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回 衆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

也不知道是盧太翼舌頭大,還楊廣沒聽清,楞把“六世五主”聽成了“六神無主”,但“母儀天下”四字,聽得真真切切,楊廣爲官以來,立功心切,這句“母儀天下”讓自己心中頓時有了高傲之心。

楊廣說道:“我夫妻若真有貴不可言,母儀天下之日,先生恩德永記不忘!”

主客正互相恭維寒暄,這時魚俱羅進來,說道:“公子、夫人午飯已熟,可以進用。”楊廣對盧太翼說道:“先生同請。”

有隨從端上酒飯,衆人午時進膳。交談之中,楊廣覺得這盧太翼說得有些玄機,便想邀請同行,盧太翼卻屢屢推辭。

進膳之後,楊廣對盧太翼言道:“先生儒雅,又通相術,在下誠摯所請,邀請先生共往京師,我定能保舉引薦。”

“盧太翼道:“多謝公子美意,來日方長,你我早晚還有再見之時。”

楊廣問:“會在何方再見?”

“此乃天機,自有請我入京之人。”

楊廣見盧太翼百般推辭,也不再難爲,便與蕭珺上了車攆,車駕前行,楊廣說道:“聽那盧先生談天說地,倒也有趣,沒想到你這六神無主之人,還有母儀天下之命。”

“盧先生幾時說我六神無主了。”

楊廣笑道:“我看你平時提這個申冤,幫那個操心,就有些六神無主。”

“殿下好壞……”一對小夫妻,說說鬧鬧之中,便隨着車隊回了京師。

到了日落時分,果然倒了京師大興城,楊廣、蕭珺不敢怠慢,直奔皇城,拜見隋文帝楊堅。

楊廣、蕭珺二人來到寧安殿,楊堅與獨孤皇后剛剛進了晚膳,得知晉王歸來,老兩口是倍加思念。楊廣、蕭珺入了寧安殿,施了大禮,楊堅命宮人賜坐。一家四口,圍坐一起閒聊起來。

楊堅道:“朕已得知,吾兒督管幷州,數次與突厥交戰,解了朔州之圍,還收復雁門,功勳卓著。”

楊廣道:“兒臣年少,幸虧諸位將軍鼎力相助,才得勝利。只是兒臣不解,突厥在隴西、幽燕等地突破關隘,屢屢得逞,爲何一夜之間,迅速退兵,撤出長城。”

隋文帝楊堅道:“朕聽說突厥五大可汗,內部不和,互相猜忌,才造成失利。朕已命在幽州的獨孤晟趕赴京師,通告敵情。另外朕已加封了你手下兩員愛將,魚俱羅晉封行軍都督,燕榮調任青州總管。”

魚俱羅加封理所應當,但楊廣和蕭珺聽了燕榮提拔青州總管,心裡着實意外,剛想開口數落燕榮,只聽獨孤皇后把話鋒一轉,說道:“再過幾日,你四弟楊秀,將任益州總管,前往西川。哀家與你父皇商量着,後天中午,皇室宗親一起吃頓團圓飯。”

看着獨孤皇后臉上添了幾分興致,楊廣、蕭珺趕忙陪着笑臉,喜道:“母后這般安排,如此最好。”看楊堅和獨孤後正在興頭,便未敢提及燕榮罪過。

過了兩天,隋文帝楊堅與獨孤皇后在寧安殿擺下宴席,宴席從簡而制,並不奢侈,到席的也只是楊堅兒女和太子妃元氏,晉王妃蕭珺。

酒席分作兩桌,隋文帝楊堅與太子楊勇,晉王楊廣、秦王楊浚、蜀王楊秀、漢王楊諒一起,以及太子的兩個孩子;第二桌乃是獨孤皇后、太子妃元氏、晉王妃蕭珺、秦王妃崔氏,以及幾位尚未出嫁的公主。

一家人歡聚一堂,一團和氣。太子妃元氏,最愛化妝美容,自從蕭珺嫁給楊廣,就一向妒忌蕭珺美貌,酒席之間正好挨着蕭珺,元妃便問蕭珺:“妹妹隨晉王遠去幷州,如此美麗的容顏,豈不是要被風沙吹傷?”

