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弓箭

“此處便是老夫設於船上的弓箭院。??”在一艘比車船還要大上一倍的客船之內,李寶指着船內千餘名正忙碌着的木客說道:“類似於這樣的客船,水師之中共有十艘,其中制弓船六艘,制箭船四艘。??”

當我聽李寶說水師之中還有獨立制弓、制箭的船隻時,便忍不住拉上李寶前來參觀一番。

此時的我正與李寶緩緩步入這有若移動兵工廠般的制弓船,身前身後走過一些忙碌着的木客,時不時地向李寶行着禮。

“爲何卻不見一張弓?”我在這偌大的制弓船內走了好一陣也沒有發現一張弓的影子。

“只因此時正是春季。??”李寶哈哈一笑道:“由此一言,老夫便知鄭置使對制弓之工序一無所知了。??鄭置使當知製作一張好弓,所需多長時日嗎?”

“正想請教李大人。??”聞言我不由大感尷尬地對李寶拱了拱手,沒想到只問了一句話,便被人看出了是外行。

“三年。??”李寶對着我舉起了三個手指。

“三年!”聞言我不由大吃一驚,心裡着實沒想到在這龍衛水師中隨處可見,幾乎是人手一把的弓,卻原來製作時日竟要三年之久。

“不錯。??”李寶笑着點了點頭道:“制弓以幹、角、筋、膠、絲、漆此六材爲重,而取六材又必以其時,六材既聚。??巧者合之。??若是製作一張粗弓,不需三日便可,但是若要製出一張好弓,則至少要三年。??”

“之所以要三年之久,便是由於取六材必以其時。??”李寶又接着說道:“所謂冬季剖析弓幹,則木理自然平滑細密。??”

不錯,聽到這裡我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冬季的木材要比其它任何季節都要細密結實,那是因爲樹木爲了過冬而減少水分消耗。??樹木地斷面會出現年輪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

“春季治角,則自然潤澤和柔。??”李寶隨手取了身旁的一個還未加工的牛角遞了給我。

對啊,我接過了牛角觀察了一陣,心中暗想,春季正是萬物復甦的時節,氣侯不冷也不熱,動物在一個冬季的哲伏之後。??在這時節心情自然最是暢快,而制弓所用的牛角,想必也與人的頭髮一般,在心情暢快之時色澤較之平時更爲潤澤。

“夏季治筋,則自然不會糾結。??”

嗯,夏季水足草美,正是動物多膘多脂之時,動物地筋骨自然不會糾結。

“秋天合攏諸材。??自然緊密;寒冬定弓體,張弓便不會變形;嚴冬極寒時膠、漆完全乾固,故可修冶外表。??春天裝上弓弦,再藏置一年,至此一張好弓纔算完成。

如此製出的一張好弓,其弓體輕巧而強勁。??開弓容易且彈性好,使用數年而射力不減,無論冬夏射力保持不變,箭響脆而不長,開弓時弓體端正而不彎曲。??這其中任何一點,都是戰場之上地決勝之道。??”

原來是這樣,也難怪龍衛水師只是出去揀幾個貪官練練身手,便會被人稱作神箭門了。??我一邊聽着,一邊不住地點着頭,想不到製作一張弓卻有如此多的講究。??當真是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而且這其中的每一項好似都能道出些科學根據,可以想像這定是那些制弓的木客。??在歷經數代人無數次試驗之後,才積累下來了這些制弓的經驗。

“那麼水師之中的這六艘制弓船,想必是分爲三批吧!”隨後我很快便想到,水師使用弓箭的頻率頗高,若是要跨越三年纔出一次弓地話,那麼在這三年沒有出弓其間,水師損壞的弓想必都無法得到替換了。

“正是。??”聞言李寶滿意地對我點了點頭道:“老夫正是將其分爲三批,使其交錯出弓,是以每年都有成品補充水師之用。??由於我等製出的全是上乘之弓,每張都可用上數年,是以現今無論弓箭,我等都有數量可觀的盈餘,足可再裝備一支五萬之軍了。??這還不包括在季節更替不善取材之時,木客們所制的各種弩炮。??”

“大人是說……”聞言我不由吃了一驚道:“大人是說像這樣的好弓龍衛水師竟有五萬張的存餘?”

