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隋文漢景之高遠

“如今南方打生打死的,如果我們南下,應該可以把他們一網打盡吧?”

隨着楊侗這一句話,朝陽殿頓時鴉雀無聲,大家都被楊侗的瘋狂舉動嚇到了。

“不可!”

“不行!”

“萬萬不可。”

許久過後,楊恭仁、楊師道、房玄齡他們人人反對。

“我大隋如今朝野肅然、百姓安樂、商貿發達、農業興旺,將士用命……還有十幾二十萬不要賠錢的奴隸去打頭陣,怎麼不能一戰定乾坤?”

楊侗忽然不想玩了,只想着一傢伙就把南方勢力推平!而且他感覺大隋推得平。

楊恭仁望着能張任性十足、張揚十足、尚顯幾分稚氣的臉,無奈道:“既然殿下這麼問,臣這就作答了。大隋繁華着錦,一片鼎盛之像,可臣看來,這種局面或許只是表相……”

“表相?”楊侗定定地盯着他。

“大隋事業近年來蒸蒸日上,文治武功盡皆顯赫無雙!論文治,殿下教化萬民、富裕天下,便是漢之文景亦有不如;論武功,殿下在遼東和北方草原拓地數千裡,再以長城庇護天下,最重要的是殿下越打越富、越打越強,這一點便是秦皇漢武和本朝的武帝也不如。這一點,誰也不能否認。”

隋朝自建立以來,實際上問題重重、矛盾重重。楊堅生怕的楊勇鎮不住天下,所以楊堅一定要換太子。因爲諸子之中只有雄才偉略的楊廣才能保得下大隋王朝。

шшш тTkan ¢ ○ 楊廣平定南陳以後,在揚州坐鎮了十多年,他安定了民心不附和反抗不斷的南方,使大隋王朝真正走向了統一,他的文才、武略、雄才有目共睹,楊堅認爲只有楊廣才能鎮得住野心勃勃的關隴權貴,也只有他才能帶領大隋王朝走向強盛。

而楊勇文治有餘、進取不足,更沒有讓關隴權貴畏懼的雄才,他根本無法平定因爲科舉制而引發的大亂,而如果不推行科舉制,大隋也會像東魏、北周那樣無法長治久安。

楊堅在世之時,關隴權貴還不敢輕舉妄動,他若死了,文弱和平庸的楊勇不過又是一個孝靜帝和魏恭帝而已。可以說,楊勇被廢,絕不是某些書籍上說的那樣,是獨孤皇后偏愛楊廣所至。這或許是一個原因,但絕不是主因。

因爲楊勇當了二十多年儲君,早已形成了龐大的勢力體系,同時還有文武雙全的高熲輔佐;而楊廣在揚州十多年,於朝中勢力遠不如楊勇,若僅是獨孤皇后的原因,楊堅肯定不會廢楊勇,因爲廢除楊勇風險的實在太大了,甚至會引起新生的大隋王朝一分爲二。

但最後,楊堅爲了大隋王朝的江山社稷、也爲了楊家得以延續,楊堅纔不惜廢除立儲了近二十年的嫡長子楊勇,換上雄才大略的楊廣。而爲了助長楊廣的勢力,制衡高熲,不惜將文韜武略、治國理政、樣樣精通的楊素推向了楊廣。

這道理就像漢景帝換漢武帝上位一樣,景帝認爲劉徹才能率領大漢王朝抵禦得了文武雙全的軍臣單于,他爲了讓漢武帝勝利上位,誅滅了頑固支持太子劉榮的周亞夫,繼而扶持田蚡上位;楊堅爲了楊廣,也用了一個不是理由的理由罷免了高熲,將重點扶持了楊素。

只不過漢朝的敵人是匈奴,而隋朝的敵人源自內部,但是對於皇家來說,內部的危險纔是最致命的危險。相對直接滅了周亞夫的漢景帝,罷了高熲的楊堅仁慈厚道得多。楊廣即位後,拜高熲爲太常,希望以高官籠絡其心,誰想到高熲不念其恩,還到處煽風點火,接三連四的挑戰楊廣忍耐度,終於惹來了殺身之禍。

景帝和楊堅的高瞻遠矚,決非常人可及。而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爲他們具有長遠的目光,思維不侷限於眼前利益得失,始終放眼天下,前進一步,已想好後百步。

……

歷史學家錢穆說過‘凡歷史上有一番改進,往往有一度反動’,而‘改進’會觸犯到太多人的利益,和平演變那一套根本行不通,所以楊廣登基之後,以激進的方式,對大隋王朝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但他又沒有把天下打爛了再收拾的瘋勁,所以在激進變革的同時,又有妥協,才最終把天下搞得大亂。

而變革家往往都要具備一顆堅決、永不言敗的心,決定了就要不計代價、不擇手段達成目的,在這一點上楊廣就顯得有些不足了,在動亂之際,他選擇了逃避。

如果雁門之圍結束後,楊廣在洛陽居中調度,李淵之流壓根就不敢就跳出來搞事。可即使楊廣去了江都,李淵也沒造反的膽,直到蕭銑把南方搞亂了,纔在遭人算計之下,走上了謀反之路。

