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魚飯

“東方都督,這函館港,要興旺了!說不定繼續往東的方向,還能有機會發展一兩個港口,讓我們橫跨太平洋的旅途,變得更加安全呢。”

李耿的心情很不錯。

雖然李家沒有參與捕撈業,函館港這裡發現了大量的魚羣,對他個人和家族都沒有什麼特別大的直接利益好處。

但是,函館港這裡有望成爲一個大的魚港,這對開拓大唐通往北美洲的新航線來說,意義是非常不一樣的。

從地球儀上的情況來看,北邊、中間和南邊,要從大唐去到北美洲,基本上就只有這三條海路可以走。

南邊的路,大家已經走過了。

路途遙遠不說,安全性也談不上高。

以前李寬擔憂北邊的航線,因爲冬天太冷的原因,風險很大,所以沒有重點開拓。

可是如果只是在春暖花開時節到秋收時分走北邊的航線,其實還是具有很大的可行性的。

大不了到時候冬天的時候,兩邊就不來往咯。

反正從整體上的時間考慮,北邊哪怕是有半年時間不適合通船,整體的運輸效率也不會比南邊的差。

至於中間航線的開拓,那就需要重新探索了。

那麼長的海途,一個補給點都沒有的話,危險性還是非常高的。

最好就是等造船技術進一步的提升之後,再來開拓這條航線。

“興旺是要興旺了,但是能夠興旺到什麼程度,就要看四周的海域,魚羣到底有多密集了。像是今天這樣的青魚羣,不可能到處都是的,要不然我們過來的時候,怎麼就沒有碰到呢?”

東方平雖然對函館港多了一些期待,但是今天只是簡單的確認了一下,還不足以下判斷。

接下去的幾天,他肯定都要繼續探索。

“說的也是,不過至少作爲一個探險的補給港口,肯定是沒有問題了。我對北太平洋這條航線,更有信心了。”

一行人就這麼說笑着回到了函館港。

到了碼頭,自然是各種忙碌了。

畢竟,這麼多青魚搞回來,肯定要處理一番才行。

要不然函館這裡的氣溫雖然不算高,也很快就會壞掉。

“東方都督,今晚大家可以吃魚飯了。”

“魚飯?”

東方平愣了一下,有點沒有搞明白蘭喬生的意思。

“就是到時候廚子蒸一大堆的魚,每個人今晚的晚飯都是一大海碗的青魚。這種青魚,大部分都不算特別大,不過一隻怎麼也有一斤左右,每個人吃個幾條,晚飯就有着落了。

甚至接下來的幾天,大家都可以吃魚飯了。”

蘭喬生簡單的解釋了一下。

伴隨着登州捕魚行業的發展,帶動了整個大唐沿海捕魚業的進步。

一些海邊的漁民家庭,捕捉到了大量的魚獲之後,自家的餐桌上,基本上就是魚飯了。

所謂魚飯,顧名思義就是把魚當成飯來吃了。

也不用煮米飯,也不用再煮其他什麼青菜,每個人幾條魚,一頓飯就算是解決了。

就跟後世二十世紀初的上海窮人,以大閘蟹爲飯,算是吃的是蟹飯。

這種生活,到底是貧窮還是富裕,還真是要看情況。

“可以啊,正好函館這裡現在所有的糧食都要從難波津運輸過來,大家如果都吃魚飯的話,也算是減輕了運輸壓力了呢。”

東方平覺得魚飯這個詞,似乎很不錯。

以後函館這裡,說不準就要流行吃魚飯了。

畢竟,別的魚多不多還不知道,但是青魚是肯定很多的,要不然不可能出現今天那樣大規模的魚羣。

雖然幾艘漁船都裝滿了,但是捕撈上來的魚獲,連千分之一估計都沒有。

海洋的富裕,絕對是超出人們想象的。

“嗯,不過估計要立馬安排人去難波津,運輸一批食鹽過來。要不然把倉庫裡的食鹽全部都拿出來醃魚的話,就沒有鹽巴可以吃了。”

看到不斷往下搬運的青魚,蘭喬生雖然很高興,但是也爲怎麼處理魚獲而煩惱。

函館港現在也就一千多號人,哪怕是加上昨天過來的船隊,整體也就是兩千多人而已。

對付幾艘船的魚獲,兩千人的力量,顯得不是那麼強大。

當然了,拿一部分曬乾,拿一部分醃製,剩下的大部分用來給大家當魚飯,倒也不至於浪費魚獲。

不過,要是以後每天都有這麼多的收成,那就不一樣了。

“可以,到時候直接讓人運兩船的鹽巴過來,然後再散佈消息出去,就說函館港四周,有着非常巨大的漁場,隨便一網下去,就能捕撈到大量的魚獲。

只要在函館這裡捕魚,不僅可以免費停泊海船,東海漁業還保護大家的安全。”

