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雲來樓宴會

要麼怎麼說,都喜歡在酒桌飯局上談事情呢。

“魏王殿下,若說洛陽的特產,當屬牡丹爲首,可惜現正是寒冬臘月,否者,這牡丹花開,爭奇鬥豔,絕不失爲洛陽城的一大盛景啊。”那名姓張的商人說道。

“哦?張老闆這麼一說,本王還真是好奇的緊呢,來年待到牡丹花開的時候,小王一定來洛陽一觀這牡丹花開的盛景。”李泰笑着迴應道。

“魏王殿下,小人昨日聽聞,遼東現在遭了雪災,朝廷整準備救災,可有此事?”一商人說道。

聽聞那商人這麼一說,在場的諸多商人,心中一愣,遼東遭了雪災?難不成,這就是魏王殿下請自己等人在雲來樓聚首的目的?

遼東遭了雪災,朝廷自然要想辦法賑災,而魏王殿下不好好的在長安待着卻跑到了洛陽,約莫就是爲了遼東籌錢來了吧。

在場的商人們因爲這一句話,心中也是明瞭了八九分,且看魏王李泰,如何說法了。

這商人自然不是無端提起此事,這人乃是杜楚客在洛陽城找到的一小商人,花了點錢財,利用了些手段威逼利誘,在今天這場飯局之中做個出頭鳥,領頭羊的,若沒有挑起這話題,李泰又怎能順着着杆兒,將話題進行下去呢。

李泰嘆了口氣,無奈笑道:“正是,想必在座的諸位也是好奇本王今日爲何宴請諸位吧,倒還真是爲了遼東的這點兒事兒。”

“遼東遭了雪災,我等可能幫上什麼忙?朝廷定然是會從國庫撥出賑災的銀錢吧,若是魏王殿下有用得着我等的地方,在下願意略盡綿薄之力。”姓李的那名商人拱手說道。

既然魏王殿下的來意已經挑明,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倒不如痛痛快快的將話說出,還能在魏王殿下面前博一個好印象,畢竟魏王李泰是親王,還是頗受當今陛下寵愛的親王,洛陽長安相距說遠也不遠些,日後若是能搭上魏王府,倒也是個巨大的收穫。

說是略盡綿薄之力,其實也是將話說死了,意思便是小忙可以幫,但是若是超了我們的承受能力,那便無能爲力了。

杜楚客買通的那名商人接着說道:“李兄所言甚是,遼東遭了雪災,我等商人,也幫不上別的,在下手裡還有一批麻布,約莫有五百匹,全部以市價的五成,出售給魏王殿下如何?”

衆商人一聽,愣了,還以爲這人要白白捐獻五百匹麻布呢,沒成想竟然提出這種建議。

市價的五成,也就是說,這人出手這五百匹麻布,根本就是不賠不賺的......

峰迴路轉,竟還有此等好事?雖說不賠不賺,總比一分錢都撈不着要好得多。

聞言,李泰臉上露出一絲爲難之色,隨後尷尬一笑:“這位仁兄大義,只是,唉~~”李泰嘆了口氣,說道:“實在慚愧,其實此次前來洛陽,本王也打算在洛陽城裡搭建起募捐的棚子,爲遼東的百姓和戍邊的將士們募集一些物資的,奈何時間緊迫,也只能找諸位想辦法了,此次遼東大災,長安城的諸多百姓在長安街上,自發的捐錢捐糧捐物,讓父皇龍心大悅,直說我大唐子民心地善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精神可嘉,太子兄長還當街賞賜了十戶人家‘擁軍楷模’的名號,見此,本王纔到洛陽爲太子兄長鋪路來的,只是太子兄長不日便到洛陽,若光是靠洛陽百姓的捐贈......”李泰欲言又止。

衆人聽說當今陛下大肆誇讚了長安城的百姓,心中本就有些意動,又聽聞太子殿下當街賞賜“擁軍楷模”稱號,心中更是打起了小算盤。

“魏王殿下,太子殿下不日便到洛陽?”那名姓李的商人問道。

“正是,本王走在太子兄長前,就是爲了幫太子兄長籌集物資,待他一到洛陽,接收了物資,便向遼東出發,洛陽富庶不輸於長安,若是本王在此......”

