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回 衛文升誘敵三連敗

隋煬帝暫停東征,調集各路援軍馳援東都洛陽,而洛陽一連數日久攻不下,楊氏三兄弟頓時慌了神,爲楊玄感擔當軍師的李密言道:“屈突通、來護兒久經戰陣,精通兵法,唯有衛文升文官出身,年紀老邁,不如先破衛文升。”

“唉,”楊玄感嘆道:“若是早聽軍師之言,取上策或中策,何至於今日進退兩難。”

楊積善道:“大哥,此時西進取大興,爲時不晚。”

“是啊,大哥下令吧。”

楊玄感一看衆人一口同聲,主張西進,便傳令叛軍向西面潼關挺進,與衛文升展開決戰。.

眼看楊玄感叛軍揮師西去,放棄東都洛陽,城內衆人這才鬆了口氣。羣臣齊聚乾陽殿,向蕭皇后稱賀。蕭皇后道:“東都解圍,賊饒西京,又遇危急,必須另尋良策,保住京師。”

衆臣覺得也是,又是一陣商議,樊子蓋言道:“臣有一計,可令叛軍兩面被動。”

“速速講來。”蕭皇后道。

樊子蓋道:“可令衛文升詐敗,退回京師死守,叛軍西不能攻大興,東不能取洛陽,必陷兩難之地,到那時屈突通、來護兒援軍來到,叛軍死路一條。”

“如此甚好,速派快馬,急報衛文升。”蕭皇后傳下懿旨,快馬急報。

楊玄感叛軍沿途招收起義百姓,自以爲順應民心,日益壯大,反倒是東都的快馬先至潼關。

老臣衛文升統率七萬兵馬已過潼關,就遇到快馬急報,信使言道:“娘娘千歲懿旨,命衛文升連敗三陣,退守京師,夾叛軍於兩京之間,待東征援軍到達,圍而攻之。”

衛文升接了懿旨,隨行的副將正是李淵,他言道:“娘娘千歲,既然要把叛軍引向關西,不如我與大人分兵把守。”

“如何分兵,說來聽聽。”衛文升問。

李淵道:“衛大人率精兵守大興,末將率一路兵馬受弘農,再遣一軍守潼關,三軍成犄角之勢,互援互應。”

衛文升捋了一鬍鬚,大爲贊同,傳下軍令:“命副將李淵率一萬兵馬守弘農,副將韋福嗣率一萬兵馬詐敗之後退守潼關。”步兵改後隊,騎兵爲前隊,再派大將陰世師、皇甫無逸出關吸引叛軍。

再說楊玄感率十萬叛軍又行一段路,正遇衛文升騎兵,爲首先鋒官長的面如白玉,劍眉雙挑,目若朗星,身長七尺有餘,年紀二十歲的年紀,頭戴八楞卷沿荷葉盔,身穿鎖子烏金甲。胯下青驄馬,手中渾鐵點鋼槍,此人名叫皇甫無逸,正是當年漢王楊諒造反時,皇甫誕之子。

楊玄感道:“這位小將軍,自古有道伐無道,從來明君討暴君,楊廣窮兵黷武,殘暴至極,何必這暴君賣命,我勸你快快歸順,免得再動刀槍。”

“呸!”皇甫無逸怒道:“楊玄感你枉爲將門之後,越國公竟有你這無君無父之子,快拿命來。”皇甫無逸,餘音未落,催馬殺出。

楊玄縱言道:“乳臭未乾,待我擒他。”

皇甫無逸與楊玄縱二人,不容分說,走馬盤鬥,這楊玄縱武藝並非高強之輩,皇甫無逸反倒虛晃兩槍詐敗而逃。楊玄感見官軍敗退,心中大喜,對麾下將士喊道:“乘勝追擊,全在今日。”遂率叛軍興兵西進。

未走多遠,又見殺來一隊官軍,攔住去路。爲首一將,眉分八彩,二目有神,相貌堂堂,胯下銀鬃馬,手中亮銀槍,銀甲白袍,身後戰旗之上,寫有一個“陰”字,正是大將軍陰世師。

一見楊玄感,陰世師喝道:“叛賊楊玄感,可認得陰世師否?”

