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百濟的尷尬處境

“侯爺!侯爺!二百里加急”石虎揮舞着手中的信件毛毛躁躁的闖入了玄世璟的營帳中。

“侯爺,安市城大捷!安市城大捷啊!!”入了營帳,石虎站定在玄世璟面前。

安市城被唐軍拿下,石虎看上去比那些攻下安市城的唐軍將士更加激動。

“哦?信呢?拿來我看看。”玄世璟朝着石虎伸手,石虎連忙將手裡的信件遞給玄世璟。

玄世璟三下五除二的將信件拆開,一目十行的開始瀏覽信件的內容,安市城城破,楊萬春在城主府內自刎,看到這裡,玄世璟不禁一陣唏噓。

這楊萬春其實也是個人才啊。

信上除卻這些,還詳細的寫了李二陛下是如何親自衝鋒陷陣,帶領着大唐天軍攻破安市城的,至於後面那些歌頌李二陛下如何仁勇神武的話,玄世璟則是直接忽略掉了。

“看來很快咱們就能回長安了。”玄世璟將手中的信紙折起來,衝進裝入信封當中。

“唉?侯爺,不打了嗎?”石虎一愣,打下安市城,這才哪兒到哪兒呢。

“這幾天可有新羅百濟的消息?”玄世璟問道。

石虎搖搖頭:“派出去的斥候兄弟還沒回來,那邊離着平壤城太近了,混到那裡,都得小心一些,消息回來的自然會晚一些。”石虎解釋道。

“安市城一失,泉蓋蘇文恐怕不得不從新羅撤兵,來回防遼東這邊了,他可不知道咱麼是否要藉着打過去。”玄世璟笑道:“如此一來,新羅之難便被消弭在無形之中了,至於百濟,好日子總會到頭的。”

三韓之地這些屬國在玄世璟眼中如同老狗,但是大唐最不需要的,就是不聽話的狗。

起初高句麗和百濟要聯合攻打新羅的時候,李二陛下和大軍還在路上,那時候李二陛下便已經讓人帶着聖旨到百濟去調和百濟與新羅之間劍拔弩張的關係了,可是百濟那邊將李二陛下的旨意束之高閣,鐵了心的要跟泉蓋蘇文聯合攻打新羅,因爲大唐給他的,不過是一道聖旨,而泉蓋蘇文給的,那可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而等到李二陛下班師回朝的時候,百濟那邊,總得給個交待。

至於李二陛下接不接受,之前玄世璟在李二陛下面前說過那番話,李二陛下恐怕心裡也得好好思量一番了。

於此同時,劉弘基和張亮率領着水師已經打到了百濟的家門口,經過這麼長時間的交戰,現在安市城被破,百濟似乎已經被大唐嚇到了。

“趕緊派人給泉蓋蘇文送信,告訴他,他們高句麗既然擋不住大唐的兵鋒,他自己想要送死,不要拉上咱們,還有,讓攻打新羅的軍隊立即撤回來!大唐的水師都打到家門口了!”百濟的國王得知遼東安市城被大唐拿下之後,看奏報的手都有些哆嗦了。

“是。”下面的官員趕緊下去寫信傳達國王的命令。

“泉蓋蘇文這個廢物!”

“王上,那新羅的那些城池......”

“都已經這樣了,難不成還要還給他們?那咱們還這樣折騰個什麼勁。”百濟國王說道,隨後一愣,臉上帶上了笑容:“要是還給他們,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派人給新羅那邊傳話,城池可以還給他們,但是總不能平白無故的就讓他們拿回去,懂嗎?還有,讓守在城中的軍隊,迅速搜刮城中的財物,去吧。”

“王上英明啊。”

百濟這邊忙着爲自己搜刮財貨,忙着斥責泉蓋蘇文,忙着思考怎麼跟大唐交待,好讓大唐的水師遠離自家門口,否則,大唐的水師在百濟附近一天,百濟的國王就一天睡不踏實。

“報~~~~”王宮大殿中跑進一傳令兵,百濟的國王一眼就看出,這是四百里加急的奏報。

“何事?”百濟國王看向那傳令兵。

“王上,大唐的水師已經打到白村江了。”

“什麼!”百濟國王驚得一下子站了起來:“快,派遣使臣,去見大唐水師的將領,派使臣去見大唐皇帝!”

“王上,冷靜,冷靜啊。”

“冷靜個屁!現在大軍除卻在樂浪之外,其餘的還全在新羅境內攻城略池,一時之間如何回防!難不成要眼睜睜的看着唐軍打進王宮?趕緊讓新羅境內的軍隊,全都撤回來!”

