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還有人性嗎?

長安城如今是一座國際化大都市。

不僅有許多番邦使臣來往長安,還有更多的胡人客商在東西兩市做生意。

再加上當初征服東突厥之後,安置了頡利等一幫東突厥的貴族,所以在長安城,胡人面孔倒也算是經常可以看到。

此時此刻,在長安城外的一戶農家裡頭,十幾名長得明顯不像是長安城百姓的人圍在一起。

“小可汗,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楚王府的永平縣主當街羞辱高句麗的太子高桓權一行,還逼着他們捐助了一千貫錢給到長安城的濟病坊,這事,已經在長安城傳的沸沸揚揚了。”

“卡卡西,那個永平縣主身旁的護衛秦懷道,可是少有的高手,你確定你不會栽在他手裡?”

說話的正是是薛延陀的真珠可汗的庶長子曳莽。

自從薛延陀人侵擾東突厥人的定居地,被薛仁貴和蘇烈帶兵用黑火藥襲擊了一次之後,薛延陀人蒸蒸日上的勢頭就立馬停住了。

內部各個部落之間的矛盾開始變得越來越明顯,而曳莽和拔灼之間的爭執也越來越多。

這個時候,部落裡投奔的一個唐人給他們提了一個建議,那就是派人去長安城,尋找機會挑起大唐和其他國家的爭端,讓大唐無暇再顧忌薛延陀人。

曳莽也還算有幾分眼光,主動請纓的帶着一幫人來到了長安城。

當然,明面上,他們是薛延陀的一支商隊。

“小可汗,你放心。那個秦懷道雖然很厲害,我要戰敗他,一時半刻也是做不到。但是,如果我想要走,他也留不住我。”

卡卡西作爲薛延陀裡頭難得的高手,對自己的身手非常有信心。

不管是箭法還是刀術,卡卡西都已經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可是,我們怎麼讓人相信,刺殺永平縣主的人是高句麗的太子派出來的呢?”

曳莽聽了卡卡西的話,也是一陣心動。

高句麗作爲當年少數的跟大隋幹過幾次架的國家,並且不管什麼原因,最終都算是一個勝利者。

所以曳莽也是認爲如果能夠挑起大唐和高句麗的爭端,對於緩解如今薛延陀人的局面是非常有好處的。

“小可汗,有的時候,有沒有證據並不重要。只要刺殺事件發生以後,我們稍微散佈一下流言,大家再考慮到高句麗人剛剛在永平縣主手中吃了虧,這個鍋,高句麗人想要不背都難了。”

卡卡西能夠得到曳莽信任,並不僅僅是因爲他的身手好,還因爲他做事會動腦子。

“如果我們能夠派人去偷一些高句麗人身上的信物,到時候‘無意’丟在刺殺現場,這事就更像是高句麗人做的了。”

“對啊,我聽說那個楚王李寬最是護短,永平縣主是他最寵愛的女兒,一旦她遇到刺殺,不管最終有沒有受傷,都會大發雷霆。”

“沒錯,那永平縣主還是左武衛大將軍程咬金的外甥女,聽說出行的時候不是跟晉陽公主一起,就是跟程處默的女兒一起,到時候這個刺殺案,就算是有人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也沒有那麼容易了。”

一幫人議論紛紛,發表着自己的見解。

“好!既然大家都認爲此事可行,那麼現在就開始準備。”

曳莽在長安已經待了一個月了,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機會。

如今碰到這麼好一個契機,自然也不想放過。

……

襄陽縣城邊上的漢江碼頭,彭志安望着漸漸遠去的白帆,總算是長呼了一口氣。

自從自己被楚王殿下抓住了小辮子之後,這段時間他的日子可是過的戰戰兢兢。

生怕李寬藉着黜陟使的特權,把自己這個縣令給擼掉了。

雖然他已經寫了信讓人快馬帶到長安城,看看能不能找到自己背後的大山幫自己渡過這一關,但是心中的擔憂卻是一點都沒有減少。

好在自己最害怕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當然,彭志安並不知道,李寬會饒過他,主要是因爲在南洋水稻推廣這件事情上,襄陽縣沒有拖後腿。

“明府,楚王殿下臨行前吩咐,讓我們將糧倉好好的維修一下,並且在秋收前再建一座糧倉,我們建還是不建呀?”

