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斬敵

水勢緩緩的退下之後,營地之中的將士順勢給戰馬清理了一番,待到水勢徹底退下,營中的士兵,便再次變回了騎兵。

營地大門被打開,騎兵衝出,直接朝着上游而去。

騎兵的速度遠遠比步兵要快,雖說先前的兵士先是乘坐木筏,隨後是下地行走,但是一個半時辰之後,到達敵軍營地剛不久,騎兵便追了上來。

果真如同方庶所說,營地之中倖存的高句麗兵更多,水勢退下,唐軍的優勢也變的小了些,但是即便如此,活下來的高句麗兵在對上唐軍的時候,依舊沒有還手之力。

武器都被沖走了,與唐軍打,只能什麼順手拿什麼,營地之中不少高句麗兵拿着木棍與唐軍的長刀拼。

“侯爺,有不少人要投降。”方庶走到玄世璟身邊兒說道。

“此戰,不要降兵,遼東接手收的降兵已經夠多了,而且,如今我軍兵力只有兩萬,十二萬大軍,不對,應該是十五萬。”玄世璟笑道:“十五萬大軍即便是被水給衝了,活下來的,也遠遠不止兩萬,反覆之人,反覆之兵,留着有什麼用。”

高桓權臨陣倒戈,玄世璟雖然稍微有些詫異,但是也不會覺得很驚奇,自己想要殺高桓權,人家察覺到了,想要保命,這很正常,畢竟他玄世璟還有兩萬遼東軍是唐人,而高桓權和他的三萬部衆,是高句麗人,恰巧,與他們對陣的也是高句麗人,不說敵我,高句麗人何苦爲難高句麗人,高桓權要投降,對面就算看在這個情分上,也會接受吧。

騎兵開始繼續往上游走,而剩下的人就守在答應這邊,一是爲了消滅活口,二是看看能否爲唐軍在搜尋些物資。

玄世璟沒有繼續在戰場上停留,而是騎着馬回了營地,常樂和方庶留在了戰場上。

到了傍晚,大軍回營,常樂和方庶這纔到玄世璟的營帳之中覆命。

“啓稟侯爺,高桓權還有對方的統帥和他身邊兒的軍師都找到了,無一活口。”常樂拱手說道:“我軍雖然殺了不少敵兵,但是仍舊跑了不少,我軍無力去追擊。”

“這就夠了,就讓跑了的那些人,繼續去禍害平壤城去吧。”玄世璟說道:“雖然算是個平壤城增了兵,但是還是之前說過的,只有人過去,只會加快平壤城內的消耗,如今大同江兩岸平原被淹,平壤城中的人就算是想要提前出來收糧,都無糧可收,這此水計,也算是一石二鳥了,不過同樣的,咱們大軍在高句麗,也無法再獲得什麼補給了,說說具體的事情吧,也好讓軍中的司馬給將士們記功。”

“回侯爺,經過底下的士兵清點,能夠找到屍首的,加起來總共九萬多人。”方庶拱手說道。

“也就是說,找不到屍首的,有六萬多人,而這六萬多人,當中大部分是大水退了之後逃跑的。”玄世璟說道:“是這樣吧?”

方庶點點頭:“是。”

“斬殺九萬多,已經不錯了,告訴軍中的司馬,照實了寫,將士們的功勞,還有此戰的詳細經過,寫完了送到本侯帳中。”玄世璟說道。

“是。”方庶拱手應聲。

方庶退出了營帳之後,玄世璟起身看向身後的地圖,現在唐軍所駐紮的營地,與平壤城相隔也不過一百五十餘里地,平壤城就在大同江的下游。

“高峻,將營中校尉以上的將軍全都召集到我這裡來,本侯有話要說。”玄世璟說道。

“是!”常樂應聲,下去召集人手去了。

玄世璟在書案前坐了下來,開始寫送往長安的奏報。

蘇定方攻滅百濟,奏報傳到長安,振奮了整個長安的人心,現在,玄世璟雖然還沒有滅了高句麗,但是高句麗最後的一支生力軍已經被唐軍所斬殺,此戰斬殺高句麗人九萬,毀了數前頃良田,高句麗最後的氣數,被玄世璟給打盡了。

寫完奏摺之後,玄世璟的目光,看到了書案旁邊放着的家書,眼神瞬間溫柔了下來,再有不到一個月,自己應該就能搬師回長安了,到時候,也就不用像現在這般,八百里加急送奏報,順便再摻雜些自己的私信放在裡頭。

玄世璟將帳外守着的人叫了進來,將奏報遞給他:“八百里加急,送回長安。”

“是!”

