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回 害忠良劉長恭栽贓,投瓦崗裴仁基獻關

老將段達主張主動出擊,圍剿瓦崗起義軍,元文都卻極力反對,這讓年少的皇孫楊侗十分做難。相比而言,段達是隋煬帝的老親信,威望又比元文都要高。

越王楊侗思來想去,再三思量,還是偏信段達的主張,便沒有理會元文都得建議,採納段達之策,出兵剿賊。

很快傳下軍令,命大將劉長恭爲主將,汜水關都督裴仁基爲副將,兵分兩路,出關討伐瓦崗義軍。

劉長恭、裴仁基二將出了汜水關直奔興洛,走了許久,劉長恭坐在馬上,對裴仁基說道:“我與裴將軍分兵兩路,我走石子河,你走橫嶺,兩日之後,於興洛會合。”

裴仁基道:“如今瓦崗賊寇,兵多糧足,不可輕進。”

劉長恭問:“那將軍有何高見?”

裴仁基道:“石子河、橫嶺都是險要之處,倘若同時設伏,我軍必敗。不如一前一後,先後照應,方爲上策。”

劉長恭笑道:“裴將軍多慮了,越王殿下有令,兩路並進,區區饑民,不足掛齒。”

“這……”

劉仁恭道:“不必猶豫,速速分兵,合擊興洛!”

裴仁基心裡雖然犯嘀咕,但自己畢竟是個副將,只好勉強遵令,率一路兵馬分兵而去,繞道橫嶺。

裴仁基這路人馬走到橫嶺,麾下有一的軍師賈閏甫,四處打量,見橫嶺山勢險峻,坐在馬上作揖言道:“裴將軍,橫嶺地勢複雜,如有伏兵,難以逃脫。”

“嗯……傳令將士,原地待命,不可冒然進兵。”裴仁基不敢輕易穿過橫嶺,只是派人到山澗探查。

探路的兵士還沒回來,只聽一陣急促的馬蹄,遠遠傳來,來者是劉長恭的快馬校尉,飛馳而到。

“裴將軍——!大事不好啦。”

校尉飛身下馬,跪倒跟前,裴仁基問道:“劉將軍有何差遣?”

校尉道:“劉將軍在石子河以西列陣,中了賊兵埋伏,請將軍速速救援。”

“啊?”裴仁基知道不妙,立刻傳令將士後隊改前隊,撤出橫嶺,立刻前往石子河。

裴仁基率騎兵奔至石子河,正遇到劉長恭被困重圍,裴仁基喝道:“剿滅盜賊,正值此時。”一聲喝令,衆人殺出。

迎面殺來的,正是瓦崗首領翟讓,“朝廷狗官,拿命來!”翟讓不容分說,直取裴仁基,二人大戰十幾個回合,翟讓才發覺者裴仁基決非等閒之輩,又戰四五個回合,翟讓自知不是對手,只得節節退敗,慌忙撤兵。

瓦崗起義軍一看這裴仁基驍勇過人,紛紛退去,這才解了石子河之圍。劉長恭灰頭土臉,對裴仁基言道:“悔不聽將軍之言,才遭敗績。”

賈閏甫在一旁勸道:“盜賊反覆無常,須速速返回汜水關,以免偷襲。”

“賈參軍所言極是,將軍不可在此久留。”

劉長恭、裴仁基率兵退回汜水關,劉長恭不敢久留,對裴仁基言道:“此戰失利,損失過半,我須回洛陽,向越王殿下請罪。”

裴仁基道:“如今瓦崗軍大得人心,而官軍草糧餉銀吃緊,我觀將士多有厭戰之心,還望將軍見了越王殿下,撥付錢糧,以作持久之戰。”

“裴將軍放心,我一定代爲稟告。”劉長恭道。

劉長恭離開汜水關,快馬回到東都,面見越王楊侗,趕赴乾陽殿請罪,越王楊侗問道:“兩軍交戰,爲何敗的如此悽慘?”

劉長恭暗想,打了敗仗,損兵折將,必遭譴責,不如就把罪過推到裴仁基身上,先保全自己,遂言道:“末將曾再三勸阻裴仁基,分爲前後兩隊,相互照應。但裴仁基貪功心切,繞道橫嶺,致使末將石子河遇襲,前後無援,慘遭失敗。”

越王楊侗畢竟年幼,哪裡瞭解這其中隱情,問道:“裴仁基有負重任,大失所望,依將軍之見,裴仁基該如何處置?”