蕭珺道:“何嘗不是呢,嫂嫂是沒去,臨到京師那天,半路遇了個算命的半仙,爲我與晉王占卜,竟說我面相六神無主,差點被這半仙氣死。”

元妃是個喜好占卜的女子,一聽這話,便問道:“這半仙姓氏名誰?我到也想算算。”

蕭珺說道:“叫盧太翼,就在離大興城北面不遠,霞口山攀林澗的林中隱居。”

這不說不知道,元妃可是聽說過這大名鼎鼎的盧太翼。此時占卜術在各地盛行,隋朝有四位神算大家,這四大家都文明遐邇。

第一位名叫高德,字有才,中原人氏,最擅長觀測天象,既是太子楊勇的密友,又在朝中任司天監;第二位名叫韋鼎,字超盛,京兆人氏,以測八字擅長,爲隋文帝楊堅所用,新任光州刺史;第三位是楊伯醜,馮翊武鄉人,專攻周易五行,隱居於華山;第四位便是盧太翼,字協昭,原本複姓章仇,閒居問道,不求名利。博覽羣書,精通占卜算曆,最善面相,爲世人稱道。原本在白鹿山隱居,因爲求他占卜算命的極多,所以爲避開麻煩,纔到大興南北的一片山林之中隱居起來。

太子妃元氏得知了盧太翼隱居霞口山攀林澗,暗想要能把這神人請來,爲太子算上一卦,看看幾時能做皇帝,豈不更好,便將隱居之處牢記於心。

皇室宗親在宮中吃了家宴,隋文帝楊堅難得團圓,心情極佳,似乎意猶未盡,楊堅樂道:“如今朕兒女孝順,子孫滿堂,宗室和睦。真勝過仙人生活。”

獨孤皇后言道:“聽說今春秀春園的花草早開,都說這是國家祥瑞,陛下若有雅興,不如往秀春園去賞花做賦?”

偏巧楊堅正有此意,說道:“皇后所言,正合我意,令皇子、王妃、公主及皇孫一同陪遊秀春園。”

初春乍至,天氣尤寒,旁邊的宮女、太監們給楊堅和獨孤皇后拿來披風,衆人皇室跟隨其後,一起來到秀春園賞花。楊堅言道:“今春花芳草繁茂,花朵早開,可謂祥瑞。孩兒們當賦詩以助興。”

獨孤皇后言道:“孩兒之中,太子妃廣博詩書,才藝出衆,先開頭吧”

太子妃言道:“那女兒就獻醜了。”旁邊幾個丫鬟端上筆墨,太子妃元氏頓了頓筆,凝思片刻,在紙上寫道:

綿綿冬雪送秋霜,今逢春來滿芬芳。

遙知南雁猶未還,卻聞淡淡瑩草香。

楊堅和獨孤皇后看了此詩,連連稱好,誇得元妃故意裝出一副害羞姿色,元妃又說:“秦王殿下,琴棋書畫最精,不如讓秦王也做詩吧。”大家連聲稱好,又把秦王楊浚擁到筆墨之前,秦王楊俊寬仁慈愛,飽讀經文,一心向佛,可幾次請旨去做和尚,楊堅都不准許。楊俊一看輪到自己作詩,不假思索,提筆邊寫:

芳草早開逸羣邦,不擾靜心坐佛堂。

送去浮世守清淨,只存慈悲在心腸。

隋文帝楊堅一看三皇子楊俊內心如此向佛,遊興正濃,也不願當面訓斥,便說道:“皇兒一心敬佛,虔誠可見,也算借花獻佛,大夥在瞧瞧誰還可做詩?”

