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陪葬昭陵

長孫無忌看着自己兒媳婦兒的靈堂,情緒複雜難明,他是長輩,自然不用穿白衣,也只需在腰間繫上百綢就是了,長孫衝一身白衣,站在靈堂裡,看着長樂公主的棺木怔怔出神,神色之間難掩悲傷,旁人卻是猜不到他這會兒在想些什麼了。

大半天之後,宮裡頭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也緩過神來了,德義帶了李二陛下的聖旨來到了長孫無忌府上,着令長孫無忌好好操辦長樂公主的身後事,順便看長孫衝喪妻可憐,給他升了官,做了中書秘書監,這算是進了三省了。

長樂是皇家嫡出的公主,身後事斷然不會寒酸了去,除卻長孫家操辦之外,李二陛下也敕命鴻臚寺卿韋挺爲喪事監護正使、鴻臚寺少卿崔仁師爲喪事監護副使來主持喪事,聖旨上也說了,要將長樂公主陪葬昭陵。

隔天一早,長孫家的大門就一直敞開着,不斷有人前來祭拜,長樂公主與長孫衝成親十三年,自嫁爲人婦之後,在長安城也有自己的圈子,如今長樂公主薨,這些昔日的故友也要來祭拜一番,除此之外,還有長孫衝的圈子,長孫無忌的同僚等。

家裡有人去世,禮儀上也該過來一趟。

玄世璟和晉陽帶着東西,也到了長孫無忌府上,雖說兩家在朝堂上誰也不怎麼理會誰,過去還有些過節,但畢竟死者爲大,長樂是晉陽的親姐姐,夫妻兩人來祭拜,長孫家也是以禮相待。

兩人走進靈堂,上了香,祭拜行禮,跪坐在一邊的長孫沖和兩個孩子還禮。

見到長樂公主的棺木之後,晉陽一時之間再難忍住,再次流下了淚水。

出了靈堂,遇到了長孫無忌,玄世璟朝着長孫無忌拱了拱手:“長孫大人。”

長孫無忌點了點頭,目光看向晉陽,語氣柔軟了下來:“殿下也莫要太過傷心了,世事無常,還需節哀順變。”

晉陽點了點頭,擦去了淚水:“多謝舅舅,只是姐姐去世,晉陽實在是悲傷難抑,讓舅舅見笑了。”

“人之常情。”長孫無忌迴應一句:“老夫也沒想到,長樂會走的這麼突然,原本前兩天還說是有起色了呢,沒想到......唉......”

所謂的有起色,估計也是迴光返照了吧,長樂一去,對於她的兩個孩子打擊也是不小,倆孩子,年紀最長的也才七歲,另一個才五歲,正是依賴孃親的時候,孃親就去世了。

現在這裡對於晉陽來說是個傷心地,不宜久留,難免晉陽觸景傷情。

出了長孫府,兩人坐上馬車,準備進宮,長樂公主去世,要說最難過的,還是親爹親孃,也就是李二陛下和長孫皇后兩口子,晉陽準備要進宮去看看她父皇和母后,至少有個安慰。

葬禮的流程十分繁瑣,因此長樂公主的棺木要在靈堂中停放不少時候,在陳斂的時候,棺木之中便放了不少藥材,且其棺木也是上等的金絲楠木,棺材雖然有了,但是還得等着墓室裡的外套呢,昭陵那邊自李二陛下登記就已經開始修建了,這麼多年,零零散散的也有不少大臣去世之後,李二陛下下旨讓陪葬昭陵的,所以也陸陸續續有人住進去。

那可是昭陵,皇家陵寢,別說什麼死後入不入祖墳,你家祖墳風水再好能趕上帝王陵寢的風水好?

崔仁師早早的就來長孫無忌府上,打過招呼之後就帶着人去了昭陵那邊,長樂公主的陵寢需要安排一番,崔仁師也會在昭陵那邊住上幾日,等到長樂公主下葬之後再回長安城。

長樂公主的葬禮規模也是浩大,出殯當天,整條朱雀街都被戒嚴了起來,百姓雖然有觀望的,但也是在自己家裡,或者是在酒樓高出,打開窗戶往朱雀街那邊兒看,隊伍浩浩蕩蕩的,一時之間,整條朱雀街上都飄零着白色的值錢。

孫思邈被玄世璟請到了莊子上,爲侯府的人把脈問診,玄世璟也在一旁幫忙。

長樂公主出殯當天,他與晉陽就在玄武樓,從高出看到了整條隊伍出發離開長安城的過程,伴隨着哀樂,還有她的兩個孩子嚎啕大哭的聲音,因爲他們也知道,他們的孃親永遠都醒不過來了,也不會再用慈愛的目光看着他們,他們再也見不到孃親了......

