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晉陽進宮

婚姻大事,講究個門當戶對,這也是有道理的,不管是男方家裡強勢,又或者是女方家裡強勢,條件好,兩個人走在一起,總會出現一些問題。

至於安安和竇孝果之間,門當戶對嗎?

除非將來竇孝果在朝堂之上有什麼大的建樹,否則,他在竇家的地位也只會越來越尷尬,最終竇孝果的解決也不過是做回原先的花花公子,手上關於竇家的事情全都被架空,他只不過是個有竇家名頭的普通公子哥兒罷了,而後,泯然衆人矣。

先前因爲莊子上的事兒,竇孝果進入了皇帝的眼中,給了官職,今年九月份行了冠禮之後就能正式商人了,禮部侍郎,這個官兒擱在各大世家的眼中,其實算不得什麼,但是放在竇孝果身上,就已經很了不得了。

現在皇帝在用人方面,十分大膽,先前因爲錢莊而被革職抄家斬首的官員的缺,全是一批年輕人給補上去的,還都是東山縣文學院出身的年輕人給補上去的,從名份上來看,那些人可都算作是天子門生,天地君親師,人倫綱常,所以那些人不但是有真本事,而且就與皇帝的關係來說,就更親近一些。

至於一些世家出身的年輕人,在這個關口上,就算皇帝敢用他們,他們敢上嗎?

本身就不乾淨,還敢往更渾濁的泥潭之中跳?

皇帝想要有本事的人站在朝堂上,想要朝堂更加年輕一下,現在大多數的世家出身的頑固老臣子,或許,已經跟不上大唐發展的步伐了,該淘汰的,總會被淘汰的,朝堂上的人,也會如同大浪淘沙一樣。

如此的話,竇孝果的機會可就來了,就看他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把握住機會,有真本事,就能借此機會,一飛沖天,把握不住,這個禮部侍郎的位子,也是危險的很。

竇孝果的前途,說不好,但是玄家這邊兒,也並非貪圖竇孝果的前途。

竇孝果的這點兒能耐,對玄家來說,無甚影響。

不管是秦冰月也好,晉陽也罷,竇孝果對案那的好,他們都是看在眼裡的,安安自己也能感覺得到。

但還是那句話,感情的事兒,大抵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要不是看安安的表象,秦冰月也不會就此事去找晉陽,晉陽也就不會對竇孝果這麼說了。

門當戶對的事兒再說安安,安安並非是玄家嫡女,這一點兒是事實,就算玄家關起門來再怎麼疼愛安安,那也是玄家的事兒,在外人眼中呢?庶不入嫡,名份上,始終是要佔據大頭的,而且,將來玄家的家業也與安安沒有什麼關係。

這樣說來,安安與竇孝果,當得上是門當戶對了。

九月,竇孝果便要行冠禮,這就代表着他已經成年了,隨之而來的,便是婚配的問題。

安安心悅竇孝果而她不自知,那麼就只能由玄家的長輩來操心這個了。

於是,也就有了晉陽今天與竇孝果說的話。

也無須拖着他,只是以九月及冠禮爲時日,到那時候玄家一定會給他一份準確的答覆,晉陽心裡覺得不管是寫信也好,還是自家夫君回來也好,這事兒,都能有個準兒。

沒回竇孝果到莊子上來,都是趁着他空閒的時候過來的,這次也不例外,以往家裡讓他打理這邊兒的生意的時候,他還能在莊子上住一宿,但是現在,竇孝果大小也是個官兒,今天就得從莊子上回去。

竇孝果離開之後,晉陽回到了後宅之中。

“夫人,方纔您跟竇公子去後花園的時候,宮中來人了,傳了個話兒過來,陛下說,您許久未曾到宮中走動過了,讓您明兒個騰出個功夫來到宮中去一趟。”後宅晉陽院子了的丫鬟說道。

“宮裡誰來送的信?”晉陽問道。

“聽門房的人說,來的是宣政殿的內侍,是臨安公公派遣過來的。”丫鬟說道:“人就在門口,傳信給了門房,讓門房過來說一聲,他自己就走了,也沒別的了。”

“嗯,我知道了。”晉陽說道:“一會兒你去跟宅子裡的車伕支會一聲,明天上午就去,讓他準備準備。”

“是。”丫鬟應聲道。

晉陽將房間裡的丫鬟都派遣出去了,自己則是坐在胡凳上,想着剛纔宮裡來人的事兒。

沒有面見到自己,只是傳了個信兒就回去了,那也就是說,宮中的確沒有發生什麼事兒,至少不是什麼大事兒,不然還不得火急火燎的見自己。

不過,若是沒有什麼事兒的話,又能是什麼事兒呢?總不能,就偶然間想起來,就召見自己進宮吧?