太子妃元氏腦子一轉,自己最嫉妒蕭珺美貌,可蕭珺學識不深,不如捉弄一番,鬧個笑話,也讓大家取笑一下蕭珺。

元氏言道:“啓稟父皇,母后,既然秦王借花獻佛,不如再來個以花喻兵戈,讓晉王妃用花草做首邊塞詩如何?”

蕭珺一聽此言,趕忙擺手言道:“嫂嫂好會取笑人,我又不曾度過多少書,哪裡能用花草來做邊塞詩。”

獨孤皇后笑道:“太子妃說的也是,確實難爲晉王妃了,這花草與邊塞有什麼干係,出這題目也夠難了,不過蕭珺也在宮裡學了些詩書,不如試試看,做不好也沒什麼。”

太子妃元氏又取笑道:“那算命的半仙說你六神無主,我看這下子妹妹真就六神無主了。”說完衆人哈哈大笑,蕭珺一看太子妃百般刁難,羞得臉面通紅,只好答應以花草爲題,做首邊塞詩。蕭珺拿起毛筆,抿着嘴左思右想,這才寫下:

塞內芬芳塞外黃,壯士空把旌旗抗。

落瓣飄絮追風淚,雉羽鵰翎入箭囊。

蕭妃寫罷,嘴裡不住的默讀,生怕鬧出笑話。楊廣知道蕭妃最怕被母后問及詩書才藝,所以心裡也是敲鼓。

楊堅在一旁看來這四句詩,說道“妙,妙啊。蕭妃四句七言,便把花草和邊塞相連一起,看來前藩去往幷州,真是不虛此行。”

獨孤皇后也說:“我看蕭妃進步極快,詩書才藝已不遜於宮中這些丫頭。”

這時一直站在一旁的楊廣這才走過來,說道:“孩兒隨軍征戰之時,蕭妃獨謹記母后教導,孜孜不倦,進步斐然,平日裡與八弟蕭瑀書信往來,字也練得愈加好看。”

獨孤皇后一聽蕭瑀,起興問道:“對了那蕭瑀前年跟着你夫妻,來我大隋之時才九歲,還是個頑皮孩子,如今又長高了吧。”

蕭珺言道:“回稟母后,蕭瑀天資聰穎,機敏好學,下個月就十一歲了。”

“好歹也是樑國的皇子……”獨孤皇后轉身對楊堅說道:“蕭瑀是孃家人,我大隋應知客情,陛下不如給個封賞,以免外人笑話,咱楊氏慢待了蕭氏的孃家人。”

“所言有理”楊堅摸了一下羊角鬍子,說道:“朕封蕭瑀晉王府駕前左千牛,日後陪駕晉王妃左右,將來也可在大隋爲官。”

晉王楊廣和蕭珺一聽,雙雙拜謝。到是太子妃元氏在一旁看了,反到更加心生妒忌,本想讓蕭珺出醜,反到讓她佔了便宜。

太子妃一回到東宮,就怒不可泄,拿着東西就又摔又砸。太子楊勇跟着後面,勸解道:“愛妃不可如此暴躁,一旦讓父皇、母后知道,反而咱們失禮。”

“唉呦,那蕭妃一個臭要飯的,一下子從白丁變成詩人了,你看把父皇、母后樂的,那蕭珺還真把自己當江南美女了,算她鹹魚翻身!”

太子楊勇從身後撫着元妃的肩膀言道:“愛妃別生氣,父皇正在考慮對突厥決戰,前日召我入宮協助政事,我定會建議讓楊廣和蕭珺再度出藩任職。”

“哦?”元妃問道:“此話當真?”

