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

來護兒見戰機已到,正是攻陷高句麗都城柳京的大好時機,決定抗旨出兵,先斬後奏。參軍長史崔君肅一看此事過於魯莽,趕忙勸阻。

來護兒言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當立奇功,以報天子。”

跟隨來護兒多年的這些將士,覺得來護兒說的也有道理,揮拳振臂紛紛響應,惟有崔君肅又勸道說:“若隨都督,違抗聖旨,皇上必然動怒,三軍將士都將獲罪。萬不可一將之功,連累三軍啊。”

“唉…..”來護兒扔掉馬鞭,垂頭喪氣的走到一旁,坐在一塊青石之上,抱怨道:“前年東征兵敗之恥,周法尚將軍臨終之願,皇上收復樂浪郡的夢想,難道……難道就這麼一筆勾銷麼?”

崔君肅道:“恕下官之言,如今的大隋有沒有樂浪郡已無關緊要了。”

“何以見得?”

“國公試想,即便東征大捷,柳京夷爲平地,要這樂浪郡有何用處?”

“君肅的意思是?”

“下官之見,大隋最大的隱患不是高句麗,而是遍佈四方的民亂。與其舉國之力東征,不如早回關內,剿平內患。”

衆人聽了覺得也有道理,目光都落在了來護兒身上,都在左右勸來護兒撤軍。來護兒見衆人也不願違抗聖旨,只得把大戟猛擲地上,怒道:“必勝之戰,半途而廢!看來本帥壯志難酬了。”

“榮國公……”

“罷了,罷了,退兵吧。”

來護兒率兵退回黑山,又乘船重返東萊,大隋王朝三徵高句麗就此終結。真可謂:

三徵高麗舉國窮,僅僅踏過薩水東。

遙望遼東屍露野,盡是隋脈耗盡空。

四十多萬隋軍撤兵,大隊人馬集結完畢,從幽州南下,返回東都洛陽。路途漫長,首尾難以相望,隊伍之中卻只見皇上龍輦,不見皇后鳳輦。

自從隋煬帝在長城口,斬首逃兵,用人血塗抹戰鼓之後,蕭皇后與隋煬帝夫妻二人多日不見,蕭皇后雖沒有對隋煬帝直言相諫,但心中厭煩情緒已是沉積多日。

行軍總管宇文述一看皇上、皇后夫妻不睦,便命皇上率前隊先行,將皇后鳳輦安排在後對,跟隨在後軍,一前一後,讓兩口子先各自消氣。

宇文述這一番良苦用心,到是好意,四十萬大軍一字排開,綿延數百里。偏巧前軍之中,有一校尉名叫王伏寶,身在官軍,心已厭戰,見東征的將士逃兵衆多,也趁如廁之時,做了逃兵。

王伏寶一路逃走,自然不敢走大路,害怕被發現是逃兵,只得走山間下路。沒走多遠,只覺得腳下一絆,一頭栽倒。

只聞“鐺啷啷!”一陣鈴響,王付寶栽倒大坑,觸動了陷坑的銅鈴,兩眼一黑不知原委。等王伏寶緩過神來,已被蒙了雙眼,摁住捆綁。

王伏寶心中暗想,這下子肯定是遇到山賊了,就憑自己這身官服,這些山賊也饒不了自己,雖然王伏寶也有一身武藝,但此時是虎落深坑,身不由己,只得被人推搡着走了一路。

也不知走了多遠,像是被帶進了一間屋子,接着微弱的光感,王伏寶覺得這屋子還不小,是間大廳堂。

ωωω☢ttKan☢¢ ○

只聽見身邊聽有人說道:“啓稟大首領、二首領,抓了個官軍。”

“把他的眼罩摘掉吧。”

“是!”

