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節 倭人分糧

大唐皇帝李二推遲了自己出行巡視的時間。

因爲天英閣的藉口,希望可先在大唐皇帝的指導下嘗試監國的流程,如果有什麼不足之處可以再更改,這樣對於朝政來說是極大的好事。

整個大唐到處都在稿建築,不僅僅是倭人,來自高句麗、百濟、南洋的勞工在各工地忙碌着,自然是大唐人第一等待遇,半島三族的二等,倭人與南洋三等。

從第一位上船的倭人勞工開始,倭島已經有接近七萬勞工去了大唐,被分散了幾處工地在幹活着,時間也差不多過去兩個月時間了。

倭島之上招人的速度在變慢。

許多想掙一份錢的倭人已經開始往東走,在接近大和中都城的地方都貼上的招工告示。

王霸的船隊終於將自己領地的新米裝船運到了廣島等幾個港口。王霸得到的可不僅僅是在這些港口招人,而是連通商權都一起拿到了。這裡大唐的商人也多了起來。

昨夜,就有專門的倭人小吏走鄉竄村的高喊過。這是到了領糧的日子。

許多倭人都帶着一個竹製的小架子,可以揹着,然後能放兩石米,用繩子再綁在架子上。天不亮,碼頭上就排了足有幾千人,有些人距離遠的昨夜聽到消息就帶着飯糰出發了,走了幾十里路趕到了碼頭。

廣島的碼頭在這兩個月的時間裡,也作了擴建,從勉強停一條船,變成了可以停兩條船。同樣是勉強停進來,還需要在靠近碼頭的時候,靠人力拉繩子讓船靠岸。

“下馬村!”有倭人小吏站在高臺上,用鐵皮捲成的喇叭高喊着。

普通的下等村民是沒有正式的名字的。但也有着自己用來稱呼的,被倭人貴族稱爲賤名的名字,或者說是一種代號吧。

一個個的叫着。排着隊一個個的上前來。

那倭人小吏又在高喊着:“這是發的幹活頭一個月的米,大唐的貴人有打賞。所以乾的好壞總是有個區別的,需要花些日子來計算,也需要花些日子把米運過來,所以都不要鬧,聽大唐的貴人吩咐。”

無論如何,總算是有米發過來。

倭人原本就沒有什麼可鬧的,倭島的領主讓他們幹活卻是根本就沒有發過半粒米的。

許多倭人先是上船下貨。然後在這裡開始封裝,帶着草編米袋的不在少數,就算沒有帶米袋的,也揹着許多用於編米袋的草過來。不用人指揮。許多人就坐在地上開始編袋子,這袋子的編法或者說大小,已經印在普通倭人的生活之中。

負責發米的只是船上的幾個普通的,認識字的船工罷了。

叫名字,一口就叫了十個。那倭人小吏趕緊去應了一聲,高喊着十個名字。可許多人卻是有些茫然,因爲一個村子,同名的人不少。原本就是賤名,許多人叫法都一樣。什麼一男。大男,二男之類的。

“當時簽定合同的時候,每個人發過一個竹牌,對上那面的編號。”

編號,這倭人小吏也不認識上面的數字,更不知道如何發音。

“讓這個村子所有人都過來。”

一個村子去當勞工的,也不太多,一般就是幾十個人。

“叫二男的都出來。其餘的人每人領一包走!”

分糧食很容易,一石米裝上,這可是上等的好米,當下這裡就有倭商在收米。一石這樣的米,可以換到一石陳米,再加幾斤糙米,依然是以物換物的方式。

也有大唐的人在暗中打聽着這些商人的來歷。

叫二男的有七家,覈對編號之後,其中五家去領一包米。

“你,五十包!”負責發米的船工指着其中一個用漢語說着,那負責翻譯的倭人小吏聽着就呆了,五十包,是不是聽錯了。當下就一臉恭敬的問着:“您剛纔是說,五十包?”

