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

宇文化及召集心腹官員,齊到議事堂,只見王薄、張僮兒二人站在左右,被宇文化及奉做上賓,化及說道:“古有堯禪讓於舜,舜禪讓於禹,如今有王薄、張僮兒擁戴本相登基稱帝,順應天意,不知諸位將軍意下如何?”

裴虔通道:“如今天下大亂,丞相只有聊城一地,難以讓天下人信服,不如先滅諸侯,再稱天子。”

宇文智及也勸道:“兄長妻室遠在長安,被唐王李淵挾爲人質,草率登基,妻嫂必遭李淵加害,兄長三思啊。”

宇文化及一笑,說道:“男兒豈能爲女人拖累,從江都帶來的女子衆多,我已選定蕭珺暫爲皇后。日後再定宮苑女人。”

衆人頓時愣住,裴虔通勸道:“世人傳說蕭珺是江南二月妖星下凡,大隋都亡國了,娶這妖女必招禍患。”

衆人也有所耳聞,七嘴八舌各有見解,均勸宇文化及不能稱帝。

宇文化及早被帝位迷住雙眼,哪裡聽得進去,說道:“人生終是一死,豈能不當一日皇帝!”衆人一看事已至此,也不再勸,任由宇文化及折騰。

公元619年二月,宇文化及廢掉傀儡皇帝楊浩,自稱天子,改國號“許”,冊封蕭珺爲大許皇后,定都聊城,改年號爲天壽元年。

聊城稱帝的鬧劇上演,改朝換代,登基大典,讓宇文化及得意忘形,命令麾下將士和聊城百姓連慶十天。

一連六天,百官稱賀,大典隆重。等到第七天衆人正在忙着慶祝,裴虔通拉着宇文智及出了大殿,走到僻靜之處,裴虔通道:“自從跟隨令兄造反,本想匡扶正義,另立明主。如今令兄反倒自稱皇帝,稱帝也便罷了,還納了亡國女人爲皇后,豈不讓天下唾罵?”

宇文智及道:“我又何嘗不知,兄長執迷不悟,誰能勸動?”

兩個人正在嘀咕,忽然見元禮匆匆走來:“二位將軍,又出事啦。”

“何事驚慌?”裴虔通問。

元禮遞過一卷告示,說道:“夏王竇建德發佈檄文要興兵討伐大許國,大將王伏寶率十五萬兵馬正向聊城而來。”二人一聽也是焦慮,趕忙回到殿內通報軍情。

此時殿內歌舞笙奏,酒宴成席,宇文化及頭戴珠冠,身着龍袍,腰纏御帶,舉杯暢飲;蕭珺金釵束髮,濃妝豔抹,鳳衣奪目,陪在一旁,官員將領,分坐左右。

宇文智及從一旁走過,繞道宇文化及身旁,湊到耳畔:“夏王竇建德命大將王伏寶,起兵十五萬南征。”

宇文化及得知此事,放下酒杯,命衆歌姬退下。文武官員不知原故,只見宇文化及說道:“各位愛卿,竇建德已命大將王伏寶起兵南下,號稱十五萬大軍。”衆人一聽是又驚又怕,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王薄站出,奏道:“末將自歸順已來,寸功爲立,願打頭陣。”

裴虔通說道:“王將軍剛剛歸順,還是先熟悉下兵馬爲好。”

宇文化及一看二人爭執,也不知該聽誰的,一看皇帝猶豫,王薄又說:“陛下若不相信末將,我願立軍令狀,倘若不勝頭陣,甘受軍法!”

王薄斜了一眼,看你裴虔通還怎麼說,宇文化及一看話都說到這份上,心中大喜:“王薄果然有英雄氣,朕命你率本部人馬,前去迎戰。”王薄見宇文化及相信了自己,剜了裴虔通一眼,便領命而去。

宇文化及帶着幾分酒意離開大殿,選了幾個歌姬去往後宮。衆人各自散去,裴虔通心中氣不過王薄,對宇文智及說道:“皇上怎能輕信王薄讒言,我看王薄並非誠心歸順。”

智及言道:“皇上除了相信王薄,就是相信蕭珺。事到如今,咱們也別看不起蕭皇后了,不如讓她說服皇上。”裴虔通想了想也是如此,遂與宇文智及一起去求見蕭皇后。

宇文化及與歌姬嬉鬧,蕭珺假裝頭疼,獨在西廂房。宇文智及、裴虔通匆匆前來拜見,蕭珺到覺得意外,料想其中必有蹊蹺,問道:“二位將軍平日從不過問哀家,今日前來有何差遣?”