楊玄感一見陰世師,暗想此人乃是隋軍大將,尚需謹慎。楊玄縱剛勝一陣,膽氣十足,對楊玄感道:“兄長稍待片刻,待我戰他。”

楊玄縱二番出馬,陰世師提槍相迎,陰世師心想衛文升命我詐敗,但也需分誰,楊玄縱這兩下子拳腳,我若都打不過,豈不被叛軍看出破綻,所以必先勝一陣。二人大戰了三四個回合,楊玄縱一個不留神,便被陰世師刺傷手臂,血流不止。

楊玄感一看弟弟受傷,問道:“誰可出戰?”

“李子雄願往。”楊玄感一聽李子雄請戰,心中大喜,這李子雄要比楊玄縱強出不知多少。

李子雄策馬揮刀,替下楊玄縱,迎戰陰世師。陰世師多少知道李子雄的武藝,暗想李子雄要比楊玄縱強出許多,不如趁此時詐敗。

二人大戰十個回合,陰世師虛晃一槍,詐敗而逃。楊玄感不知其中有詐,一看李子雄擊退陰世師,大喜不已,對麾下將士喊道:“隨我乘勝追擊,前面便是潼關。”

衆人大喜,加速行軍,奔赴潼關。遙遙望見,前面一座險關,雄壯宏偉,矗立眼前,正是西京大興城的咽喉要道潼關。

衛文升奉旨連敗三陣,這第三陣便是潼關,鎮守的主將名叫韋福嗣,本來韋福嗣應當詐敗之後,據守潼關,拖住楊玄感。

可韋福嗣不像先前的皇甫無逸、陰世師,此人是一心反對隋煬帝*,心中支持造反的楊玄感,同情起義的老百姓。

楊玄感派兵列陣,原本以爲攻取潼關要大戰一場,沒想到城門大開,不見兵士,只見韋福嗣素裝布衣乘馬而出。韋福嗣馬上行禮,言道:“內史舍人韋福嗣見過楊將軍。”

楊玄感一愣問道:“韋大人爲何不戰,布衣相迎。”

韋福嗣道:“下官與潼關將士久恨楊廣*,願險關歸順,共舉義旗。”言罷,韋福嗣下馬跪拜,楊玄感喜出望外,與衆將紛紛下馬,扶起韋福嗣,大軍一同進了潼關。這纔是:

連敗三陣誘叛軍,難測杳變人世心。

天險未見刀兵起,烽煙漫漫逼華陰。

到了潼關之內,安營紮寨,楊玄感召集衆人來到中軍大帳,商議對策,韋福嗣言道:“楊將軍已中衛文升之計。衛文升命連敗三陣,引開起義軍,解救東都之圍。如今將軍雖說取了潼關,但前不着村,後不着店,夾於兩京之見,情形不妙啊。”

李密這才大悟,怪不得皇甫無逸、陰世師一戰即敗,便言道:“不如率領三軍,孤注一擲,猛攻西京大興,坐西朝東,對抗隋軍。”

韋福嗣言道:“依照在下之見,不如帶兵入蜀,借蜀道天險,割地自立。”

一旁的斛斯政也有一計,言道:“大興重兵防守,西蜀路途遙遠,不如先取弘農,休整兵士。”三個人一人一計謀,使的楊玄感左右搖擺,舉棋不定。

思量半天,楊玄感採納斛斯政之計,言道:“不如就先去弘農,休整兵士。”

李密一聽,心中猛抖,勸道:“弘農小城不堪一擊,追兵將至,怎可久留?若前不得據關,退無所守,百姓一散,何以自全?”

李密苦口相勸,楊玄感卻偏偏聽了斛斯政之計,親率大軍趕往弘農城,留下大將李子雄、斛斯政把守潼關,後有唐代崔顥作詩懷贊:

客行逢雨霽,歇馬上津樓。

山勢雄三輔,關門扼九州。

川從峽路去,河繞華陰流。

向晚登臨處,風煙萬里愁。

再說隋煬帝的兩路援軍,屈突通兄弟,來護兒父子相繼趕到東都洛陽。蕭皇后得知援軍已到,心裡如同一塊石頭落地,率領東都羣臣,出城犒勞將士。

中軍寶帳之內,屈突通、屈突蓋、來護兒、周法尚、來整等人,拜見了皇后,蕭皇后對衆將言道:“此番叛亂,百姓揭竿而起,已是民心所向,人心可畏,諸位將軍還當善待百姓,以民心爲重,謹慎剿殺。”

