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掃了一眼在場的一干文武,表情甚是古怪地掃了一眼一干文武,最終目光落在了那方纔開口的孫伏加的身上。
隨即便將這份報捷文書遞給了孫伏加道。
“這份報捷文書內容繁多,一時半會,怕是難以看完,諸卿想必也與朕一般都很想知曉箇中詳情,就由孫卿你來念一念吧。”
孫伏加從李世民的手中接過了這份頗有些份量的報捷文書之後,清了清嗓子開始大聲地讀起了報捷文書。
文書的開頭就是,程三郎已於五日之前,蕩平了倭國,倭國國主孝德,已然自縛請降。
倭國王族一系兩千餘衆,盡數鎖拿,不日就將抵達登州。
事情的起因,自然是因爲倭國水師的突襲,令程三郎等一干大唐有爲青年十分的憤怒,所以在得到了李績這位上峰的首肯之後。
程三郎率領着這隻大唐水師特遣艦隊朝着那倭國水師殘餘追趕而去。
一路之上,追着追着,就不小心追到了倭土,正好遇上了殘暴的倭國將士,正在肆意地屠殺着那昔日山陰國王族後裔。
程處弼可是很有道德底線的正義之士,看到了這樣血腥的一幕,怎麼可能置之不理。
所以他就決定派遣正義之師幫助這山陰國王族後裔大伴氏擊敗了倭國士卒,之後,現任大伴氏族長,山陰國王族嫡系後人大伴吹負朝着程三郎泣血叩拜。
他們山陰國向來老實巴交,一直對國民仁愛,可在他們被倭國征服之後,倭國對他們山陰國橫徵暴斂,甚至經常將他們山陰國百姓當成奴隸使喚。
#####
之前,因爲在他們山陰國的王族祖地,也就是他們山陰國世代先王的墳地那裡,發現有金礦之後。
倭國朝廷,竟然無恥到要讓他們將祖墳盡數遷走,大伴吹負苦苦哀求,不僅沒能獲得同情,那位殘暴的倭國使節,甚至還當場斬去了他一臂。
激起了山陰國民的憤怒,擊殺了那名使者,結果嘛,倭國開始興大軍討伐,甚至還把他們祖地的墳墓都給毀了。
聽到了這樣聞者傷心聽者落淚的生動故事,一干大唐文武重臣也都給氣的七竅生煙不已。
當聽聞那程三郎與一干武勳子弟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都甚是義憤填膺,決定幫助山陰國的消息。
李世民忍不住撫須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不愧是自己的好愛婿,這樣的做法就很正能量,不失大唐天朝上國掃蕩諸蕃不平事的氣度。
之後,天朝上國的將軍願意領軍幫助山陰國的消息,在那倭島之上傳揚開來之後。
許許多多受倭國壓迫和掠奪的那些小國真可謂是喜出望外,紛紛奔走相告。
而且都在大唐天上朝國願意爲他們申張正義的好消息的感召之下,紛紛高舉起了義旗,願意追隨大唐天朝上國的大軍,共伐倭國……
如此一來,事情自然就簡單了多,程處弼雖然麾下兵馬不多,但是有了倭國諸國的出兵襄助之後。
在那倭島之上簡直就是王師所至,義旗所指,受苦的百姓紛紛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倭國雖然兵強馬壯,但是,失了民心所向,自然也就處處受制,使得大唐兵馬得以輕而易舉,就直抵那倭國王城。
在那裡一場慘烈的廝殺終於展開。
程三郎親冒失足,與房俊、秦懷道、薛仁貴等人手持陌刀,親手殺敵於陣前,令大唐武賁士氣大振。
柴令武與那李景仁雖然文弱,二人卻也豪邁地擂鼓助威。
二人雖被數箭穿身,猶自屹立不倒,奮力擂呼,高呼殺賊……
讀到了此處,就看到了那柴令武與李道宗臉色大變,這二位的臉色瞬間就從激動的紅色,變成了灰白色。
“……我,我兒他……”柴紹嘴皮子都有些哆嗦起來,一旁的李道宗更是不堪,簡直就是渾身上下都在哆嗦。
看到了這二位長輩如此,李恪趕緊湊上前去小聲地安撫道。
“王叔,姑父,二位都沒有事,只是受了一點皮肉之傷而已……”
“真的?”柴紹與李道宗不約而同地小聲問道。
李恪很警惕地左右張望了眼,這才湊到了柴紹耳朵邊小聲地滴咕了句,然後又湊到了李道宗耳朵邊滴咕了句。
這才鬼鬼祟祟地從懷中露出了一個信封,那正是隨同報捷文書一同送來的程三郎寫給李恪的私人信件。
英明神武的大唐皇帝在方纔聽聞了那兩位後輩受傷的消息,亦是心中一緊。
可是等看到了英果類已的親兒子鬼鬼祟祟地擠到了王弟和姐夫身邊滴滴咕咕之後,王弟與姐夫如釋重負的表情,不由得心中一梗。
#####
怕這十有八九,又是程三郎那小子所謂的春秋筆法……
此刻,那位讀得神采飛揚的孫伏加猶自在繼續,在那隻伏兵受到了重挫之後,秦懷道這位小年輕看到了敵將欲逃,十分勇敢地衝殺了出去,與那位程三郎很看好的,智勇雙全的旅師薛仁貴並肩作戰。
最終,生擒了倭國王太孫建王子,以及倭國名將左伯子麻呂。
當然,程三郎也沒有忘記其他的諸位弟兄,生動的描寫手法,濃墨重彩地描繪了每一位好兄弟沙場殺敵的英姿。
不論是躍馬橫刀的牛韋陀,還是那箭無虛發的李思文與李器,又或者是那位手中的橫刀都斷了之後,奪敵之刀,連斬倭國數將的劉仁景等,描繪得那樣的活靈活現。
聽得一干大唐文武心神搖曳不已,特別是那幫子親兒子就在程三郎軍中的長輩們。
表情在興奮之後,都帶上了一絲迷惘,那真是自己不成器的親兒子嗎?
轉念一想,考慮到了程三郎那小子很喜歡創作自傳體演義的陋習,大夥總算是沒有就此過多地改觀對自家娃娃的印象。
但問題是,這樣的想法,悄悄埋於心口就成,表面然自然是要一副眉飛色舞老懷大慰的表情。
如此方能配合程三郎的春秋筆法,爭取讓陛下給自家親兒子多賞上三瓜兩棗,讓他們擺脫紈絝子弟的惡名纔是正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