宇文智及微微奸笑:“微臣豈敢差遣娘娘,如今您名正言順成了大許皇后,我們想巴結您還來不及呢。”

“有話直說吧。”蕭珺道。

裴虔通說道:“我與智及將軍見那王薄,並非誠心歸順,只恐皇上受奸佞讒言,誤了許國大事。所以請娘娘說服皇上,遠離小人。”

蕭珺心想,天下亂到這個份上,各有圖謀,還論什麼君子小人,但是看這兩人主動巴結,不如給個面子,便說道:“哀家看王薄也不是誠心,歸順二位將軍放心,哀家自會說服皇上。”

智及道:“皇后可一定說服。”

這兩人比蕭皇后小十幾歲,心中暗想唬弄你倆還不容易,假意說道:“二位將軍放心,女人枕邊風威力無邊,哀家自有辦法。”

宇文智及、裴虔通大喜,自以爲蕭珺已被拉攏到自己一邊,遂各自告退。

等待天晚,蕭珺不見宇文化及回房,也懶得過問,準備歇息,忽然又有丫鬟來報:“張僮兒求見。”張僮兒是蘇威的侍從,晚間求見,必有機密要說,便傳命來見。

張僮兒來到西廂房,拜見了皇后。蕭珺道:“你來的正好,哀家正想問問王薄歸順之事。”

“在下也正要告知娘娘此事。”張僮兒看四下無人,說道:“娘娘有所不知,王薄歸順是假,內應是真。不知娘娘是想幫宇文化及,還是想滅宇文化及?”

蕭珺得知真相,沉默良久,才言道:“哀家本是大隋皇后,先帝不賢,哀家也無顏再說國恥。但宇文化及操縱禁軍,濫殺皇室,滅我全家,家仇不可不報!”

蕭珺平日婉順,瞬間眼神泛紅,淚光傷人,張僮兒也不禁寒慄,進而說道:“一旦王博引夏兵入城,只恐要洗掠後宮,娘娘不如早做打算,趁早逃走。”

蕭珺低頭淚落,哀傷說道:“遺腹子已被送走,哀家再無掛念,若能親見宇文化及死期,哀家一死而已,再無遺憾。”

張僮兒感慨良深,不由得跪地哭泣:“娘娘何必如此,在下正欲逃走,娘娘若是同去,在下家有妻兒薄地,可供奉娘娘百年,何必與賊子同歸於盡?”

蕭珺試了試眼淚,擺了擺手:“你回家好好過日子吧,做個平民,勿入帝王之家。”

張僮兒向蕭皇后磕了一個頭,站起身來,衣袖拭淚,正要離去,又轉身說道:“還有一事,蘇相國曾說,皇孫楊侗被害之前,也曾言‘願自今已往,永不復生帝王家。’”言罷張僮兒衣袖遮臉,哽咽而去,連夜逃走。真可謂:

攀龍附鳳並非好,福禍於人皆難逃。

皇孫面東服毒日,忠僕千里終傳到。

過了數日,夏國大將王伏寶,舉兵十五萬殺至聊城城下。宇文化及親往城頭觀戰,吊橋放下,城門大開,王薄催馬出城,擺開陣勢。

夏軍統帥王伏寶立馬陣前,觀望前方,一看是王薄出戰。對副將孫安祖說道:“夏王曾經叮囑於我,王薄乃是詐降,你先與他交戰,靠近之時,看他怎樣說。”

“末將遵命!”孫安祖身高九尺,力大無窮,面堂黝黑,棕須卷髯,一對熊眼,大鼻大嘴,頭戴豹頭盔,身着貔貅鎧,胯下烏騅賽風駒,手中一條降龍鑌鐵棍,足有百斤之重;江湖人送綽號“黑羅剎”。

宇文化及一看孫安祖出戰,哪曾知道孫安祖與王薄是熟人,急忙命人擂鼓助戰。王薄聽見鼓聲,手提象鼻古月刀,催馬迎戰。

王薄與孫安祖二人遭遇,不容分說,刀棍相見,打了四五個回合,王薄用刀壓住孫安祖百斤鑌鐵棍,低聲說道:“告知王元帥,今日務必詐敗。”

