戶的生活第1221章 走馬觀花第1531章 冉冉升起的橡膠巨頭(萬字大章又來了)第545章 倒黴的侯君集第1389章 特殊的產業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1071章 你以爲這樣我就破不了案子了嗎?第1037章 這個主意有點損第918章 求爺爺告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