“那當然,省得整天在父皇、母后那裡爭寵獻媚。”

到了晚間,皇室宗親已各自散去,獨孤皇后獨與楊堅對坐桌前,秉燭閒聊。獨孤皇后對今日蕭珺即興作詩,大爲高興,對楊堅道:“今日看那蕭珺,本是貧寒苦命人,如今做起詩歌來朗朗上口,進步不小,在冷元宮裡沒白調教。”

楊堅道:“皇室男女多愛驕奢,唯獨蕭珺出身苦命,生活簡樸,將來必能繼承勤儉美德。”

獨孤皇后道:“聽陛下這麼一說,臣妾到真想到晉王府去看看。”

楊堅想到平日裡蕭珺一貫日子清貧持家,平日裡簡奢與否,尚未可知,不如親自入府一看,到是能知道蕭珺是不是個嫌貧愛富之人,便言道:“兩日之後,朕與皇后親臨晉王府,看看蕭妃持家如何?”

獨孤皇后道:“最好不過。”

隋文帝楊堅和獨孤皇后要一同駕臨晉王府,口諭傳到,楊廣是急的團團轉,自幼在宮廷驕奢慣了,凡事都有下人們伺候着,哪裡爲家務瑣事操過心。楊廣把蕭珺視爲身邊知心之人,邊說:“父皇、母后即將駕臨,自從幷州歸來,府上連個新櫃子都不曾換過,愛妃該治辦些東西,也算體面。”

蕭珺言道:“即便買些珍玩異寶擺在屋裡,又哪裡比得上宮中珍藏,況且父皇有令,王府開支不能連累朝廷。還是省了的好。”

楊廣少年得志,一心建功立業,志存千里,到不在乎王府擺設如何,只是害怕在別眼裡丟了體面。蕭珺把楊廣看的明白,便勸道:“殿下以成就大業爲重,府上瑣事我自會打點。”

楊廣道:“那便好了,愛妃一定細心,別讓父皇說着什麼。”

蕭珺召來府上家丁,只吩咐了打掃庭院而已,也並未刻意迎接,只能隋文帝夫妻來察晉王府。

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79回 兄弟相煎越公定計,讒言惑主蜀王幽禁第39回 憑江霧輕舟躲艨艟,選賢能二次遣使臣第191回 編隋書魏徵訪楊府,寫頌歌蕭氏遊河東第39回 憑江霧輕舟躲艨艟,選賢能二次遣使臣第38回 話統一孝明帝歸天,動刀兵樑後主登基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55回 張麗華妖媚惑晉王,蕭美娘出使見吳主第140回 元務本命喪章丘縣,榮國公大破長槍陣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20回 調三軍燕榮兩拒宴,攔王駕父女跪喊冤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95回 封尚書新官查東都,探民情楊素添耳目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163回 詐降策老臣投汜水,緩兵謀義軍調童山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59回 封帥位楊廣再復職,赴家宴陳主重團圓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39回 憑江霧輕舟躲艨艟,選賢能二次遣使臣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32回 逸香閣色賊戲蕩婦,宣文殿悍妻告御史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54回 送金求生任忠叛降,二士爭功收復建康第19回 河間王雙戟破頑敵,重瞳子單騎闖連營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155回 屈突通卸甲哭節義,蕭皇后妙筆寫風華第170回 永年城女官選奴僕,勤政殿夏王幸新歡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榮,仁壽宮蕭妃傳密信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23回 衆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東郡,誘敵船劫營狼尾灘第53回 德教殿淫詞戲臣妻,白土崗放煙阻頑敵第161回 亂宮闈蕭皇后失節,謀逆轉麥孟才請命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87回 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66回 宋嬤嬤探訪建康府,宇文述一請光宅寺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140回 元務本命喪章丘縣,榮國公大破長槍陣第66回 宋嬤嬤探訪建康府,宇文述一請光宅寺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163回 詐降策老臣投汜水,緩兵謀義軍調童山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101回 寧陵縣生擒陶榔兒,豫東營正法金德明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66回 宋嬤嬤探訪建康府,宇文述一請光宅寺第2回 談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謠傳養女走鄉下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