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誣陷

封江是在冷兵器時代的水戰中,雙方實力相差懸殊時,處於弱勢一方常用的方法。??正如王夔所說的一樣,封江有兩種方法。?

一種是用鐵鏈橫貫江面,宋人將它稱爲橫江鏈。??此法簡單易行,它只需將打製好的粗鐵鏈固定在江的兩岸便可。??但是這種方法在實戰中卻是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爲粗鐵鏈本身的重量就不輕,而且宋朝時的鐵都是脆而易斷,再加上車輪戰船具有相當大的質量,它在高速運動時具有十分大的衝量,所以往往只需一艘車輪戰船便可以輕易地衝斷十餘條這樣的鐵鏈。?

另一種方法是在江中植入木樁,這種方法的效果雖然要比橫江鏈要好上許多,但做起來卻比較困難了,因爲在波濤洶涌的江中打下木樁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在天氣已經轉涼的秋季。?

不過我們卻沒得選擇,因爲任誰都知道,只用第一種封江方法來對付強大的大宋水軍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我們只能動用起所有的人力、物力,在長江上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封江作業。?

許多事情只有在親身經歷之後,纔會明白它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樣簡單,封江也是如此。?

首先,我們必須找到幾處水流較緩、河牀較寬的位置。??水流較緩則便於植下木樁,河牀較寬則說明水位較淺,這樣就可以不必用過長的木樁,過長地木樁不但不易尋找。??而且越長的木樁,將其穩固地植入水底也越困難。?

接着便在這幾處位置進行一些簡單的湛測,將那些礁石過多與水位過深的排除掉,選定一處最適合的作爲封江的地段。?

最後便是在這選定的位置上植下木樁,這一步驟卻是最爲困難地,因爲即使在毫無波瀾的湖裡,要將一根可以浮在水面上地巨木豎直地壓入水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不用說是在水流湍急的長江上將巨木植入水底了。??但是宋朝人民的智慧,卻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民兵與廣武軍的軍士們。??在有過封江經驗的老兵們的指導下,將小船兩兩用橫木釘在一起,中間留上一個可以讓巨木豎直而下地孔,然後再將這些小船固定在一條條橫江鏈上。??這些做完之後,民兵們所要做的,只是將木樁運至小船上,然後利用兩船之間的孔。??將木樁植入水底。?

經過萬餘的廣武軍與民兵們十餘日的奮戰,此時的江面已有如一片連綿數里長的水下森林。??一眼望去,雖是不見一根木樁,但江面上涌起一層層有若魚鱗般的波紋,卻時刻告訴着人們暗藏在水底地殺機。?

這十餘日,李庭芝捷報也不斷地從下游傳來,他十分順利地佔領了下游的四大城池,完成了構築長江防線的第一步。??而我則因爲新得了王夔的五千精兵。??所以便放心地派出王堅帶領五千民兵在封江之前,順流而下前去助李庭芝守城,並且向李庭芝傳下了封江的命令。?

我站在江邊看着江中正幹得熱火朝天的軍士們,心中不由暗念這些木樁可別派上用場纔好。??因爲若是它們派上了用場,也就意味着處在下游地王堅與李庭芝所據守的城池,已被攻破了。??這種損失決不是現在還正處在百廢待興的西川能夠承受得起的。?

“統制大人是在當心下游的城池吧。??”一直在我身旁王夔見我皺着眉頭的樣子,不由出聲問道。?

“正是。??”我點了點頭,憂慮地說道:“原先我以爲只要佔據戎州,那麼一旦下游的四個城池受到攻擊,戎州便可以及時地爲它們提供援兵,卻沒想到如今在這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將長江封了。??封江雖可以阻此大宋的水軍逆流而上,但同時也讓我軍無法互相增援,若是趙彥吶這廝的川軍回防,以他們地兵力則很容易將我們各個擊破。??哈……此次當真是讓鄭言顧此失彼了。??”?

“屬下卻以爲大人無需如此當心。??”王夔說道。?

“哦,這是爲何?”聞言我不由奇道:“難道王統領還有退敵良策不成?”?