這樣才場景,玄世璟心裡的滋味兒難明,因此,隊伍離開長安城之後,玄世璟便和晉陽去了千金醫館,將孫思邈帶到了莊子上。

對於玄世璟說每年給府上的人檢查一次身體,孫思邈也是同意,反正這樣也沒壞處,相反,這也是個好習慣不是。

宅子的大廳之中,孫思邈坐在了主位上,身邊兒放着小案,上置筆墨紙硯。

可喜可賀的是,王氏還有玄世璟夫妻三人,身體都沒什麼大毛病,這麼多年過去,玄世璟的身子也回覆了正常,與正常人一般,不必再那麼小心翼翼的各種注意了,只是當初在遼東受傷之後留下的暗傷,還需要調理一番,這些毛病年輕的時候可能看不出來,也沒什麼大礙,但是以後年紀大了,毛病可就顯露出來了。

秦冰月的身體也沒毛病,身體倍兒棒,畢竟她從小身體就是健康的,加上常年習武,比一般女子來說,可是健康的多了。

至於晉陽就比秦冰月弱氣了些,雖說有在習武,但並不是每天都有堅持,也就是偶爾騎騎馬練練箭術什麼的,也沒毛病。

倒是府上的大管家,被孫思邈叮囑了一番,若是現在還不開始調理,等到年紀大了,就跟翼國公秦瓊一個模樣了。

沒有秦瓊的命,還得了秦瓊的病,那可了不得。

說白了就是年輕的時候受傷太多,流血太多,傷了根本,虧了元氣,到老了之後,難免血氣不足,身子自然就吃不消,秦瓊調理了這麼多年,到現在也是勉強過日子,平日裡滴酒不沾,不能再像年輕那會兒那般豪邁了。

玄世璟這才知道,原來當年鍾子朔也是上過戰場的。

第一百六十三章:心思第一千二百九十一章:壞透了第二百九十章:春天來了,又到了第一百一十五章:事發第五十三章:威鳳賦第八百章:玄家長子(爲新書求收藏推薦)第二百五十一章:主考官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蘭州的事兒第六十一章:良心好痛第四百三十八章:二桃殺三士第九百六十二章:蠢蠢欲動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長安落腳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希望第三百七十六章:解決第三百二十八章:大表哥與小表妹(上)第五百零九章:玄世璟的演說第八百四十四章:李元祥在書院(下)第二百九十章:何必鑽牛角尖第三百五十九章:刺客的消息第八百二十三章:大理正狄仁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錢莊事宜第二百一十三章:大婚(6)第一百二十七章:鄭安的仇恨第六百三十四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四十一章:李淵病重第三百九十六章:割肉第二百五十五章:好戲開鑼第五百三十五章:迫在眉睫的比試第四百四十一章:李家宗族第二百一十三章:大婚(6)第一百三十六章:認真的孩子傷不起第五百一十八章:可以歇歇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抓起來第二十六章:所謂時機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開端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人性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拼殺第九百零一章:書院的動靜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五百八十章:除根第五百八十六章:殺人第八百七十二章:洗清嫌疑第七十九章:印堂發黑第一百九十四章:摸底岐州第三百六十三章:放棄第二百九十六章:必滅高句麗的理由第五百六十七章:馮家的特殊第一百一十三章:常樂的“家”第二百九十四章:莊子第五十九章:忽悠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重新查看第一千二百二十章:請客吃飯第五十六章:秦嶺事現第七十二章:懲戒第五百一十章:私心第一千二百零二章:賄賂第四十六章:三寶第三百二十九章:動起來第二百四十六章:來無影去無蹤第六百八十五章:置身事外,難第二百六十一章:目標遼東第一百五十8章:岷州軍情第八百七十九章:蠢材第八章:玄世璟與常樂重傷第三十一章:思量第一百二十六章:接納鄭安?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抓起來第五百九十四章:百濟使臣第三百八十九章:工匠之重第八百八十章:小姐與三寶第二十三章:帝后夜話第二百七十四章:娘子軍的安置第五百七十九章:送禮,無官不貪第五百九十六章:長老第五百四十九章:結果第三百七十八章:第三百九十九章:李二陛下的毛病第八百六十六章:邪門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抄家(上)第四百五十四章:將太子拖走第六十七章:皇家那些事兒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善後第八十二章:玄家的故事第二百二十二章:清風皓月第六百九十七章:家中客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所謂的黨朋第三百九十一章:歸程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後宮第二百三十一章:包湯圓第七十三章:闖府第一百三十三章:心意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師生再見面第一百一十五章:東宮屬官第五百五十一章:放人第八十五章:鹿山書院第九百七十七章:一人插個flag第一百零九張:操心保命第五百四十二章:時間、地點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婚事提前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