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是騾子是馬?

薛延陀人早年間是居住在漠北,屬於匈奴後裔的鐵勒部落中的一部。

據說因爲最開始與薛族雜居在一起,後來被滅了併入延陀族,所以就有了薛延陀這個稱呼。

在草原上,薛延陀人的歷史不算特別短的,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沒有什麼存在感。

也就是在突厥人的勢力開始不斷的下降,並且對周邊部落壓榨的很厲害之後,部落首領夷男可汗藉機會成立了薛延陀汗國。

這算是薛延陀人的兩大轉折點之一。

汗國成立後,回紇、拔野古、阿跌、同羅、僕骨、霫等原本臣服於東突厥的少數民族紛紛歸附到薛延陀旗下,一時之間,薛延陀汗國成爲漠北草原勢力雄厚的一方諸侯。

它的邊境東至遼東的靺鞨,西至西突厥,南接沙磧,北至俱倫水,勢力發展非常快,有精銳騎兵數萬人。

緊接着,薛延陀人迎來了人生的第二個轉折點。

由於李世民準備滅東突厥,派人去於薛延陀人聯合,在貞觀四年一舉滅掉了東突厥。

在這一場戰爭之中,薛延陀人可以說出力不是很多,也沒有受到什麼大的損失。

但是,卻是成功的收穫了大量的果實。

這個時候的大唐跟過往的王朝一樣,哪怕是打敗了草原上的敵人,也沒有將廣袤的大草原納入實際統治範圍。

這下好了,薛延陀人藉着這個機會,迎來了飛速發展。

巔峰時期,夷男領導的薛延陀汗國佔據了大部分原來東突厥的地盤,成爲這場戰爭最大的受益者。

並且,夷男可汗還將牙帳由鬱督軍山遷到了都尉捷山北、獨邏河之南的地方。

至此,薛延陀人成爲擁有精兵二十萬的草原新一代霸主,勢力進入了全盛時期。

作爲薛延陀走向巔峰的帶路人,夷男可汗的個人能力自然是不差的。

不管是他的腦子還是身手,都算是草原上的一傑。

他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一手組建的汗國,只撐了十幾年,就要消失了。

“哐!”

“啊!”

“殺!”

雖然夷男可汗的護衛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裝備也非常精良。

但是敗亡之中,本來士氣就不高。

如今在半途中又突然碰到了達飛和拓跋勇帶領的幾千人馬的攔截,哪裡還打得過?

拼死反抗之後,也改變不了結局。

“可汗!我滬着您從西邊突圍!”

夷男可汗的護衛統領看着身邊不到兩百的人手,還想着能不能帶着夷男逃過此劫。

“沒用的!逃不走了!”

夷男可汗臉色蒼白,怎麼也想不清楚自己居然會落到這麼一個結局。

前幾天的情況都完全不是這樣啊。

還有眼前的這些人馬埋伏在這裡,難不成唐人是神仙不成?

早就計算好了自己會失敗,然後提前安排人馬在這裡等着?

要不然涼州守軍並不多,爲什麼不在城裡加強守衛呢?

夷男可汗覺得有點心灰意冷。

自己原本以爲的兵強馬壯,在大唐看來,莫非就是一隻紙老虎?

“噗!”

就在這時,一支亂矢不知從何處飛來,準確的射中了夷男可汗的脖子。

怎麼說也是一代天驕,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死在了這個小山坡後面的道路上。

眼看着夷男可汗已經沒了,他的護衛反倒是不逃走了。

讓達飛和拓跋勇都沒有想到的臨時反撲,倒是讓捕奴隊損失了幾百好手。

不過,在絕對實力面前,什麼反撲都是沒有用的,改變不了結局。

“達飛,我們是不是立大功了?”

