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劉文昊見到楊再興的時候,着實愣住了片刻。他確實沒想到,竟然能在這裡見到那位絕世猛將。
可以這麼說吧,劉文昊小時候就已經聽說過楊再興的大名,不過在那個時候,他是通過一些影視小說所知曉的。
直到漸漸的長大以後,他才特意查了有關楊再興的資料,而後更是發現,小說裡描寫楊再興的勇猛,一點都沒有誇張,甚至還有一些弱化!
楊再興,岳飛手下大將,抗金名將。原是曹成部下,跟隨曹成在道州、賀州當流寇。直到遇見岳飛,他纔算是走上正途。
其實楊再興的出身還算不錯,父親叔叔皆在朝中任職,只不過經歷了大宋最爲動盪的幾年,所以纔會淪爲匪寇之身。
歷史上,楊再興曾親手殺了岳飛的弟弟嶽翻,但最終岳飛驚奇於其相貌武藝,於是沒有殺他,而是讓他報效朝廷。
事實證明,岳飛的眼光真的不錯。楊再興爲了報答岳飛,勇猛善戰,成爲了岳飛帳下頭號猛將,跟隨嶽武穆南征北戰,立下了許多不世之功。
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是楊再興單騎入敵陣的記載,說其以單騎入金軍,擒兀朮不獲,手殺數百人而還。
就連宋高宗趙構都曾評價:飛之裨將楊再興,楊邦乂之子也。單騎入陣,幾殪兀朮,身被數十創,猶殺數十人而還,一時聲勢可知矣。是以郾城之役,恢復之業系焉……
所以說,楊再興的勇猛絕對能和項羽相提並論!
至於此人的死,也頗具悲劇色彩。
真實的歷史中,楊再興率領三百騎兵,向金軍發起了反衝鋒。斬金兵兩千多人,刺死萬戶長撒八孛堇,千戶長與百戶長等大頭目一百餘人,最終,楊再興和王蘭等裨將及手下三百騎兵全部戰死。
在與金兵戰鬥當中,敵軍箭如雨下,楊再興每身中一箭,便折斷箭桿,繼續殺敵,慷慨義烈,宛如天人!
每次劉文昊回想起史書的記載,都覺得大丈夫當如再興!一瞬間,他就化身成了一個小迷弟。
就連楊惟乂都有些納悶,這位暫代壽陽的劉軍使,怎麼那麼好客呢?
說句實在話,如今楊再興也好還是楊惟乂也罷,都是戴罪之身。沒辦法,誰讓他們丟了那麼多糧草呢?
宋朝一石糧食大概是後世的一百二十斤,按照宋制標準來講,一個成年人一天是一斤口糧。
這一次,從江南調過來的足有十萬石的糧食,可到了壽陽又剩下了多少?
而且,這還不全是給平晉營的,還有河東路各級衙門呢。因此,做爲押運官的楊惟乂,此次獲罪絕對不小!
但此時的楊惟乂並沒有想太多,誰讓他自己大意了呢?這事怨不了別人,只能怪他自己。
如今楊惟乂最放心不下的是自己的侄兒楊再興,畢竟那絕世猛將今年也纔剛剛二十二歲,和劉文昊年歲相當。一旦自己獲罪,楊再興又該何去何從?
所以,當楊惟乂看到劉文昊待自家侄兒如此之好以後,便有些想將楊再興留在壽陽。
這一刻,劉文昊並不知道他的想法,其實此時的劉文昊十分鬱悶,四十多車的糧草,只在壽陽轉了轉便又朝着太原而去,留下來的僅僅不到五車,也就是大約五萬斤左右糧食。
這一下他能不慌?就連一向穩如天人的譚明喜也坐不住了。
是啊,沒有糧食,他們就是再厲害也沒有用啊!
確實,在這件案子發生以後,無論是河東宣撫使司衙門還是壽陽縣,都開始尋找這起劫糧案的始作俑者。
但是話說回來,哪有那麼容易?即使知道是黑風寨犯下的案子又如何?
如今的黑風寨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以河東現有的條件,根本就拿不下來!
說實話,如果這要是往年的話,河東宣撫使司衙門絕對不會忍着、慣着。但現在不慣着也不行,因爲金人虎視眈眈,現如今河東存在的兵力幾乎都動不了,也就只能這麼忍着了。
之所以從江南調來這麼多糧食,目的就是讓大家能夠平穩的度過這幾個月。
去年事情太多,而且天氣嚴寒,現在大宋朝廷從上到下都是隻求穩。
因此,人人都想等到秋糧下來,多囤一些糧草。可誰又能知曉會發生這麼一件事呢?
李綱得知此事後頓時勃然大怒,可也只是憤怒了一陣便再也沒有了聲音。
沒辦法,李宣撫也苦啊!名義上節制河東、河北,可實際上他能調動得了誰呢?
幸好還有幾車晌銀沒丟,可話說回來,即使現在有錢也不好弄!
如今的糧食一天一個價,光有錢也沒多少辦法。說句不好聽的,即使你想高價買,那也得找人賣不是?
現在可供劉文昊他們使用的糧草並不多,即使加上現在的五車也不過還能再堅持半個月左右。
但這半個月真的那麼好熬嗎?河東宣撫使司衙門再徵調糧食能那麼快的趕過來?所以說,這些對於劉文昊來講都是一個新的考驗!
河東宣撫使司衙門裡,李綱鐵青着臉,雖然沒有說話,但衙門的氣氛卻如同臘月天一般。
俄而,還是曹溪率先打破了沉默。
“相公,對劉子明部該如何處理呢?”
還能如何?現已查明,劫糧的就是黑風寨的匪寇。你劉文昊暫代壽陽的父母官,竟然讓轄區內的匪寇去當禍害,這點你怎麼解釋?
幸好此時張元幹也在此地,不過張仲宗的額頭也見了汗。
“宣相容稟,劉子明在壽陽做的已經不錯了……”
張元幹此次回太原,就是爲了提醒李綱重視金軍的動向。或許他也沒想到,自己纔回來幾天,那裡就發生了這麼大的事!
但這事也怪不了劉子明吧!他手底下才幾個兵?還全都是鄉勇!若不是劉文昊有先見之明,派人去接應,估計剩下那幾萬石的糧食也搶不回來!
所以,劉文昊不僅沒有錯,還應該有功!
李綱能不明白這個道理嗎?然而大宋朝廷從上到下不都喜歡甩鍋推諉嗎?幸好李綱不是那樣的人!
此刻就見李宣撫沉思一陣後,只對着曹、張二人說了一句話:“上報朝廷,昇平晉鄉勇營爲平晉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