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章:長安的使者

從登州到長安,有大唐驛站的幫助,倭國的使者在路上緊趕慢趕,大半個月的時間,終於趕到了長安,住進了鴻臚寺之中,每天都上摺子想要見大唐的皇帝陛下。

“河邊使者,現如今我們陛下是不理朝政的,朝中的一切事務,都是太子殿下在主持,要不,您就去見太子殿下吧。”鴻臚寺的寺卿對着河邊麻呂說道。

“你們太子能夠決定這場戰爭嗎?”河邊麻呂問道。

在他的印象當中,太子即便是再怎麼掌權,都是皇帝在背後操控,如今大唐兩邊都在發生大規模的戰爭,怎麼可能是太子在朝中獨攬政事,而皇帝陛下對朝政不管不問呢?

所以他是直接想要見大唐皇帝的。

大唐的皇帝,李二陛下,在後宮之中連自己家的大臣都不怎麼見,又怎麼可能見倭國的使者呢?

“本官說的可都是真的,信不信,使者大人自己掂量着吧。”鴻臚寺的寺卿見河邊麻呂這個態度,乾脆也不與他多說了。

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看你可憐巴巴的,給你指條明路,自己不走,要是倭國那邊出了什麼事兒,也就只能怨你們自己了。

鴻臚寺做的就是接待外使的事兒,以往他們覺得,外使到大唐來,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是聖人教誨,但是接觸的多了,也就是說,這行乾的久了就知道,來的客不全是好客,有可能還是惡客。

這些年大唐強勢,來的大多都是好客,所以鴻臚寺這邊,也是拿出自己該有的儀態禮儀來招待他們,他們對咱們客氣,咱們也對他們客氣,大家客客氣氣和和美美的,挺好。

但是你的態度要是不端正了,對不起,跟你客氣客氣也就得了,不伺候。

真拿着大唐當自己家呢,這麼不客氣。

河邊麻呂見鴻臚寺的寺卿對自己這般態度,心裡也知道自己這是一不小心得罪人了,自己實在是太過着急了。

想要去找那位寺卿道歉,但是河邊麻呂現在實在是騰不出什麼空來,他現在腦子裡心裡想的全是怎麼制止大唐對倭國的這場戰爭,這麼長時間過去了,自己遇到的那支船隊,是不是已經到了倭國本土了?是不是已經打起來了?

劉仁軌送信的速度可比河邊麻呂到長安的速度要快多了,劉仁軌佔領了太宰府之後,奏報送到了登州之後,八百里加急,送往長安,就是爲了趕在河邊麻呂到達長安之前讓朝中的人知道這個消息,讓他們與河邊麻呂談起來,能夠得到更多的好處。

或者說,拖一拖時間,他和劉仁願兩人,能拿下倭國更多的地盤。

佔便宜佔夠了之後,再停止這場戰爭,大唐將會在這場戰爭之中賺得盆滿鉢滿。

與河邊麻呂一同住在鴻臚寺之中的還有吐蕃到長安的使節。

吐蕃的使節算是比較幸運了,因爲有文成公主的“家書”傍身,住在鴻臚寺之中的待遇不錯,還見了李承乾一面,談論了一下大唐與吐蕃之間的戰爭。

李承乾給他的迴應就是,他需要再考慮一番。

所謂的考慮,就是要向吐蕃提條件了。

戰爭是你們挑起來的,現在想不打就不打了,那大唐的損失找是誰說理去?

李承乾這是要打算敲竹槓了。

這樣的行爲,若是一國之君想要做,那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李承乾自己沒顧忌,他不是一國之君啊,所以,敲竹槓要趁早,下手要快準狠穩。

誰知道以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吐蕃的使者在鴻臚寺之中也在思索大唐可能提出的條件,思索吐蕃是否能滿足大唐提出的條件,或者是,如何跟大唐討價還價。

這會兒的鴻臚寺之中住着的番邦使者,就只有倭國和吐蕃兩國的使者,這兩國的使者的目的也都一樣,就是爲了想與大唐停戰。

終於有一天,兩國使者在鴻臚寺的後花園溜達的時候,邂逅了......

河邊麻呂在鴻臚寺之中等了約莫有四五天的時間,宮中終於傳出了旨意。

大唐太子李承乾在宣政殿召見河邊麻呂,讓河邊麻呂趕緊收拾利索進宮。

河邊麻呂心裡也記着那會兒鴻臚寺的寺卿跟自己說的話,現在的大唐,所有的政事都是太子在處置,不管如何,先見了太子再說,說不定太子真的有權利停止兩國之間的戰爭呢?