拓跋勇剛纔可是聽到了剛纔隊伍裡頭有人大叫着“可汗”的。

再加上這些人的裝備精良,馬也都是難得的好馬。

不難猜出來,爲首的應該不會是簡單人物。

“把那具屍首帶回去,嘿嘿,沒想到這場大戰,最大的一份功勞居然被我們給撿到了,牛將軍知道了,估計要鬱悶了。”

經過剛纔的並肩奮戰,達飛已經放下了對拓跋勇的成見,臉上大笑着跟他說着話。

……

大明宮中,李世民一臉詫異的看着手中八百里加急送過來的喜報。

薛延陀人這就敗了?

那蘇定方帶領的大軍都纔剛出發沒幾天,捷報就來了?

這讓關內道行軍大總管李績心中有何感想?

他可是比蘇定方還晚出發,如今大部隊還沒有出關中,涼州那裡就已經大捷了。

“李忠,你覺得這個喜報,是真是假?”

雖然李世民很清楚手中的東西肯定是真的,但是還是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幸福來得太突然了。

按照他的預估,頂多也就是薛仁貴的前鋒參加了此次大戰,蘇定方的人馬十有八九是沒有趕上的。

可是那頁只是有一萬人啊,加上牛進達的涼州守軍,也不到突厥人的一半人手。

如今居然就大捷了!

這薛仁貴,是一員福將啊!

只要有他參加的戰役,總是能夠給自己驚喜。

當年李寬帶着楚王府的一千護衛大敗西突厥就不用說了,後面的滅吐谷渾之戰,還有救援東突厥的戰役,都是難得的大勝仗。

自己的堂兄,倒是選了一個好女婿。

不過,歸根結底還是自己有一個好兒子。

“陛下,必然是真的!裡面想象的描述了戰事的過程,雖然驚險了一些,但是都是有據可依。牛將軍守城的水平,在我們大唐衆位將領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再加上有熱氣球營的配合,有火油彈和炸藥包的配合,還有薛仁貴前鋒營在關鍵時候的突然出現,無不昭示着這場戰役的勝利,是有原因的。用楚王殿下之前的話來說,這就是我們大唐綜合國力的勝利,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麼陰謀詭計都是虛的。”

李忠的心情也比較激動。

薛延陀啊,他雖然不像是突厥人那樣給中原王朝帶來那麼多的傷害,但是也是橫跨北部草原,擁有精兵二十萬的大汗國啊。

如今卻是接連敗在大唐手中。

雖然從奏報上的內容來看,涼州城外只留下了幾萬薛延陀人的屍首,不少人都逃走了。

但是如今大唐三路大軍齊發,薛延陀汗國的滅亡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朕之前還擔心薛延陀人跟高句麗人聯合起來跟我大唐作對,如今總算是不用擔心了。

不管高句麗這次有沒有動作,朕都不擔心了,用寬兒的話來說,大唐如今已經具備同時打多場局部戰爭的實力了。那高句麗,哪怕是它不找我們大唐的麻煩,朕也要去找他們的麻煩。”

如果是李世民對哪個國家是有特殊的怨念,東突厥肯定是算一個,不過如今已經跪下唱征服了。

另外一個就要數高句麗了。

貞觀時期的高句麗,其實比大家想象的要強大不少。

它可不是簡單的一個朝鮮半島的小國家,而是一個佔據遼東大片土地,同時也是朝鮮半島的霸主。

當初楊廣三證高句麗都沒有成功,固然是有許多隋朝自己內部的問題,但是也間接的說明了高句麗的實力其實不同小覷。

作爲一個有着幾百萬人口的國家,雄踞東北的高句麗,如今可以說是大唐周邊最強大的一個領國了。

特別是楊廣第三次出征高句麗的時候,大敗而歸,結果留下了一大堆的將士和民夫。

這些被拋棄在遼東的隋人,大部分都迫於無奈的加入到了高句麗。

這讓高句麗的國力迅速的上了一個臺階。

特別是這些民夫裡頭,還有不少的匠人。

這讓高句麗的實力,跨上了一個新臺階。

雖然大唐統一中原之後,高句麗的國王玩起了老套路,看似乖巧的認了李唐這個老大。

但是,其實這二十多年來,他們一直在遼東修建各種防禦工事。

有些地方,甚至都修好了長城。

很顯然,他們時時刻刻都把大唐作爲自己最大的對手。

難怪夷男可汗派王登科出使高句麗的時候,雙方能夠一拍即合。

“陛下,按照楚王殿下的意思,明天再出徵高句麗會更加合適一些,今年的話,稍微倉促了一些。”

