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自立門戶

長安。

城南十里之處旌旗招展,身着金衣金甲的御林軍,三步一人,五步一崗維持着秩序。長安百姓涌現在道路兩旁對着如此情況猜猜測測,指指點點。

李淵帶領文武百官在城外十里之處迎接武安王歸來的消息猶如長了翅膀一樣,不脛而走,鬧得滿城皆知。李淵如此大動干戈是有着自己的打算!李承訓這一次南下江都奪得傳國玉璽,危險重重,可以說是功勞重大。但是卻因之走到了儒家的對立面。

李淵不想李承訓得到了明面上的阻力,他於十裡之外相迎並不全是因爲傳國玉璽的重大意義,卻也是藉此向儒家向天下傳達一個意念,他大唐皇帝李淵很是看重李承訓,希望儒家士子不要欺人太甚。

李淵此舉在於利用帝皇之滔天權勢爲刀,逼迫儒家對此事不了了之。李承訓雖然天資不凡卻也不值得爲了他一人和儒家士子相對抗,李淵卻是有着不得不這樣做的顧慮。因爲李承訓以弱冠之齡南下江都奪得傳國玉璽就是滔天之功,無論是爲了名聲還是親情,李淵不得不出手平定李承訓與儒家士子之間的矛盾。

“駕!”

長安地面上的落葉輕微動彈,有規律的大地震動自遠方極速而來。震盪頻率越來越快,一股危險的氣息浮現在每一個人的心裡,御林軍渾身緊繃手中兵器出鞘,嚴密的護衛着李淵,嗅着濃郁的殺氣嚴陣以待。

李淵,李建成等人都是心裡一陣心驚膽戰。他們都是經歷了戰爭的人物自然明白這是騎兵,大規模騎兵行軍而出現的景象。作爲這座皇城的主人李淵自然知道李靖南下迎接李承訓的行動,雖然很是看重李承訓,但是李淵絕對沒有想到的是這支騎兵居然如此精銳。

根據地面的震動李二臉色大變,作爲軍事高手的他自然感受的到這支軍隊的精銳程度。憑藉破軍透露出來的氣勢,李二便是感覺到李承訓的這支騎兵可以和自己的玄甲騎媲美。

都是天下無雙的騎兵啊!

“王爺傳來消息稱,陛下親率文武百官於長安城外十里之地迎接!”陳墨的聲音有着欣喜和顫抖。試問自古以來能夠讓皇帝出門相迎的人少之又少,但是卻無一例外都是大能者。

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李承訓能夠受到唐皇的看重自然是讓陳墨等人興奮的,只有李承訓越來越強大了他們這些跟隨着李承訓的臣子們才能在李承訓吃肉的時候喝口肉湯。聽到陳墨欣喜的語氣李承訓心裡確是一嘆,心情沉重了起來。

李承訓一路南來早就和杜如晦商量出瞭解決這些事情的辦法,可是如今被李淵橫插一槓子弄的越發迷糊了。可這一次李淵憑藉自己帝皇至尊之名十里之外相迎不過是買李承訓一個人情,瓦解掉儒家精心佈置的姿態。卻是讓李承訓心下嘆息有着一絲絲苦笑!

本來在李承訓和杜如晦的計劃李承訓前來長安,攜破軍無雙之名狠狠的震懾何方宵小。用破軍帶來的震懾讓儒家士子不敢妄動!可是如今李淵在十里之外迎接自己,於情於理自己都不的縱馬馳騁,如此如何將破軍對強大的一面展示給儒家腐儒呢!

頭疼!

雜念似水奔騰而過,李承訓搖一搖頭趕走一切心裡感慨將目光看向了破軍:“全軍聽令,停止前進全軍徒步前行,以示對大唐皇帝的尊崇!”李承訓無奈之下朝着破軍下令。

李淵已經做出了樣子,作爲臣子的李承訓自然也不能太過!