這時王伏寶被摘下眼罩,擠了擠眼,王伏寶這纔看清,四面房屋全是木樁修建,裝束各異的兵勇挎到而立,王伏寶暗想,這定是起義軍的山寨。

這間正堂之上,端坐兩個首領,正中端坐一人,四十歲的年紀,瓜子臉,鬥雞眉,夜鳳眼,尖鼻薄嘴,留着小鬍子,窄肩體瘦,此人名叫高士達。一旁坐的二首領,長得身材魁梧,八尺有餘,雙眉濃重,二目神明,鼻正口方,留有短髯,相貌非凡,儀表堂堂,此人便是前文說過的竇建德。

前文曾說竇建德是魚俱瓚手下逃兵,幾經輾轉來到冀州高雞泊,投靠到高士達的起義軍下,憑着一身武藝和一股英雄氣概,做了起義軍的二首領。

竇建德打量了一番這王伏寶,這身隋軍裝束,竇建德是再熟悉不過,便命人鬆綁,又問道:“我看你身穿校尉官服,爲何獨自入這荒山。”

王伏寶道:“小的王伏寶,現任前軍校尉。自從皇上三徵高麗,我王家兄弟五個,四人戰死,聽聞四方豪傑揭竿而起,欲另投明主,再不願爲朝廷效命。”

竇建德自己便是逃兵,聞聽此言,感由心生,如此投奔者也比比皆是,竇建德便對高士達道:“我觀此人裝束,也是官軍校尉,又久經大戰,可爲重用。”

高士達見者王伏寶身材強壯,臂膀有力,到是個帶兵幫手,遂問道:“王伏寶你可願意歸順本山,一起造反?從此殺官濟民,殺富濟貧,替天行道。”

王伏寶抱拳跪倒:“莫說是歸順,今日小的便願意帶領起義軍,去刺殺暴君楊廣。”

“哦?”高士達問道:“你且說說,如何刺殺楊廣?”

王伏寶便說出楊廣班師回朝,幾十萬大軍將路經河北的消息。高士達、竇建德一聽,心中大喜,衆人一番合計,遂召集山上衆兄弟,決定立刻起身刺殺隋煬帝楊廣。

王伏寶引着起義軍連夜動身,前往御駕必經之路,刺殺隋煬帝楊廣。由涿郡返回京師必經馬到崮,馬到崮的一側山坡,從草高長,亂石遍地,劫殺楊廣非此地莫屬。

等高士達、竇建德、王伏寶偷偷潛到山坡,正好看見隋軍大隊人馬,正沿着山路前行,四十萬大軍前望不到邊,後看不到頭,綿延數百里,兵馬車仗,遙相呼應,獨不見天子御輦。這算得:

一字成行山間過,搖首擺尾似長蛇。

未見御駕金頂輦,只見蜿蜒多曲折

前邊說過宇文述見皇上、皇后最近情感不和,便把天子龍輦排在前隊,皇后鳳輦排在後隊,高士達、竇建德晚到了些許時間,正遇到中間大隊人馬。高士達是綠林好漢,從未見過官軍氣派,便低聲問道竇建德:“這兵馬車仗衆多,哪是皇上的御輦。”

竇建德言道:“皇上御輦必有儀仗侍衛,雕龍繡鳳,華麗氣派,還是再等片刻。”

幾千義軍,從早上到中午,一直不見皇帝御駕,眼看幾十萬大軍匆匆走過,就是沒有御輦溜過眼底。

這時後軍緩緩而來,竇建德眼前一閃,見一御輦行來,皇帷傘帳,華麗精湛,更兼有宮女、太監、金甲侍衛左右相伴,竇建德道:“此乃御駕,必是暴君。”

再看後軍精兵不多,竟是牛車驢騾,糧草輜重,軍備甲仗,高士達竊喜:“殺了楊廣昏君,還能搶些輜重,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

見後軍行至眼下,只聽高士達一聲號令,銅鑼擊響,幾千起義軍蜂擁而上,直奔隋兵後軍隊伍殺來。

後軍將士毫無防備,萬沒想到如此大膽的起義軍能從天而降,頓時大亂,隋兵拔刀提槍,與起義軍殺成一團。

二首領竇建德,手提九環砍刀,縱身躍步,直奔御輦,幾個御前侍衛迎面阻擋,皆不是對手,竇建德揮刀挑開御輦篷簾,剛要行刺,頓時一愣,篷中坐的不是楊廣,竟是蕭皇后。

四目相對,蕭珺一見竇建德,似曾認得,竇建德見是蕭皇后,心中頓生猶豫。

“哐!”的一聲,就在猶豫片刻,竇建德被殿前護衛獨孤武都踹下輦車。竇建德落地一個跟頭滾起,獨孤武都縱身追來,二人大戰起來,高開達則被蕭鉅擋住,難以靠近輦車。

就在兩下殺的一片混亂之時,離得後軍最近的隋將正是薛世雄父子,薛世雄得知後軍遭襲,遂對二子言道:“娘娘千歲尚在後軍,速速救援,不得有誤。”薛萬徹、薛萬均二人領了軍令,帶上一支人馬,掉頭馳援。

