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一絲寒意

話沒說完,就看到魏徵躬身走出列,一臉嚴肅。

李世民隱約已經猜到魏徵要說何事,微微皺了皺眉,說道:“說吧,什麼事。”

莫不是這魏徵已經投靠了太子門下?

如此想着,李世民眸中閃過一絲寒意。

魏徵朗聲說道:“臣有本要奏,王秦壽仗勢欺人,未到租期便強收佃戶田地,甚至還出手打傷佃戶。”

“哦?”李世民佯裝不知,詫異道:“還有這種事?”

“真有此事?”

李世民多問了一句。

誰知那魏徵卻因着這一句話,語氣卻是有些猶豫了,”這臣倒不確信,只是近些日子,這則消息在長安城內已鬧得沸沸揚揚。”

“啓稟陛下,此事千真萬確。”魏徵話還沒說完,便有一人緩步走出列,正色道:“臣在聽到這則消息後,只覺得王並非是那樣不講道理的人。”

“所以第一時間便派人調查此事。”

“調查得出的結果正如魏大人所說。”

此人是刑部侍郎翟羽。

“哦?”李世民這下更覺得有趣了。

微微眯起眼,背依靠在龍椅上。

認真說起來,這件事確實也應該由刑部去管,翟羽身爲刑部侍郎,主動調查此事倒不是不妥。

只是,以往刑部在遇到這種事,大多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更別說主動把這件事攬下來了。

與此同時,刑部尚書李靖卻是眉頭緊蹙。

“那你們說,此事該如何處理?”李世民問道。

翟羽微微頓了頓,躬身行禮卻不言語。

而倒是魏徵義正言辭道:“臣以爲,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譁〜”

此言一出,頓時叫整個大殿都靜下來,各個官員皆是倒吸了口冷氣。

這魏徵,是不是太大膽了些。

溼王可是陛下現在的心頭寶,莫說入獄獲罪,怕是就連公堂問罪都是不可能的事吧!

魏徵這話,過了。

“這樣啊。”誰知衆人並未等到李世民的暴怒,恰恰相反,李世民反而語氣平淡的說道:“溼兒他是怎樣的人,朕心裡清楚。”

“出手傷人一事,有待商榷,但正如杜大人所說,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該審還是要審。”

“只是這審的辦法,還是要顧及設兒的身份。”

此言一出,讓所有人都爲之一震。

陛下的態度!

變了!

雖然陛下的言語中難免還是偏頗向秦壽,但口風卻是鬆動了。

自古以來,陛下對皇子的態度,那可是牆頭上的風,而大臣則是牆頭上的草,風吹向哪兒,他們便會偏向哪兒。

先前陛下對秦壽寵愛有加,所以大臣對於秦壽的態度都比較曖昧。

誰承想這秦壽竟仗着陛下的寵愛,開始無法無天了。

如此一來,也難怪陛下的態度會有所轉變了。

李世民看着朝堂下各懷心思的大臣,眯了眯眼,心裡卻是唏噓不已。

常年太平,這羣人的心思都開始變了。

他們的心態由一致對外,開始慢慢的傾向於對內的朝野爭權。

這是亙古以來,所有政場都會遇到的問題。

李世民不怪他們提前找好歸屬,但這並不意味着李世民對這件事置之不理。

只不過這種事,其中牽連太多。

若不能妥善處理,怕是大唐朝廷都得脫層皮。

翌日,秦壽醒來後,便拿起昨日批註的《詩經》趕往了翰林院。

按說起來,秦壽身爲上品官員,理應參加早朝。

但因着婚假的緣故,倒是可以暫且不去早朝,直接前往翰林院。

長安書局位於翰林院的角落,有竹林環繞,倒算得上雅緻,顯得更有股書香氣。

推開門扉,裡面只有寥寥數人埋首書山,聽到腳步聲後擡頭看了看,有幾人微微點頭,算是打了招呼。

而有些更乾脆,直接又低下頭。

沒有人主動攀談,秦壽也樂得清靜,將昨夜還未註釋完的《詩經》擺在桌上,而後又開始了自己的摘抄之路。

從現代版《詩經註釋》搬遷到《詩經》上。

一邊摘抄,秦壽還一邊琢磨着,古代人都有字或是號。

自己要不要取一個名號叫:文摘公。

當然,這只是秦壽閒的無聊胡思亂想罷了。

一直到了晌午,杜如晦處理完手頭事務後,才姍姍來遲。

一見到秦壽,杜如晦便皺起眉頭,在朝堂上陛下的態度仍歷歷在目。

杜如晦趕忙走到秦壽身邊,輕聲說道:“溼王爺,您跟我來一下。”

雖是摘抄,但一上午來,也是把秦壽整的頭昏腦漲。

暈乎乎地擡起頭,看着杜如晦緊蹙的眉頭,頓時有些疑惑。

但還是隨着杜如晦走了出去。

“杜大人把我引到這兒,所爲何事?”