那船工也懶得解釋,指着那已經打好包的米堆:“從這裡開始,然後到這一包。都是他家的,告訴他,那個二男作了領二百人的小隊長,有些功勞,所以米五十包。”

那一家人聽到五十包米,差一點暈倒。

五十包,他們可是背不回去的,這麼多的米要怎麼辦。

都是同村的,自然要幫了把,村裡人都願意幫着他把米揹回去,有這麼多米了,自然也不用去把精米換成陳米了,回去可以放開了吃。

正在所有人商量着自己搬米的時候,最後一個叫二男的家人被船工叫到了桌前。

一隻袋子被從筐中拿了出來,直接就在桌上打開,滿滿一袋錢幣。“你米五十包,錢一千枚。你不要錢的話,再給你一百二十五包米。你自己選。”那倭人聽不懂,翻譯之後,依然是一臉的迷茫。

這個錢可以幹什麼?

倭國到現在還沒有錢這種東西,他們的貨幣就是米,或者是布。象稅收就是1戶交納庸布1丈2尺,庸米5鬥。所以還是以物易物的時代。

這麼漂亮的,亮晶晶的小圓片代表着什麼?

只有與大唐作過生意的商人懂,可普通的倭人那裡懂這些。

“要不要錢,不要錢的話可以給你一些布。粗麻布可以換到兩匹、白麻一匹、絲割半匹。你看着換,要什麼你開口。”

那倭人還是一副發呆的樣子,那怕翻譯給他講的非常清楚了。

負責發米的船工眉頭已經皺了起來,他不是怕麻煩,只是大唐有大唐的規矩,用秦王殿下的話說,我們可以把倭人當牲畜去用,但答應的工錢,應該發的賞賜絕對不能少,這不是對倭人的信用,而是身爲大唐人的傲氣,大唐人爲自己的信用負責。

無奈,這船工叫人從船上搬下了許多零碎的小東西。

專門有一個懂倭語的對這倭人解釋,他可以領到多少東西,就算不要米,也可以換成其他的。

“下一個村子。”

幾乎每一個村子都有那麼一兩個拿到比普通人更多的米。

超過普通人的那些,少則有五包,多的有上百包米。

“頭,那個倭人想要兩個罐頭,還有上次的香餅一些。再要一匹粗麻布,還想要一根針,一些線。”

“針,給他一包。”負責發米的船工很隨意的擺了擺手。

針這種東西,靠鐵匠打,然後再磨,可是一個很不容易製作的小東西。而且真正的好針都是鋼的,所以一根針在飛鳥時代的倭島,那是貴重物品。

就是放在武德年前的大唐,一根鋼針也值兩文錢呢。

可現在,工業化生產,有專用的衝壓機,以及滾磨的機器,十根一包的針纔要一文錢。

當那一位滿臉堆笑的接過他要的東西,竟然跪在地上給發米的船工磕了一個頭,這才招呼着鄉親幫着把東西擡回去。

下午的時候,另一個高潮出現了。

“長安暴雨下了三天,秦嶺修路的工地上第一個扛着沙袋,衝上去。並且及時用油布蓋住了水泥堆那漏雨的部位,秦嶺工地大管工特別加賞。”

旗幟性人物。

這是最初李元興提升席君買用的方式,這一招在大唐上層的圈子時已經有許多在使用了。

爲了收服倭人,自然要選擇出一個旗幟性人物。

一百包米、一匹普通的絲綢、兩匹細白麻、精緻的鞋子兩雙、衣服兩身、水果罐頭兩個、肉罐頭兩個、賞錢三千、外加一個卷軸。

“賞錢留下吧,這錢幣可以換許多大唐的商品。這個卷軸要拿好,這是你們家的通行證,未來一年之內,憑這個卷軸家裡可以有三個人去長安一遊,也可以去工地探望。所有花銷都由我們負責,想買些東西,這三千錢可以買不少,憑這個卷軸可以用大唐的物價,不需要加異邦稅。”

去大唐,可以探望工地上的家人,還可以一遊長安城。

這個賞賜震驚了所有倭人。

前面船工在繼續着他的工作,而靠近船的位置,有幾個大唐人已經聚在了一起。

“頭,查清了。好幾個商人都來自大和國都城,還有許多人在不斷的打聽着咱們的事情。從這個情況上看,大和國已經注意到了咱們大唐。這一次打了賞,怕是很快就會被大和國那邊知道,看來有必要派人去一次他們的都城了。”

爲首的那個低着頭:“以什麼理由去呢,咱們想混進去也不容易,咱們最低的一個,也比倭人高半頭,混進去不容易。”

“那麼,靠收買倭人怎麼樣?”

