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4章:以商補田

“河南道亂了、河東道也亂了!這些數目衆多的銅錢怎麼花?又往哪裡花?”楊師道問出了兩大難題。

“我聽說以裴氏和五姓七宗爲首的關東世家、士族對大哥支持力度非常大,他們不僅在物資予以支持,還在洛陽開設了許多糧鋪,洛陽鬥米價格回落到三百文左右,使得洶涌的民情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緩解,再加上大量中原人口跑到我們冀州立足,因此,洛陽的糧食已經供大於求,米價還有下降趨勢,這對於百姓是好事,但是對於糧商來說,卻是虧本的壞消息。如果我們以一擔(1擔=10鬥)三吊錢的價格大量買進,那些糧商一定樂意!”

“而每一個糧商背後都是一個世家門閥,洛陽的每個世家都是大哥的支持者,大哥爲了保證支持者的利益,肯定樂意充當我們和糧商的橋樑。”

楊師道擔心道:“殿下已經和世家門閥撕破了臉,他們會賣麼?”

楊侗冷笑:“楊大人太瞧得起世家門閥的節操了。他們爲了錢,連祖宗和國家都敢賣,這點顏面又算得了什麼?這生意歸生意,反對他們照樣會反對,這是兩碼事。”

“除此以外,也可以和王世充溝通,這傢伙殺了不少中小世家,從中謀奪錢糧,已經引起關東世家的憎恨,中原向來是關東世家的固有地盤,他們遲早會查出王世充以權謀私的罪證。錢可以藏,但數目龐大的糧食卻藏不了,我覺得王世充也急着把糧食換成錢!我們與他交易,其實是在幫他銷燬罪證,想必他會非常高興。”

楊師道說道:“殿下所言極是,不過微臣覺得有一人比臣更會花錢!”

楊侗奇道:“誰?”

“凌敬!”

“哦?”楊侗笑了。

“凌敬,字敬之!河間人士,是競選三館一閣的寒士,他寫了一篇‘商論’,並提出了‘農爲主、商爲輔、工爲骨’的觀點,對商道有着非常獨到的見解!便是玄成、衝遠也無話可說…並同意將其列入凌煙閣一品文學士…”

孔穎達鬱悶道:“敢情在大家眼中,我和玄成是食古不化的老頑固了!”

楊師道大笑:“雖不全中,亦不遠矣。”

衆人開懷大笑。

“我曾和凌敬有過短暫的交流,他在商道上的確見解獨到,很多見解與我不謀而合,因此,我決定再增加一個商部!”

“商部,負責商業互通,以及負責商稅之事。以後凡在我冀州經商者,都需到商部辦理從事商業的憑證,否則……皆爲違法經營,並交於刑部懲罰。”

楊師道震驚道:“殿下,商業自古以來乃是最低賤的行業,若……若爲官辦商部,豈不是遭天下人恥笑?”

迎着一雙雙震驚、不解的目光,楊侗解釋道:“設立商部之事,非是一時興起,更不是因爲凌敬!而是我一直就有的想法。”

他先是將白天與凌敬的對話說了一遍,然後說道:“大家都知道,禁止土地買賣、攤丁入畝稅、以錢發餉都是抑制土地兼併,但朝廷遇到困難的時候,有時不得不販賣土地……這年長日久下去,土地照樣集中到少部分人手中,因此,土地買賣、攤丁入畝稅、以錢發餉都只能緩解土地兼併進程,也就是說,只要有土地兼併,就不能徹底解決王朝周而復始現象。”

“百姓造反的根本就是土地!如果百姓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他們就會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填飽自己的肚子,滿足這一點,就是天下太平的繁華盛世,反之,就是天下動盪,王朝覆滅!”

“因此,在沒辦法解決土地兼併的前提下,唯一能做的就是讓百姓從土地中解脫出來,讓他們即使沒土地也能生存。既然土地不再是唯一的生存根本、發財之道,那麼世家門閥還會大量購買土地嗎?不會的!”

“當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即可彌補土地之不足帶來的造反問題。同時,商業那巨大的利潤,也能讓世家門閥將目光從土地上挪開,投注到商業這個領域中來。既然世家門閥不再買土地,那肯定不會發生土地兼併這種事情。當世家門閥視土地如糞土,百姓就能繼續依靠手中的土地代代生活下去。”

衆人恍然大悟,一衆文武頓時有一種撥雲見日、茅塞頓開的感覺!

秦王真是具備天才般洞察力,並高瞻遠矚的提出了天才一般的構想!

房玄齡激動得身子亂顫,讚道:“天才般的洞察力,天才般的構想……以後再有人跟我說天才,我非抽他幾耳光不可。”

楊侗呵呵一笑:“當世家門閥看到萬畝良田不如一個作坊創造出的價值,你們猜猜他們會怎樣?”

孔穎達喟然嘆息:“都說商人逐,但這世間人,何人不是如此?屆時,當然是猶如牛虻見血、蜂涌從商了!”

這個秦王,簡直就是一個妖孽啊!

不但看透世事,更熟人心……這人到底是怎麼生出來的?