“魏王殿下不必擔心,雖說還有些時間可供殿下在洛陽向百姓募捐,百姓富庶,但能力始終有限,殿下,小人家中經營的乃是糧食生意,對於遼東的災民和戍守邊疆的軍士們,是不可或缺的東西,小人便捐獻出糧食五百石,若是殿下覺得不夠,餘下的,便以市場價格七成出售給殿下,如何?”那姓李的商人說道。

“善,有李老闆這句話,小王便替遼東的百姓和將士們多謝李老闆慷慨解囊了。”李泰笑道。

五百石糧食,也不少了,更何況洛陽僅僅是個中轉站而已,若是物資過多,對於運送來說,也是個問題,像是糧食這等物資,最好的辦法其實還是等到了山東等地再採購最爲穩妥,山東距離遼東還算近些,在運輸商,也能省些力氣。

在做的衆人聽這姓李的商人如此提議,也紛紛提出五百的數量,七成的價格,李泰照收不誤。

一頓宴席,賓客盡歡。

李泰和杜楚客回到在洛陽城內的別院的時候,已經是傍晚時分了,中午的一頓宴席,一直吃到傍晚,這時間,也是夠長的,談完了讓衆多商人援助遼東的事情,剩下的時間,便是衆多商人在巴結李泰了,畢竟一個親王靠山,不是洛陽城的這些官員能夠趕得上的。

這些人打的主意,倒是跟十多年前的玄世璟一樣。

官家有人好辦事,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鐵律。

席間李泰倒是喝了不少酒,一回到別院,杜楚客便吩咐下人煮些醒酒湯來,冬日裡氣候乾冷,喝了酒,若是晚上稍有不慎,次日便會頭痛欲裂,這種滋味兒,可不好受些。

“老杜啊,洛陽城的商人們都敲定了,本王這一趟洛陽之行,也算是成功了大半,至少不會在大哥來洛陽的時候,本王兩手空空的跟他交代。”李泰笑着說道。

“是啊,加上長安城那邊玄侯籌備的物資,此次太子殿下的遼東之行,定會圓滿。”杜楚客緊了緊身上的披風,又將火盆之中的炭火撥弄的更旺一些。

“還不算完呢,老杜,一會兒派人去與洛陽當地的官員接觸一一番,明日在洛陽城張貼告示,搭建募捐的棚子,怎麼說今日與那些商人們說過的話,也該讓他們看見咱們的行動,不然他們還以爲本王在與他們空手套白狼呢。”李泰吩咐道。

“是,王爺,”

第二百九十章:春天來了,又到了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誘惑第六百六十八章:失蹤的太監第九百四十八章:會試地點第二百五十章:寺廟財產第九十六章:陛下駕到第三百八十二章:將污進行到底第四百五十一章:暖閣行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暗中行事第二十二章:兵部第三十六章:回家第二百三十章:挖牆腳第五百五十四章:出征!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回神第五百八十五章:水淹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重新查看第一百三十章:夜會第八百六十九章:牢房意外第一百三十九章:塵埃落定第四百六十七章:信仰?支柱?第五百五十一章:戰爭啊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三十二章:心意明瞭第四百六十一章:方士與道士第一百六十二章:被人下了藥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演戲第一千三遍二十七章:十分巧合第一百章:圍捕第四百章:開始第一千零七十章:三管齊下第一千二百零六章:倒大黴的王家第一千零八十三章:許敬宗第八百三十章:密報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傾訴第九百二十二章:作妖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第五百二十章:練兵(下)第一千零五十四章:忙中偷閒第二十九章:兕子的好奇心第二百一十四章:遣唐使的學藝之路第一千五百八十章:行至揚州第二十一章:晉陽公主第九百六十三章:肉眼可見的改變第一千四百二十章:必死無疑?第二百二十八章:人生在世,且行且珍惜第三百二十一章:追擊敵方,玄世璟第八百二十一章:江王的動靜第三百五十六章:一步之差第一百三十八章:匆匆又三年第四百一十四章:玄世璟的宏願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惜別第一百一十六章:誰比誰心思深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資格第五十八章:新紙第二百二十九章:處置第一千零七章:長安的使者第一千零九十八章:江蘇事第四百三十五章:思索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二百四十八章:處理第五百七十章:甕中捉鱉第四十七章:悶聲發財第五百七十四章:戰場,要的就是無恥第七百零五章:小狐狸是怎樣煉成的第三百四十九章:開撕(上)第一百七十六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四百九十三章:被彈劾第四百一十六章:高瞻遠矚第七百九十三章:玄世璟的打算第九百一十章:糾結第四百五十章:後宮第三章:身份第七十八章:錢堆進宮第一千五百四十章:請罪第二百三十章:守靈第一千零五章:一夜第三百八十六章:泉男建之死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緊張第八十九章:李四公子第七十二章:李景恆第一百六十六章:勞心勞力第一百四十一章:李淵病重第五百三十七章:最後的訓練第二百一十八章:偷人行動,開始第五百三十九章:琉球第八百四十八章:查錢莊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莊子上的陌生人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王宮亂第四百九十四章:當朝算賬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狀告竇家第五百六十五章:埋伏第二百一十五章:袁天罡屬牛皮糖的第三百九十章:那就假戲真做第一千五百零二章:做足準備第四百七十四章:文成公主第一千零五章:一夜第九章:計定第八十七章:薛仁貴問計玄世璟第六百零四章:打誰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齊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