“時間緊,萬一收買的不可靠怎麼辦?”

幾個人在低聲商量着應對大和國的辦法,同一時間,就在碼頭外一處草料堆旁,幾個倭人也在討論着。

“內海這周邊幾國,幾十個領主都和唐人有來往,許多人還花大價錢買了許多唐人的武器。他們領地的人在唐人按這樣算來,每個月少說也有幾十萬石米,他們有武器,有糧食。難免不會和出雲那裡一樣,和王城對着幹!”

“出雲已經很麻煩了,要是這內海這裡再反叛了,會是大麻煩。”

這時,碼頭上又傳來一陣陣歡呼聲。有一個倭人過去一打聽,卻是大唐人讓架鍋作飯,每個來領米的打賞飯糰兩個。

這一陣歡呼還沒有結束,又是一陣陣歡呼,原來又出現了一個超過三十包米的賞賜者。

倭人爲首的探子臉色陰沉:“你們盯着,我回去上報聖德太子!”

第829節 神兵天降(三)第874節 真實的幻影第584節 立威需要流血嗎?第43節 我要的是你第350節 遼東大爭第763節 邊戍(上)第245節 精兵強將第123節 韋挺怒斥第50節 女財神第379節 戰黃河(一)第724節 官場大換血第422節 真正的金釵侍女第542節 秦王空中堡壘第72節 大軍齊出第192節 秦王莊的奇蹟(一)第728節 秦王府新人新計劃(一)第731節 最後的華麗第587節 李氏的榮耀第132節 非戰之勝第441節 秦王的殘忍第179節 懸崖上的那塊石頭第88節 羅藝造反第744節 大唐皇家第一菜第403節 鐵腕軍管區第99節 秦王犯險第706節 遺囑(上)第219節 秦王微服商會街(下)第404節 神奇的中醫第882節 七萬七千項專利第54節 秦王府中那看不見的戰爭第711節 李元興的股市與期貨(一)第594節 櫃爺也不是全能的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663節 天德號!第298節 巨獸第299節 耀州紀第335節 高句麗女人第286節 耀州禁第197節 重騎碾壓第794節 忠誠與背叛第89節 秦王威武第122節 再次被彈劾第151節 夜深沉第473節 人生需要節奏感第458節 兩粒石子翻起的濤天巨浪(下)第671節 如核彈一般的威力第145節 水力絲機第9節 軍神上門第586節 大唐第一件鎮國之寶第471節 天啓第9節 軍神上門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235節 七女留宿第825節 倭人分糧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850節 水晶頭骨第362節 國與家的倉庫第570節 秦王追殺令第13節 被震驚的貴婦們第327節 大唐春耕第743節 獻禮第902節 大唐錢幣第299節 耀州紀第819節 天英閣監國(上)第253節 秦王書房第59節 竟然有人來踩秦王府第760節 秦王玩政治第650節 京觀要怎麼辦?第680節 倭島的佔領計劃第211節 秦王府的家臣儀式第813節 三萬豬仔第312節 一等大匠師(中)第862節 李元興的獵物第802節 沒有陰謀第357節 鬥!第201節 秦王七妃第61節 出兵倒計時第209節 涼州血夜第160節 世家無善人第717節 和和氣氣第547節 百姓情第665號親王級野人求月票第633節 春天了!第811節 倭人勞工第398節 洛陽世家的猶豫第462節 把記者全部關起來第778節 擴土之策第721節 又到秋收前第486節 本王還有霜糖第208節 只有更邪惡第750節 算是陰謀吧第761節 唐軍新年第89節 秦王威武第217節 大婚到計時第232節 茶之道第748節 用技術玩陰謀第751節 海盜?第202節 秦王的野餐第302節 詩、書、禮、樂!第248年秦王聘禮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