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亞歷山大港

烈陽高照,漫無邊際的荒漠,一支大軍正在急速前進,這是杜學文率領下的唐軍,在當地嚮導的引領之下,朝着亞歷山大港進發。

和薛仁貴那一路的唐軍找尋嚮導還要付出高昂代價之外,在蘇伊士港,見識了唐軍火炮的強大威力之後,當地的埃及土人在畏懼之餘,心中更是歡欣鼓舞。

當聽說杜學文徵集嚮導的消息後,許多當地土人自發報名,要是在之前他們或許還會畏懼阿拉伯人的報復,但是現在很顯然更爲強大的唐人來了,阿拉伯人根本就不是對手。

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此前穆巴克盜掘埃及曆代法老的陵墓,還將法老的遺體拋入大海,這已經激起了所有埃及人的憤怒,他們雖然被異族奴役了上千年的時間,習慣了逆來順受,可憤怒是每個人都會的。

“隆隆!”

如雷的蹄聲震得地皮都在的顫抖,濺起大片大片的煙塵,如同一朵垂地的烏雲,唐軍長長的行軍隊伍好似一道洪流,朝着北方滾滾而去。

“怎麼還不到啊!?”

“那些該死的大食人都躲到哪去了,這一路上走過來,居然一個都沒看見!”

“怎麼?是手癢了吧!我聽將軍說了,從蘇伊士港到亞歷山大港,大半都是沙漠,這種地方,哪裡會有人煙,加快行軍速度,大食人就在前面,我們要是走的慢了,他們可就全都逃走了!”

將士們很是興奮,一路上議論紛紛,就好像他們奔赴的不是戰場,而是去赴宴的一樣。

從蘇伊士港出發,唐軍就一腳走進了荒漠,到處都是黃沙漫漫,雖然不時有綠洲、水源,但更多的還是黃沙、狂風,最可怕的就是流沙,一旦遇到的,那可就是凶多吉少。

更要命的是,沙漠之中的氣溫很低,溫差極大,這給唐軍制造了巨大的困境,但是再大的困難也阻擋不了唐軍前進的腳步,不要說是大漠,就算是刀山火海,他們也敢闖上一闖。

爲了應付沙漠這種複雜的地形,和多變的氣候,此次出征,杜睿爲西征大軍準備的都是來自漠北道的蒙古馬,蒙古馬是全世界較爲古老的馬種之一,主要產於內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馬種。

蒙古馬體格不大,平均體高只有一百二十釐米,體重二百五十公斤。身軀粗壯,四肢堅實有力,體質粗糙結實,頭大額寬,胸廓深長,腿短,關節牢固,肌腱發達。背毛濃密,毛色複雜。它耐勞,不畏寒冷,能適應極粗放的飼養管理,生命力極強,能夠在艱苦惡劣的條件下生存。

蒙古馬雖然比不上阿拉伯馬高大健壯,善於短距離衝刺奔馳,但耐力極強,強大的適應能力能夠保證蒙古馬在任何環境之中生存下去。

蒙古草原多產馬,《漢書?匈奴傳》曾記載:堯舜以前“居乎北邊,隨水草而轉移,其畜之所多,則牛馬羊。”

匈奴馬曾顯赫一時,公元前200年,漢高祖劉邦出擊匈奴在白登被冒頓單于30餘萬騎兵圍困七日。漢武帝在與匈奴的戰爭中曾多次帶回大量馬匹,並任用匈奴王子金日蟬爲漢朝的馬監,民間養馬事業空前發達。

西晉以後,塞外各部族相繼南下,帶來馬匹數以萬計。盛唐時期,北方各族都曾以良馬進貢,如《唐會要》就記載:“突厥馬技藝絕倫,筋骨適度,其能致遠,田獵之用無比。”

並指出延陀馬、同羅馬、僕固馬爲同種,多爲駱毛和驄毛,這些都與蒙古馬相似,都是蒙古馬的祖先。北宋時東北的契丹馬也是蒙古馬,說明東北三省早已分佈有蒙古馬。蒙古帝國被譽爲“馬之帝國”,成吉斯汗的衛隊就是由精良的騎兵隊組成,歷史上稱他是以“弓馬之利取天下”的。