“退敵良策倒是沒有。??”王夔豪爽地一笑道:“統制大人已將敵我形勢分析得十分透徹了。??我等如今地形勢正是顧首不顧尾。??防得了水軍,便防不了步軍。??所以此次若是開戰。??我等必是凶多吉少。??”?

“既是如此,王統領爲何又讓鄭言無需當心?”?

“正如大人所說的。??”王夔對我拱手笑道:“朝廷一來以爲西川已是名副其實地雞肋,二來害怕統制大人率西川軍民投降蒙古,所以屬下以爲朝廷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是不會輕舉妄動的。??”?

“哦。??”聞言我不由略顯失望地說道:“朝廷如何決定,卻是誰也說不清的,雖然我也不希望與朝廷大動干戈,勝負還是其次,內鬥卻是誰都不原看到的。??但朝廷一直以來奉行的都是‘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所以朝廷是否來攻西川實是五五之數。??”?

“不然。??”王夔笑道:“若是朝廷得到一個消息,只說統制大人無力抵擋朝廷的水軍,若朝廷來攻,則必然率軍投蒙。??如此朝廷會否來攻西川便不再是五五之數了。??”?

“王統領是說假傳我欲投蒙的消息?”聞言我不由大搖其頭道:“這可是一把雙刃劍,只怕傳出這道消息之後,不出幾日我便要被憤怒的百姓活剮了。??”?

“統制大人何出此言?”王夔啞然失笑道:“統制大人抗蒙的決心,西川的百姓均是耳聞目睹的。??所以即使百姓聽到了這條消息,也必定會以爲有人在中傷鄭統制。??比如說……趙彥吶。??”?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聞言我大喜道:“趙彥吶已經中傷過我一次了,此次若我再放出一點風聲,百姓必定會以爲又是趙彥吶這廝……呵呵,妙計,這回不妨讓我來誣陷趙彥吶一回。??”?

第11章 誣陷第12章 貪官第55章 成都之戰(10)第72章 特使第56章 蔡州之戰(9)第27章 糧食第11章 聯繫第47章 城防第11章 汴京第14章 計中計第39章 釣魚城之戰(7)第28章 遇敵第63章 同舟第1章 麻木第61章 丁黼之死第3章 打草驚蛇第24章 講學第26章 成都首富第8章 神臂弓第28章 燕京之戰(2)第3章 驍騎軍第44章 突圍第6章 王夔第36章 下水第45章 耶律楚材第1章 迎客第17章 霹靂火球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47章 成都之戰(2)第2章 協同作戰第50章 蔡州之戰(3)第35章 冰釋前嫌第1章 重回臨安第4章 練兵第2章 爭論第13章 丁大全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50章 智破蒙軍第27章 糧食第52章 蔡州之戰(5)第5章 順流而下第17章 淮河之戰(1)第24章 陰謀第52章 圍城打援第33章 燕京之戰(7)第37章 鐵子第25章 燕京第57章 成都之戰(12)第37章 洛陽之戰(10)第26章 宮城第21章 試射第62章 自立第12章 練箭第47章 釣魚城之戰(15)第33章 楚州之戰(2)第15章 紅顏禍水第31章 燕京之戰(5)第40章 孟珙第40章 滑雪第27章 燕京之戰(1)第15章 紅顏禍水第23章 請降第44章 成都之戰(1)第35章 王堅第46章 奴隸兵第1章 麻木第43章 釣魚城之戰(11)第8章 神臂弓第45章 熊掌魚翅第61章 丁黼之死第44章 突圍第58章 成都之戰(13)第45章 釣魚城之戰(13)第19章 前途第30章 燕京之戰(4)第24章 學習第10章 漏算第54章 奇襲劍門關(2)第49章 蔡州之戰(2)第17章 霹靂火球第9章 劫殺第30章 比拼第50章 成都之戰(5)第28章 難民第14章 三冗第5章 鄞人第50章 成都之戰(5)第39章 成都第48章 蔡州之戰(1)第21章 試射第26章 義第34章 釣魚城之戰(2)第32章 洛陽之戰(5)第35章 女直第47章 城防第11章 初試弓箭第56章 成都之戰(11)第19章 淮河之戰(3)第23章 以已之長克敵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