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你就不管一管?

南洋的海面,一點都沒有寒冬臘月的感覺。

李義協站在甲板上,一邊寫着航海日誌,一邊看着手中簡易的海圖。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晴,微風。

“格物書院號”昨天離開占城之後,一路往南,途中碰到了兩艘大食的商船。

出海將近三個月以來,“格物書院號”在海上經常都是一整天也碰不到一艘船隻,但是到了南洋的時候,大食的商船卻是明顯多了起來。

南洋的天氣,果然是跟房教諭說的一樣,哪怕是十二月份,也只需要穿着一件短褂。

在占城的時候,我看到了那一年三熟的水稻,看到了渾身長滿刺、散發着惡臭,但是吃起來很香的水果;看到了鼻子將近一丈長的大象,看到了……

大千世界,果然是無奇不有。

楚王殿下當初在書院裡面跟大家說,希望書院的學員能夠多去大唐各地走一走,看一看,能夠至少出海一趟,看一看外面的世界。

以前我對這話還沒有什麼感覺,可是現在想來,卻是覺得真是人間真理啊。

這一路,讓我對那些匠人子弟的印象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

那個朱銀和朱銅,原本自己在書院裡是根本不願搭理的,但是出了海之後,卻是發現他們的學識居然如此的淵博。

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他們的求知慾,讓自己感到羞愧。

聽說船隊過幾天就能到達蒲羅中,尉遲家的三郎就在蒲羅中,我真是好想趕緊飛過去,好好的跟他交流交流。

……

蒲羅中城。

如今,總算是勉強可以稱作爲一座城了。

“三郎,這段時間,碼頭那邊每天都有船隻進出,附近過路的船隻,也都願意來這裡補給,看來,這蒲羅中的位置,還真是獨一無二啊。”

朱二福跟在尉遲環身後,巡視着這座新城。

如今,東海漁業已經陸續安排了超過兩千名人員停留在蒲羅中,再加上從各地海商手中購買的崑崙奴,整個蒲羅中的常住人口,已經快要突破一萬人了。

“這進出的海船多了,我們必須要有威懾他們的方法才行,要不然指望這些船隻老老實實的按照我們的規矩辦事,估計有點難。”

這個年代,敢出海的人,基本上都是把腦袋綁在褲腰帶上,隨時準備豁出去的。

什麼仁義道德,對於海上漂的船隻來說,是沒什麼用的。

最好的方法就是力量,讓你信服,讓你害怕的力量。

“確實如此,看來,登州造船作坊的戰船,需要多製作幾艘了,這一次回到大唐之後,我會跟楚王殿下建議,在蒲羅中也設立市舶司,專門安排市舶水師帶着幾艘戰船駐紮在這。”

朱二福想到這段時間,越來越多的阿拉伯商船在蒲羅中靠岸,這些人的習俗和大唐非常不一樣,已經產生了好幾次小衝突。

長此以往,肯定是會出事的。

“確實要加強蒲羅中的兵力建設,不僅需要戰船,城裡也需要護衛。”

尉遲環現在是越來越見識到蒲羅中這座城池對東海漁業的意義,自然也是支持繼續加大對於此地的投入。

當然,他腦子想的東西少,沒有考慮這麼在海外搞出一座城池來,會不會有什麼其他的連鎖反應。

……

洪州,豫章縣。

首批從雲中都督府內遷到洪州的突厥人,已經在這裡落腳差不多一個月了。

這一個月,唐同人可是忙壞了。

作爲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學員,唐同人雖然是唐儉的三子,但是他並沒有依靠家族的關係,留在長安城。

相反的,他主動請纓的跟隨突厥內遷的隊伍來到了洪州。

作爲江南道的一個下州,洪州的人口也好,稅賦也好,還頂不上長安城的一個零頭。

“唐郎君,這菘菜都已經越長越大了,大家總算是看到了一些盼頭啊。”