“不錯。??”李寶點了點頭苦笑道:“而爲了存儲這些弓箭,老夫所建的大船是一艘接着一艘,如今已是有數十艘之多。??”

“大人地制弓院實是讓鄭言大開眼界。??只不過……”說到這裡我不由皺了皺眉頭:“令鄭言費解的是,我大宋的制弓制箭之法雖是不及龍衛水師,但想必也不輸於蒙古,爲何大宋之弓卻遠不及蒙古?”

“此非制弓之過也。??”聞言李寶不由嘆了一口氣,然後對着隨行於身後的張猛點了點頭,張猛會意,很快便不知從何處取來了兩張弓恭敬地遞交到了張寶的手上。

“鄭置使請看,這兩張便分別爲我大宋的麻背弓與蒙古騎兵所用地短弓!”

一張弓製作精良,另一張卻是製作粗糙,我一眼就分出了這兩張弓的身份。??而後我隨手取過兩張弓試了試,卻是那蒙古短弓要重上許多,便是連我要將其拉開也要費上十分的力氣。

“這麻背弓爲一石(120斤)之弓。??”李寶說道:“大宋之中能開此弓者,便可稱作‘虎力’了,宋軍之中‘虎力’者寥寥,便是我龍衛水師也只是過半而已,普通大宋軍士便只能開兩鈞(一石等於四鈞)之弓了。??而這把蒙古短弓正有五鈞,卻是蒙古普通軍士所用,鄭置使當知這其中的差別了吧!”

“原來如此。??”聽到這裡我這才明白過來,原來並不是大宋的制弓技術比不上蒙古,而是力氣,蒙古普通軍士所能開的弓,甚至還超過了大宋的頂尖射手。??是以便是制弓技術再高超,卻也只能生產拉力較小的弓,這就決定了在戰場之上射程始終比不上那些靼子。

不過隨即我心中的疑惑再起,蒙古人的臂力當真超過宋軍這許多嗎?我回憶着在成都之戰與蒙軍拼刀時地情景,心中暗想:雖然靼子地臂力比宋軍要大,卻也不至於誇張對如此地步,那麼這卻又是爲何呢?

第22章 弓箭第16章 北伐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15章 潛水第25章 驚變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24章 殺戒第25章 驚變第22章 知府王洪第40章 狼煙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38章 釣魚城之戰(6)第13章 丁大全第8章 驚奇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45章 勇氣第34章 釣魚城之戰(2)第20章 三峰山之戰(4)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53章 蔡州之戰(6)第20章 燕京第2章 接旨第46章 奸細第32章 燕京之戰(6)第48章 成都之戰(3)第15章 紅顏禍水第2章 協同作戰第63章 同舟第15章 紅顏禍水第37章 洛陽之戰(10)第48章 釣魚城之戰(16)第44章 紐璘軍第19章 三峰山之戰(3)第24章 講學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11章 聯繫第34章 炮第33章 車船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24章 沉浮橋之戰(2)第51章 成都之戰(6)第58章 福禍相倚第18章 宋不犯我,我不犯宋第18章 財有定數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2章 接旨第4章 水調歌頭第45章 耶律楚材第10章 兄弟第41章 居庸塞第26章 成都首富第45章 耶律楚材第63章 同舟第36章 洛陽之戰(9)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35章 洛陽之戰(8)第38章 訓練第49章 生死絞殺第9章 劫殺第33章 叢林追蹤(3)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21章 北伐第38章 訓練第62章 自立第58章 成都之戰(13)第11章 說服第28章 柳暗花明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13章 襄陽第42章 備戰第31章 人選第23章 護國公第2章 朝堂第6章 非鄞則婺第4章 戰略第46章 奴隸兵第29章 爲帥之道第44章 奔赴前線第57章 蔡州之戰(10)第7章 鏢稅第7章 好奇心第63章 同舟第16章 北伐第58章 福禍相倚第16章 過河拆橋第13章 沈澈出逃第4章 上任第71章 得勝歸來第18章 三峰山之戰(2)第7章 賈似道第50章 歸降第4章 火攻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26章 成都首富第14章 只羨鴛鴦第20章 燕京第49章 思想鬥爭第31章 一字牆第21章 龍衛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