李忠生怕李世民腦子一激動,立馬就又要打高句麗。

那可不是玩的。

畢竟,高句麗給大家留下來的教訓,可是比其他國家要強多了。

絕對不是隨便派一支兵馬就能讓他滅國的。

“你放心,這麼多年朕都等了,不差這一年!”

……

“王爺,仁貴這次算是徹底立下大功了。朝廷派遣三萬大軍前往救援,結果他一萬人就把薛延陀人給打敗了。”

這麼重大的事情,楚王府自然也是第一時間就知道了消息。

並且,在八百里加急之後,李寬也收到了馬周飛鴿傳書送來的更詳細的戰鬥情況介紹。

“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把他一直限制在楚王府裡頭,對大唐來說,是一個損失啊。別看朝中如今猛將如雲,但是新生代的將軍其實並不是很多。雖然不少將軍國公家的子弟都算是兵馬嫺熟,但是終究差了一大截的水平。”

李寬這話,算是道出了很多人都沒有注意到的隱憂。

不說其他人,單單看看李靖。

多麼牛掰的一代軍神,兩個兒子卻是對兵法一點都不感興趣。

而像是程咬金、尉遲恭等宿將的子弟,水平也就是那樣。

像是程處默和尉遲環,如今更是把重心放在了海外。

不客氣的說,武二代們的水平,絕對是斷崖式的下降。

“這倒也是,不過我覺得懷道很有潛力,他算是深得秦叔寶的真傳,小小年紀,就鮮有對手。”

王玄策對自家縣主身邊的貼身護衛,自己王爺的弟子,自然是比較瞭解的。

這秦懷道也是忠肝義膽,李寬也不是沒有給他創造機會,但是他就是一心留在小玉米身邊當護衛。

要不然,這一次跟着薛仁貴去涼州,肯定能夠立下一個大功。

再加上他阿耶是秦叔寶,一個校尉的位置,基本上是唾手可得。

不過,他卻是甘心在楚王府做一個小護衛。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懷道的深受了得,只要哪天他想通了,總是有機會的。別看大唐四周似乎已經沒有什麼像樣的對手了,但是麻煩絕對不會少。”

“王爺你說的是高句麗嗎?聽說陛下有意對高句麗用兵呢。”

李世民不滿高句麗,這在朝中並不是什麼秘密。

事實上,任何一個繼承了隋朝血脈的王朝,都不可能跟高句麗的關係有多好。

楊廣三徵高句麗,固然把他自己的臉給丟光了。

但是,這其實也是打的整個中原王朝,打了所有漢人的臉。

特別是那些京觀,簡直就是恥辱。

“不僅僅是高句麗,西突厥、吐蕃國、南詔等國家,大唐周邊還有不少的對手。除此之外,大唐外面還有大食等國家,國力上升非常迅速,遲早也是要跟我們起衝突的。”

李寬看東西的眼光,自然比王玄策要更高。

“大食?屬下之前聽王爺提到過很多次大食,並且這兩年在長安能夠見到的大食商人是越來越多了,莫非這個國家真的有實力跟大唐相媲美?”

王玄策有點疑問的問了一句話。

事實上,長安城中根本就沒有幾個人是認可李寬對大食的評價。

大唐軍力多強大啊,地大物博,這個世界上還有哪個國家能夠有此實力?

