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講學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意爲:戰爭,乃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關係到軍民的生死,國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觀察、分析和研究的。??”

在一間稍嫌簡陋的木屋中,我與王堅等人,還有百餘名將領一同聽着徐格講學。??徐格坐在太師椅中,頭頂着“保家衛國,收復國土”八個大字,搖頭晃腦地輕搖着手中的摺扇。??朗朗上口地說着孫子兵法。??徐格在這大冷天還扇扇子的樣子,在我眼中雖說有些怪怪的,但我還是不得不承認這的確讓他看起來更加溫文、儒雅。

這間十步見方的木屋,便是李庭芝據我的建議,在軍營中建起的軍校,叫做武德軍校。??名字取自我的另一個官銜——武德大夫,同時在衆將的一片贊成聲中,我所領的軍隊也因此有了它的名字——武德軍。

有武又有德,這個名字好像確實不錯。??我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瞄了一眼坐在身旁的第一批軍校學員。??這些學員全都是武德軍在成都之戰中表現不錯的軍士,李庭芝再按照新的晉升制度,從中選出了最優秀的百餘人。??可想而知,當這批人從這裡合格地畢業之後,武德軍將不再會有無將可派的窘境。

自從與我討論過後,李庭芝很快就確定並在各城頒佈了新的晉升制度和軍法。??這些新法實施以後,雖然也聽到了一些反對的聲音。??比如說軍功晉升制度很快便遭到了衆書生地反對,他們本來寒窗苦讀,大多數都是爲了能在官府中求得一官半職,但新的制度一實施便打破了他們所有的希望。??所以這幾天時不時便有什麼萬言書,還有長長的摺子遞到我的面前。??但正所謂尊一人必貶一人,揚武必然就要抑文,任何事都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所以對這些摺子我只能一笑置之。??另外再處理了幾個鬧得過頭的,這纔將這股風壓了下去。

另一方面。??這種晉升制度想當然地受到了大多數百姓的支持,特別是一些不識字靠體力討活地農民。??試想本來由於不識字而最多隻能做到隊將的人,現在卻有可能做上將軍,這如何不讓他們喜出望外。

李庭芝又按照我的建議擡高了投軍的門檻,選兵不再是來者不拒,也不再是按兵樣將來者分爲上、中、下三等,而是要經過基本的體驗和體能測試了。??同時李庭芝對武德軍也進行了一次清理。??將一些體弱的書生和行爲不端的人拒於軍營之外。??這一措施雖然一下就將駐成都地兩萬人縮減至一萬五千餘人,但是軍隊的精神面貌卻有了很大的變化。

“咳、咳。??”徐格假咳了幾聲,他顯然發現了我這個不認真聽講的學生。

我回過神來,略感尷尬地笑了笑,忙坐正了身子。

在軍校中掌教的有張珏、李庭芝、和徐格三人,其中張珏本就是讀書人,擔任此職自是不在話下。??李庭芝對蒙軍的習慣十分熟悉,掌教自然也少不了他。??而徐格則是原金國的軍師。??掌教也是十分合適。??只不過徐格與李庭芝兩人一個要忙於治民,一個要治軍,所以平時大多時間還要由張珏來講學。

宋時的講學也很有特色,它並不像現代一樣有一張嚴格課程時間表。??相對於現代地學校來說,宋時的講學比較自由,這使它更像是一個講座。??大凡在講學之前,掌教會告知學生們講學的時間,讓學生準時來聽便可。??而平時學生們則是聚在一塊或讀書、或討論、或是提出一些問題。

“今日徐某便講到此。??”徐格不滿地望了望我,隨後邪邪地笑了一聲道:“此時時日尚早,不若我等請監學來講上一番如何?”

