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天下之主

花開有落時,?人生容易老,故此,古人有詩云‘常恐秋節至,尡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當明月將空靈寒芒灑在人間大地上,古代的哲人望着波光粼粼的河流,會發出‘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此番感慨。

“這個世界上沒有長生不老,能和天上明月比肩的,只有地上的石頭,從古至今,追求長生享樂的帝王只是會淪爲後人的笑柄,只有在位時以天下爲己任,爲百姓謀福利的君王纔會被後人所稱讚。

生命之意義很早就被廣泛探討,不論是西方的三個哲學終極問題,還是東方的格物致知,不論是唯物或是唯心,都指明瞭一個道理,生老病死是萬物倫常,承乾,你在書院已經系統的學過了書院所教授的那一套理論體系。爲師也不想再過多重複,可是,你要知道人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會對這個世界產生影響,無論你是市斤小民,還是朝中勳貴,你好一點,世界便會變得好一點,你壞,世界便會變得壞一些,但是,身在高位就會對這個世界產生更大的影響,你如果好,那麼世間的百姓都會福澤恩惠,你若是壞,那恐怕天下百姓就會遭受大的災難。

承乾,陛下已經將天下打了下來,可是你並不能坐享其成,因爲一旦你登上皇位,擺在你面前的艱難險阻並不比陛下當初容易。各民族之間的民族矛盾。商業和農業的競爭。還有勳貴與貧民之間的矛盾,這些都是你需要去安定解決的,俗話說‘打天下易,守天下難。’記住我前面說過的話,只要你在那個第一人的位置上,就莫要貪圖享樂,親近奸臣,因爲這大唐百姓的命運。都繫於你一人手中。。。”

。。。。。。。

“陛下睡不着嗎?”微微抖動的燭光中,一名長相華美的年輕女子緩緩掀開輕紗帳,對着窗前一名身穿白衣睡服的年輕男子柔聲道。

“哦?凌妃你醒了。”站在窗前的白衣男子轉過身,一地月光如同銀霜一般披灑在他的身上,看上去十分縹緲靈虛。

“陛下是有什麼煩心事嗎?”美貌女子緩緩從從牀榻上走下來,將一件絲綢披風披到了白衣男子身上。

白衣男子又擡起頭朝着天上的明月輕輕嘆了一口氣:“寡人睡不着。”頓了頓之後,他才繼續道:“登基大典之前,徐師去東宮與我促膝長談了一夜,寡人當時對徐師的話不以爲意,當時只是沉浸在成爲天下之主的興奮中。可是隨着開始着手管理朝堂上的事,寡人竟然發現。其中許多問題,都曾是徐師曾經告誡過寡人的,每每思之,寡人都會兢兢業業,唯恐出了什麼差池。”

“陛下太過拘謹了,朝中之事還有宰相大人他們處理,陛下無需過於憂心。”

白衣男子淡淡的看了那美人一眼,然後搖了搖頭,輕聲道:“凌妃,你不懂。”說罷,他便朝屏風外道:“來人,給朕更衣,朕要去父皇的大安宮求見父皇。。。”

。。。。。。

世界總是有一種獨特的運行規律,當算準了所有人的性格之後,只需要做一點微小的影響,便可以讓一切都按照早已規劃好的事物運作。

李承乾繼位之後的所作所爲要比徐陽想象的好的多的多,畢竟身爲一個從古至今第一個接受了現代化世界觀教育的皇帝,李承乾的表現可以用出人意料四個字來形容。

首先是廣納人才,李唐王朝從不缺乏人才,是金子也總會發光,就比如一直在南山書院編輯部擔任主編的馬周,還有小武和小狄,都被李承乾以‘思維獨到,簡潔睿智’爲由,而聘請到朝中擔任朝中高官,馬周擔任左僕射一職,小武擔任女官祀奉侍郎,乃是女官中的最高官位,小狄則是成了禮部侍郎。

其次,便是放棄重農抑商,改爲農商平等發展,同時組建朝中算學能臣,成立大唐戶部金融管理部門,專門統籌大唐的紙幣印刷量。

更爲難得是,李承乾居然眼光獨到的窺得科技對經濟的影響,在全國上上下下的報刊雜誌上發表鼓勵那些研究奇物發明的民間人士,同時加大對南山書院的銀錢投入,力求大唐的科技能夠一直走在時代的前沿。

這一切,都能看出李承乾的慧眼如炬,他沒有辜負徐陽這十幾年來在他身上投入的巨大心血,從小就接受後世理論教育體系的李承乾,他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已經和後世人極爲相似,思考問題也擺脫了古代人固有的思維侷限,這讓徐陽大感欣慰,原本歷史上的這位悲情太子終於能夠登上原本屬於他的皇位,這是歷史的顛覆,更是徐陽的勝利。

