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陛下,不如再問問楚王殿下吧

宣政殿中,旁邊的鍋爐已經開始提供暖水,整個殿裡面暖洋洋的。

這讓本來就有點不知道怎麼辦的溫彥博和房玄齡,都開始額頭出汗。

“陛下,早在西漢的時候,賈誼就說過‘奸錢日繁,正錢日亡’的話。要解決這個問題,無非就兩個辦法。一是堵,嚴查私鑄銅錢的行爲,施以酷刑;另外就是加大開元通寶的鑄造,讓市面上有足夠的官錢流通。”

房玄齡雖然被稱爲千古一相,但是面對這種金融困局,一時之間也提不出什麼新鮮的意見出來。

古代的士人,本來就不是很重視商業,對於商業理論的研究就更加的匱乏了。

哪怕是有些商人精通此道,也沒有機會得到朝廷的重視。

“這劣質銅錢,一枚用銅的數量只有開元通寶的六成,可謂是暴利無比。單靠禁,恐怕是很難完全禁得了的。”

戴胄這話雖然不中聽,卻是事實。

“堵不如疏,要是能夠有足夠的官錢流通就好了。可是,哪來的那麼多銅呢?”

溫彥博的話說完,宣政殿之中又再次陷入了沉寂之中。

都說中華地大物博,地大也許還是真的,但是物博的話,還真是不好說。

就拿金銀銅來說,大唐境內,就沒有哪個礦藏的產量是特別巨大的。

要不然,絹帛之類的實物也不會一直作爲交易載體而長期存在。

其實,銅錢慌在幾年前就已經有點嚴重了,只是大家都沒有找到解決辦法,只能一直拖着。

可是對於商業的發展來說,沒有妥當合適的交易貨幣,帶來的不便實在是太大了。

這就給了劣質銅錢生存的土壤。

“陛下,不如還是問問楚王殿下吧?”

戴胄看到大家都不說話了,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這些年,戶部是最能感受到李寬帶來的各種變化的。

要論長安城裡誰最能掙錢,李寬敢說第二,還真沒有人敢說第一。

各種層出不窮的花樣,讓天下的錢財都源源不斷的往楚王府而去。

這簡直就是財神爺轉世,當世范蠡啊。

“陛下,銅錢慌,楚王府應該是感受最深的,楚王殿下說不準還真有一些意想不到的見解。”

房玄齡對李寬也是很有信心,見戴胄這麼說了,立馬錶示贊同。

李世民坐在那裡,有點無語,又有點欣慰。

“蘭和,還不快去把寬兒召進宮!”

宣政殿中各個大佬一番談話,在家含飴弄女的李寬就冒着冷風出了王府。

“見過陛下,各位國公。”

李寬來到宣政殿的時候,發現幾位大佬都在等自己的樣子,也是心頭一驚。

自己只是一個閒散王爺啊,別朝中出了什麼大事都找自己啊。

一次可以搞定,二次可能自己也搞定了,但是總有自己搞不定的時候吧?

這種做好了沒有功勞,做壞了要受到懲罰……

實在是沒有在家陪着小情人來的有意思呢。

“戴愛卿,你把情況簡單的再跟寬兒說一下吧。”

李世民剛纔跟大家在談論一些其他問題,看到李寬來了之後,話題立馬回到了錢荒和私鑄銅錢上面。

戴胄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朝廷現在面臨的局面,特別是作爲戶部,現在的困境,然後就盯着李寬,看看他有什麼說法了。

“陛下,只要市面上出現劣質銅錢,那麼開元通寶越來越緊缺,劣質銅錢越來越多,就是一個必然的現象。”

李寬一聽就明白髮生了什麼事情。

似乎,每個強大的王朝,都會碰到銅錢不夠的情況,哪像是後世,紙幣不夠了,印鈔機開起來就行了。

“嗯?爲什麼說是必然的現象呢?”

李寬一上來就說目前的局面是必然的,讓李世民有點不高興。

“很簡單,當人們發現市面上有劣質銅錢流通,那麼他收到這種銅錢之後,就會優先使用;至於優質的開元通寶,他們就會把它儲存起來,能不用就儘量不用,微臣把這個現象叫做劣幣驅逐良幣。”

“劣幣驅逐良幣?”