而隋朝到了楊侗這裡,已經支離破碎,但他立足冀州以後,卻一掃頹勢、大力推行新政,將楊廣的激進手段再一步放大,從根本上斷了世家大族把持朝廷的根基。從文武二帝到楊侗,都有一條主線任務,這條主線其實就是在和世家大族鬥,文帝楊堅是文鬥、武帝楊廣是武鬥,而楊侗則破而後立,在大亂中尋求大治,是一種思想上的傳承和延續。

到得如今,雖然大家嘴上都不說,可心裡卻都明白,大隋在楊侗的經營下,已經是天下第一諸侯,百姓安樂、倉府豐盈、軍備充足,隨隨便便都能拉出數十萬披甲之士,天下彷彿難尋抗手。

但是!

“但是,殿下可知武帝那麼一個強勢的人,爲何在變革中失敗嗎?”

“爲何?”這一個,楊侗還真沒有認真想過。

“妥協。”楊恭仁鎮定自若下了定義後,分析道:“平衡之道,歷來是扶持一派、打壓一派、孤立一派。武帝在對待關隴貴族的問題上,就是這麼做的,他扶持宇文述、打壓獨孤氏、孤立竇氏,又引關東士族代表的裴矩、裴蘊爲相,還重用了南派的虞世基!然則是人都有私心,不管是二裴、虞世基,還是宇文述,他們都在武帝扶持中,失去了初心,他們爲了獲得更多,不惜在背後與關隴世家相勾結!武帝對此也是頭疼無比,所以到了後面基本採取了妥協之策,原本關隴貴族便桀驁不馴,助長了氣焰之後愈發囂張。收拾起來難度更大。”

“而武帝爲何要妥協?因爲他捨不得把安定的天下弄得大亂。若是他當初不問青紅皁白,把關隴世家屠戮一空,亂的頂多只是關中而已,接着均分田地的話,天下很快便會平定下來。但武帝這一退,把自己退到了絕境。因爲到那步田地的時候,大隋和關隴世家早就已經不可共存了。”

“如今李淵正處於苟延殘喘的時期,實力受損嚴重,急切之間拉不起一支可以抗衡我大隋的軍隊,此時南下,確實可以將之蕩平,但是殿下,那明晃晃的刀子不可怕,可怕的隱藏在背後的毒蛇,若是世家潛伏起來,大隋又將陷入不休止的內鬥、無休止的妥協之中。而且他們報復起來會更爲瘋狂,因爲他們和今天的大隋仇恨比武帝時期更深!”

“是啊,殿下!”楊師道亦是說道:“其實殿下入主冀州以後,定下的打一地、治一地、穩一地的策略是最高明的策略,你看我大隋治下現在多幹淨啊!又何必圖一時之快,而讓以後陷入無限的爭鬥之中呢?”

房玄齡說道:“重要的是我大隋一旦起兵,南方羣雄一定結盟抗隋,而我大隋敗了就意味着毀滅,毀滅得連一個縣令、一個縣吏都活不下來。”

杜如晦肅然的說道:“連清華學宮學子、大隋境內的寒士和和義學學子都會死絕。因爲世家大族不容許義學、義務教育、科舉制、均田制、攤丁入畝的存在,甚至這種思想他們都容不下!總之,一旦我大隋敗了,一切與大隋有關的人與物,統統都將毀滅。新式造紙術、印刷術等等先進技藝也將成爲世家大族繼續統治天下的工具,而被秘而珍之。”

魏徵、劉政會、凌敬、姜行本這四個寒士聞言,面色全都變了,他們的早年求學之路歷經坎坷,他們爲了求學,不得不承受名門望族不屑、鄙夷的目光,學有所成以後,自問不輸於所謂的名士,可在洛陽得到的,不僅是士人的嘲諷,甚至連報考的的資格都沒有得到。若是大隋失敗,寒士的處境恐怕會比之前要難上萬萬倍。

楊侗聞言默然,雖然大隋雄踞幽州、冀州、幷州、雍州和大半個涼州,可是以自己爲代表的大隋早已是士人階層的敵人了,已經成爲衆矢之的,要推翻舊勢力,必須經歷一個沉澱的過程,

他知道大家說得都對,特別是房玄齡和杜如晦的話,更是讓他汗流浹背。因爲他身上牽扯着太多人的命運,所以他不能敗,一旦他敗了,一些人爲了得到一條活路,就會生出別樣心思,就會和世家大族苟合,就會出賣大隋的利益。

人心,若是散了,隊伍就不好帶了。

良久過後,楊侗長長的吁了一口氣,自省道:“這些年,我走得太順了……隨着滎陽大捷、武德山大捷、遼東大捷、馬邑大捷、幷州大捷、高句麗大捷、關中大捷……順利的鬥走了河北士族、幷州士族、關隴世家,勢力順利的擴大千裡,使我有一種錯覺,覺得我大隋現在出兵,就可以橫掃天下,一統山河。卻忘了根基淺薄,經不起失敗的事實,從而忘乎所以了,這是我的錯。”