在關注着李承乾動作的同時,徐陽還在觀察着其他幾位皇子的動態。

李泰已經徹徹底底的成了一名科學工作者,如今的他,似乎都已經忘記了太子的身份,除了命令下人收集科研使用的一些材料以外,他吃住都在書院,沒日沒夜的研發飛行器,自從徐陽上一次給了他一些提示之後,他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幾乎是一日三試飛,距離真正靠蒸汽機飛上天空的第一代飛機已經十分接近,至少徐陽就認爲,和萊特兄弟發明的固定型機翼的飛機一般的飛行器面世已經指日可待。

幾個皇子中,和太子李承乾最接近的,還當屬四子李恪,因爲大軍擴張的原因,吐蕃已經成爲了大唐現如今的邊境之地,無數大軍從這裡開波,這也造就了吐蕃的飛速發展,無數的商隊和奴隸抵達這片高原,用他們一路揮灑的汗水,將這片聖地變成一處大唐的城市,但是李恪有一個特點,那便是爲人極爲孝順,李二也知道不能讓其餘兒子的勢力發展太大,於是於今年九月招他回京,李恪也是隨即答應,這下,他的威脅也已經解除。

其餘的幾位皇子,要麼就是胸無大志,要麼就是年齡太小,對於李承乾的繼位,他們都沒有表現出異議,所以皇室的血腥廝殺,不知不覺也早已被化解。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但站在最巔峰處的那個人,不再是李二,而是無可爭議的李承乾,徐陽也期待着他能帶給自己更多的驚喜。。。。

。。。。。。

ps:??感謝書友氵回噯大大的一張月票,還有書友書友121020124456200的兩張月票,拜謝!

第38章 自行車上市(一)第35章 各方反應第6章 玻璃帶給你光明第14章 吐蕃的和親第49章 長孫家的鍊鐵業第13章 帝國間的交鋒第41章 天下盡歸唐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24章 長安KTV六十七章 兩位少奶奶第53章 倭國奸細第10章 ?長安城的一天(上)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26章 佔領琉球第34章 陛下親臨第14章 凌煙閣二十五功臣(上)第63章 霹靂院與書院第39章 伊人相伴第54章 大唐新變化第58章 宵禁廢除論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4章 科舉張榜第48章 永結同心第21章 蹴鞠!蹴鞠!第22章 長安的年輕貴族第13章 帝國間的交鋒第50章 慶功宴第26章 佔領琉球第17章 ?再臨幽州第3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27章 城管出動(下)第17章 甕中捉鱉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38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下)第1章 廟堂之高第10章 ?長安城的一天(上)第62章 遁入紅塵第56章 大唐,黃雀在後!第5章 大雁塔的遺蹟第19章 大唐的首塊金牌(下)第64章 拒倭於國門之外第32章 煤礦的分成第38章 皇子徐念卿第33章 西遊絲綢路第25章 一件衣服引發的‘慘案’第60章 世界上的巧合第10章 李二家的朝堂(下)第29章 夜襲高麗第52章 大火燒山第7章 帝師李綱第23章 東宮秘聞第39章 喋血弓弩第9章 李二家的朝堂(中)第49章 歸國之賀第49章 貞觀蝗災第56章 航海前的準備第23章 東宮秘聞第8章 傳國縣侯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56章 吾皇召見第22章 南山書院第61章 莊中軼事第62章 攻守博弈第14章 大唐茶葉聯盟公司第50章 化學院助手第10章 醫學實驗室第17章 運動會開幕式第4章 有女初長成第45章 ?千里捷報(上)第8章 長孫來莊第2章 長安,長安!(下)第39章 自行車上市(二)第63章 土山崩,則火攻第61章 ? 香豔軼事第55章 太子李承乾第9章 夢醉西樓第36章 提攜玉龍爲君死(中)第15章 萬邦運動會第1章 天文奇觀,九星連珠第23章 偷襲計劃第62章 酒館打架第34章 那些年的軍訓日記第15章 揚帆起航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20章 城管招人,買賣奴隸第16章 開幕式前夕第51章 書院的聚會第41章 自行車專賣店第30章 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第58章 太液湖畔第59章 中亞局勢第13章 鬼谷的能量第35章 商賈戰友第19章 登韓抗戰第2章 鯨魚入城第12章 運動會的準備第54章 科技的啓蒙第34章 帝國的士兵第30章 封地初改建第48章 老袁的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