晉陽在自己的屋子裡寫了一封信,然後就派人去蘇州城了,那是她寫給玄世璟的信,而這封信的內容,就是與玄世璟商議關於安安的事兒,這件事兒,眼下看來,已經不能再拖下去了。

次日一早,晉陽就早早的起來了,在府上用了早飯之後,就乘坐着馬車直接到了長安城外的龍首原。

昨天是宮裡派人來莊子上傳話的,因此,進宮之後,晉陽就直接去了宣政殿。

“陛下,晉陽公主來了。”外頭的太監告訴了臨安之後,臨安又將這消息告訴了李承乾。

“請進來。”李承乾說道。

“是。”

很快,晉陽從外面走了進來。

“皇妹拜見皇兄。”晉陽行至殿中,福身行禮。

“兕子無需多禮。”李承乾起身,而後讓臨安帶着宣政殿裡的人暫且退下了:“咱們兄妹這麼長時間不見,怎麼兕子就跟皇兄生分了呢。”

“曾經,皇兄是太子,是哥哥,現在皇兄是皇帝了。”晉陽笑道。

“就算是皇帝,也是你哥哥,是你的好皇兄。”李承乾拉着晉陽,走到大殿的一邊兒,坐了下來。

“那皇兄召見,就僅僅是因爲想念皇妹嗎?”晉陽笑着看向李承乾。

“自然不是。”李承乾笑道,看着在殿外站着的臨安,便讓臨安先端兩盞茶進來:“另外,還有一件小事兒,皇兄想問問你。”

第六百零九章:故人消息第一百五十三章:所憂所慮第一百五十二章:要先發制人第一千三百章:來俊臣去莊子第三百四十四章:棄城第一千零三章:等第七十一章:暖閣書房第三百八十八章:平壤城的宵禁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急流勇退第一千零二十四章:國母代言第三十五章:馬球第八百二十五章:莊子上的客人(中)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一千零二十一章:圖窮匕見第九十一章:春日朝局第九百四十七章:所追無非名與利第三百零七章:王宮議事第六十章:世清歸宗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平安歸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李象來訪第四百五十七章:鄭家與鄭安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攔路第一百一十四章:晉陽之怒第四十一章:房遺愛偷腥論第七十八章:一夜第一千一百零六章:路第四百三十一章:報仇否第二百一十四章:忽悠第一千四百零三章:索元禮第一千五百一十章:塵埃落定第四百二十三章:又是鄭家人第二百五十九章:出路(上)第一百七十二章:心累第三百五十章:開撕(下)第六百七十三章:兩人一起糾結第五百四十一章:忠與孝第七百零六章:東宮書房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再次會面第一千二百九十章:徹底完蛋第二百一十五章:計定第二百五十三張:投到神侯府的行卷第九百零二章:竇家的謀劃第五百七十五章:瞄準,建安城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大動靜第一百九十八章:借人第二百三十二章:來教學生吧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黨派?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求財第一千二百七十章:長孫家第三百六十四章:後宮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重返朝堂第一百九十七章:官府第六百七十三章:兩人一起糾結第五百零六章:黑火藥第四十二章:姑娘請留步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臺階第九百百十一章:出征第六百二十五章:人心不可褻第八百五十七章:玄武樓的會面第五百四十七章:告別第一千零三十一章:會面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徐正卿受重傷第八百零九章:登聞鼓第五百二十章:礙人眼了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骨子裡的執拗第九章:炸城門第二百四十三章:洗白白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召集大理寺官員第三百四十三章:錦衣衛的謀劃第八十一章:竇逵的絕望第三百一十七章:報復?第四百五十四章:將太子拖走第二百二十九章:一碗水端不平第六百八十三章:少年意氣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連累第一千四百四十章:對手那裡找安心第一百五十九章:無賴第六百九十七章:家中客第二百九十六章:王氏的顧慮第一千零五十八章:臨行前第三百二十章:暫時撤退第九百四十七章:所追無非名與利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不管事兒第六百二十七章:大棒和蘿蔔第六百四十五章:歸途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九百五十七章:有人算計第九百六十九章:半夜急召第十九章:雞肋乎?第二百八十五章:鉛字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此言當真?第一百三十一章:破案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屏氣凝神第二十八章:大朝會第一千零四十四章:後宮不是個好地方第一百四十七章:中秋宴(續)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木已成舟第九百八十八章:不戰而退李敬玄第五百六十二章:取火藥第三十八章:晉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