“其實殿下已經做得很好了!”楊恭仁嘆息了一聲,接過楊侗的話意道:“正如殿下自己所說的,殿下乃至我大隋最大問題就是太過順利了。李唐是公認的天下第二大勢力,可在我大隋面前卻成了一個任憑拿捏的軟柿子,既然第二大勢力都這般不經打,那其他勢力就更加不會放在心上了。可大家都沒想過,你大隋戰線從少海(東朝鮮海)之濱延續到武威,雖有新長城抵禦,但也要很多軍隊駐守,被動防守終有失。南方的防禦線,也是漫長無比,從渤海郡到武威郡也有幾千里長,北方之敵有東西突厥,南方之敵,有高句麗、竇建德、李密、王世充、李唐,還有居心叵測吐谷渾,以及尚未歸附的羌人,說是四面環敵亦爲不過,可殿下始終只盯着唐軍打,真要是把李唐往死裡打了,別人在脣亡齒寒之下,肯定會聯合抗隋,而不是等着殿下一個個去收拾。”

“現在我們只要踏踏實實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繼續禮賢下士、善待民衆、厚積薄發,只要等上三五年,便能一統天下。”

“是啊!我大隋無戰事,蒸蒸日上,而南方戰亂不斷,潛力會打會弱,此消彼長之下,我大隋完全可以打得贏南方之盟。”

“……”

衆人的話使楊侗躁動的心慢慢平靜了起來,笑着說道:“不管怎麼說,今天這件事給了我極爲深刻的教訓,絕不能因爲順利而忘乎所以,我們還需要積累,只要南方諸侯不觸犯到我們的利益,我們也不要做刺激他們的事兒,埋頭髮展五年,再擡頭相見。”

“埋頭髮展五年,再擡頭相見。”房玄齡複述了一遍,大聲叫好,然後道:“雖說我大隋不宜南下,但是有的地方卻可以毫無顧慮去打。”

“李軌和吐谷渾?”楊侗明白房玄齡的意思了。

……

(我在參加榮耀征戰預選,兄弟姐妹們都請點個贊)

第027章:新政第273章:百毒俱全程咬金第718章:走火入魔第456章:事態突變第921章:今朝重演平陳戰(求票)第498章:對李淵,朕已經沒耐心第567章:六月債,還得快第202章:控制(求月票訂閱)第165章:李世民的憤怒(求收藏推薦)第433章:許敬宗的堅定第406章:大隋暴徒第486章:將帥之差距第812章:殺是不殺?第886章:議新堤,出險情(求票)第251章:旗開得勝(求全訂月票)第776章:戰事畢,再鼓勵第480章:李淵的套路第100章:演技出衆第592章:和親,又見和親第402章:楊家女將之智第394章:兄弟隔閡第725章:將軍太能打,亦非好事第161章:梟雄頡利終上位第039章:天賜猛將第892章:我是貧民的兒子第760章:沈光解惑第308章:吃人魔王人人愛第506章:皇姑離家抓李世民第536章:狹路相逢第848章:遨遊九天第719章:西巡之議第230章:聯合世家第394章:兄弟隔閡第303章:兒女雙全第511章:一頭霧水第106章:大將和小卒第071章:討媳婦第794章:一條大魚第374章:安息吧你第302章:歸心似箭第310章:李密西進第231章:人心不齊第476章:踏上征途第651章:魏軍破營,海路來襲第346章:夜襲第225章:激化矛盾第554章:順勢而爲,我是錘子?第609章:扭出真兇,百官發難第149章:合作(求收藏推薦)第681章:任用降臣第254章:肆虐(求月票全訂)第112章:活捉楊侗第734章:吐谷渾有變第922章:李淵謝幕是必然的第763章:鬥將,還得萬人敵第462章:洛陽第917章:垂死掙扎(月底年底求票)第632章:雷霆萬鈞第560章:戰前勞軍第683章:千古罪人爲李淵第751章:邀請沈光殺李淵第631章:楊侑之野望第017章:王世充第355章:你的心上人不要,我要第925章:攔路虎第956章:促成李氏父子肉搏第342章:殿下憐花第358章:佈局西域第893章:一半靠努力,一半靠天意第846章:楊侗心動了第181章:賣牲口(求收藏推薦)第632章:雷霆萬鈞第030章:孤臣第647章:江都城防圖第412章:又當爹了第212章:背主第491章:撤兵盧氏第774章:這點鼠膽,也敢造反?第814章:恩威並施第192章:武州商行第180章:南部可汗(求收藏推薦)第429章:誰佔了誰的便宜?第109章:再下一城第739章:枕邊風第060章:李建成的心驚第516章:傳說中的‘醜八怪’第705章:招攬失敗第914章:前妻、初戀和現任第616章:割斷一份親情第911章:父子交鋒(求票)第555章:去其首腦,斬斷瓜葛第950章:大纛傳令,全軍出擊第782章:隋軍弩陣,破敵軍第801章:空談誤國第408章:行爲詭異的道觀第882章:隔牆有耳第105章:坦白第785章:熱血沸騰,不殺不行第739章:枕邊風第875章:此時不努力,今後沒機會(新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