根據《元史》記載,當時牧馬地甚廣,北至火裡禿麻遍及塞外草原及南方。據史料記載,成吉思汗鐵騎西征時,經常靠蒙古馬的驚人速度及耐力對敵人進行突然襲擊,從而得到勝利。

公元1219年9月,成吉思汗的兩位大將速布臺和哲別攻打花喇子漠國訛答刺城時因城內保衛工事堅固而未能攻破。

哲別帶軍隊退居500裡遠,並休整隊伍。敵探得知成吉思汗大軍退到500裡遠時,城內衛軍便放下心來,放鬆了警惕。蒙古大軍休整幾天後,有一晚哲別突然下令,率大軍進攻訛答刺城。大軍夜行500裡次日清晨到達城下,進行突攻。因城內毫無準備,成吉思汗大軍輕易攻破了城,並獲全勝。此後蒙古軍名聲大振,僅用兩年時間就打敗了強大的花喇子漠國。

蒙古馬別看衝刺速度不如歐洲馬,可是長途奔襲是其特長,而且對草料的需求比其他馬低,耐得嚴酷的自然條件。所以蒙古大軍可以“兵馬先動,糧草後行”,從小生於苦寒之地的蒙古人吃苦耐勞,有時候就靠喝馬奶充飢。蒙古大軍沒有輜重的困擾,所以能夠展開驚人的大範圍不停歇的機動。

一開始,習慣了高頭大馬的唐軍將士,對蒙古馬並不滿意,總覺得這種馬和驢子沒什麼區別,可是自打進入了沙漠,他們才明白爲何當初兵部要將這種戰馬配給他們,以前的戰馬雖然高大神駿,但奔馳一段時間就需要休息,可是這種蒙古馬,連續走上幾天幾夜,居然都不知道累。

唐軍將士的士氣高漲,杜學文十分滿意,但還是在一旁不斷的給將士們鼓勁兒:“將士們!在我們的前面,就是大食人的亞歷山大港,傳說那裡是爲了紀念當初馬其頓人的皇帝,一個叫亞歷山大的人而建立的,那個亞歷山大曾妄想着征服全世界,真是狂妄至極,現在,我們就要先征服那裡,擊敗大食人,就像我們的先輩在西域,在蔥嶺,在中亞擊敗大食人一樣,戰勝他們,征服他們,我們能不能做到!”

“能!”只一個字,卻是驚天動地,將士們挺起胸膛,昂着頭顱,極是自豪。

先輩的光榮事蹟,是激勵軍心士氣的最好榜樣。正如杜學文所說的那樣,當年杜睿率領遠少於大食人的軍隊,克服了重重困難,把大食人從西域驅逐出去,再翻越蔥嶺,決戰中亞,這需要的勇氣不需要想的,太能激盪人心了。

杜學文所說的亞歷山大港就是亞歷山大大帝於公元前334年建立的,其主建築師是希臘人狄諾克萊特斯。

傳說亞歷山大大帝在想要畫下城市的規劃時手頭正好沒有粉筆,因此他藉助穀粒來規劃城市的大局。亞歷山大的占星術士將這當作爲這座城市將會象穀物一樣繁華的預兆。後來有一羣鳥飛來將這些穀粒吃掉了,於是後來亞歷山大港成爲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最重要的糧食供給地。

還有一個傳說,海中的怪物阻撓亞歷山大在此建城,因此亞歷山大坐着一座玻璃鐘下到海底擊敗怪物,後來他又在海邊立金屬像來嚇怪物。

歷史上,亞歷山大在此建城的目的是想要在埃及建立一個希臘人的中心,作爲希臘與富饒的尼羅河谷之間的聯繫。當時在埃及只有一個地方具備建立這樣一座城市的條件。

亞歷山大港位於法老島的後面,又不受尼羅河口淤泥的阻礙,當時當地已有一個埃及的小城,這座小城主要是漁人和海盜的居地。

亞歷山大走後,他的總督克里奧米尼繼續城市的建造,但後世的考古證實,這座城市主要是托勒密完成的。

亞歷山大港取代被摧毀的泰爾成爲歐洲與阿拉伯和印度之間貿易的中心。一個世紀後,它的規模就已經超過了迦太基,在此後的數世紀中,它僅小於羅馬城。在羅馬時代,亞歷山大港名義上是一個自由的希臘城市,它擁有自己的元老院。奧古斯都廢除了這個元老院的司法權,但謝普提米烏斯?謝維路斯後來又恢復了其司法權。