“大食目前離大唐太遠了,大家都還沒有對他們有充分的認識。但是像是波斯這些國度的百姓,就很清楚大食人的威脅有多大。這是一個跟大家想象的完全不同的國家,突厥人也好,薛延陀人也好,哪怕是高句麗人,他們的危害,根本就無法與大食相提並論。據我瞭解,大食這幾年都在不斷的擴張,波斯的國土已經有大部分被他們吞噬了。長則幾十年,短則幾年,我們大唐在西域,就會有跟大食人交手的可能性。”

李寬可是知道在唐高宗時期,大唐跟大食在西域可是打的如火如荼。

如今大唐往四周擴張的速度變快了,雙方的衝突肯定會比歷史上來的更早。

要是大唐上下還是抱着不重視的態度,指不定到時候會吃什麼虧。

畢竟西域離長安實在是太遠了。

不管是物資補給還是信息傳遞,都存在許多的困難。

相反的,大食的後勤補給就要好很多。

這種情況下,大唐將來面臨的壓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李寬在蒲羅中建設城池,也有對付大食人的目的在裡頭。

畢竟,大食和大唐,是這個時代冉冉崛起的兩大帝國。

一山豈容二虎!

第214章 我沒眼花吧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1009章 有人盯上了土豆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28章 倭國人都去了國子監第508章 明德門上的新東西第993章 長安城四害齊聚首第950章 富的流油的國度第775章 互相算計第72章 不可置信第1517章 抽菸第432章 鱷魚法則,原來如此殘酷第778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1343章 文學家變化學家第910章 成功的坑了楚王府?(再加更!求月票!)第307章 怎麼說話不算話呢(五更,求月票)第894章 房價又漲了第817章 楚王大課堂第27章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904章 誘惑不夠大啊第1503章 李象與李厥第1079章 潑皮成爲了伯樂?第680章 林狗蛋的意外收穫第88章 還能這樣賣東西?第528章 原來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這麼少第60章 被人陰了第1218章 羨慕嫉妒第975章 對付天竺的大招第1129章 大唐皇家錢莊代金券第203章 延誤了?第1580章 想搞事?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1424章 這次真的是意外?第345章 不佔人便宜的李泰第815章 開年不吉第529章 不一樣的學術交流會第684章 放榜了第1535章 技術突破第417章 故地重遊第859章 橫掃倭國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1491章 牆倒衆人推(6千字大章來了)第504章 樹立一個典型(求月票)第746章 慌亂的遼東城第396章 等的花兒都快要謝了第708章 讓人擔心第616章 如家客棧第391章 這麼裝魚,一會全得死光吧?第1408章 暴怒的李治第1622章 波斯港條約第1314章 橡膠熱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1330章 忙碌的新羅使臣第176章 好了傷疤忘了疼第1225章 軍工行業第1477章 心如刀絞第1240章 讓人愛恨交加的食物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500章 廣州的這個冬天有點不一樣第480章 又是這一套,朕不信了!第25章 又被彈劾了第158章 一戰定十年第280章 送什麼好呢(求月票,更新有驚喜)第1473章 阻攔第1425章 證據不重要,懷疑就夠了第399章 中二少年的逆反心理第1196章 局勢惡化第686章 借鑑第44章 報仇不隔夜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1413章 寡人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388章 亂伸手,立馬斬掉(萬字大更來了)第1442章 儘快做決定第735章 淵蓋蘇文的應對第26章 李寬眼中的國與國第1448章 難以下定決心第177章 贈品第178章 崔慶吐血第1563章 狄仁傑發現的問題第1268章 博報堂的全程服務第889章 又臭又香又好吃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829章 鬱悶的劉德威第103章 臭味相投第806章 緊俏貨第867章 李寬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第1081章 裝傻,也是一門勳貴子弟必學的技能第1482章 火車怎麼還沒來?第1169章 是誰做的?第388章 亂伸手,立馬斬掉(萬字大更來了)第933章 千呼萬喚始出來(爲盟主 書尋書樂 加更!)第1545章 蒸汽機車的變革第354章 這個姓氏很少見,莫非是他?第756章 遼東城的動靜第31章 長孫的壽辰第314章 又是一文錢一斤第977章 沒人看好第198章 殺雞儆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