難道皇家血統就這麼的高貴?

那是不是應該慫恿秦王多納些小妾,多生些女兒呢?

不知孔穎達打自己女兒主意的楊侗接着說道:“當商業大興,南來北往的商人絡繹不絕,從而又帶動了吃穿住行等領域的繁榮發展!吃穿住行的興盛,又反哺農業、養殖業、絲織、手工業!而朝廷可以從中獲取滔滔不絕的稅收。”

說到這裡,楊侗最後總結道:“一個國家的是建立在千千萬萬子民的脊樑之上,百姓強國家就強,百姓弱國家的強盛也不過曇花一現,一遇到不測風雲,朝堂必然傾頹,就到了該改朝換代的時候了……”

衆人動容,一般的皇室子弟,都喜歡歌功頌德,忌諱聽到國勢衰頹言論,像楊侗如此坦然面對的人,委實罕見。

難怪楊侗未滿弱冠之年,卻從不耽於嬉戲,而是勤勤懇懇,從未有過驕傲自滿之色,多半是這種居安思危的遠見和眼光!

衆人心下默嘆,古來那些聖君,想必也不過如此吧?

他們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目光中看到極大的振奮,能夠追隨這樣一位目光宏偉、憂國憂國、居安思危的主上,是他們的榮幸!

孔穎達恍然大悟似的說道:“難怪殿下重視能工巧匠,臣今日才完全殿下的良苦用心……能工巧匠在國家層面可以打造攻城器械、改進兵甲、改進農具;在個人家庭方面,則是創造美輪美奐的商品……他們所創造的這些商品,一旦流通到市面上,同樣可以爲自己和國家創造財富,甚至更多……而且,這也是脫離了土地,還能活得有滋有味的生存之道!”

楊侗點頭道:“正是如此!不過這一切,都需要繁榮的商業爲基礎。而商業的魅力,就是能把死氣沉沉的各行各業盤活起來…而這卻還不夠…”

“不夠?”

衆人一呆,復又期待的看着一臉篤定之色的楊侗。

“商品過於單一,繁榮不了商業!而宇文儒童主導的‘天工院’!會依次呈現一些驚世的傑作!”

“是何物?”

“秘密!”

衆人:“……”

秦王,您太調皮了,沒發現自己很欠揍麼?

第189章:不尋常的味道(求訂閱月票)第623章:非同一般的女子第127章:奸商第942章:患難夫婦第059章:李淵發威發病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714章:緊要關頭,各顯神通第596章:武川司第832章:分封建國第648章:單雄信之抉擇第568章:甕中之鱉第404章:武舉開幕第456章:事態突變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115章:和談第904章:意外動胎氣第024章:血戰第071章:討媳婦第007章:一將無能第909章:爲了大唐,長街殺弟第599章:李淵之利刃出鞘第014章:民亂第457章:善其器第831章:很多妃嬪第668章:計中計,各有所忌第049章:失信很可怕第578章:二代班子第070章:章仇太翼第796章:煙有毒第252章:四大優勢(求月票全訂)第588章:吐蕃野望第116章:全力西進第545章:廷議第856章:大興兒童漏天機第263章:奴兵破敵膽第294章:向殿下報喜第515章:踐踏隋律的醜青年第612章:初七論戰第845章:飛天神舟,初步告捷第096章:不想當皇帝第443章:隋魏密約第788章:祿東讚的豬隊友第849章:千年氣運大航海第813章:自掘墳墓第663章:逃出生天第372章:死士之死第702章:天朝氣魄第475章:‘人鏡’消失,好事多磨第329章:再戰野馬川第492章:我楊善會自絕謝聖上第163章:國士李景(求收藏推薦)第440章:史勁立功第962章:誘敵深入,定益北(求票)第837章:滿城盡是功夫茶第178章:趙德言(求收藏推薦)第226章:鬥志燃燒第380章:皇后?沒感覺第110章:死亡之旅第275章:李淵施壓第977章:李世民的大秘密第184章:機遇(求首訂)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741章:相國示警第703章:兩對兄妹,不同情懷第323章:坐觀成敗第474章:無忌,你怎麼看?第534章:陷城第622章:我決定反唐第368章:將軍、道士、女將第167章:兄弟合力(求收藏推薦)第707章: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281章:奇恥大辱第637章:瓦解內部第013章:衛鳳舞第466章:李世民圖存三策第303章:兒女雙全第198章:賊喊捉賊第510章:怨念第930章:蜀中三關之梓潼第801章:空談誤國第830章:借花獻佛,激勵全軍第428章:王世惲第477章:侯君集之設想第353章:皇甫無逸第127章:奸商第185章:反客爲主(求首訂)第552章:夫君!有人呢第884章:廣武澗,天賜之河(求票)第685章:事未了,殺劫到第973章:天堂地獄兩扇窗第488章:兇悍楊善會第953章:截獲隋朝機密,沒命傳出去第427章:王世充之困惑第572章:薛萬徹進退兩難第395章:‘逗牛’戰術第698章:李元吉職權擴大第206章:決不退縮(求月票)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412章:又當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