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楚州之戰(3)

金軍南營,帳篷外站滿了衣甲不整的步兵,他們被不遠處傳來的喊殺聲驚醒後,便再也無法入睡了。這些步兵三五成羣的聚在燈籠下,對不遠處的戰事議論紛紛。他們大多數都沒有上過戰場,多數人只是在經過一個簡單的訓練後便來到了這裡。這些步兵中有些人對這場戰爭充滿了期盼,他們妄想着自己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然後連連升官,這種想法使他們興奮得無法入睡。但大多數人還是對這場戰爭充滿了厭惡,黑暗中傳來的聲聲慘叫,已經在他們的心裡深深地種下了恐怖的種子,他們想起了家中的親人,想起了和他們在一起雖然艱苦,但是不用像現在這樣擔驚受怕的日子。

僕散揆和看着眼前這些步兵的樣子,嘴角不由地露出一絲苦笑。這些步兵跟自己的騎兵比起來實在是相差太遠了,他們在戰場上的作用只不過是用來減緩宋軍的攻勢而已,必要時,他們也可以用來消耗楚州的弓箭和石頭。如果不是因爲金國的兵力奇缺的話,這些人應該還在家裡握着鋤頭。

此時,遠處幾排跳躍的火光映入僕散揆和的眼簾,僕散揆和意識到那是騎兵手中的火把。於是他馬上命令手下的騎兵作好了戰鬥準備,雖然他心裡並不相信那會是宋軍的騎兵,但他知道在戰場上是絲毫不能懈怠的。

隨着越來越響的馬蹄聲,僕散揆和的心也慢慢地放了下來,他看清了那些騎兵身上穿的盔甲和他們騎的馬,還有盔甲上鮮紅的血跡。但隨後他的心中不禁一涼,他記得出去的時侯是五千騎兵,而現在回來的卻只有兩千多人,難道,其它的人已經……僕散揆和的腦海中不知不覺地又想起了“沉浮橋”一戰時的景象。

“打開營門。”僕散揆和高聲下令道。

隨着兩丈餘寬的木製營門往兩側拉開,營外的騎兵像潮水般地涌進了大營。

僕散揆和馬上就感覺到了事情不對,因爲他看到那些騎兵非但沒有減速的意思,反而加快了速度衝進大營。他意識到自己上當了,於是他急忙對着守門的步兵大聲喊道:“關門,關門,堵住他們。”

但此時已經太遲了,一隊隊騎兵呼嘯而過,從營門向四方散開,戰馬的鐵蹄踏起一片腥風血雨,大刀無情地砍向想要關門的步兵,那些步兵本來就沒有多少作戰的經驗,些時見到這種陣仗,不多時便像潮水般地退了回來。

衝進大營的騎兵,紛紛拋出手中的火把,這些火把在空中旋轉了幾圈,然後落在帳篷處燃起了處處火頭,由於這幾天烈日的爆曬,帳篷已是十分乾燥,再加上北風助勢,所以大火很快便在營中蔓延開來。霎時,大營中亂成一團,毫無心理準備的步兵在這突如其來的攻擊下,完全失去了抵抗的信心,他們毫無目的地到處亂竄,四處躲避着騎兵的追擊。有些身上帶着火苗兵士,瘋狂地乾嚎着四處奔走,在他們經過的地方,又燃起了處處火頭……

這時,僕散揆和的騎兵因爲早有準備,所以全都上馬準備迎敵,但無奈眼前到處都是四散奔逃的已方步兵。望着面前四處放火的敵人,僕散揆和一咬牙,手中劈風大刀往前一揮,大喝一聲:“殺……”便帶頭向攔在前面的己方步兵殺去。

此時的大營內變成了空前的混亂,在金國步軍眼裡,他們完全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騎兵,哪些是敵人的騎兵,因爲他們都穿着同樣的盔甲,騎着同樣的馬,殺着同樣的人,就是自己。所以,他們只要一看到騎馬的就四處躲避。而對於騎兵來說,他們在若隱若現的火光中,也分不清哪些是敵人哪些是自己人,他們只是憑着感覺,照着前面的騎兵亂砍亂殺。

張虎將自己手中的點鋼槍舞得虎虎生風,在金兵羣中如入無人之境。他手中這杆點鋼槍是由鑌鐵精鋼打就,槍長一丈有餘,通身漆黑,重量可達五十餘斤。如此重的長槍在張虎手中,卻靈巧得像只黑蛇般地或攔或刺或劈,衝在金兵羣中竟然無一合之將。