亞歷山大港不僅是一個古希臘文化的中心,它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猶太人城市。七十士譯本就是在那裡完成的。

開始的托勒密統治者維護城市的發展,並使得其大學成爲希臘最好的大學。同時這些統治者將其居民分爲希臘人、猶太人和埃及人。從托勒密四世開始,城市內各個民族之間的矛盾開始加劇。

公元前80年,亞歷山大港按托勒密十世的意願正式受羅馬管理,但此前一百多年中,它已經受羅馬影響了。它控制着羅馬帝國最重要的糧倉之一。

公元4世紀晚期,基督徒迫害其它教的信仰者達到鼎點,在羅馬帝國境內許多廟宇和神像被毀,異教儀式被禁,從事異教儀式甚至被處死刑,圖書館被關閉。

公元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下令摧毀所有神廟,亞歷山大港圖書館可能就是這個時候被毀的。

公元616年,波斯國王科斯洛埃斯二世佔領亞歷山大港,雖然數年後,拜占庭皇帝赫拉克留重新佔領亞歷山大港。

但是隨着阿拉伯帝國的逐漸興起,拜占庭人在亞歷山大港的統治,便顯得不牢靠了。當初杜睿環球航行,到達埃及之後,亞歷山大港便已經被當時阿拉伯帝國的西征統帥奧斯曼佔領了,雖然拜占庭人在杜睿的幫助下,暫時驅逐了阿拉伯人,但是在穆阿維葉上臺之後,再一次派出了遠征大軍,最終在圍困亞歷山大港十四個月後佔領亞歷山大港,在這十四個月中亞歷山大港沒有獲得任何來自君士坦丁堡的援助。

雖然此後不久,希臘人趁阿拉伯軍隊外出,再次佔領亞歷山大港,但是阿拉伯人聞訊後立刻返回,並且很快就恢復了對亞歷山大港的統治。

亞歷山大港最著名的建築就要屬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亞歷山大燈塔了,這座建於公元前270年,在歷史上這座135米高的巨型燈塔屹立了1000多年之久才被地震所毀,從公元前281年建成點燃起,直到公元641年阿拉伯伊斯蘭大軍征服埃及,火焰才熄滅。它日夜不熄地燃燒了近千年,這是人類歷史上火焰燈塔所未有過的。

世界公認的古代七大奇觀有兩個在埃及,一個是名列七大奇蹟之首的金字塔,另一個就是名列第七位的亞歷山大港燈塔。

這座燈塔不帶有任何宗教色彩,純粹爲人民實際生活而建,亞歷山大港燈塔的燭光在晚上照耀着整個亞歷山大港,保護着海上的船隻,另外,它亦是當時世上最高的建築物。

公元前330年,不可一世的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攻佔了埃及,並在尼羅河三角洲西北端即地中海南岸,建立了一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這是一座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的城市,在以後的100年間,它成了埃及的首都,是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而且也是整個地中海世界和中東地區最大最重要的一個國際轉運港。

亞歷山大港燈塔高120米,加上塔基,整個高度約135米。塔樓由三層組成:第一層是方形結構,高60米,裡面有300多個大小不等的房間,用來作燃料庫、機房和工作人員的寢室;第二層是八角形結構,高15米;第三層是圓形結構,上面用8米高的8根石柱圍繞在圓頂燈樓。

燈樓上面,矗立着8米高的太陽神赫利俄斯站立姿態的青銅雕像。整座燈塔都是用花崗石和銅等材料建築而成,燈的燃料是橄欖油和木材。整個燈塔的面積約930平方米。聰明的設計師還採用反光的原理,用鏡子把燈光反射到更遠的海面上。這座無與倫比的燈塔,夜夜燈火通明,兢兢業業地爲入港船隻導航,它給舵手帶來了一種安全感。