屈突通道:“娘娘放心,末將兵鋒所指,只討楊玄感等要犯,百姓不知者不罪。”屈突蓋、來護兒、周法尚等人也紛紛附言。

蕭皇后叮囑了衆將,又對樊子蓋言道:“立刻傳哀家懿旨,開倉放糧,賙濟百姓。”放糧之際,兩路援軍也領得軍糧,屈突通兄弟爲前軍、來護兒父子爲後軍,兩路大軍直撲潼關。

不過兩日,那邊弘農尚未攻克,這邊屈突通的援軍,直抵潼關。李子雄見屈突通率兵前來心中甚爲焦急,斛斯政言道:“時至今日,弘農也未曾攻下,我看楊玄感的起義撐不了多久。”

李子雄一看斛斯政泄氣,勸道:“兄臺爲何打起退堂鼓來,待我出戰,必能斬獲屈突通。”

斛斯政道:“咱們還是從長計議,想想退路吧。”

“哼!”李子雄瞪了斛斯政一眼,根本不作理會,氣沖沖而去。

只聞潼關之上,三聲號炮,城門大開,騎兵在前,步兵在後,一員大將立馬陣前,正是大將李子雄。城頭之上,斛斯政打眼一看,心中犯慌,深知屈突通的。

屈突通厲聲喝道:“大膽反賊,今吾皇天兵已至,爾等還不快快受降,免得本帥再生殺戮。”

李子雄打量一番,言道:“大隋氣數將盡,屈突將軍何必爲楊廣這無道暴君賣命?”

ωωω. т tκa n. c o “哼,無君無父之輩,我必誅汝!”屈突通問道:“誰可出戰?”

屈突蓋道:“小弟前去取他性命!”

“擂鼓助戰!”一通戰鼓聲起,屈突蓋屈突蓋催動五花追風馬,揮動橫水槊,與李子雄交戰一處,二人大戰二十回合,只見二馬一挫蹬,屈突蓋一把揪住屈突蓋腰間大帶,大吼一聲,響如洪鐘一般,竟把李子雄揪下戰馬,生擒而回。

城頭兵士一看主將被擒,驚慌失措,衆人一看卻不見了斛斯政。沒想到斛斯政知道李子雄不知屈突通兄弟的對手,早已換了裝束,循走而逃。

只見城下屈突通調來討伐高句麗的攻城重器,雲梯、樓車、衝車、撞車、拋石機帶起滾滾塵埃,把守潼關的都是些起義百姓,哪裡見過這般攻城兵器,嚇得丟棄兵刃,四散而逃,未過多時,屈突通、屈突蓋便收復潼關,直逼弘農。

楊玄感此時圍困弘農,久攻部下,鎮守弘農郡的正是殿前少監李淵,便是日後大名鼎鼎的唐高祖。

正在進退兩難之時,得知潼關失守,李子雄被擒,楊玄感頓時驚駭。楊玄感立刻召集衆人,齊聚中軍大帳,楊玄感道:“潼關失守,已無後路,眼下之計,唯有決戰。”

李密道:“十萬將士,尚無立足之地,一旦潰敗,將萬劫不復。主公手握軍糧,只要拖延數日,官軍必然堅持不住。”