阿史那勇是這批突厥人當中的小頭領,當初也是阿史那家族的一個旁系子弟,這一次帶着一千突厥人來到豫章縣。

隊伍剛剛到達豫章縣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組織搭建住宿之處。

好在朝廷要求各個州縣全力支持這些移民的落地工作,再加上戶部也採辦了不少農具分配給這些突厥人,這些人渡過了剛開始的不習慣,倒也很快就搭好了房子。

然後唐同人幾個就開始組織起這些突厥人開荒種地。

大冬天的,水稻肯定是不適合種植的。

但是菘菜的話,在豫章縣還是可以種一種的。

這些突厥人,雖然大部分都很窮,但是普遍家中都還是有一些牛羊馬匹的,折算成農具、稻種之後,倒也不比一般的大唐百姓差。

“嗯,開春之後就要開始播種了,趁着這個機會,我們把水渠給修建一下,把水從河裡面引進來。”

唐同人作爲農學院的學員,之前是全程跟蹤了楚王府南洋水稻的種植情況,對於農業的事情,倒是非常的熟悉。

“還要再建水渠嗎?”

阿史那勇臉上變得鬱悶了起來。

這些馬背上生活的突厥人,爲了躲避薛延陀的威脅,倒是心甘情願的內遷。

不過,這段時間連續的幹活,讓很多人都有點不習慣。

“當然,不趁着冬天修建水渠,這水稻怎麼可能長的好?”

唐同人看到阿史那勇不是很配合的表情,也是神情一冷。

這幫胡人,還真以爲他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除非他們敢造反,要不然到了豫章縣,可就不是他們想要怎麼樣就怎樣的。

王爺當時在觀獅山書院可是跟大家說過了,對付這些內遷的突厥人。

如果他們很配合,那我們就當他們是即將成爲唐人的突厥人。

如果他們挑三揀四,不配合幹活,那就一點也別客氣。

這些突厥人,總共也就是幾十萬人,被零零星星的安置在山南道和江南道的各個州府,基本上,沒有一個縣的突厥人是超過一千人的。

而這些人,還是被安置在縣裡面各個不同方向的地方開荒。

不客氣的說,剛開始的時候,除非有本地人帶,否則這些突厥人想要找機會聚在一起見個面也沒有。

就像是這阿史那勇,帶着將近一千人來到豫章縣,這裡安置一兩百,那裡安置一兩百,最終阿史那勇每天都能見到的突厥人,居然不到兩百人。

其他的人,他甚至連安置在哪裡也沒有搞清楚。

唐同人根本就不怕他鬧事。

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哪怕是農學院和經學院的人,也都是文武兼備。

這豫章縣,跟着自己一起來的學員可是有四五個,幾乎完全掌握了這些突厥人的各項事務。

“可是,每天都在幹活,下面的牧民們都有點意見呢。”

阿史那勇發現,到了豫章之後,自己居然也要親自幹活了。

原本以爲只是搭房子,種菘菜,他也就忍了。

沒想到馬上又有了修建水渠。

“怎麼,阿史那勇?這些水渠都是爲了你們自己的田地裡面灌溉使用的,他們能有什麼意見?有意見的可以不去,不過,後果自負。”

阿史那勇:……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

阿史那勇有點後悔自己爲何當初居然主動的想要內遷了。

……

李寬一行人,終究還是沒有留在杭州府過年。

“盼盼,我們這是往洪州方向而去,你們顧家在洪州不是沒有產業嗎?”

看到顧盼盼居然一點也沒有要回揚州的意思,武媚娘很是鬱悶。

“武郎君,洪州確實沒有我們家的產業,但是正因爲那裡沒有我們家的產業,我才更應該過去啊。我這也算是將產業發揚光大了呀。”

顧盼盼對回揚州一點興趣都沒有,覺得跟着武媚娘一行的日子才叫日子。

每天都能吃到美味的食物不說,還能經歷許多自己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的事情。

“顧管家,你們家小娘子如此胡鬧,你就不管一管?”