方形塔基14米高,實質上是覆蓋在大岩礁上的一座三四層高的大櫺。在塔基正中拔起的下層塔身有71米高,同樣爲方形,上端四角各有一尊“波賽東之子吹海螺”的青銅鑄像,朝向四個不同的方向,用以表示風向和方位。中層塔身又縮成細柱形,9米高。在中層塔身的八角方位上立起八根石柱,共同支起一個圓形塔頂。這個洋蔥頭形的圓塔頂,成了後來伊斯蘭清真寺建築的重要參考借鑑物。

上層塔身之上是一圓形塔頂,其中一個巨大的火炬不分晝夜地冒着火焰。塔頂之上鑄着一尊高約七公尺的海神波賽東青銅立像,爲這座建築增添了神話與藝術的風采。

亞歷山大港燈塔的外部造型非常美觀考究,內部結構也十分嚴密複雜。塔基的幾層有50多個房間,估計這些房間是值班人員住宿、辦公或操作各項業務,也可能是天文學家、氣象學家觀察天象的專用房間。三層塔身本不適用,爲克服單調感,求得整體建築具有藝術性的視覺造型,因而建有許多相當於樓房的層層窗口。一些研究者們認爲塔身下層內部寬闊,從這裡修築了通到塔頂的傾斜的螺旋式上升的通路。在通到中層和上層的傾斜梯上還分別築有32個和18個臺階。正中間有一個相當於現代電梯的人工升降裝置,用以運送火炬燃料及各種物品,保證火炬長年日夜不熄。

據傳,火炬的作用除本身的火焰光芒外,還設有一個凹面金屬鏡,反射出的耀眼的火炬火光,使60公里以外的航船能遙望到燈塔的方位,從而不會迷失方向。可徑直向亞歷山大港駛來。

在歷史上的公元700年,亞歷山大發生地震,燈室和波西頓立像塌毀。關於此事,傳說東羅馬帝國一位皇帝企圖攻打亞歷山大,但懼於其船隊被燈塔照見,於是派人向倭馬亞王朝的哈里發進言,謊稱塔底藏有亞歷山大大帝的遺物和珍寶。哈里發中計下令拆塔,但在黎民百姓的強烈反對下,拆到燈室時便停止。公元880年,燈塔修復。公元1100年,燈塔再次遭強烈地震的破壞,僅殘存下面第一部分,燈塔失去往日的作用,成了一座瞭望臺,在臺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直到1301年和1435年兩次地震,燈塔全毀。

關於亞歷山大港燈塔的建立,還曾有一個傳說,公元前280年秋天的一個夜晚,月黑風高,一艘埃及的皇家喜船,在駛入亞歷山大港時,觸礁沉沒了,船上的皇親國戚及從歐洲娶來的新娘,全部葬身魚腹。

這一悲劇,震驚了埃及朝野上下,埃及國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最大港口的入口處,修建導航燈塔。經過40年的努力,一座雄偉壯觀的燈塔豎立在法洛斯島的東端。它立於距島岸7米處的石礁上,人們將它稱爲“亞歷山大.法洛斯燈塔”。

當亞歷山大港燈塔建成後,它以400英尺的高度當之無愧地成爲當時世界上最高的建築物。他的設計者是希臘的建築師索斯查圖斯。1500年來,亞歷山大港燈塔一直在暗夜中爲水手們指引進港的路線。

一位阿拉伯旅行家曾在他的筆記中這樣記載着:“燈塔是建築在三層臺階之上,在它的頂端,白天用一面鏡子反射日光,晚上用火光引導船隻。”

公元14世紀,亞歷山大城發生了一場罕見的大地震,搖晃的大地以巨大的力量摧毀了這座古代世界的建築奇蹟。這座亞歷山大城的忠誠衛士,這頂亞歷山大城的王冠就這樣消失了。

杜學文很幸運,他還能看到亞歷山大港燈塔的全貌,當初在杜陵的時候,他曾聽杜睿說起過,在杜睿的描述當中,那座燈塔簡直就是不弱於萬里長城的存在,杜學文也一直心馳神往。如今他走算是有機會看到了。

前進,前進,加速前進!