少頃,外面陸陸續續的進來幾個將領,一刻鐘之後,營地之中校尉以上的將軍全都聚在了玄世璟的營帳之中。

“諸位,今日一戰,我軍斬首敵軍九萬餘人,此戰過後,咱們便要出發前往平壤城了。”玄世璟說道:“平壤城,那是咱們最後的目的地了,所以,本侯希望,諸位將軍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回到各個營地之中,整頓軍備,督促士卒,咱們還有最後一戰,最爲艱苦的一戰,拉鋸的時間或許是最長的一戰。”

“啓稟侯爺,此戰我軍雖說沒有損失多少,但是一應糧草物資,也已經所剩無幾,末將請示侯爺,是否要從泊灼城和大行城調遣糧草往前線?”後營的一校尉拱手說道。

“如今剩下的糧草還夠大軍幾日消耗?”玄世璟問道。

“回侯爺,不足七日。”校尉說道:“若是從泊灼城運送糧草,四日便可到達我軍現在的營地,若是從大行城調撥糧草,時日略久,約莫要半月。”

“如此,即刻傳令下去,營中挑選五千精銳,星夜兼程前往泊灼城調撥糧草,責令斥候前往大行城,運送糧草,直接送往平壤城方向,糧草運輸途中,斥候之間消息不能斷了,糧草的事情,就交個你去做了。”玄世璟說着,從桌子上拿起一塊令牌,丟給拿命校尉。

校尉接住玄世璟的令牌,拱手應聲。

“其它人可還有什麼要事要與本侯說的?”玄世璟的目光掃視過衆人。

“侯爺,現在水已經衝過了,但是外面敵軍的屍體還都橫陳在大同江案邊呢,是否需要我軍派人去處理?”一副將問道。

第一千一百七十章:希望破滅,瘋了第一千四百一十章:隱瞞消息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調虎離山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逼近第一百六十二章:被人下了藥第三百七十二章:水計第一百六十一章:得手第四百一十二章:利益不是最重要的第二百三十章:守靈第一百二至四章:暫留冷宮第九百七十章:宣政殿議事第四百七十五章:手藝賺錢第二章:天生王侯第五百零四章:陳大德回長安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封后大典開始第九十章:道家袁守誠第一百二十章:李治大婚第一千零一十三章:守與降第八百九十八章:既定的較量第九百七十四章:胡人將領第八十一章:惡人先告狀第二十八章:高原反應第三百零三章:沒有選擇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偶遇來俊臣第四十四章:長安大,居之不易第二百章:事後諸葛亮第五百三十五章:迫在眉睫的比試第一千零八十六章:丟車保帥第一千零五章:一夜第七百零六章:東宮書房第一百九十四章:摸底岐州第一百一十二章:太子良娣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早就料到的結局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想辦法接受第四百七十章:發展纔是硬道理第三十八章:三人行第九百五十二章:巧妙的時機第一百一十章:李二陛下訪東宮第一百三十一章:王氏說:袁天罡是個混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五十一章:順水推舟第六百五十九章:知情第三百一十四章:到達大行城第五百二十五章:投奔第三百一十三章:回長安第一百一十章:秦懷玉的夢想第五百一十二章:佈置第一百六十七章:趕路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脫身第四百八十五章:打李孝恭的主意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李厥的疑惑第九百九十八章:沒長腦子第三百一十二章:有個大膽的想法第一百零五章:荊王府的不眠夜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書院見王禹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後悔第五百四十五章:比試(上)第四百三十三章:皇帝他叔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一丘之貉第五百六十三章:攻卑沙第一百二十六章:接納鄭安?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有福之家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宣判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如何放心第五百五十章:勝負第五百二十一章:秋後算賬第一千五百九十七章:相顧無言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王禹再進宮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爭奪第二百二十一章:回憶殺第四百九十九章:解圍第八百零九章:登聞鼓第一千五百七十章:一片孝心第五十章:玄世璟賣房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師生再見面第七十三章:長孫的病第一千零四十三章:李象來訪第六十一章:玄武摟第三百六十四章:再見泉男生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婚事提前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收拾殘局第二百四十八章:處理第一百六十九章:安排訓練第四百一十二章:大婚之日(下)第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二百二十章:皇子的落馬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李厥回宮第四百七十八章:賊心不死第一百六十二章:被人下了藥第一百八十八章:失敗的父親第一百六十章:出發埋伏第一千零八十二章:長安朝臣第一千五百六十八章:侍疾第一百六十八章:論奶媽的重要性第七百一十章:賬本出錯第二百五十二章:任他起高樓第五百五十三章:到達泉州第十八章:朝堂第一千零一十二章:準備滅國第九百一十七章:爛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