李世民沉思了片刻:“你這個形容倒是挺貼切的。那有什麼辦法改變這種情況嗎?”

“沒有辦法!”

李寬的話音剛落地,就感受到自己一下子受到了一道道犀利的眼神洗禮。

看來,這些大佬對自己的期待有點高啊。

“雖然沒有辦法解決劣幣驅逐良幣的問題,但是微臣有辦法解決現在銅錢不夠的問題。”

自古以來,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就存在,哪怕是再過一千多年也一樣。

在後世,就連婚姻的角逐都可以體現劣幣驅逐良幣的規律。

比如老王很帥氣,那麼喜歡上漂亮的麗娜的時候,因爲覺得自身條件不錯,可能不會使出渾身力氣去追求;但是,老宋長得很普通,也喜歡上了麗娜,因爲知道自己身上沒有什麼優勢,那麼很可能就會拼命的展現出“我只對你好,我願意爲你付出一切”的姿態來。

麗娜在一番對比之下,可能覺得老宋愛自己多一點,然後就跟了他了。

其實,到底誰愛它多一點,還真不好說。

但是,不管怎麼說,這場婚戀遊戲上面,老宋這個“劣幣”最終抱得美人歸。

當然,伴隨着有些妹子一切“向錢看”的想法,這個規律也不完全管用。

說不定老王的錢包夠厚,老宋再怎麼努力也是惘然。

“你怎麼解決?莫非你在哪裡發現了大量銅礦?”

李世民聽到李寬說可以解決錢荒的問題,稍微鬆了一口氣。

在他看來,只要錢荒問題解決了,那些劣質銅錢,只要加大一下查處力度,自然有辦法滅絕。

“不,沒有新的銅礦發現。”

李寬的回答,再次讓大家失望了。

有的時候,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啊。

房玄齡一臉無語的在一旁看着李寬,這楚王殿下也不是萬能的呀。

“但是,陛下,各個國公,爲什麼我們就一定要侷限於鑄造銅錢呢?”

李寬想到了石見銀山那每天一萬兩的產量,再加上之前貿易換回來的幾百萬兩黃金白銀,完全具備了鑄造金幣和銀幣的條件啊。

幹嘛要在銅錢這棵樹上吊死呢?

……

在宋朝以前,華夏絕大多數的區域都是不把金銀當做貨幣使用的。整個貞觀期間,使用最多的就是開元通寶。

大家千萬不要以爲開元通寶是唐玄宗李隆基鑄造的銅錢,雖然他也有一個開元的年號,但是開元通寶是高祖李淵在位的時候開始鑄造的。

開元通寶的出現,有力的解決了當時天下貨幣混亂的局面,對大唐經濟的恢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除了開元通寶,貞觀時期起到支付作用最多的就是絹帛,它包括綾、羅、錦、縑等,都是比較有價值的絲織物。

可以說,李世民和房玄齡他們想到了很多,但是就沒有想到要使用金銀來作爲貨幣。

這大概就是思維的慣性吧。

由於大唐以及之前的王朝,白銀的產量很低,甚至不比黃金多多少,所以根本就不具備作爲貨幣流通的基本條件。

可是,今時今日的情況已經變了。

“楚王殿下,不用銅錢用什麼?總不能使用羊毛線吧?”

長孫無忌在一旁一直沒有怎麼說話,現在看到李寬有點故弄玄虛的樣子,然不住懟了一句。

說實在的,李寬越強大,長孫無忌就越擔心當年的事情被暴露。

雖說自己已經把知情人都處理了,但是誰能保證就真的萬無一失呢?

“對啊,楚王殿下,不鑄造銅錢,錢荒不就會越來越嚴重,你怎麼解決銅錢不夠的情況呢?”

戴胄也不是很明白李寬話裡的意思。

“很簡單,鑄造金幣和銀幣!”

李寬直接說出了答案。

“金幣和銀幣?”