東方平很清楚對於捕魚船來說,魚獲的吸引力是致命性的,但是安全問題也是大家擔心的。

如今有了東海漁業做保,大家心中的顧慮就會少了很多。

再說了,東海漁業都在函館修建港口了,航線顯然已經是比較成熟的。

只不過捕魚的錢,人家不屑於去掙而已。

“沒問題,我現在就去安排。”

蘭喬生聽到東方平這話,就知道函館要迎來一個大發展了。

別看現在只有一千多號人,估計過個幾個月,這裡就要有上萬號人了。

只要有了人,就有了一切。

不管缺什麼,都會有商家運輸過來,函館港就算是徹底的進入了正軌。

“這裡有非常多的螃蟹,是那種大唐沿海沒有的大螃蟹;如果能夠冰鎮之後運輸回長安城的話,絕對比捕撈海魚的利潤還要高。

到時候讓難波津那邊也運輸一船的硝石過來。”

東方平想到昨天吃的巨蟹,不僅口感不錯,重要的是視覺衝擊力還很強。

長安城的勳貴,肯定有許多人喜歡。

畢竟,對於這些勳貴來說,新鮮感比什麼都重要。

物依稀爲貴,越是提醒巨大的螃蟹,就越是稀奇。

“沒問題!我會讓人在難波津宣傳,函館這裡不僅有大量的魚羣,還有非常多的螃蟹和海膽,就連鯨魚都時不時的回來港口出沒呢。”

蘭喬生聽了東方平的話,自然知道要怎麼抓住機會去宣傳。

第466章 幸運紙(618,求訂購)第1495章 心中有期待第326章 一路向南第1459章 憋屈的長孫衝第832章 兒子多了也有好處第1295章 什麼都能扯上草原戰略第324章 站的越高,跌的越慘第1358章 實業和金融的互相促進第115章 屋漏偏遇連夜雨第166章 再回長安第1156章 玩金融,你們也配?第508章 明德門上的新東西第249章 東方平的憂慮第672章 多拉幾家下場第387章 還真是煞風景啊第521章 父憑子貴第505章 這篇文章不一般第1206章 橡膠園第731章 臨別第476章 大唐日報的誕生第718章 這就交易完了?第770章 誰能生擒李世民?第884章 笑死人?不是在開玩笑?第23章 是個高手第188章 接了個大活(九更,你懂得)第347章 等一會,這是什麼東西?第356章 年輕的松贊干布第1426章 國家大事,跟普通人也是有關係的第614章 又是變廢爲寶第614章 又是變廢爲寶第642章 牙膏牙刷的推廣第1320章 還沒長大就能賣錢第1612章 今晚的晚餐,我們一定要在波斯港內吃第847章 李泰:稚奴,你來湊什麼熱鬧?第142章 標點符號第1027章 崩盤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876章 狄仁傑的想法第846章 聰明人太多,真的聰明?第678章 產業鏈的帶動作用第675章 錢來的太容易了第160章 佈局倭國第1219章 讓人絕望的差距第1106章 蝗蟲很美味?第977章 沒人看好第1117章 最有爭議的獎項(大章,求月票)第506章 大唐皇家專利局第1304章 不一樣的治病方法第903章 君要你死,你不得不死第1121章 一個金幣的生意第764章 有心算無心第376章 跨越時代的經典第1337章 好久沒有被人彈劾,有點不習慣第1287章 玉米熟了第191章 玄武門急報第59章 雞肋的獎勵第1101章 祈雨儀式好像要結束了(求月票)第590章 姐夫,你真的不介意?第1419章 楚王府的人也沒閒着第394章 拉一批,打一批第1158章 迷之自信的新羅人第1519章 暴利(6000字,求月票)第232章 以胡制胡第302章 投名狀第1246章 正常的商業推廣手法?第909章 變聰明瞭的長孫衝(繼續加更,一萬兩千字送到)第575章 棉花與養蜂人第1108章 大家都來抓飛蝦第810章 我們坐在那裡看戲就行第1589章 戴木樂的憂慮第823章 什麼時候怕過彈劾了?第917章 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312章 上火怎麼辦第244章 不折手斷第209章 三日內查明真相第1576章 洪益和賴遠弘碰撞出來的火花第1598章 螳螂捕蟬,誰是黃雀?(再大章,求訂閱)第510章 再小點,還可以再小一點第1235章像是一泡馬尿?第1601章 李世民和小玉米的不期而遇(還是萬字,求訂閱)第759章 全軍出擊第1119章 工業革命第1303章 哪種禮物好?第214章 我沒眼花吧第261章 臉面全無第1604章 不相信也是沒有用的第26章 李寬眼中的國與國第346章 這東海漁業,到底帶了多少香料回來了啊第953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1216章 李治的小動作第855章 又見證一個歷史第82章 衣食住行,衣是第一第695章 爽快的有點意外第638章 雪花膏第894章 房價又漲了第532章 威力如斯第1060章 大唐最大的奴隸主第241章 改善伙食第498章 乘風破浪的小姐姐們第907章 有人來自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