“責令裴仁基出戰,將功補過。”劉長恭道。

越王楊侗點了點頭,便依照劉長恭所說,派信使前往汜水關,命裴仁基立刻出兵討伐瓦崗軍。這纔是:

顛倒黑白全推脫,只怕無能受譴責。

汜水雄關常含淚,小人總比英傑多。

再說裴仁基以逸待勞,在汜水關堅守了兩日,卻不見朝廷的補給,最終只是等來一道聖旨,命汜水關將士出擊討伐瓦崗軍。

裴仁基拿着聖旨,長吁短嘆,躊躇不定,軍師賈閏甫坐在中軍大堂,也是有所猜疑,賈閏甫言道:“劉長恭回京,卻不見糧餉運到,反到催促發兵。在下覺得越王殿下並不知戰事實情。”

裴仁基二眉緊縮,心神不安,說道:“瓦崗賊兵不過萬人,奪了興洛倉,又大破劉長恭,開倉放糧,大得人心。現在關外造反的百姓何止十萬?出關激戰,不是自尋死路麼?越王怎麼想的。”

“聽說瓦崗軍首領翟讓,拜了個軍師名叫李密。”

“那又怎樣?”

賈閏甫道:“那反賊李密昔日在楊玄感軍中效命時,下官曾與他有些交情,如若將軍有意,不如獻關投降。”

裴仁基趕忙用手一擋,看看四周無人,低聲問道:“此事非同兒戲,萬不可胡言亂語?”

“將軍,天下早已大亂,當今皇上舍棄二京,遠赴江東,大隋的半壁江山已經朝不保夕了。前有反賊,後無援兵,缺糧少銀,將軍覺得汜水關能堅守幾日?”

“唉......”

無助的裴仁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賈閏甫一看裴仁基動了心思,進而言道:“我聽說李密與其它反王不同,看不起草莽土匪,一貫重用官府降將,在瓦崗軍中可謂自成一派。”

“哦?”裴仁基頓時像得了救命稻草一樣,問道:“官軍降將在瓦崗山能吃得開麼?”

“將軍無須多想。”

裴仁基點了點頭,叮囑道:“既然如此,今晚你就前往李密營中獻降,我砍了東都使者人頭,天明之後開關投降。”

二人商量已定,賈閏甫連夜出了汜水關,直奔瓦崗軍大營。

此時瓦崗軍接連獲勝,關外的窮苦百姓競相歸附,人心所向,威名大震。晚間義軍大營,燈火通明,義軍將士都在忙着盤點戰利品。

翟讓、李密這兩個起義首領也在中軍大營,清點名冊,商議今後的戰事。忽然,有嘍囉來報:“汜水關有密使求見。”

李密大喜,對翟讓笑道:“定是關上難以堅持,不是議和便是歸順。”翟讓頓時喜出望外,立刻命人請汜水關來使。

賈閏甫一進中軍大帳,便被李密一眼認出,李密展開雙臂,撲向前抱住賈閏甫喜道:“我等閏甫久矣,果然不請自來。”賈閏甫又拜見了瓦崗大首領翟讓,坐到一旁。

李密言道:“閏甫此來,定是棄暗投明,共舉義事。”

賈閏甫道:“在下不僅要隨二位首領舉義,還要引薦一人,相助二位首領。”

“何人?”

“汜水關大將裴仁基!”

翟讓、李密一愣,兩人心中倍感意外,李密問道:“裴仁基身爲主將,難道真有歸順之心。”

賈閏甫道:“二位首領有所不知,皇上御駕出關,西京大興由皇孫楊侑親政,東都洛陽由皇孫楊侗親政,兩個小皇孫在朝,豈能駕馭羣臣,明辨是非?如今裴仁基糧餉中斷,楊侗又傳令出兵,已是窘困至極,故而生了歸順之心。”

翟讓、李密正值招賢納士之機,連聲稱讚,邀請賈閏甫一同前往關前,招降裴仁基,收復汜水關。

到了次日,數十萬起義軍,呼嘯而來,汜水關前人山人海。裴仁基來到城頭,往城下觀望,起義軍來勢洶洶;再看看左右官軍,都是翹首以盼。裴仁基早已對東都洛陽心灰意冷,傳令打開關門,獻關投降。

城門打開,一支官軍分列兩側,裴仁基催馬出關,卻不帶兵器。來到近前,裴仁基從馬鞍上摘下一顆人頭,扔到地上,然後抱拳言道:“東都信使,已被斬首,裴某特獻關歸順。”

裴仁基翻身下馬,跪拜瓦崗軍首領。翟讓、李密與衆人也下馬扶起裴仁基,起義軍浩浩蕩蕩一起入了汜水關。這纔是:

