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關注,天下雖然已經被李唐一統,但是前隋後裔,各路反王的肆虐留下的混亂依舊影響着大唐的安危。?他們的實力自然是與如今的李唐朝廷不能相提並論了。
弱小的他們蟄伏在華夏九州的山溝溝裡面,等待着大唐的風吹草動。他們心裡清楚,憑藉他們當前的力量是無法動搖這個新建的龐大帝國的。爲今之計只有聯絡天下英雄,只要是不服氣李唐的都可以取得聯絡。
大家共同舉事!
這些人的想法是正確的,他們也是非常通透的瞭解到了大唐內部的消息,與勢力分歧。毫無疑問,在這些人的內線已經進去了大唐的朝廷,對於李唐的一切決議都是瞭如指掌。
對於這一點,無論是李淵還是除李承訓之外的其他人都是沒有在意。對他們來說,當初天下多亂,那麼多的勢力,自己李家都能逆勢而上,在諸多羣雄間取得這大好河山。
那便說明李家就是真龍天子,遠遠不是躲藏在山溝溝裡面的小蝦米能夠比擬的。對於李淵等人的想法李承訓不置可否,認爲這是錯誤的。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這便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取得天下的成就感讓李淵等人迷醉。忘記了自己當初什麼都不是,在羣雄逐鹿的時候弱小的本心。開始變得自大了起來,雖然楚霸王有所察覺,但是他並沒有說出來。
這個世界說真話是十分傷感情的,有時候難得糊塗纔是做事做人的最中庸之道。李承訓眸子裡閃爍着奪目的精光,看着其他的幾個人,心裡決定了要前往長安。
只要潼關在其手中,到時候進可攻,退了守。在先天上就已經立在了不敗之地,李承訓打算前往長安,除了這一次自己的生命能夠得到保障之外,還有一點,那便是他對李淵的打算有些想法。
局勢不由人。如今楚霸王再也不是那個小孩子了。他的身邊匯聚着一大羣人,作爲國社黨黨魁,李承訓很有必要爲他手底下的這些人負責。就算是這個天下他不爭也得爭,不然的話。只要不是他上位他的勢力就必須要縮減。
國社黨,國防軍,黨衛軍都必將面臨着清洗。對於這一點,李承訓雖然沒有想太多,但是卻也早就這樣了。到了他的這個帝位。只能繼續硬着頭皮向前走了,誰不走,誰死的更快一點。
無論是李淵還是太子李建成或者李世民獲勝,沒有一個人能夠容忍一隻戰鬥力彪悍,卻不聽自己掌控的軍隊於勢力存在。這是不能允許的,一個霸者,一個上位者絕對不願意存在的。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避免不了清洗,國社黨,黨衛軍。國防軍那是李承訓能夠在南方作威作福,無人能治的最大憑仗。出現這樣的情況,李承訓接受不了,所以這一次他必須要去長安,與唐皇李淵達成一致的意見。
最後造成這一次北上的目標,踏足河北。
“王叔,送君千里終須一別,還是不用送了,侄兒這就去了!”
“駕!”
李承訓對着送出潼關城的李孝恭開口說道,這一次去長安他並不會帶着全部的軍隊。從李孝恭手裡他接管了潼關。這一次前往長安,只是帶了五萬人,一個軍的力量。
李孝恭看着遠去的大軍,虎目裡面閃爍過一抹興奮與凝重。這一次他將潼關交給楚霸王。就代表着作用李唐皇室的一員,他趙郡王李孝恭站隊了,選擇的是楚霸王李承訓。
這位一人雙王的皇太孫!
