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朝堂之爭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來到了七月。俗話說七月立秋,種啥啥收。然而在經歷了去年的極端天氣以後,別說河東,就連山水宜人的江南,農作物的產量也是遠不如往年。

而在這個時候,一直被劉文昊惦記的女真人終於有了大動作!

東京汴梁大內皇宮之中,欽宗趙桓像個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就見他語氣焦急,朝着兩旁文武問道:“金人到哪處了?”

部分朝臣心中還疑惑不解,卻見少宰徐處仁將眼光投向主持樞密院的吳敏。後者看到徐相的眼色,連忙出班奏道:“官家,金人前鋒大軍已到雄州!”

聽到此話,趙桓罩在褚龍袍中的身軀不禁一震,手指也在無形之中顫抖了起來。而堂下諸公一個個也是面有憂色,誰也沒有料到,金人的動作會有那麼快!

有着浪子宰相之稱的李邦彥,連忙問向吳敏:“金軍的進兵路線是哪裡?此次金人南下兵力幾何?”

李邦彥不愧是太宰,一瞬間就想到了所有的問題。

然而吳敏在一時之間卻無從答起,片刻後,低頭沉思了一陣後奏道:“本月初,據稱金軍分兩路入侵。進兵路線大致與上番相同,一路出西京大同攻打河東太原府,一路出自燕山……”

說到這裡,吳敏看了看趙桓的臉色,隨後又繼續道:“至於金人兩路統兵之帥,仍是粘罕與二太子斡離不!”

“月初?”

李邦彥聽罷此話立即皺起了眉頭,隨即一頂大帽子便扣了上來!

“怪了!李伯紀奉命主政河東河北,月初還給朝廷進言過,何曾提起金人的動向?”

也是,如今河東境內不僅有種家軍,還有姚家軍和折家軍,大宋四大將門,三家皆聚在河東,你李綱宣撫河東河北,怎麼在月初沒有警示傳過來呢?

倘若你要是在禁中,遠離一線,那麼還情有可原。但現在,顯然就是你的不對了!

這浪子宰相,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忘打擊政敵啊!

吳敏字元中,去歲金人第一次南下,因反對出逃金陵,而全力支持李綱,從而被欽宗趙桓拜爲少宰,遷知樞密院事。

可以說,去年的吳敏絕對是主戰派的代表。可是隨着李綱被貶出禁中,這兩個曾經並肩作戰的戰友,在朝中也就沒有了立足的地方。

雖然在李綱走後,徐處仁頂了上來,可相對於李邦彥、耿南仲之流,他們的勢力還是大大不如。

大宋的太宰和少宰就是左相右相之意,別看吳敏曾起草過徽宗的傳位詔書,算是欽宗趙桓的從龍之臣,但在這朝堂之上,他依舊沒有什麼發言權。

聞聽李邦彥所說的話,吳敏心頭一驚,知曉那浪子宰相沒安什麼好心,頓時補充道:“金人兵力暫時不知,但可以肯定,情況不容樂觀!目前河東並未傳來什麼消息,不過斡離不前鋒部隊已經抵達雄州!”

趙桓聽罷,既未見震怒,也不見憂慮,呆呆坐在那裡,像似麻木了一般。而朝堂上的衆臣皆垂首不語,整個垂拱殿落針可聞,一片死寂。

或許朝廷諸公都在想着,那韓昉離開汴梁纔多久?帶着咱們這麼多好處,怎麼還要南下侵宋呢?

難道他們狼子野心,就是想要亡了我大宋嗎?

可剛想到這裡,諸公又絕對有些不對,畢竟上次金軍南侵之後,不也是主動撤兵了嗎?

在當時,不少朝野之士就曾斷言,短期之內金軍必再復來。上到天子,下到執宰,也都認爲,女真人已經得了不少好處,且自家局勢也不穩定。

再說了,女真人後花園起火,不也是咱們幫忙滅的嗎?

可如今呢?這纔過去幾個月?這羣蠻夷竟然又捲土重來,難道女真人真要把我們逼上絕路不成?

無論君臣,此時俱各懷心事,忽然,一個聲音自角落響起:“官家,微臣以爲,不如遣使和金人議和,以絕金人之念……”

聽到這話,衆人皆驚,擡頭視之,開口說話之人乃是龍圖閣直學士汪伯彥。

堂下諸公聞聽此言,皆朝着太宰李邦彥看去。要知道,這汪伯彥早已是那浪子宰相的發言人,此時開口,莫不是那浪子宰相的意思?

然而趙桓聽在耳中卻罕見的沉默了半晌,而一旁的吳敏卻嘆道:“哎!早知這女真人狼子野心,當初就不該放韓昉等賊回去!”

可不是麼,人心不足蛇吞象,當初要是不管他們,金人的大軍也不至於那麼快就滅了自家後花園的火吧。

但現在提起此事又能如何?再說了,當初從上到下,又有幾個人站出來反對呢?

