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不虧是老李家的人

府兵帶着這幾十騎朝着營地出發,玄世璟和晉陽則是回到了宅子中。

“這些老兵的樣子,早就應該想象到纔是......”晉陽嘆息一聲。

“嗯?聽你這語氣,怎麼,是期望太高?”玄世璟問道。

晉陽點點頭。

“很正常啊,想想這些人,最老的一批,大唐還沒建立的時候就跟着昭公主殿下爲李家打天下,如今英雄遲暮也是很正常的事,是人都會老去。”玄世璟說道:“這娘子軍中,起初收編的人數最多的一支隊伍便是胡商何潘仁,現如今存留到現在的老人,大多也都是原先何潘仁那支隊伍的,不過跟了昭公主殿下之後,他們就只有一個稱謂,那就是娘子軍,娘子軍守娘子關,無論傷殘疾病,這一守就是一輩子,即便他們什麼都做不了,就憑藉他們早年爲大唐流血流汗,陛下將他們託付給咱們,我也願意養着他們,而且現在看來,他們也不是什麼都做不了,對吧?”

“是啊,英雄,總有遲暮的一天,他們有個好歸宿,想必姑姑在九泉之下,也會很欣慰吧。”

“走吧,一起去書房,這娘子軍到莊子上,還有一大堆的事兒需要安排呢。”玄世璟拉着晉陽的手朝着書房走去。

侯府的書房向來是個神秘的地方,只是再神秘,當家主母也是能進得去的。

書房之中,玄世璟與晉陽相對而坐。

“夫君,妾身現在需要一些人手。”晉陽說道。

晉陽出嫁之後,李二陛下派遣在她身邊兒的暗衛也就不在身邊了,而是回了宮中,所以現在晉陽想要辦事,卻一時之間沒了可用的人手。

“你是想查佛門?”玄世璟問道。

昨天與晉陽說了這麼多佛門道門的事情,若是晉陽心中不起意,玄世璟這才覺得奇怪,畢竟是李家的人,有人堂而皇之的挖李家的牆角,與朝廷搶糧食、搶銀錢,晉陽怎麼可能放任不管。

所以說,李家人都是屬強盜的,那皇宮修的好看,大氣磅礴,說個不好聽的,就是一強盜窩,自己娶了個小山大王,只不過這小山大王有點兒萌。

“嗯,先暗中查探一番,查查佛門的底細,若是真如夫君所說的那般,那這些年,的確就是朝廷出了紕漏,得下手整治才行。”晉陽說道。

“那你若是查清楚了,又打算怎麼辦?直接進宮告訴父皇嗎?”玄世璟問道。

晉陽只是個公主,還是已經出嫁了的公主,若是原先在宮中,她的身份僅僅是李二陛下的女兒,即便插手一些事情,李二陛下不會介意,朝臣們也不會介意,畢竟是對朝廷有好處的,但是現在卻不一樣了。

現在的晉陽是東山侯的夫人,出嫁了的公主,插手政事,或許李二陛下不會介意,但是首先長孫皇后就不會再允許晉陽這般胡鬧下去,朝臣們也會有不一樣的聲音。

一個牝雞司晨的名頭砸下來,現如今的晉陽也是擔待不起的。

“這......”被玄世璟這麼一說,晉陽也拿不定注意了,想了想,想起了昨天離開的袁天罡:“袁道長不是與佛門之間不對付嗎?”

“哦?是想利用袁天罡?兕子倒是聰明。”玄世璟笑道:“的確,現在的袁天罡巴不得抓住佛門的把柄往死裡整呢,只是不知道袁天罡是否會像兕子想的那般聰明。”

“此話怎講?”晉陽問道。

“若是袁天罡拿着兕子調查出來的東西私底下去找父皇說佛門的事情,倒還好些,就怕他急功近利,將佛門見不得人的事兒一股腦的公佈於衆,這樣不單單救不了道門,反而會令所有人反感,包括父皇。”玄世璟說道。

晉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的確如此,若是私底下找父皇告知此事,父皇有足夠的時間與朝臣想出對策,來處理佛門現在的情況,但若是一下子公佈於衆,朝廷可就不好下手了,袁道長還得罪了人,只是,袁道長能夠享譽道門,享譽關中,不會連這點兒事兒都想不到。”

“嗯,說的是,不過保險起見,你還是提點他一兩句吧,別叫他得意忘形了,兕子若是想查佛門,就讓錦衣衛的樁子去查吧。”玄世璟說着,從書案底下的小箱子中拿出一塊牌子遞給晉陽:“這是調動錦衣衛的令牌,無論是神侯府的錦衣衛還是在外面的樁子,都可以隨意調動,錦衣衛倒還好,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暴漏那些樁子,那些人往後還有大用處。”

“嗯。”晉陽點頭,接過了玄世璟手中牌子,看着玄世璟,問道:“夫君,妾身是不是太過......”