高士達、竇建德等人一通廝殺,見薛萬徹、薛萬均二人來援,隋軍逐漸增多知道不可久戰,竇建德喝道:“搶些馬匹,速隨我來。”

起義軍衆兄弟搶了些騾馬,催馬離去,其它嘍囉也各搶些兵器、盔甲往山坡亂石、草叢之中四散逃去。

薛萬徹、薛萬均兄弟二人催馬殺到,擊退殘餘嘍囉,大隊精兵護住皇后鳳輦。蕭鉅這才收起寶劍,走到鳳輦跟前,言道:“皇姑母受驚,賊人已被擊退。”

蕭皇后驚嚇一場,手無胸口,這才掀開門簾,驚悚問道:“何處賊子,如此大膽?”

“尚在緝查。”蕭鉅道。

等候了片刻,薛萬徹追擊回來,翻身下馬,走到鳳輦近前,言道:“啓稟娘娘,方纔追擊,遇當地人打探,這夥賊寇是高雞泊的山賊,賊首兩人高士達、竇建德。”

這一說竇建德,蕭皇后猛然想起方纔刺駕,與自己對面而見的正是竇建德,當初魚具瓚手下的逃兵。想當初若不是蕭皇后阻攔,竇建德早被魚俱瓚挖眼處死,怪不得竇建德這賊子心生猶豫,沒立刻行刺。

衆人收拾車馬,薛世雄匆匆催馬而來,翻身下馬,對蕭皇后言道:“皇上傳旨,請娘娘千歲到前軍隨行。”蕭皇后雖然心中與楊廣賭氣,但驚險一場,也不再想那夫妻恩怨,便隨薛世雄趕往前軍。

前後相隔百里之遙,等鳳輦趕到,前軍已臨近邯鄲行宮。蕭皇后下了鳳輦,隋煬帝早已等候多時,一場劫難過後,夫妻心有靈犀,默契相投。

隋煬帝拉住蕭皇后,說道:“都是朕用心大意,致使皇后受難,險遭敵手。”

“臣妾雖說畏懼,畢竟皇上洪福齊天,得以有驚無險。只不過後軍折去許多兵士,馬匹被搶走許多。”

“皇后放心,朕已平遼東,再無外患。這就傳旨河北道兵馬,剿滅高雞泊賊盜,指日可待。”

蕭皇后道:“皇生聖明,可如今天底下,又何止高雞泊這一夥盜賊。只怕是摁下葫蘆浮起瓢,決非長久之計。”

隋煬帝點了點頭,對眼下的盜賊橫行,露出一絲的無奈與無助,宇文述在一旁問道:“陛下是否先剿滅高雞泊的盜賊。”

隋煬帝道:“皇后說的有道理,盜賊四處橫行,必須舉國圍剿。”

“那皇上的意思是?”

隋煬帝道:“傳朕旨意,命馮孝慈爲河北道討捕大使,張須陀爲河南道討捕大使,陳棱爲江東道討捕大使,張鎮州爲江南道討捕大使,李淵爲河東道討捕大使,陰世師爲隴右道討捕大使。分兵數路,全力剿賊,肅清寰宇!”

“遵旨!”