“好……”

“正合我意……”

聽着一片叫好聲,我一時呆愣當場。??監學也就是校長,這麼重要的職位當然是由我擔任了。??想當年,不,是想將來,蔣介石也是黃蒲軍校的校長。??當初老蔣沒認識這個職位的重要性時。??還不想當校長。??但是直到他做上這個位置一段時間後,才明白這是個抓軍政大權地好職位。??只要在軍校時注意收攏親信、人才。??當他們一批批走上軍官的崗位,接着又在建功立業的道路上,一批批地成爲將校時……

下面的便不用我說了,雖然我對現在的部下都挺放心的,但有一句話叫做“權力導致腐敗”,所以我並沒有將監學這個職務讓給別人,免得有一天突然背後被人捅上一刀。??不過好像就算我抓住了監學這個位置,情況也並沒有好到哪裡去,比如說現在的徐格,讓我毫無準備就上臺講學,他明擺着就是報我不認真聽他講學之仇嘛。

“各位鄉親,哦不。??”在衆人期待的眼光之下,我無奈地走上了講臺,卻沒想到第一句話便出了醜。

“弟兄們。??”我深吸了口氣,穩了穩心神,高聲說道:“鄭言知道弟兄們今天坐在這裡,有許多人並不是情願的。??也許你們心裡會覺得,打仗而已,靠的無非是勇敢和力氣,這些紙上談兵地事又如何能抵敵?但這種想法顯然是錯地,弟兄們在此學習的,正是如何更好抵敵地方法。??孫子兵法有云:‘以已之長攻彼之短’一句話便道盡了作戰之精髓。

蒙軍之長是什麼?野戰、速度,還有便是可以四處劫掠而無需攜帶糧草,這恰恰是我等的短處;我軍之長呢?守城,這無疑是韃子的短處。

我軍又如何以守城之長攻敵之短呢?由此我等便可想到:一曰待敵,不可輕戰;二曰保山險,不可散居平地;三曰收聚糧食,毋以資敵。

如何?”我淺笑着攤了攤手,說道:“只要研讀孫子兵法,而後再將其與我等所面臨的問題結合分析,便能在其中找到解決的方法。??不過如是而已,蒙古韃子難對付嗎?祖先早已告訴我等該如何做了。??”

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29章 水中之火第1章 返回宋朝第23章 治軍之道(2)第17章 三峰山之戰(1)第10章 追擊第46章 突破第40章 狼煙第11章 說服第10章 軍器監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28章 難民第9章 國用司第20章 淮河之戰(4)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55章 蔡州之戰(8)第33章 車船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40章 孟珙第42章 訓練第46章 奸細第59章 謀利州第31章 人選第52章 滅宋第4章 襄陽第24章 學習第3章 臨安的樂觀第22章 火攻第31章 叢林追蹤(1)第38章 聖旨第1章 重回臨安第23章 請降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49章 成都之戰(4)第60章 成都之戰(15)第6章 順流而下第51章 意外第15章 出城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15章 出城第18章 財有定數第17章 回成都第33章 楚州之戰(2)第25章 驚變第29章 水中之火第11章 誣陷第42章 形勢第1章 京師臨安第2章 接旨第39章 下等人第4章 戰略第4章 練兵第16章 出征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27章 糧食第25章 出逃第33章 車船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45章 勇氣第54章 蔡州之戰(7)第66章 利州之戰(1)第18章 財有定數第48章 攻城第1章 迎客第32章 制船廠第4章 水調歌頭第15章 紅顏禍水第32章 叢林追蹤(2)第40章 狼煙第44章 紐璘軍第45章 熊掌魚翅第40章 滑雪第23章 沉浮橋之戰(1)第4章 水調歌頭第29章 燕京之戰(3)第28章 柳暗花明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43章 埋伏第41章 伏擊第67章 利州之戰(2)第6章 戰友之歌第2章 面聖第33章 釣魚城之戰(1)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57章 釣魚城之戰(25)第55章 南易北難第30章 比拼第45章 熊掌魚翅第40章 滑雪第1章 麻木第22章 沉浮橋第58章 冉氏兄弟第54章 釣魚城之戰(22)第10章 走私第46章 奸細第25章 驚變第29章 水中之火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2章 驅狼吞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