搖搖欲墜大隋朝,十萬饑民怒火高。

星火燎原遍千里,人心歸附獻虎牢。

汜水關失守,瓦崗軍名聲大振,各路反隋起義軍紛紛投奔瓦崗軍,汜水關的官軍又起義成功,使得普天之下,人心向背。

一時間東都洛陽告急,兵部快馬急報,送往江都行宮。此時隋煬帝與滿朝文武在路上,主管兵部事務的正是許國公宇文述,宇文述坐在黃鼬悠的馬車中,帶着憂慮拆開奏報,定睛一看,大驚失色,宇文述萬萬沒有想到,汜水關會失守。

東都洛陽的防禦天險落入起義軍,宇文述心中犯了魔一樣,緊緊把奏報握在手裡心神不寧的呆望着外面。

宇文述的兩個兒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看父親臉色不對,便去問詢,宇文述憂心忡忡地坐在馬車上,感嘆道:“出關之前,老夫曾對皇上許諾,盜賊已滅十之八九,如今瓦崗賊寇竟然奪了汜水關,看來東都危在旦夕了。”

宇文化及言道:“東都洛陽若是真丟了,只怕皇上饒不了父親。”

“是啊,老夫擔心的便是此事。”

宇文智及道:“皇上喜歡聽喜不聽憂,這件事萬不能傳到皇上那裡去。”

“嗯。”萬般無奈之下,宇文述便把兵部急奏收了起來,隱瞞了軍情,並叮囑兩個兒子守口如瓶,不得傳出真實的戰報。

雖然汜水關失守的一道急奏被扣,但是告急文書是一道皆一道,東都洛陽岌岌可危,迫在眉睫,不利的消息終究是紙包不住火了。

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50回 桃葉山楊廣起三軍,秦淮河陳主醉新春第102回 蕭皇后贈笛逼饞臣,越國公求死做遺詩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40回 樊子蓋駁論江楓館,七王爺獻計孤月夜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145回 金光門叛將遭極刑,汾陽宮忠臣進死諫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98回 大黃山縱火驅毒蛇,闍黎江深坑陷戰象第121回 宇文述獻言徵西域,蕭貴嬪道別贈陳婤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69回 接內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44回 呈密奏裴忌獻地圖,誤軍機楊勇失兵權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157回 御書房老臣言密計,驍果營奸黨統禁軍第115回 避颱風退兵反大陸,擴宮室拒諫貶忠臣第167回 討叛軍王薄走聊城,哄賊子家僕探蕭後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139回 蕭皇后巧諫乾陽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124回 斬小王踏平臺窩寨,收舊部重回陀螺洞第89回 對豔詞求愛病美人,改河道複議夷州島第120回 收西海河間王中箭,翻雪山國舅爺歸天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154回 涑水河暴雨退隋兵,風陵渡單騎戰唐軍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140回 元務本命喪章丘縣,榮國公大破長槍陣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2回 談陋俗妖女必亡家,避謠傳養女走鄉下第121回 宇文述獻言徵西域,蕭貴嬪道別贈陳婤第89回 對豔詞求愛病美人,改河道複議夷州島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66回 起兵變逼宮乾陽殿,奪中原激戰北邙山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榮,仁壽宮蕭妃傳密信第159回 午朝門縛殺來護兒,成象殿縊死隋煬帝第139回 蕭皇后巧諫乾陽殿,六公子威震伏牛山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169回 接內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第161回 亂宮闈蕭皇后失節,謀逆轉麥孟才請命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152回 蕭皇后諫言援兩京,薛萬均救父鬥反賊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186回 康蘇密急報求援兵,李世勣迂迴白道城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36回 傳旨山齋楊素贈詩,二番入朝再封隋使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74回 蕭美娘獻圖說宮宇,封德彝定計掩罪過第80回 五皇子請兵雁門關,獨孤後命終寧安殿第138回 來護兒伏擊過羊嶺,楊玄感絕命葭蘆戍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57回 隋太子巧言召兄弟,晉王妃牛車救公主第17回 會五王塞北起雄兵,襲少帥突厥換將旗第64回 哭南朝女豪傑歸順,訴東宮太子妃告狀第152回 蕭皇后諫言援兩京,薛萬均救父鬥反賊第152回 蕭皇后諫言援兩京,薛萬均救父鬥反賊第127回 打通南洋加冕天朝,萬國稱臣祭祀秦皇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177回 李仲文獻城投唐軍,劉武周異志謀汗王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3回 東平王臨終送孤女,西樑國降旨平凶宅第155回 屈突通卸甲哭節義,蕭皇后妙筆寫風華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19回 河間王雙戟破頑敵,重瞳子單騎闖連營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47回 江總賦詩遣書勵兵,楊素盼雪鐵騎過江第168回 蕭美娘二番封皇后,孫安祖詐敗唬許王第1回 張老六投親走江陵,東平王沉疾成重病第110回 出塞北揚威會部盟,巡長城密議修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