“王上,現在恐怕咱要撤,新羅那邊,也由不得咱們.......泉蓋蘇文有大唐人收拾,剩下咱們,新羅聯合大唐的水軍攻打咱們,這樣一個好時機,新羅如何能放過?”

“新羅想要打咱們,還不是得看大唐的意思?只要大唐的水師撤離,小小的新羅,我百濟如何會怕?”

“王上,您忘了之前大唐皇帝給您的那道聖旨了嗎?百濟身爲大唐的屬國,不遵皇命.......”

“夠了!”國王癱坐在了座位上,揮了揮手讓身邊的人全都退下:“讓孤一個人靜靜。”

百濟現在的處境十分尷尬,可以說是進退維谷,從新羅撤兵,與泉蓋蘇文斷絕來往,得罪了高句麗,而新羅,在決定要攻打人家的時候,就已經將人家得罪透了,再就是大唐,無視大唐皇帝陛下的旨意,這就是對上國不尊,等大唐皇帝騰出手來,定然會興師問罪,在這之前,大唐的水軍,仍舊會在新羅附近的海域轉悠。

現在大唐的水師在遼東沿岸可是有營地的,持久戰,根本不怕。

大殿當中僅僅剩下了百濟國王一人,一靜下心來,許多事情的條理也就明晰了。

泉蓋蘇文現在不過是苟延殘喘,自有大唐收拾,而百濟,先派遣使臣與其談判,穩住他們,大唐這邊,派遣使者團,帶上貢品出發前往長安,去見大唐的太子李承乾,至少使節團還在長安的時候,遼東這邊的唐軍不會攻打百濟,等到大唐的皇帝回長安的時候,事情也已經逐漸平息了,到時候使節團將百濟的禮物送上,語氣軟一些,大唐那邊其實還是很好搞定的。

想通了其中的關節,百濟國王將等在外面的侍臣叫了進來,將要做的事情一件件的吩咐下去。

第二十二章:不但惦記,還要下手第六百二十二章:緊張備戰第一百五十四章:兄弟齊聚第六百四十章:皇帝的信任第一千一百八十章:懷疑百騎司第一千零二十二章:自給自足,以戰養戰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離開第五十九章:雲來樓宴會第一百五十五章:秦家第六十五章:東山縣令第三百一十三章:回長安第五百五十六章:屠刀下的村子第二百二十八章:戰爭與和平第二百八十章:王家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壞透了第一千三百九十章:教導第二百一十八章:娘子關來人第二百八十五章:鉛字第二百九十九章:出門第九百五十章:放鬆第八十九章:李四公子第三百零七章:論成敗第十二章:包子的誘惑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崔知溫第八十三章:含元殿中第八百五十九章:明裡暗裡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徐正卿受重傷第二百四十九章:動作第一百七十二章:高源到來第八十九章:一計驚人第一千零六十八章:鄭鈞的猶豫第一百六十三章:李淵病危第三百二十五章:煤老闆第二百一十六章:陳芝麻爛穀子第三十九章:官位第六百一十八章:後盾強硬第三百零九章:差事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遇襲第二百七十五章:招收學生(上)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早就料到的結局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第五百章:晉陽的爲難第六百一十二章:局勢明朗,簡單勸降第一千五百九十章:重症下猛藥第一千三百零四章:鄭氏一族下獄第五百六十章:卑沙城的攻略第四百八十五章:對峙與震懾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孩子都明白的道理第三百七十章:小公主與武才人第三百五十章:投降?第五百二十三章:皇家搬遷第八百六十二章:李二陛下的關注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生殺予奪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攛掇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竇家的不對勁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五十二章:翹班第七百一十五章: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第三百六十章:入唐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詔回長安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代價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看人下碟第五百六十三章:官官相護第四十五章:馬周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心寒第八十七章:竊案現場(送給書友四六級)第四百六十章:甩鍋第一千三百七十章:最後一面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提王勝第二百七十四章:問策第八百八十六章:竇孝果的異常第四十一章:遼東的問題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別攙和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等待第一千零七十五章:鄭鈞的心思第三百零一章:有意思第一百四十五章:大朝會的故事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門生第一千四百二十章:必死無疑?第二百二十一章:孫思邈的耳根子軟第四十八章:推手第二百一十一章:保秦湛第六百八十三章:少年意氣第六百七十六章:既是君臣,更是父子第一百八十九章:暗中的高源!第一百一十三章:要不,賜個婚?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無奈的退讓第一千三百七十八章:讓利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出門第九百五十七章:有人算計第六百零七章:尋找財富第五百七十三章:抽絲剝繭第一百三十八章:賣柺、賣車第二百零三章:失敗的“帶路”第一千五百六十四章:聖旨放人第四十二章:李泰再訪侯府第八百九十七章:當下之症第一百二十三章:取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