郭橫這個縣尉,是彭志安的忠實狗腿子,一切都以彭志安的命令是從。

事實上,這種情況也是各地普遍的情況。

縣官不如現管,長安城的官員,哪怕級別再高,也是很少會直接干預一個縣裡的事情。

“建,爲什麼不建?這早稻的收穫情況你也看到了。單單這一季的糧食,就比去年一年還要多。如果晚稻真的還能正常收割一次,那麼襄陽縣今年的糧食產出就比得上過去兩三年了,這可是實打實的政績啊。”

彭志安雖然是長孫家的人,但是沒有收到明確的指示讓他不要修建糧倉之前,於公於私,他都是要把糧倉給建好的。

大唐考覈官員,主要就看三個表現,一個就是人口的增加情況,第二個就是稅賦的徵收情況,最後一個就是官聲了。

而前面兩個,往往是相輔相成的,並且都是跟糧食產量密切相關的。

也難怪彭志安會在襄陽縣大力推廣南洋水稻的種植。

作爲長安城有人的人,他比一般的縣令更加清楚南洋水稻的威力。

“行,那屬下明白了。”

“這樣,一會你陪我去一趟梧地村,給那幾家水稻種植面積最廣的農戶,發放‘種田小能手’的牌匾,然後鼓勵一下這幫移民多開墾一些荒地,明年多種一些水稻。我們襄陽縣的水稻種植,還是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的。”

……

宣政殿中,李世民批閱完一批奏摺,伸了伸懶腰。

雖然是正處盛夏,但是宣政殿中放了好幾盆的冰塊,倒也不覺得多麼炎熱。

“李忠,你昨天說渭水邊上那些稻田已經開始在抽穗了,那麼江南地區種植的早稻應該已經到了收割的時間了吧?”

往年時分,這個時節李世民是不會去關注水稻的事情的,畢竟離秋收還有好兩個月呢。

“陛下,渭水邊上那些水稻田,如今都是都是水稻和養魚並行的模式,聽說個別稻苗確實已經開始抽穗了。按照去年楚王府種植的早稻的情況來看,眼下是到了收割的時候了。”

李忠知道李世民比較關心李寬巡視江南道和山南道水稻種植的情況,所以也是安排了人隨時瞭解相關的事情。

“這麼說各地的奏摺應該很快就會到長安了,這南洋水稻的推廣是成功還是失敗,就要見分曉了。”

李世民有點期待,又有點擔憂。

“陛下,按照之前楚王殿下的奏摺情況來看,這南洋水稻的推廣種植,應該是非常成功的,想來過幾天,陛下就能收到捷報了。”

李世民提到了江南,李忠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出海的兒子。

如今已經半年過去了,一點動靜都沒有,生死未卜的,實在是讓人揪心啊。

“這個寬兒,還真是朕的福將啊。聽說今年長安城不少勳貴人家,還種起了棉花?”

“沒錯,長安城今年大概有一萬畝地是種上了棉花。按照之前楚王殿下的說法,到了明年就可以種上幾百萬畝棉田了。”

“幾百萬畝?哼,不可能,關中就這麼些良田,所有的地都用來種棉花了,百姓吃什麼?”

李世民雖然也知道棉花的好處,但是李寬如果在關中各地大力推廣棉花種植,他是不支持的。

關中是大唐人口最密集的地方,首先要確保的就是糧食能夠自給自足。

這就像是後世,耕地的紅線是不容踐踏的。

這可是關係着國家長治久安的大計。

“想來楚王殿下在江南和山南道大力推廣南洋水稻的種植,應該也是考慮到了這一點。”

李忠不由得替李寬說了句話。

“哼,那也不行。關中的地,只能用來種植糧食,他種個幾萬畝棉花什麼的,無所謂;如果大規模的種植,哪怕是棉花再好,朕也是不同意的。”

李世民不愧是雄才大略的帝王,眼光看得比一般人要遠。

不過,他能想到這一點,李寬會想不到嗎?

