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打發人

雖然劉仁願說的大抵都是玄世璟的猜測,但是也不能把話說的太死,好歹也要安慰陳政兩句,不然氣氛可就尷尬了,陳政是兩朝老臣,即便是沒有那個實力,但是爲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在北方說起陳政,也是有一定的名望,不能太讓人難堪。

“看來朝廷裡的大臣們,也並非對馮家完全放心啊,馮盎公才死了三年而已,真是人走茶涼。”陳政苦笑道。

“陳將軍慎言啊。”劉仁願笑道:“馮家在嶺南的勢力,可遠比陳將軍您想像的要壯大的多,這幾日您若是閒來無事,倒不如好好了解了解馮家。”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也難怪陳政在泉州水師一直處在被動,把好好的一個水師都給拖垮了,水師被拖垮,他這個主帥也有逃不開的責任,如今看來,陳政身上的責任更是明顯了,這麼長時間了,連泉州府衙官員的底細都沒摸索清楚,所有的事情只是懷疑而不去取證,懷疑過後,放下疑心,繼續被海寇溜着玩兒,這是一個主帥能趕出來的事兒嗎?

所以,劉仁願覺得,陳政這個人,或許真應該回河北老家,好好養老去,別再攙和這些軍政之事了,現在的年頭不是以往的亂世了,只會打仗是不行的。

更何況,打仗還要動腦子呢。

當年陳政上戰場打仗的時候,那時候還是跟隨在李淵身邊,當時的主要戰場都是在北方,對南方這邊知之甚少,而正是這個時候,馮家纔開始在嶺南發展壯大,等到大唐定鼎中原的時候,馮家二話不說,降唐,馮盎立馬帶人進京,歸順大唐。

李淵對於唾手可得的嶺南地區哪兒有拒之門外的道理,開開心心的接受了馮家,順便賞賜了一波,然後馮家在長安城留下質子,馮盎就帶了人回去了,反正馮家兒子不值錢。

嶺南沒有徵戰,自然沒有人去關心,那地方又不是關中,富庶的很,大家都盯着富庶的地方,誰去管那窮鄉僻壤。

即便是如今,在多數人眼中,嶺南依舊是窮鄉僻壤,甚至是未開化之地。

他們哪兒知道嶺南的好處,就跟不知道琉球島是個寶地一樣。

“劉將軍說的是啊。”陳政嘆息道:“未曾想到,這當中涉及的事情竟然這麼多,一羣海寇,牽扯出整個泉州府衙,失策,失策啊。”

陳政想將這事兒笑呵呵的帶過去,但是案子還是得照辦,不是爲了陳政,而是爲了大唐,爲了自己的前途。

劉仁願如是想道,而玄世璟也是爲了大唐,也是爲了玄家。

因此玄世璟與劉仁願此行,都有自己的目的,也有共同的目的,所以,這件案子必須解決,給自己打造一個紮實的後方。

劉仁願也知道,這次去琉球,也是自己的一次機會,要好好的把握住。

玄世璟在泉州城住着,幾天過去,與泉州府衙之間相安無事,府衙和縣衙那邊都沒動靜,而玄世璟這邊也沒什麼動靜。

但是其實玄世璟心裡已經着急了,着急常樂還未從嶺南迴來,他怕再這麼拖下去,縣衙那邊會發現方大寶“失蹤”的事兒。

這天清晨,玄世璟起牀用完早飯的時候,泉州府衙,馮智均派人來送信了。

玄世璟接過信,打開來看了看,信上無非都是一些問候,問玄世璟在泉州這幾天感覺如何之類的。

另外,送信的這人還爲玄世璟帶來了馮智均的傳話。

“玄公,我家大人準備了一些泉州的特產,說是等大人回長安的時候捎帶上,算是奉送給大人的一點兒心意,今兒個下午就讓人給送到客棧後院兒來,到時候玄公您看一下,若是有什麼不滿意,儘管吩咐前來送東西的下人,我家大人還會再準備準備。”

馮智均還不知道玄世璟一時半會兒不會回長安,所以意思是準備好了東西直接就給送過來。

玄世璟倒是好奇,馮智均所說的泉州特產是什麼?泉州特產不是新鮮的海產嗎?難不成馮智均還會給自己送些海貨不成?