所以河邊麻呂接到旨意之後趕緊收拾利索,乘坐着馬車到了龍首原上的大明宮,進了宮,在太監通報之後,進入了含元殿之中。

“外使河邊麻呂拜見大唐太子殿下。”河邊麻呂進了宣政殿之中,恭恭敬敬的朝着李承乾行禮。

李承乾現在是太子,人家是大唐的儲君,將來就是大唐的皇帝。

“外使免禮。”李承乾直着腰板兒坐着,目光直視着河邊麻呂,朗聲說道:“外史來長安已經有個四五天了吧?在鴻臚寺住的可還習慣?”

李承乾一上來並沒有與河邊麻呂說兩國戰爭的問題,而是禮貌性的問候了一番,他已經知道了劉仁軌率領着大唐的水師船隊拿下了太宰府,現在正準備和劉仁願一起,拿下倭國太宰府所在的那座島嶼。

所以李承乾也想拖時間,給劉仁軌和劉仁願爭取更多的時間。

在前兩天,一向不怎麼理會朝政的自家父皇難得派人給自己傳了個口信,就只有四個字。

倭國銀山。

倭國有銀山,李承乾聽玄世璟說過,現在連自家父皇都特意囑咐了,所以,李承乾對於倭國的那座銀山,通過這回的戰爭,已經是勢在必得。

想要銀山,銀山在倭國的境內,所以現在李承乾需要更多的籌碼,迫使倭國交出銀山。

而劉仁軌和劉仁願現在在倭國,就是在給李承乾拿籌碼。

“回殿下的話,長安很好,只是外臣心憂祖國,卻是寢食難安。”河邊麻呂說道。

他可不能由着李承乾繼續在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上繼續耗費時間,現在每一刻的時間對於他來說,對於倭國來說,都寶貴的很。

第二百二十六章:特務錦衣衛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長安落腳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前車之鑑第四百五十七章:鄭家與鄭安第六十三章:死罪可免第五百三十三章:奇兵第一百八十章:各方猜測第五百四十一章:忠與孝第十八章:安市城下,高麗援軍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玄清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二章:龍體欠安第四百一十八章:定論第九十二章:誰算計了誰第一千零三十二章:齊國公第二百五十章:大考將近第一百零八章:有人造反你管不管第六百六十七章:縮小範圍第一百八十一章:攻心第八章:玄世璟與常樂重傷第六百七十六章:既是君臣,更是父子第一千五百零四章:微服出巡第一百二十三章:取血第九十一章:李二陛下的幸福生活第四百零八章:工部壓價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態度明確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連鎖反應第二百四十七章:江慕晴的投名狀第四百七十四章:文成公主第一百七十六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六百七十二章:怎麼辦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準備第五十七章:啓程第七百八十六章:癖好第一百一十章:玄武樓的清晨第四百四十八章:難測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翻牆見人第一百三十章:背了個鍋第一百三十六章:試藥第四百二十五章:人各有志第一百六十六章:家宴(下)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捅破那層窗戶紙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婚姻帶上政治的色彩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無奈的退讓第一百一十一章:父訓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書院見王禹第九十七章:鹿山三霸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第六百一十八章:後盾強硬第六百八十六章:感性與理性第三百七十八章:第四百零八章:工部壓價第九十一章:遠走崑崙第七百零三章:老辦法第一百三十五章:耳不通,目不明第五百七十九章:圍堵第二章:和親??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位置越高,私心越大第九十章:道家袁守誠第二百四十二章:非法和尚第一千一百零七章:門生第四百一十章:大婚之日(上)第二百零八章:斂財之人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李厥與安安第六十一章:良心好痛第六百八十七章:皇帝的女兒第四百九十七章:得罪人第四百五十八章:下套第四章:先鋒營開拔!第四百三十八章:天家父子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崩潰第一百二十九章:功夫第二百二十九章:一碗水端不平第九百七十六章:穩住後方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捅破那層窗戶紙第六百五十七章:一定要插手第五百六十一章:如何辯解第二百八十二章:拼版印刷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你查任你查第十七章:你怎麼不上天呢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單純敏感第二百八十九章:愛惜羽毛是個好習慣第一千四百零四章:劍指王弘義第五十一章:順水推舟第二百六十八章:秦玉心的行動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二王相爭第五百零八章:許可第四百九十八章:張亮調兵第五百九十九章:玄世璟的調動第三百五十七章:搶佔先機第七百七十章:手段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給孩子留後路第二百四十六章:不是針對法華寺,而是所有的佛寺第二百四十八章:人選(補更)第二百二十八章:戰爭與和平第六百三十六章:主動權在手第一百九十四章:師爺(下)第二百七十二章:滿腦子都是錢第五百四十三章:比試前奏第四十七章:晉陽來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