……

“哈哈,我李家的麒麟兒回來了,快讓朕看看長大了沒有!”就在李承訓帶着破軍走到李淵所在地的剎那間,一道威嚴之中帶着欣喜的聲音從天而降。清晰的傳進了李承訓等人的耳朵。

一眼望去。李淵一身龍袍穿着在這個時代象徵着至高無上的衣服顯眼的站在衆人之前,其後御林軍成環繞之勢以提防隨時有可能出現的危急。李承訓目光閃爍猛然朝着三步走而後突然跪下來雙手捧出傳國玉璽道:“臣李承訓奉旨南下江都,而今持傳國玉璽而歸請陛下明鑑!”

沒有想象之中的山呼萬歲,沒有想象之中的與儒家的陣前交鋒,也沒有想象之中的君臣互讚的情況。李承訓這突如其來的舉動打了衆人一個措手不及,然而容不得他們多想【傳國玉璽】四個字入耳,頓時所有人的呼吸承重了起來。

這等神物誰不想擁有,誰不想一觀以飽眼福!與國同重的神器此刻就那麼明晃晃的出現在衆人眼前,震驚過後這些大唐的精英們頓時明白了李承訓的打算,故而看向李承訓的目光中有着絲絲凝重和不可思議。

特別是李淵剛開始還有點責怪李承訓怎麼這麼魯莽,將如此神物拿了出來明晃晃的置於光天化日之下。略微一思考李淵便是明白了李承訓的目的和打算,看向李承訓的目光裡滿是欣賞。

想通了這一關節點,李淵也就沒有了絲毫不滿怨言了。在御林軍的護衛之下李淵踏着凝重的腳步緩緩而來,呼吸漸漸粗重。傳國玉璽是每一個野心家夢寐以求的無上神物,有了它就可以擁有名正言順的大義之名了。

一把抓起傳國玉璽李淵順手扶起李承訓之後便打開了明黃色絲綢包裹的傳國玉璽,使得這件千年來最神秘的瑰寶第一次暴露在世人眼前。只見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在陽光照射下散發出瑩瑩光輝。

“哈哈哈哈……”

李淵手持傳國玉璽放聲大笑,笑聲在天空之中迴盪經久不息。猛然間李淵收斂笑聲目光一掃諸人左手舉起傳國玉璽喝道:“受命於天,既壽永昌!”這一刻太陽光照射在傳國玉璽之上散發出瑩瑩光輝籠罩着李淵,猶如神蹟!

“蓬!”

三軍盡俯,百官盡拜,萬民盡跪,“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山呼萬歲之聲直射天際,震人心魄。李淵能夠感覺的到這一刻百姓萬民的呼聲裡面多了一絲認可,傳國玉璽之名實至名歸。

彷彿是看了霸業可其,也許是手握傳國玉璽壯志凌雲。李淵感受着衆人俯拜的感覺良久:“諸位愛卿免禮!平身!”李淵目光如刀帶着剛強的意志:“此次傳國玉璽北歸武安王功不可沒,麾下李靖,杜如晦,尉遲敬德,陳墨皆有功勞!當重賞之!三軍將士爾等以爲何?”

這一次李淵直接跳過了文武百官而是詢問三軍將士,這一手收買人心當真是不同反響。李承訓目光一閃就聽見御林軍與八千破軍震天動地的吶喊:“陛下聖明!”李淵聽到滿意的答覆直接是對着三軍將士以及文武百官道:“武安王先出兵震懾草原,後南下江都奪得傳國玉璽,威名赫赫,故此朕決定將太子之三子李承訓過繼於朕之五子李智云爲嗣,鑑於李承訓武功赫赫故封號,楚霸王!封李靖爲三品鷹揚校尉,尉遲敬德爲入楚王府爲參軍!,杜如晦爲楚王府長史!陳墨爲楚王府護爲統領!欽此!”

“臣/孫兒謝陛下/皇爺爺隆恩!”