李世民立馬想到了內帑之中還有不少東海漁業分紅的金銀,再想到李忠之前彙報說石見銀山每天產銀居然高達萬兩。

這金幣和銀幣,似乎也不是不可以啊。

“沒錯,就是鑄造金幣和銀幣,既可以緩解銅錢不夠的局面,又能解決大額交易的時候攜帶大量銅錢不便的情況。”

金銀天然是貨幣。

這個時候的唐人,並不是覺得金銀價值不高,不能接受他們。

相反的,大家都知道金銀的價值很高,只是因爲往往只有皇家賞賜的時候纔會用到金銀,日常之中幾乎沒有流通而已。

真要是推出了金幣和銀幣,東西兩市的商人們接受起來肯定沒有什麼困難。

至於百姓……

普通百姓,有幾家能夠拿得出價值一個金幣的錢財出來?

所以,金幣和銀幣的早期使用對象,註定是商人勳貴和少部分先富裕起來的匠人。

“似乎是個好主意啊,朕之前爲何就沒有想到呢。與其讓那些金銀躺在那裡不動,不如鑄造成金幣銀幣呢。”

李世民不愧是一代明君,稍微想了想,就意識到了李寬這個提議很妙。

不僅具備操作的可行性,有可能卻是緩解市面上的錢荒。

甚至,東海漁業是不是可以在倭國看看有沒有銅礦,要是金幣銀幣和銅錢都增加鑄造,想必就更加完美了。

“陛下,戶部庫房裡面並沒有什麼金銀,這鑄造金幣銀幣之事……”

戴胄眼睛裡露出一絲狡黠,心想着看看能不能從內帑之中搞出一批金銀到戶部之中。

“陛下,這金幣銀幣,其實不一定非得是戶部來鑄造。”

李寬不給戴胄面子,站出來拆臺,氣的那老頭眼睛冒火。

“哦?戶部不鑄造,那誰來鑄造?”

李世民心中不斷的權衡,一邊看着李寬,看看他能說出什麼道理來。

“不客氣的說,大唐如今金銀儲存最多的,就要數東海漁業了。陛下完全可以額外的成立一個錢莊,就叫大唐皇家錢莊,將東海漁業下屬的石見銀山劃撥到大唐皇家錢莊下面,由錢莊出面成立鑄幣作坊,統一鑄造金幣和銀幣。”

反正東海漁業的大股東都是李世民,李寬也沒有想過要在這個時候控制大唐的貨幣發行,所以乾脆拋出了一個大唐皇家錢莊的方案。

“大唐皇家錢莊?”李世民皺了皺眉頭,“叫大唐錢莊不好嗎?非得在前面加上皇家兩字?”

提錢,終究是俗氣的事情。

所以,商人的地位哪怕是在唐朝有所提高,也高的有限。

李世民不大想讓皇家跟錢莊扯在一起。

“陛下,穩妥起見,皇家這兩個字不能少,這是讓天下百姓堅定信心的重要環節。只看他們看到這錢莊有皇家兩個字,在他們看來,這就相當於是有朝廷信譽的。以後錢莊要辦理儲存和借貸銀錢的業務,信譽好不好,是特別關鍵的一個東西。”

“大唐皇家錢莊還要搞銀錢借貸和錢幣保管?”

李世民有點默認同意加上皇家兩個字的意思,但是他還是沒有搞懂李寬整出來的這個東西到底是要幹什麼。

在長安城裡,不管是西市還是東市,都有經營借貸業務的質庫,還專門替人寄存、保管錢物的櫃坊。

如今,李寬讓一個負責鑄造金幣銀幣的大唐皇家錢莊去搞這些,似乎有點怪怪的啊。

而李寬看到不僅李世民,房玄齡等人也是好奇的看着自己,覺得自己還是好好的給大唐的幾位大佬們好好的上一門金融課程吧。

免費的!