“你是我的妻子,是大唐的公主,而我,也是大唐的侯爺,不是嗎?”玄世璟笑着問道。

“嗯。”

既然晉陽都想要插手調查了,玄世璟又怎麼可能真的袖手旁觀,而且,佛門啊......

如同飯桌上王氏說的,現在莊子上還是相安無事,只是這兩天明顯的莊子上的人去長安朝拜的人多了起來,恐怕再過個幾天,長安城的佛門就敢把法會放到莊子上來了,到時候又會蠱惑多少人?

玄世璟倒是不怕莊子上的地會被那羣禿驢忽悠走,地是侯府的,是玄世璟的封地,只要玄世璟不鬆口,沒人能拿走。

莊子上八成人都是當年侯府收留的流民,種的地都是侯府分下去的,東山縣府衙那邊根本就沒給他們分地,他們成了侯府的佃戶,也僅僅是在府衙那邊登記了一番罷了。

對於百姓花錢求心安的做法,玄世璟能夠理解,但是理解歸理解,卻是不支持,打個比方,若是長安城鬧饑荒,能夠填飽肚子的只有手上的錢買來的米麪,而不是佛門的幾縷香火。

或許佛門會開棚施粥,玄世璟見過他們所謂的粥,清湯寡水,一碗粥,幾粒米,指望着這樣的粥活命?

一場大災下來,若是連續施粥十幾天,這才花費多少?而佛門平日裡積攢的百姓們的香火錢,又是多少?

第四百四十九章:君心第一百零七章:命案現場第六百五十七章:一定要插手第四百五十一章:講故事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七十二章:懲戒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崔孝益“自殺”第二百零四章:萬人空巷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沒用的棋子第三百四十九章:大勢成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捨得第二百二十八章:人生在世,且行且珍惜第六十九章:竇逵的來歷第九百二十章:京兆尹第十一章:幕後之人第一百二十三章:秦冰月的身世(上)第一千零三十章:銀山到手第一千一百一十章:莊子上的陌生人第二十九章: 玄明德與李承乾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皇帝的計劃第一千零八十五章:下場第六章:阻擊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想辦法接受第五百七十一章:關門打狗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給孩子留後路第八百九十三章:給個圈兒讓他自己鑽第四百五十五章:廢太子第五百三十章:殺人第一百五十三章:所憂所慮第二百七十一章:一年之計在於春第八百五十七章:玄武樓的會面第一百零八章:有人造反你管不管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沂州城官府第九百九十六章:陰謀,陽謀第二百九十四章:莊子第五百章:旁人所看不到的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竇家的不對勁第二百一十九章:見李恪第一千零九十一章:當中訴說第四百三十一章:利益至上第五百三十章:新的元日(上)第三百三十八章:偶遇武媚娘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弔唁第六百三十三章:勢如猛虎第一千二百三十章:召集大理寺官員第一百三十五章:丹成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宴席第四百九十章:劉叔鎮場第七百八十二章:每當看到推薦投給老書我的心楞個痛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宣判第十四章:退敵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彈劾齊國公第四百六十一章:宮中召見第二十章:執掌降兵第一百二十九章:給鄭大少下套第六百六十六章:說到底還是利益第八十五章:信任危機?第五一十三章:訓練的前奏第七百九十五章:天子之威第八百零九章:登聞鼓第九百五十五章:被貶的于志寧第三百七十五章:截流第一千五百四十章:請罪第三百八十二章:高藏的使臣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李厥與安安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清理善後第八章:不足之症第三百二十二章:李泰異常的態度第一千三百八十章:立太子第四十五章:道政坊要宣傳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兩邊倒第五百零七章:給高句麗的一道菜第六十三章:死罪可免第一千四百零九章:僞證第五十一章:看房第六百九十九章:伏案第三百三十七章:小公主要出宮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約見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爭奪第五章:行動開始第三百三十四章:江慕晴的身手第四百六十三章:上摺子的人第一百九十五章:誰家的攤子第四百二十二章:李安儼的謀劃第二百一十六章:開了個很不好的頭第一千一百零八章:再回琅琊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波瀾第五百九十九章:島上的勢力第四百五十二章:兄妹第一千四百二十二章:小本本第二百一十八章:娘子關來人第九百二十三章:藉口第八章:玄世璟與常樂重傷第二百八十八章:單蠢的和尚第一千四百零二章:牽扯到的舊案第五百五十一章:放人第四百六十六章:李安儼與方士第五百一十二章:招生報名第三百八十八章:進宮面聖第一百五十章:特殊的聘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