唐軍的行軍隊伍在沙漠之中,猶如龍捲風一般飛馳而過,捲起陣陣煙塵,一路向北。

沿途遇到的一些埃及人的定居點,杜學文根本就沒時間駐足,唐軍現在打得就是一場時間戰,他必須在大食人在開羅的守軍反應過來,援救亞歷山大港之前,趕到那裡,征服那裡。

大食人的反應不會那麼慢,從蘇伊士港離開已經五天的時間了,開羅那邊肯定已經得到了消息,然後再結合唐軍的行軍路線,他們不難猜出唐軍的下一個目標。

正如杜學文所料的那樣,在得知蘇伊士港被攻陷,唐軍正在一路向北疾進的消息之後,哈馬德里立刻就作出了反應。

不但調集了開羅所有的駐軍,還徵發了數萬埃及僕從軍,埃及人雖然因爲大食人盜掘歷代法老的陵墓,侮辱法老的聖體,但是面對大食人的彎刀,他們只能選擇屈服。

曾經的輝煌早已不在了,埃及人也大多都忘記了,他們曾經也是這個世界上的強者,被奴役了上千年之後,他們的神經早就已經變得有些麻木了。

在集合了大軍之後,哈馬德里只留給開羅五千守軍,便急匆匆的帶着剛剛拼湊起來的大軍,朝着亞歷山大港而去。

蘇伊士港丟了,雖然讓他憤怒,但是蘇伊士港的地位無論如何也不能和亞歷山大港相比,那裡不單單是地中海沿岸最大的貿易港,更重要的是,亞歷山大港的存在,使大食帝國能夠時時威脅到君士坦丁堡。

如果亞歷山大港丟了的話,哈馬德里已經不敢再往下想了,他可以遇見一旦亞歷山大港失陷的消息,傳回巴格達之後,哈里發葉齊德將會爆發多大的怒火,那絕對不是他所能承受的。

可是如論哈馬德里如何催促大軍加快速度,卻依然晚了。

看着遠處閃爍着燈光的巨大燈塔,杜學文知道,他的目的地到了。

“亞歷山大港!我們到亞歷山大港了!”陡然間,將士們爆發出一陣驚天的歡呼聲。

第31章 出征第34章 偷襲和龍第37章 新澳洲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第五十六章第77章 生子當如杜承明第二十四章第19章 結束和開始第90章 汝南公主第54章 三站而下第十六章第48章 情深義重第二十八章第38章 朕挺你第18章 武氏女第74章 海戰揚威第31章 蒂卡爾第13章 抉擇第55章 內華夏而外夷狄第二十一章第五十九章第47章 兵進吐蕃第62章 神出鬼沒第12章 兄妹情深第56章 越俎代庖第四十六章第7章 老宅第二十五章第94章 勇能搏虎第22章 君子之道續第54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四十九章第84章 驕兵之計第103章 棄子第5章 大食消息第8章 怒極第32章 各懷鬼胎第99章 不過一隅第36章 逃出生天第78章 上元佳節第21章 和親?和個球!第28章 一觸即發第85章 太宗的憂慮第64章 諾真水之戰第7章 夷州土人第83章 七寶齋內藏七寶~~~第八十四章 大觀園第十一章第11章 醉長安第65章 教訓淫僧第23章 只恨生在帝王家第三十八章第43章 兵臨石堡城第55章 三戰而下第58章 追求你的幸福去吧第18章 畜生何異第40章 亂國之人第12章 澳洲道第98章 霸權意識第10章 駕臨第54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68章 奧斯曼?伊本?阿凡第64章 諾真水之戰第44章 平息第34章 文明古國第31章 突襲第19章 父子之國第30章 土著問題第28章 佈局第32章 深入虎穴第31章 出征第42章 戰戰兢兢第38章 繼續進兵(下)第79章 攜美同遊第90章 崑崙奴第21章 和親?和個球!第38章 繼續進兵(下)第十四章第64章 諾真水之戰第17章 參奏第1章 濁世佳公子第23章 瘋狂高陽第五十九章第63章 諸子第九章第七十八章第十八章第38章 日不落帝國第29章 非我族類第31章 蒂卡爾第30章 土著問題第17章 密議第10章 密謀第23章 詔書第66章 葉齊德第45章 多事之秋第68章 奧斯曼?伊本?阿凡第三十三章第68章 宗教改革第五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