不光是李承訓心裡驚訝,李淵這一手直接是將衆人打蒙了。劉文靜,裴寂目光閃爍,顯然不知道是想到了什麼似的。李建成目光之中欣喜一閃而過,卻是很高興。不管怎麼說李承訓都是他的兒子,如今兒子有出息作爲父親的李建成面子上也有光彩。

有好自然也有壞,文武百官裡面臉色多變。其中以李元吉和李二爲甚,李元吉還好一點,特別是李二聽到李淵封李承訓的剎那間臉色漆黑無比,面容猙獰。別人不知道李二確是心裡明白這不光是提升了李承訓的王爵那麼簡單。

過繼於李智雲的李承訓威脅將會提升幾個層次,楚霸王這個封號千古無二,除了太子之外諸王以其爲尊,儼然是諸侯王裡面的伯王也!這還不算最致命的,真正讓李二變色的是李承訓一旦過繼於李智雲就等於脫離太子集團重立門戶,再加上作爲李智雲的嫡子李承訓便有了角逐九五的資格,特別是如今李淵後宮之內竇氏已亡的時期!

李承訓過繼於李智雲就代表着李淵的後宮之內有着一個強大的萬貴妃罩着,李二可是深深的明白清楚枕邊風的強悍犀利。李承訓反應過來以後卻是大喜,這樣子一來以後自己就會更加的名正言順,擡起頭來看了一眼李淵突然察覺到了李二的表情,李承訓便是明白自己有一次的被李淵這老兒當槍使了!

平衡!

又是他妹的平衡之道!

李承訓知道這是李淵將自己提升了一個檔次,讓自己又能力和勢力與李二哥三角力。因爲一旦自己入局就會出現四虎相爭的局面,出現一個詭異的平衡,李淵大大這樣就可以放心的控制自己等人了,不會出現過於不聽指揮的現象發生。

PS:求收藏,求推薦,一笑終於考完了,明天起恢復兩更!

第26章 這年頭也得曲線救國吶!第135章 刀兵入庫,休養生息第233章 商議第242章 終於找到人了第314章 見故第219章 都坐不住了第246章 道統之爭第321章 不除不快第284章 取得長安城防軍指揮權第128章 沒有槍沒有炮敵人給我們造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366章 太極宮內的坦誠第119章 擴軍與封賞第176章 下戰書之各方反應第239章 不得其門而入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365章 登基爲帝大赦天下第229章 請陛下一觀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90章 朱雀大街上演的戲第349章 其勢已成第332章 情勢危急第175章 下戰書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166章 螢火豈能與皓月爭輝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355章 大唐初年的最後一個帥才第113章 兵對兵,將對將第219章 都坐不住了第240章 森林鬼兵第45章 同路人第375章 聚九州之鐵第36章 一旨出羣雄聚江都第185章 李靖南下第20章 犯我大漢者雖遠必誅之!第107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78章 民族不該蒼白第165章 李淵的態度第55章 一文驚天下第301章 吐蕃第1章 嚇死寶寶了第255章 戰第124章 組建政務院第228章 遞交國書第357章 雄心壯志第210章 戰爭又起第266章 閱兵第232章 世襲罔替第352章 艱難的抉擇第255章 戰第4章 二叔同志對不起了第272章 楚霸王的招牌第200章 十萬黨衛軍帶來的威懾第313章 苗頭第264章 帝洲大事記第51章 隋末反王大集合第283章 欲睹風采第164章 募兵三十萬第184章 依策行事第266章 閱兵第122章 租借第71章 意氣風發第114章 王見王第118章 邀戰第224章 歸去第253章 蒙家有兒正年少第276章 兵分兩路之奇襲長安第307章 誓師第11章 募兵八百自成一部第283章 欲睹風采第218章 當選河北第268章 鄭皇試探第93章 裝,接着裝!第245章 一把火即可第300章 罷官第38章 贈一百死士以衛周全第105章 謀攻第369章 打壓第172章 試問楚地是誰的天下第10章 願爲霍驃騎第339章 廢爲庶人第178章 大戰之你爭我奪第110章 人屠第40章 略盡綿薄之力第171章 不行!第147章 餘杭第14章 太原風雲第198章 都不安第181章 鐵索橫江第144章 責任、榮耀、國家第54章 贏第157章 長安那些事第203章 李孝恭的心思第213章 問教於克明第167章 流血的政變第324章 自大的頡利第255章 戰第131章 投降第154章 舉城血戰第43章 李承訓的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