……

大唐的長安城,沒有霧霾,沒有PM2.5爆表的情況出現。

清晨,天空湛藍湛藍的,像是用清水洗過了一樣。

天空中偶爾飄着幾朵雪白的雲朵,更是襯托了晴空萬里的景象。

太陽已經慢慢的升到了半空中,花草樹木枝頭的露水已經慢慢的消失。

小玉米又開始了自己的紈絝生活。

“阿孃,我去那渭水書院看看,聽說那裡新建了一座孔夫子的巨大雕像呢,我也去瞻仰一番。”

小玉米人小鬼大,如今說話也是一套一套的。

前幾天她剛剛在西市鬧出那麼大的事情,搞得整個長安城都傳的沸沸揚揚,程靜雯本來是不想讓她再出去玩的。

奈何小玉米瞻仰孔夫子雕像的這個藉口……

似乎不大好打擊她的積極性呀。

沒等程靜雯說什麼,小玉米直接就往外跑去了。

至於金毛,在楚王府內部,一向都是不拴鏈子的,自然也是亦步亦趨的跟在小玉米身邊。

而在楚王府別院門口附近,卻是有人遠遠地盯着。

楚王府門前的道路,呈現東西走向,往東就是去長安城,往西就是繼續往城外。

所以有心人要想打聽一些消息,根本不用蹲在楚王府門前,只要在兩端道路上選擇一個合適的地方盯着就行。

這麼一來,就沒有那麼容易被楚王府護衛揪住了。

“小可汗,那個永平縣主今天乘坐馬車,往西邊而去,身邊除了那個秦懷道和一個丫頭,只有幾名護衛騎着馬跟在後面。”

很快的,曳莽就收到了消息。

薛延陀人作爲北地最大的一股勢力,在長安城自然也有一些自己的耳目。

曳莽作爲小可汗,也是可以調動不少人力物力的。

小玉米每天早上,幾乎都是在差不多的時間出門,有心人想要了解她的行蹤,並不是非常的難。

“繼續遠遠的盯着,不要打草驚蛇了。”

曳莽已經等了一個月,自然不會着急忙慌的動手。

“小可汗,已經有人專門盯着了。今天永平縣主不去長安城裡,反而更加方便我們埋伏,看來這就是天意啊。”

卡卡西拿着一塊乾淨的麻布,不管的擦拭着自己的彎刀。

這把彎刀,已經不知道飲過多少人的鮮血,已經跟卡卡西融爲一體的感覺。

這一次,雖然卡卡西要對付的是一個小女孩,但是他的心裡卻是沒有一絲的不適。

草原上面,一旦有什麼饑荒戰亂,最先拋棄的就是老人,然後就是孩子。

卡卡西作爲薛延陀人,可沒有唐人那麼多的悲天憫人。

“嗯,天助我也!卡卡西,看來我們今天就可以考慮撤退了。”