還有,已經發生過的事情,現在舊事重提,難道還要追責不成?

李邦彥皺了皺眉頭,而看到那浪子宰相的表情,汪伯彥、白時中等人盡皆朝着吳敏開始發難起來。

趙桓的心本來就很亂,聽着堂上諸公爲了當初的事情還爭執不休,這位年輕的官家頓時怒了起來,就見他執起龍案上的硯臺,一下子摔在了地上!

看到趙桓的樣子,爭得面紅耳赤的諸公皆閉上了嘴巴。一旁的寵臣耿南仲,則是看準了時機,立即站出來奏道:“官家,金人上次南侵,受阻而返。此番復來,必傾舉國之兵,其鋒芒不可阻擋,以臣愚見,莫如遣使求和……”

聽到耿南仲如此一說,趙桓下意識的點了點頭。而李邦彥在看到趙桓的表情後,立即接過話頭:“耿相所言甚是,臣附議!”

說着話的功夫,朝堂上的主和派在得到李邦彥的首肯後,紛紛站隊出來!

徐處仁、吳敏等人聽到這些人的言論,頓時義憤填膺,但卻又無可奈何。說白了,他們兩人的聲音還是太小!

直到這一刻,兩人十分想念遠在河東的李綱。而就在他們出神之時,李邦彥與耿南仲正一唱一和,張嘴議和,閉嘴割地,且美其名曰,權宜之計。

徐處仁再也聽不下去,怒火騰騰而起,毫不留情地打斷二人的表演,怒斥道:“官家!李汪之輩,大難臨頭時只顧保全自己,而不思爲君分憂。鼓動官家割地求和,有失執宰之職!”

沒等李邦彥發火,耿南仲早已大怒起來,此賊自侍趙桓的心腹舊臣,張嘴還擊道:“徐擇之!你雖爲次相,但本相提醒你,說話還請注意分寸!”

這哪裡還是大宋朝堂,分明是那喧囂的菜市口。政見不合的兩個派別,在趙桓的面前,紛紛指責起來……

第一百零八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零四章 棉花第二百四十六章 壽陽的戰火第二百九十六章 坑爹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權知太原府第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九十九章 創新第二百七十章 苗頭第二百七十九章 砲車逞兇第一百七十四章 遭遇困境第二百二十六章 真定淪陷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城保衛戰(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真定淪陷第三百二十四章 絕地反擊第七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七十章 將星隕落第一百五十八章 周瑛的秘密第三百一十六章 反擊第二百三十五章 江湖義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詔書第一百六十八章 練兵第二百六十七章 怪事第四十三章 絕境第一百七十二章 心結第一百八十六章 陰差陽錯第七十四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梟雄末路第一百一十二章 周氏的反應第三十九章 兵匪一家第八十九章 陽曲的轉機第三十一章 平晉鄉勇營副指揮使第二百七十五章 旗語第二百八十四章 瘟神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冒險出奇招第二百九十一章 異動第一百五十四章 十萬火急第七十章 慘烈第一百五十一章 應對第二百五十二章 萬人敵第一百一十四章 劍走偏鋒第三百零三章 遇襲第五十八章 滾木礌石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少嚴第三百零三章 遇襲第十四章 陽曲之危第三百二十五章 柺子馬!第一百五十八章 周瑛的秘密第九十八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六十章 檢舉第一百七十九章 楊進入蠱第二百五十一章 風起!第一百八十九章 研究第一百九十八章 相處第二百四十五章 歷史的進程第二百零八章 古裡甲第二百三十四章 困獸猶鬥第四十九章 趙軍的應對第十七章 劫後餘生第五十六章 釣魚執法第三百一十二章 詔書第二百六十二章 西城保衛戰(八)第二百五十七章 西城保衛戰(三)第三百一十四章 怒斥第三百零二章 密林第二百七十二章 詭異第九十五章 種公來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暢談第二章 姐夫和小姨子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岸的消息第八十四章 有援軍?第十二章 火燒崛圍山第二百五十四章 激活第四十四章 嶽清瑩第一百四十五章 楊再興第二百三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蓮教第一百八十四章 溫室大棚第二百九十四章 白蓮教第一百六十九章 動機第三百二十一章 萬事俱備第二百一十八章 孟縣保衛戰第三百零四章 勸降第七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七十八章 萬事俱備第一百四十四章 翠峰山第二百六十一章 西城保衛戰(七)第三百零八章 東城淪陷第五十九章 收服第五章 小舅子唐麟第一百零九章 匪患第二百七十七章 看不見的砲車第二百九十章 東城的情況第三十一章 平晉鄉勇營副指揮使第一百二十九章 以鄰爲壑第九十八章 有備無患第二百九十五章 拉開帷幕第三百零八章 東城淪陷第一百一十八章 偷龍轉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