這肯定是不可能。

玄世璟將人打發走之後,又將馮智均的那封信給看了一邊,揣摩着馮智均派來的這個人跟他說的話。

十有八九,馮智均是想要打發人了吧,至於什麼特產,也是掩人耳目。

玄世璟倒要看看,馮智均能送來什麼東西。

於是,玄世璟一整天都沒出客棧,一直在客棧裡待着,閒着沒事看看記載泉州風土人情的書籍,寫寫字什麼的,時間過的也倒是快。

過了中午,約莫是到了未時的時候,玄世璟的護衛來到玄世璟房間門口,說是馮智均派的人來了。

玄世璟收拾妥當出了房門,跟護衛一同前往後院兒。

“他派了多少人過來?”玄世璟看着護衛問道。

“三個人,一輛牛車,牛車停在後院兒門口,車上放着三個大箱子,屬下看他們搬運箱子的時候十分費力,看樣子箱子裡裝了不少東西。”護衛說道。

“看上去倒是像下了血本的模樣。”玄世璟笑道。

至於箱子裡面到底裝了什麼,一會兒到後院兒就知道了。

玄世璟和護衛來到客棧的後院兒,馮智均派的人已經將三口大箱子擡進了後院兒,放在後院兒地上。

見到玄世璟過來,爲首的那人走上前,拱手行禮。

“小的參見玄公。”

玄世璟虛手一扶,目光掃視過三口大箱子,問道:“這就是你們家大人送給本公的特產?”

“正是。”那下人拱手應聲道。

玄世璟走上前,伸手剛要打開箱子,卻是被那下人阻止了。

“玄公且慢。”那下人跟到玄世璟身後說道:“玄公,這箱子等擡到您房間裡再看不遲,若是玄公好奇,小的這裡有封信。”

玄世璟皺了皺眉頭,接過信奉,拆開來看。

這不是一封信,而是一份單子,上面記載了這三口箱子之中放的都是什麼。

馮智均與玄世璟之間,是想要心照不宣,不能讓玄世璟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兒,將箱子打開,去查看箱子裡的東西。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已成定局第二百七十章:往哪兒逃第九百八十五章:你行你上第八百二十三章:大理正狄仁傑第四十一章:遼東的問題第四百四十七章:安心養老第九十一章:面見李淵第六百一十二章:局勢明朗,簡單勸降第六百零五章:撤退,無解的局面第八百九十五章:降職第三十五章:長安,長安!第三十七章:泛舟閒談第一百七十六章:行動第三百零二章:山水閒談第二百四十二章:福兮禍所依第一百八十章:戰後第九百八十三章:背後暗藏着的危險第九百一十二章:種地公爺第二百八十二章:拼版印刷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中秋節第一百七十章:長孫衝的到來第一百二十一章:兕子的嫁妝?第一百章:比試第七十四章:發現第四百三十九章:危機暗伏第五百三十九章:琉球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都是命第一百三十一章:斥責李治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決心第三百五十九章:刺客的消息第六十九章:竇逵的來歷第二十章:擬定章程第一百零三章:常樂第一千三百五十章:皇子之爭第三百八十章:彩頭第二百三十一章:請老師致仕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顧全大局第十三章:養傷第三百五十四章:策反第一百六十章:錦衣衛上街第三百六十六章:掖庭局第五十三章:狐假虎威第三百二十九章:動起來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態度明確第四十章:準備第六百五十二章:陰險的猜測第六百零四章:回馬槍第一千四百零八章:報仇第十章:疲敵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潞州府出事第一百一十四章:入宮陳情第一千零一十四章:王宮亂第八百六十五章:最安全的地方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反應第三百二十六章:與王崇基的會晤第二百三十章:守靈第六十章:“年貨”第三百四十四章:王珪去世(加更)第三百七十六章:解決第四百三十一章:利益至上第四百五十八章:下套第一百六十章:出發埋伏第六十八章:再臨燕來樓第一百七十一章:來自商人的侮辱第六十一章:玄武摟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來俊臣第二百二十章:皇子的落馬第六百零三章:佈置伏擊第九百五十一章:誰家的算計第一百九十九章:善後第二百五十五章:又是一年第八百二十三章:大理正狄仁傑第三百八十五章:煤第一千零二十九章:打開市場第五百九十五章:打起來第五百零六章:黑火藥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破財消災第一百七十六章:吐谷渾,先鋒!第一千四百八十一章:忘初心第十章:攻城!第六百一十八章:後盾強硬第五百五十六章:大集合!第三百八十二章:高藏的使臣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誰都不大方第一千零五十七章:晉陽的光環第三百八十六章:道政坊藍圖第八十一章:竇逵的絕望第八百零八章:前兆第一百五十九章:商州的動作第一千一百零九章:行事隱秘?第五百一十一章:百事待興第五百三十章:殺人第九百五十七章:高季輔的善意第四百九十九章:宮裡的消息第二百四十章:地道入口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看不透的人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世家與無賴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李厥的請求第五十六章:良臣第四百五十章:後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