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59回 封帥位楊廣再復職,赴家宴陳主重團圓第89回 對豔詞求愛病美人,改河道複議夷州島第189回 翻舊案追罪裴虔通,鎮漠北遣使蕭嗣業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105回 乾陽殿賢才對詩篇,雲霄堂太子命歸天第123回 討西域奇兵降伊吾,伐東夷戰船攻琉求第15回 宋嬤嬤戒尺興家法,宇文述獻策請北伐第114回 江東水師二赴琉求,陀螺洞主計燒隋軍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61回 諸葛穎反間懸咒詩,鄱陽王自戕圍帥帳第166回 起兵變逼宮乾陽殿,奪中原激戰北邙山第45回 伐陳國三軍進淮南,謀換帥密奏入關中第55回 張麗華妖媚惑晉王,蕭美娘出使見吳主第172回 齊善行巧計助佳緣,蕭美娘三封皇貴妃第16回 獻棉襖楊廣話親情,枕御足蕭珺憶苦命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169回 接內應王薄引夏兵,歸長安蘇威哭舊主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67回 戰丹陽棒殺許飛雄,訪高僧二進光宅寺第116回 入京師易服邀洞主,討西海親征比漢武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112回 虞世基參劾斬忠臣,小縣令衙門斗陳棱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150回 宴江都蕭皇后動怒,送布鞋宇文述亡疾第128回 隋煬帝二下江都宮,王世充行賄藏罪行第146回 隋煬帝兵困兩界溝,蕭皇后喬裝突厥營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83回 隋煬帝即位登至尊,雲定興滅親求仕途第92回 宣文殿請旨斬楊諒,斟茗樓品茶邀尚書第188回 入忻州良田置百姓,歸長安御駕迎蕭珺第149回 害忠良劉長恭栽贓,投瓦崗裴仁基獻關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71回 離揚州蕭妃探朝政,聚汜水宇文邀賢才第73回 宇文述賭博行賄賂,兩兄弟猜字擁晉王第4回 十里界章大寶縱禍,黃歇口戴僧朔除惡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130回 長城賦詩一徵高麗,勇渡遼河血戰強敵第6回 江陵城誤撞太子駕,望江樓密談興亡策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惡陽山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41回 調虎離山蕭瓛奪權,金蟬脫殼隋使搬兵第45回 伐陳國三軍進淮南,謀換帥密奏入關中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14回 冷元宮悍婦訓王妃,晉王府太監傳密信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143回 破卑沙挑殺尹靖直,求議和遣返斛斯政第179回 叔嫂聯姻五封汗妃,後隋立國並肩稱王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185回 蕭太后臨陣換主將,隋唐軍激戰惡陽山第155回 屈突通卸甲哭節義,蕭皇后妙筆寫風華第149回 害忠良劉長恭栽贓,投瓦崗裴仁基獻關第176回 聚漢民蕭珺走定襄,御唐兵突厥掠晉陽第18回 遇敗績退守雙羊山,集殘兵空守幷州城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22回 送行宴色賊戲王妃,竹舍茶術士說富貴第166回 起兵變逼宮乾陽殿,奪中原激戰北邙山第34回 御書房平息兄弟爭,晉王府重逢七皇子第147回 散流言雁門解重圍,說讖語刑房誘口供第93回 御書房賦詩勵楊廣,平陽宮狐錦贈宣華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141回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蕭皇后重逢楊伯醜第129回 黨爭重起張衡入獄,百萬徵兵舉國從役第119回 隋煬帝湟水結金蘭,吐谷渾突騎夜襲營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117回 鬥猛牛隗不羣揚威,遣御馬諸葛穎獻計第116回 入京師易服邀洞主,討西海親征比漢武第81回 宣文殿太子擒燕榮,仁壽宮蕭妃傳密信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7回 崔弘度過江說聯姻,韋超盛占卜測生辰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184回 長安城僞裝十里兵,渭水河誓血白馬盟第181回 連環計牛羊燒雁門,折勇將突厥圍馬邑第94回 改元大業舊臣復任,童謠逆耳一語成讖第89回 對豔詞求愛病美人,改河道複議夷州島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12回 宇文述探訪寶光閣,蕭王妃祭掃皇后祠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99回 送急章皇后探宣華,斬妖僧隋軍收交趾第126回 匿罪行宇文述嫁禍,賦俏詩薛道衡獲罪第80回 五皇子請兵雁門關,獨孤後命終寧安殿第162回 刺行營三將中伏兵,離間計女主擒元兇第153回 竇建德河間襲隋營,堯君素西京傳懿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