李孝恭的興奮是楚霸王對他說的全部計劃,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歲月,一個巨大的戰場。作爲一名將軍中的將軍,李孝恭嚮往戰場。嚮往建功立業。通過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最後蛻變成一名天下著名的元帥。
這是李孝恭的心裡想法,也是爲什麼在這些人裡面選擇李承訓的最大原因。想要實現這個理想,成爲一名讓後人爲之敬仰的統帥,不僅是需要天時地利人和,還需要一名值得信賴的君主。
通過對於李世民幾個人的觀察,最終李孝恭選擇了李承訓。因爲結合每一個人的發跡史,這並不是一個很難的選擇。當初楚霸王還不是楚霸王,那個時候的李承訓還是封號武安王。
從那時候起兩個人彷彿宿命一般的糾纏在了一起,當初他也許是出於特殊的感情,贈給了楚霸王一百死士。正是因爲一百死士讓兩個人結緣,李孝恭還記得當初他們共同的承諾出兵突厥,活捉頡利可汗。
看着李承訓離去,官道之上只留下了一道塵土。李孝恭沉默了片刻,便是擡頭看了一眼天空。轉身走進了潼關,這一次他知道楚霸王進入長安一定是有所打算,不然的話,李承訓是不會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的。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說的就是楚霸王這種人。按照一般的道理來說,以李承訓這般雄厚的實力,他是不需要如此低調的。憑藉百萬大軍,暫停南鎮,放任吐蕃繼續壯大,他就可以揮軍北上,以絕對的軍事勢力,讓李淵等人俯首稱臣。
但是楚霸王他沒有這樣做,他沒有第一個將矛頭對準大唐內部,反而是出兵異族,爲大唐開闊更大的土地。
開疆擴土。
這是一個神聖的事情,自古以來,不僅是帝王熱衷於開疆擴土,就連每一個軍人,每一個士兵都是這樣的想法。
作爲軍人之中的楷模,李孝恭骨子裡也迫切的想要提軍出征異族。建立赫赫功勳,流傳世間。所以他義無反顧的選擇的楚霸王,甚至於在一切都未明之時,將手中的潼關直接交給了楚霸王。
潼關是長安的門戶,北臨黃河,南踞山腰。水經注載:“河在關內南流潼激關山,因謂之潼關。”始建於東漢建安元年。潼關是關中的東大門,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素有“天下第一關”的美譽。
潼關地處黃河渡口,位居晉、陝、豫三省要衝,扼長安至洛陽驛道的要衝,是進出三秦之鎖鑰,所以成爲漢末以來東入中原和西出關中、西域的必經之地及關防要隘,歷來爲兵家必爭之地,素有“畿內首險”、“四鎮咽喉”、“百二重關”之譽。
潼關位於關中平原東部,雄踞秦、晉、豫三省要衝之地,潼關的形勢非常險要,南有秦嶺。東南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連城;北有渭、洛二川會黃河抱關而下,西近華嶽。周圍山連山,峰連峰,谷深崖絕,山高路狹,中通一條狹窄的羊腸小道,往來僅容一車一馬。
李孝恭對於潼關的地勢心知肚明,只要楚霸王掌握這裡,就可以不懼李淵的任何威脅了。五萬大軍鎮守潼關,直接就是在李淵的眼皮子底下,埋下了一顆炸彈。
這便是李孝恭的打算,潼關是長安最後的屏障。一旦潼關失守,兵鋒隨時就可以直抵長安城下。只要楚霸王掌控潼關城,就可以憑藉京杭大運河,以及南方海軍之優勢,運黨衛軍與國防軍北上。
正是因爲有了這份保障,纔將楚霸王內心深處的最後一抹擔憂打消。最後合計了一下,帶着五萬大軍前往長安了。
……
長安。
沒有出乎意料之外,就在李承訓前腳剛到長安城外,後腳就接到了李淵的聖旨。聖旨的內容很簡單,只有一件事。那便是大軍進城多有不便,皇祖母萬貴妃十分的想念自己,讓自己立馬進宮,以慰相思之苦。
“李一,與城外安營紮寨,隨後跟隨本王進城!”楚霸王心裡清楚能夠讓自己帶領着五萬大軍到來,這就是李淵的底線。這個時候哪怕是在怎麼樣,李淵都不會放自己進城。
明白這一點的李承訓,也就沒有多做掙扎。凡事都有一個度,無論是誰邁出了那一步,就會面臨着災難。李承訓只是帶着要做十八騎進了長安城,他沒有先去拜訪李淵,而是來到了淑芳宮。
既然李淵打着萬貴妃思念自己的幌子,那麼李承訓不介意讓他變成真的。來到淑芳宮外,安排燕雲十八騎守着,李承訓自己一個人踏進了宮殿。
“皇祖母,訓兒來看你了!”
走進殿門,李承訓就開口了。這裡畢竟是女子閨房所在地,自己必須要有所守禮。免得撞見了不該看的,兩個人都尷尬。
李承訓現在殿門口,看着一如既往的淑芳宮,嘴裡微微一笑。他心裡清楚,自從皇后死後,萬貴妃就是後宮之主,雖然沒有其名,卻有其實。
李淵的後宮一切事務都是由萬貴妃打理,可以說是三千寵愛在一身。就在李承訓思考的瞬間,萬貴妃便是走了出來,看着李承訓眼眶發紅。
“訓兒,你想死皇祖母了!”一句輕輕的呢喃,萬貴妃一把抱住了李承訓。緊緊的,彷彿要將他融進身體。從萬貴妃的舉動中,李承訓感受到了一份依賴和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