曳莽可以預想,一旦永平縣主被刺殺的消息傳開來,長安城中會有什麼樣的動靜。

到時候難免會有大量的金吾衛到處追拿刺客。

他可不想栽在了長安城。

……

渭水書院坐落在長安城西北。

出了楚王府別院,一路往西的來到渭水邊上,然後一直順河而行就可以到達渭水書院的正門口。

也不知道是不是受到觀獅山書院的影響,渭水書院也是選擇了建設在渭水邊上,並且大門正對着渭水。

跟觀獅山書院門前矗立的巨石碑文相比,渭水書院更加取巧的雕刻了一座巨大的孔子雕像。

這些天,這座孔子雕像,也算是長安城百姓遊玩的一個景點了。

要不是沒有照相機,這裡將會是必定拍照的景點。

不過,對於小玉米來說,其實純粹就是過來湊熱鬧。

孔夫子什麼的,楚王府的蒙學裡頭一向不是非常重視,就連駱賓王這個教諭,如今也不大講儒學的東西了。

所以小玉米在渭水書院門口溜達了一圈之後,就覺得沒什麼意思,還不如去觀獅山書院的游泳池玩水呢。

那個游泳池,是秦懷道這個護衛唯一允許小玉米玩水的地方。

畢竟,涉及到安全問題,秦懷道比程靜雯這個當阿孃的還要謹慎。

秦瓊吃了李寬的“仙藥”之後,又經過孫思邈開了藥方專門調養,不僅身上的很多頑疾已經消失,而去整個人的氣色已經恢復到正常人水平了。

這人秦懷道對李寬這個師父的認可度更加的高了幾分。

“懷道哥哥,我們去觀獅山書院吧。”

小玉米說完話,就朝着馬車而去。

而就在此時,旁邊一輛無人看着的馬車,卻是有了動靜。

只見一名勁裝打扮的黑衣男子從馬車裡面冒了出來,快速的拉起了弓弦,來了個三連射。

第1331章 新的韭菜來了第617章 殺雞儆猴第152章 難波津見聞錄第220章 楚王出品,必屬精品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35章 纖毫畢現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237章 來去無蹤第22章 宅久了去郊遊第885章 今年實在是太難了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第668章 教育投入第1292章 意外的實驗第191章 玄武門急報第211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518章 記錄就是用來打破的第952章 背靠大樹的大食糖商第1560章 南洋的變化(一如既往的萬字大章)第144章 動了孔家的奶酪第1244章 洪六買車記第327章 蜜桃村的脫貧第1239章 當成飲料喝第634章 運用場景越來越多第1124章 劃時代的體驗第930章 這個見面禮,我不想要啊第644章 慶豐包子鋪第1266章 專業的廣告策劃第1582章 小東西意義不小第180章 燒刀子(第一更,求訂閱)第99章 天方夜譚第618章 還能這麼辦客棧?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第1441章 李泰的動作第808章 土炕第420章 誰搶到,就是誰的?第255章 程府的大喜事第463章 這幫人老搞事,得給他們找點事情做第771章 大局已定第1133章 簡單粗暴的解決第42章 踢到了鐵板第62章 真的昇天了第728章 李寬的提議第148章 新式海船第881章 大展狗威第482章 我們趕緊先去縣衙把名給報了吧第66章 意外的相逢第450章 懷道哥哥,杏兒要放大招了!第1518章第一代菸民第987章 掃地大媽都來炒股(繼續求月票)第1200章 解決問題第776章 想不通的局面第600章 這也算是人間美味?第1573章 意外的獲獎人第1118章 機會就在你面前第1302章 不一樣的禮物第710章 釋放利好第913章 機智無雙武媚娘第706章 自己中籤了?第48章 憤怒的女人們第105章 蝨子多了不怕癢第1254章 惱火的孔穎達第552章 微臣有個不情之請第1019章 史無前例的銷售方法第1551章 有不生鏽的鋼鐵嗎?第600章 這也算是人間美味?第598章 長孫衝鬆了一口氣第1231章 這麼快就回來了,難道出事了?第183章 百草園(第四更,求打賞)第919章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201章 片板不能下海第1032章 牛啊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306章 出海的熱潮第284章 要致富,先修路(五更送上,繼續求月票)第1295章 什麼都能扯上草原戰略第1338章 政策變動風險第746章 慌亂的遼東城第1084章 長孫無忌的對策第1590章 小玉米的大作第1354章 雨後春筍般的發現第662章 阿斯卡十三香第404章 寒冬臘月下揚州第832章 兒子多了也有好處第401章 哼,生孩子你會嗎第1445章 都沒閒着第428章 閃開!都給我閃開!第1445章 都沒閒着第200章 夜黑風高第478章 連載的魅力第984章 調教太子(求月票)第1371章 支持海盜?第1431章 不讓我好過,都別過了第805章 幸福的楊本滿第735章 淵蓋蘇文的應對第568章 今天的主角有點怪第241章 改善伙食第725章 繼續擴建第197章 殺雞儆猴(中)第804章 免費修建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