武媚娘看了看跟在顧盼盼身後的顧雷,一臉無語。

“武姑娘,這事……我要是管的動,我們現在就已經回到揚州城了。”

顧雷也是一臉苦笑。

他是看着顧盼盼長大的,對她的性格可謂是最熟悉不過。

這個丫頭,仗着自己聰明伶俐,又跟人學過一些功夫,從來都是無法無天貫了。

她這身上的揚州城才女的稱號,有一半估計是打出來的。

“王爺……”

眼看着顧雷是指望不上了,武媚娘將目光轉移到了李寬身上。

“這些州府,正好需要一些新的商家入駐,顧家既然願意在洪州投入,本王覺得也算是一個聰明的抉擇。”

這顧盼盼的性格,跟武媚娘、晴兒她們都不一樣,可以說是一行人當中的活寶一枚。

再加上每次都能看到武媚娘吃癟的樣子,李寬覺得讓他跟着自己一起去洪州,也是個不錯的主意。

顧家作爲江南首屈一指的望族,將商業觸角伸到洪州,必然也會帶動一些其他商家的進入。

再說了,到時候這些州府出產了大量的水稻,也需要有商人去把它們運出來啊。

單靠官府,效率太低了。

“王爺,你就知道欺負我,回頭我跟王妃娘娘告你狀去。”

武媚娘嘟囔着小嘴,自己先上了船,獨自站在船頭生悶氣去了。

第365章 房遺愛想出名,怎麼辦?(求訂閱)第1164章 王富貴的小算盤第627章 迫不及待的王玄武第710章 釋放利好第393章 冉冉升起的長安城一霸第973章 匪夷所思的設想第1274章 寮人叛亂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834章 楚王府的人也有吃癟的時候?第70章 降維打擊第1407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64章 高處不勝寒第936章 鋼鐵比黃金貴重?第804章 免費修建衙門第749章 主動出擊還是自投羅網?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452章 高陽公主出事了第1182章 李世民的煩惱第1191章 新資金入場第80章 變廢爲寶第1008章 長孫衝:還能這樣嗎?第1516章 火柴第961章 混亂的天竺第389章 佔完便宜趕緊跑(再來個三合一的)第386章 推廣南洋水稻第1332章 觸動第1175章 油料有着落了第1057章 一個任務第251章 武照的人生低谷第392章 這個李寬,爲何每次都要搞點事情出來第1526章 早起的鳥兒有蟲吃三江感言第1章 真是他寫的?第731章 臨別第1548章 科研熱點(有點習慣萬字大章了)第782章 滿堂紅牙行第1426章 國家大事,跟普通人也是有關係的第1464章 能收回成本嗎?第1562章 江南道大開發第1033章 海上旅行故事集第1131章 只要我不覺得難受,難受的就是別人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794章 韋杜聯手第1191章 新資金入場第109章 山雨欲來第1513章 小玉米帶給大唐的意外驚喜(萬字大章)第102章 切磋武技第524章 好多人不爽但是還得乖乖掏錢第1558章 金山港的複雜局面第330章 都覺得佔了大便宜第443章 不就是一些石頭嘛,就能增加水稻產量?第312章 上火怎麼辦第321章 誰能讓價格降下來?第50章 中秋詩會(上)第56章 比對子我也不怕第876章 狄仁傑的想法第1202章 商機無處不在第935章 只要鋤頭揮得好,沒有土豆挖不到第731章 臨別第1161章 後知後覺第1096章 人工降雨第1357章 韋思仁眼中的商機第689章 突如其來的獎勵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529章 不一樣的學術交流會第689章 突如其來的獎勵第50章 中秋詩會(上)第1462章 要不要動手?第1434章 衆人的猜測第762章 一分爲二第1038章 調教晴兒第596章 變廢爲寶第694章 大權在握第776章 想不通的局面第698章 這李寬,又抽瘋了?第27章 只有永恆的利益第1613章 西行漫記第1497章 只要解決了李寬,很多問題其實就解決了第214章 我沒眼花吧第449章 有人要打小玉米的主意,還有人性嗎?第1277章 都是烏合之衆第1284章 李寬的大計劃第163章 立規矩第1042章 樂極生悲第823章 什麼時候怕過彈劾了?第1025章 保健丸貨幣化?第919章 只有一條路可以走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618章 還能這麼辦客棧?第908章 好奇寶寶的草原之行第758章 憋屈的戰鬥第920章 楚王府的人,惹不起第426章 走,我們去看一看第1005章 微臣有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第1027章 崩盤第1421章 立馬動手第916章 還能繼續淡定下去?第716章 冷清的開業第1172章 正式運營第957章 坑我來挖,你來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