“鏘……”隨着一聲金鐵交擊聲,一把劈風大刀生生攔住了點鋼槍的勢頭,兵器交接處迸射出點點火星,在這黑夜處顯得格外的顯眼。

感覺到自己的手心有些發麻,張虎知道自己遇到了難纏的人物,擡眼望去卻是一名中年金將,在這時暗時亮的火光中,這名金將有若天神般地揮起大刀向自己劈來。張虎忙將長槍一橫,“鐺”地一聲火星四射,張虎覺得胯下的戰馬也情不自禁地往下一沉。

好強的臂力,張虎心中暗道,但要比力氣,我張虎卻還沒怕過誰。想罷,竟將五十餘斤重的長槍當棍使,往那金將劈頭掃去。那金將卻也毫不示弱,大刀一揮便將長槍格往一邊,然後趁勢又是一刀劈來。

如此槍來刀往,兩人戰得五十餘合也不見勝負。只是張虎本是步軍統領,在馬術上明顯較爲生澀,從而在招術和速度上處處受制,漸漸處於下風。而那金將憑着高超的馬術,卻是越戰越勇,打得張虎只有招架之功全無還手之力。

正當張虎險象環生的時侯,卻聽一聲弓響,那金將慘哼一聲,左臂上已插着一隻羽箭。張虎正待要上前補上一槍,那金將卻被幾名金騎拼死搶下。張虎無奈地搖了搖頭,扭頭望去,卻見旁邊不知何時已多了許多身着黑色勁裝的大漢,一名滿面血污的年輕人正站在高處開弓亂射。

這些黑色勁裝大漢正是我和餘玠所領的七千崇捷崇銳軍,此時我們已是解決完東營的金兵,趕來這裡來增援。剛纔正是我發一箭救下了張虎,只是因爲在火光下瞄準失去了準頭,只射中了左臂。

完顏賽不和徐格走出帳篷,難以置信地看着眼前的這一切,剛纔他們還在商量着如何趁勢拿下楚州。而這一刻,失敗來臨得如此之快,讓他們都不敢相信這個事實。

“完顏將軍。”僕散揆和捂着左肩,匆匆跑到完顏賽不面前跪下說道:“敵軍勢大,還請將軍速隨末將撤退。”說完不由分說地將完顏賽不和徐格推上了身後的馬車。然後一橫大刀,帶着衆騎兵,向擋在前面的自己人衝殺了過去……

是役,金軍東營一萬騎兵被宋軍偷襲,死傷怠盡,宋軍繳獲馬匹糧草無數。北營、南營大部分騎兵因增援東營而中伏,死傷大半,逃者廖廖。隨後,宋軍假扮金騎兵,盡燒南、北二營,營中步軍被燒死,相互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駐南營的完顏賽不在僕散揆和的兩千精騎的拼死保護下倉皇逃走。唯獨西營七千餘騎與一萬步軍毫髮無傷,但已成孤軍,士氣空前的低落。於當夜拋下糧草輜重匆忙北逃。崇捷崇銳軍一路追殺,直將其趕至淮河北岸,一路留下金賊屍身無數。

第10章 走私第21章 賭局第62章 自立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44章 奔赴前線第37章 使者第40章 孟珙第25章 驚變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1章 京師臨安第7章 賈似道第1章 重回臨安第37章 與民生息第45章 闊端第72章 特使第28章 洛陽之戰(1)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42章 訓練第50章 釣魚城之戰(18)第10章 盡忠第1章 一箭示警第47章 分而制之第41章 打算法第24章 殺戒第2章 接旨第26章 義第46章 奴隸兵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16章 北伐第47章 釣魚城之戰(15)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48章 攻城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43章 宋廷第41章 居庸塞第34章 釣魚城之戰(2)第44章 突圍第25章 去後顧之憂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25章 出逃第33章 洛陽之戰(6)第23章 水戰第4章 水調歌頭第29章 寶靈山第56章 軍心第15章 見孟珙第42章 備戰第61章 丁黼之死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15章 三峰山之戰第53章 成都之戰(8)第69章 利州之戰(4)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34章 炮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34章 炮第50章 智破蒙軍第32章 楚州之戰(1)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20章 燕京第24章 陰謀第27章 入洛第20章 故人第48章 蔡州之戰(1)三十七章 陣法第4章 戰略第12章 貪官第32章 制船廠第34章 不辭而別第16章 過河拆橋第44章 釣魚城之戰(12)第37章 與民生息第2章 爭論第34章 叢林追蹤(4)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5章 倚翠樓第14章 三冗第13章 完顏守緒第10章 追擊第51章 蔡州之戰(4)第56章 釣魚城之戰(24)第5章 脫險第43章 宋廷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46章 突破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16章 出征第35章 釣魚城之戰(3)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5章 閱兵第1章 一箭示警第30章 心有靈犀第7章 湍灘之戰第37章 使者第23章 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