楊玄感聞聽此言,猶豫不語,究竟戰或不戰,且看下回分解。

第160回 誅皇室另立傀儡君,擁賊子自封大丞相第190回 絕情詩婉拒突厥主,罵史官怒斥孔穎達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62回 梅嘴山梟首吳世華,橫浦關計收麥鐵杖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175回 鞠球場雙射驚魂馬,狼牙帳四封蕭美人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118回 燒妖將烈焰燒湟水,擒禿鷲隋軍破丁零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52回 賀若弼潛兵擒黃恪,陳後主迂腐失戰機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23回 衆皇親赴宴寧安殿,太子妃嫉生秀春園第10回 觀江景易袍結兄弟,乘夜色巧設脫身計第78回 探禁地楊廣演情親,改年號文帝換儲君第18回 遇敗績退守雙羊山,集殘兵空守幷州城第163回 詐降策老臣投汜水,緩兵謀義軍調童山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96回 衛文升易服返寧陵,隋煬帝賞梅遊東園第103回 病美人香殉樂府歌,虞世基驚鴻講武賦第24回 隋文帝探察晉王府,太子爺失言宣文殿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173回 枕邊風挑唆竇建德,鴆毒酒冤殺王伏寶第136回 魚俱羅殺宮起異志,樊子蓋斬將立威名第187回 回關內萬民隨女主,望長城老臣逝歸途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180回 宋金剛作亂刺太妃,康蘇密平叛保後隋第8回 重團圓太子尋草窟,謀奸計叔侄會王府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77回 做草房巫術咒楊廣,抄東宮問罪廢太子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95回 封尚書新官查東都,探民情楊素添耳目第85回 御書房君臣論削藩,寧安殿夫妻話親緣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148回 出僞證冤案斬李渾,進諫言暴君殺忠臣第164回 託忠良搭救遺腹子,戰童山兩家折兵將第121回 宇文述獻言徵西域,蕭貴嬪道別贈陳婤第58回 宣文殿羣賞有功臣,御書房同議南征帥第133回 諸葛穎遺計救敗軍,魚俱瓚虐俘犯皇后第97回 橫渡南海討伐林邑,盤鬥蛇寨兩戰隋師第111回 高句麗擴疆驚隋主,河間王回京求戰船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125回 訪漢儒火燒花草陣,吞琉求收復夷州島第172回 齊善行巧計助佳緣,蕭美娘三封皇貴妃第131回 諸葛穎再諫怒龍顏,來護兒中計折水軍第149回 害忠良劉長恭栽贓,投瓦崗裴仁基獻關第183回 皇太后婉言拒復僻,蕭嗣業出使奔前敵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82回 弒父皇血漸大寶殿,淫母妃詔贈同心結第11回 苦肉計詐取晉王心,特色禮謀劃宛城遊第121回 宇文述獻言徵西域,蕭貴嬪道別贈陳婤第31回 攀林澗太子邀神算,寧安殿蕭妃二進宮第16回 獻棉襖楊廣話親情,枕御足蕭珺憶苦命第72回 修宮宇暴政掠民夫,送綢緞泄密說要案第28回 假書信青州催兵糧,真刺客魏州刺王妃第76回 訪城南段達誘故交,別京師楊廣哭皇后第60回 陳叔宣驚豔入隋宮,水上蛟擺陣戰鄱陽第65回 返建康蕭妃招侍女,巡江東僧侶遇劫難第132回 乙支文德詐降隋營,慕容三藏殉師薩水第63回 送犀杖兩拒隋使臣,入番州三訪冼夫人第5回 孝明帝拒收親骨肉,郭老太粥濟苦命女第88回 裴文安急諫渡黃河,麥鐵杖惡戰蒲津關第87回 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第158回 傳僞諭調離給使營,誅異黨處決江東派第37回 晉王妃省親返江陵,張老六父女得重逢第89回 對豔詞求愛病美人,改河道複議夷州島第49回 寄兵詩孔範再遣書,戰延州五牙破水寨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69回 晉王求賢四請智顗,蕭妃追佛五請高僧第84回 崇文殿天子說版圖,駙馬府公主尋短見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第74回 蕭美娘獻圖說宮宇,封德彝定計掩罪過第165回 金蟬脫殼老臣脫身,化賊爲兵獻計招安第27回 高寶寧三將襲隋營,趙修羅糊塗被放生第42回 暢春園賞菊提聯姻,神羽亭比試選駙馬第26回 青州府策反獻美人,綠丘嶺救駕退刺客第116回 入京師易服邀洞主,討西海親征比漢武第144回 王伏寶誤闖高雞泊,竇建德刺駕馬到崮第25回 送寶甲楊堅斥太子,呈奏摺皇后贊晉王第91回 漢王獻城叛軍覆滅,蕭後祈福華山遇襲第173回 枕邊風挑唆竇建德,鴆毒酒冤殺王伏寶第86回 屈突通遞送假遺詔,慕容遐急傳真檄文第30回 起譁變趙修羅降隋,薦賢能司天監舉才第106回 探東海何蠻返洛陽,遊揚州一下江都宮第100回 祭銅柱劉方劃漢界,開運河惡官吃人肉第90回 戰高壁趙子開喪師,據幷州皇甫誕舉義第87回 皇甫誕孤身諫漢王,越國公點將御叛軍第31回 攀林澗太子邀神算,寧安殿蕭妃二進宮第142回 塗血鼓出兵長城口,祭忠良海葬周法尚第70回 來護兒奇襲錢塘江,晉王妃祭掃同泰寺第43回 御書房皇子爭帥印,茗竹閣儲君逢佳人第174回 會番使再遇慕容遐,入突厥重聚宗室親第13回 晉王爺求賢邀諸葛,蕭王妃無才惹獨孤第122回 獻駱駝舉兵徵西域,平響馬老臣病淮南第178回 二度南征圖謀復辟,三服毒丸可汗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