“陛下,這錢莊鑄造的金幣和銀幣要流通,就會涉及到貨幣兌換業務。但是,商人經商,從一個州府去到另外一個州府,攜帶大量錢財的話,既不安全也不方便。

如果我們的錢莊能夠開到大唐的各個州府之中,那麼就可以讓商人先把錢財存到一個地方,再在另外一個地方的錢莊裡憑藉票據取出來……”

金融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用的好了,能夠有力的促進大唐商業發展,促進大唐走向繁華。

所以李寬倒是很願意花費一些時間,給李世民好好的說一說自己關大唐皇家錢莊的設想。

這個東西,要是沒有李世民的支持,是很難實現開遍大唐各個州府的。

“按照楚王殿下你這麼說,這個大唐皇家錢莊,豈不是將成爲一個龐然大物?”

長孫無忌皺着眉頭看着李寬。

這種局面,不是他想看到的,但是,似乎也沒有什麼辦法啊。

這種感覺,實在是太不好了。

“沒錯,所以這個錢莊,是大唐的,也是皇家的。”

李寬露出一個符合社會期待的笑容,並沒有跟長孫無忌爭吵什麼。

第1530章 扔一把火第1062章 更快、更快、更快!第989章 內幕消息第457章 仁心堂的意外之喜第265章 驀然回首第1032章 牛啊第1280章 各方雲動第1365章 訓練有素的海員第460章 好毒的計謀,好狠的陽謀第151章 海上航行第542章 六味地王丸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110章 不一樣的推廣第1618章 阿帕奇見聞錄第1569章 好的突厥人?第52章 意外的結果第209章 三日內查明真相第1396章 出了一身冷汗第1006章 鎮北道第1309章 賈比爾多治病第643章 牙好,胃口就好第593章 糾結的楊本滿第1013章 有一個算一個,都沒必要活在這個世界上了第348章 莫不成他還想學商紂王?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1255章 乾脆你也去排一排隊吧第943章 商機第420章 誰搶到,就是誰的?第1529章 這是最好的時機?第891章 皇后之爭第1575章 這玩意很有前途?(萬字大章回來了!)第1059章 繼續宰肥羊?第1158章 迷之自信的新羅人第293章 阿斯卡的宴會第170章 暖房第11章 荒山變寶山第1592章 豐收的金山港(再來個大章,求訂閱)第110章 不一樣的推廣第1020章 積極的會員們(求月票)第358章 一個天坑出現在房遺愛面前第1092章 刺殺第410章 顧縣令,出大事了!第597章 大唐的房地產搞不搞?第46章 真的有毒?第138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1484章 請恕我先行離開第1010章 不一樣的失竊案第1574章 巨大的影響力第196章 殺雞儆猴(上)第186章 不如問問楚王(七更,求訂閱)第375章 終究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201章 片板不能下海第155章 別樣的款待第549章 史詩級的震撼場面第992章 有人跳樓了第147章 遣唐使要回國第39章 酒香不怕巷子深?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190章 讓閻立本長點見識第785章 遼東城的百態第886章 你跟和尚有仇嗎?第1015章 調查局在行動第1514章 從小處着手(再來個大章)第1607章一石激起千層浪(求一下月票,有效果不?)第275章 奇怪的收購第1356章 一根螺栓引起的血案第1579章 電死人了第418章 王爺,莫非你也會仙術?第159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再大章,求訂閱)第645章 微服私訪記第367章 特殊的留客手段(加更送上)第974章 爲他鼓掌(爲月票加更!)第913章 機智無雙武媚娘第220章 楚王出品,必屬精品第489章 造紙作坊吃肉的日子來了第727章 御駕親征第276章 炒茶第997章 船隊迴歸第287章 跟着他的步伐走(再爲月票加更,八更走起)第703章 楊本滿的困惑第551章 都搶着帶兵打仗第492章 各懷心思的女人第278章 上有所好第1202章 商機無處不在第1074章 這種事情,太讓人噁心了第275章 奇怪的收購第1248章 火熱的大唐經濟第1540章 人走茶涼?第253章 直冒冷汗第789章 熱鬧的文登碼頭(繼續三合一,求月票)第812章 這麼低的價格,還有錢掙?第998章 重磅利好第23章 是個高手第608章 物美價不高第448章 我阿耶是李寬第1586章 上市了第1229章 李耿的新徵途第1586章 上市了第408章 武媚娘覺得自己掉進坑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