孫安祖撥開大刀,大棍壓住刀柄,迴應道:“將軍打掉我頭盔,我好退卻。”

王薄眼明手快,橫掃一刀,正好看掉孫安祖豹頭盔的紅纓,孫安祖裝作一驚,駁馬便逃。退回陣中,孫安祖對王薄說道:“王將軍告知今日務必詐敗。”

“待我出陣。”王伏寶催馬出戰,王薄心領神會,假裝迎戰,二人又交戰幾個回合,王伏寶言道:“今日讓你連勝兩陣,務必找機會引兵入城。”

王薄道:“元帥放心,若騙過宇文化及,以北門燈火爲號。”

兩人又虛鬥幾個回合,王伏寶詐敗而逃,城上的宇文化及見王薄連勝兩人,心中大喜,傳令擂鼓三通,發兵追擊。

王伏寶退回陣中,高聲喊道:“快快撤走!快快撤走!”夏兵信以爲真,紛紛退卻,王伏寶帶着追兵,又呼又喊,虛張聲勢,唬過宇文化及,得勝而歸。

宇文智及、裴虔通一看王薄獲勝,料定王薄必是逢場作息,便一起趕往行宮,去見蕭皇后。蕭珺一看二人,假意激問:“二位將軍來此,莫非是王薄已戰死?”

“戰死?”裴虔通兩眼發直,一副莫名其妙樣子,說道:“娘娘不知,不僅沒有戰死,反到連勝兩陣,我看其中必有蹊蹺。”

蕭珺也裝作驚訝,問道:“那該如何是好?”

宇文智及湊到耳畔:“娘娘還需給皇上吹吹風,不能讓他再輕信王薄。咱們可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一旦聊城失守,誰也在劫難逃!”

蕭珺自始至終滿臉驚慌,又假意安慰:“二位將軍放心,哀家必會勸說皇上。”

宇文智及、裴虔通滿臉無奈,搖着腦袋離開行宮。見二人走遠,蕭珺暗想,報仇之日即將到來,便趕忙回到屋裡,梳妝一番,對幾個僕人說道:“命御廚多做好菜,準備好酒,爲陛下慶功。”這纔是:

亂世何曾有忠貞?只拿人心愚弄人。

王薄投降本是假,蕭珺封后纔是真。

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68回 重興佛院三請智顗,木舍訪賢潘徽獻計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156回 成象殿進諫述志賦 瓊花池吟詩獻歲宴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149回 害忠良劉長恭栽贓,投瓦崗裴仁基獻關第105回 乾陽殿賢才對詩篇,雲霄堂太子命歸天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象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惡陽山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172回 齊善行巧計助佳緣,蕭美娘三封皇貴妃第20回 調三軍燕榮兩拒宴,攔王駕父女跪喊冤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象第172回 齊善行巧計助佳緣,蕭美娘三封皇貴妃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173回 枕邊風挑唆竇建德,鴆毒酒冤殺王伏寶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134回 劫鳳輦張須陀平亂,獻密計李玄邃策反第33回 百官朝會恩怨難分,東宮議政奸臣奏本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140回 元務本命喪章丘縣,榮國公大破長槍陣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82回 滅反王劉武周兵敗,訪唐營慕容遐議和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21回 救朔州五路劫胡營,收雁門險計降奇兵第46回 放木屑出兵巴東郡,誘敵船劫營狼尾灘第56回 河間王姑蘇擒樊猛,東海兵吳縣斬蕭瓛第18回 遇敗績退守雙羊山,集殘兵空守幷州城第149回 害忠良劉長恭栽贓,投瓦崗裴仁基獻關第35回 遊訪關中蕭瑒報憂,王府家宴公主傳情第45回 伐陳國三軍進淮南,謀換帥密奏入關中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152回 蕭皇后諫言援兩京,薛萬均救父鬥反賊第108回 演百戲唬弄倭使者,赴檀洞土王宴隋臣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55回 屈突通卸甲哭節義,蕭皇后妙筆寫風華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109回 宇文愷進獻觀風殿,突厥部拓路開草原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舉才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16回 獻棉襖楊廣話親情,枕御足蕭珺憶苦命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139回 蕭皇后巧諫乾陽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55回 張麗華妖媚惑晉王,蕭美娘出使見吳主第139回 蕭皇后巧諫乾陽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48回 送金器蕭珺唬宦官,遞密信裴蘊傳家書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舉才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