待兩人來到一處僻靜的屋內,秦壽問道。

杜如晦一言難盡地看了看秦壽,又看了看案牘,搖頭嘆息道:“此處也沒旁人,我就直接稱呼你爲小李公子了。”

“小李公子,你這次可是真的過於魯莽了啊!”

秦壽知曉這是在說自己出手打傷陳家豪的事,微微揺頭輕笑道:“那陳家豪爲非作歹多年,仗着里正身份,欺壓村民。”

“我那日去往陳家村的時候,他正在脅迫劉瀚宇的孃親,劉瀚宇是我的下人,這事,我不得不管。”

杜如晦何嘗不瞭解秦壽的性子,他知道若不是真個把秦壽逼急了,這個生性懶散不喜招惹是非的傢伙,是不會貿然出手傷人的。

“你可知道,陛下已差人審查此案了?”杜如晦看着秦壽風輕雲淡的樣子,有些無奈。

這件事可大可小,說白了就看有沒有人在其中作祟,陛下肯不肯站在秦壽這邊。

李世民連秦壽連殺崔家下人十數人的事都能壓下來,這出手打個人,難道還能擺不平?

很顯然,之所以不過問太多,就是擺明了不想管。

就連杜如晦都有些琢磨不透,爲何陛下前後態度轉變的如此之大。

秦壽聽聞此言也是微微一驚,但隨即恢復正常,笑道:“出手傷人確實觸犯了大唐律法,父皇秉處理,這是對的。”

杜如晦:“???”

合着你們父子倆是不是早就有了計謀,故意整這麼一出?

但理由呢?

總不能圖一時新鮮吧?

不過隨即杜如晦便有些想明白了,這件事發生在長安城外,而且在秦壽下午剛出手,第二日的清晨便傳遍了長安。

第5章抱着箱子的是誰第221章憤怒第460章 後果自負第388章 報效國家第148章充滿了恐懼第341章 犯不着第406章 賦稅第287章故意爲之第481章 不太聰明第448章 情投意合第281章 勤學好問第310章 滿滿的心疼第459章 正兒八經的親爹親孃第159章 求饒第393章精銳第175章獎勵第481章 不太聰明第66章沒談過戀愛第244章出了口惡氣第193章英雄第458章 加大了籌碼第357章 防患於未然第135章恭喜第222章徹底衝散第446章 不會謀反第128章 昏昏欲睡第420章 察言觀色第31章精心打扮第426章 熬藥第314章相認第382章 高攀第264章流放第191章簡單的人第416章千金難得第392章 金錢收買第176章牛痘疫苗第261章熱鬧與歡喜第268章享受俸祿第452章 墜入愛河第467章 宰相千金第203章說不了謊的第491章 早就猜到了第409章 搶購第471章 不識擡舉第98章免禮第167章天機不可泄露第88章八卦事第322章 多沒面子第153章 波瀾不驚第249章 穿透第23章尋開心第249章 穿透第379章 聖旨第309章回禮第80章致命打擊第409章 搶購第126章 待遇第128章 昏昏欲睡第189章撤離第139章十分謙遜第443章 和親第238章罵我第179章尊重第117章 學識淵博第299章恭敬行禮第389章 不可失禮第334章 氣勢第387章 不見任何人第364章 喜憂參半第91章若有若無的聲音第92章爽朗的笑聲第358章 狼狽不堪第482章 契約第466章 孝順的孩子第504章 大仇得報第510章 挑刺的第324章 推演預測第382章 掌上明珠第157章 碎碎念第247章 不知天高地厚第230章輕舉妄動第387章 不見任何人第495章 溫文爾雅第258章節節敗退第153章 波瀾不驚第394章 划算的買賣第105章 覲見第79章單獨召見第349章 謙謙公子第98章免禮第117章 學識淵博第114章接旨第30章打道回府第115章顧忌第77章打了個寒顫第174章已經完成了第64章規矩第217章大放異彩第480章 賣給誰不是賣第291章契約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