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改革開始

李綱離開王晨的王府時候,可是百感交集。

他沒想到,今天冒昧到王晨的府中,直言說事,卻換來王晨這麼一番激動的陳述。

李綱知道,王晨是非常惱怒於現在朝中的現況,不能忍受朝中大臣輪番的彈劾,稍後時間肯定會有反擊的動作;李綱也相信,王晨所做的一切是爲了國家,爲了民族的大義,至少現在是這樣。

他這個現在情況下唯一能制肘王晨的宰相,在以後的時間內,要有怎麼樣所爲呢?

王晨在後來也說了,他已經在醞釀一系列的朝政制度改革,並將大概情況講述,希望得到李綱這位前輩的支持。在聽了王晨所講述的大概情況後,李綱甚是驚歎和敬佩。

他想不到,小小年紀的王晨,竟然有這樣的考慮。許多方面的改革,是他這個爲官多年人的根本沒想到的,李綱相信,也是朝堂上大多的大臣絞盡腦汁都想不出來的。許多方面的東西,李綱感覺到好奇,但他並不是完全認同,不過大部的東西,他都是不反對,或者說不會強烈反對。

對於王晨所說的一系列改革方案,李綱不由的心生興趣起來,最後他幾乎忘記了此行來找王晨的真正目的,而是與王晨討論起朝中存在的那些弊端,朝政制度上需要哪些改變,朝中哪些人是可堪大用,哪些人是碌碌無爲。

當朝兩名宰相,在某一件事上取得共識,那這件事在短時間內就定了性;對某一個人做出了一樣的評判,那這個人是可堪大用,還是不適合再呆在朝中。也差不多定性了。也就在李綱和王晨從下午討論到深夜後,許多事就此定了下來,一些人的命運也就此決定了。

但在和王晨討論完這些事,乘馬車歸去的路上,李綱卻是百感交集。他怎麼也想不到,今天一時衝動的結果會這樣。或許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認,王晨在他面前表現出來的慷慨激昂,那一份愛國熱情,打動了他,讓他消除了心裡的一部分成見。今天願意交朝政改革的大計。與王晨深入討論,也就是說明了在某一種程度上,他已經被王晨說服了。

與李綱百感交集歸去不同,與李綱商談了幾個時辰的王晨,卻是滿心的興奮。

自北方歸來以前,及歸來後。他明確感覺到李綱與他之間起的隔閡。雖然說他並不害怕與任何人起爭鬥,甚至在當上了宰相後,起了與時不時彈劾他的那些人較量的念頭,但和李綱這位歷史名臣之間,他肯定是不願意起爭執的。要是能和李綱攜手並肩,一起做事,那就太好了。今天李綱剛過來拜訪時候的咄咄逼人讓王晨有點失望。也有失落,但最後李綱離去時候,他放了大半的心。這是位耿直的老人,裝在心中最重的還是國家與朝廷,即使李綱因爲這些對他有成見,他也不去計較。

隨後幾天內,王晨主動找李綱,再討論一些早就有過討論,但並未全面實施的政改計劃,還有將他更多的打算也說給了李綱聽。李綱在苦思冥想了幾天後。心思也終於起了根本性的變化,基本拋卻了對王晨的成見,在言語及實際行動上,表示了對王晨的支持。

大宋的朝綱很快爲之改變。

第一項重大地朝政改革措施很快就出來,那就是。對武將歧視性的制度被廢除,有才能的武將,可以與文臣一樣,出任朝中任何職務。這項改革措施是王晨聯合李綱及宰執大臣秦檜、折彥質、張浚、趙開,頂着朝中許多大臣的反對而推行的。這是徹底改變祖制的措施,雖然此前已經有端倪要推行改革,但真正提交朝會商議的時候,還是遭到了許多大臣的反對。

但最終這項措施還是在朝議時候通過,並開始施行。

與之相配套的軍制改革,也就此開始施行。

暫時以樞密院爲大宋的最高軍事機關,大宋朝廷所掌握的軍隊,皇帝通過樞密院掌領。樞密院掌管全國禁軍、廂軍的軍籍、軍官選拔、軍訓講武、邊防、情報、武器製造、馬政等事務,全國軍隊之徵討、鎮戍、訓練事宜,皆聽命於樞密院。如前線有戰事,樞密院奉皇帝旨意調軍,任命行軍元帥和各路都統制,發給印信,率領調拔的軍隊出征;戰事結束,歸還印信,官軍各部回防地。

兵部暫歸於樞密院屬下,樞密院使兼任兵部尚書,知樞密院事增加一名,兩人同時兼任兵部左右侍郎。如此安排,是爲了以後撤銷樞密院,重新以兵部執掌兵事做準備。樞密院是宋朝新設的機構,其主副長官都是文官擔任,其實說白了,是皇帝爲了進一步掌握兵權而設立,是多此一舉。

機構改革之後,不若將兵權重歸於兵部,也可減少機構的沉苛及官員數量。

樞密院,也就是重設的兵部下面分設六司:一爲兵部司;二爲軍器監;三爲情報司;四爲職方司;五爲罵部司;六爲庫部司。由兵部司負責掌管全國兵馬的調遣,包括兵馬的補充和駐防,及武官階品評定及選授,軍器監負責武器的製作和生產,情報司負責掌管情報事務,職方司負責軍中地圖繪製及國防設施的建議,駕部司掌握天下馬政、驛政事務,庫部司負責軍器監所生產出來武器的登記、發放。

軍制改革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改變,那就是以路爲基礎,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大規模的軍衛籌建,依照地理環境的因素及位置的重要性,設立一個或者幾個軍衛。

軍衛由原先禁軍組成,每個軍衛相當於後世時候軍區及集團軍的結合物。

軍衛的掌管,由兵部司下的兵部司負責,但兵部司只有掌管的權力,並沒有調遣各軍衛的權限,要調動一支衛軍,必須有朝廷的詔令纔可以。各軍衛的軍餉和軍需物資,京軍通過戶部直接劃撥,邊軍則由戶部通過各州府發散,月俸分等發給。這樣各軍衛與地方互不統屬,州官有管理物資的權限,但手中無兵;軍隊有兵,但錢糧的來源都要經過州府。

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一地官員或者武將兼任軍政長官的情況出現,極大消除內亂的產生。

王晨制定的軍事與民政分開的改革方法,得到了李綱的大力支持。

朝中原本有擔心的大臣,他們的反對意見也慢慢被消除。

而在軍制改革開始後,其他方面的改變也在進行之中。

王晨認爲,唐朝時候設立的三省六部制比宋朝時候這般複雜的官制要優越,只要三省六部各司其職,那效率比宋朝時候要高,相互制約程度也比宋朝時候的官制要好。

李綱雖然不是完全贊同王晨的想法,但他也認識到現在的大宋官僚機構確實太複雜,官員數量太多,每年朝廷在官員俸祿方面的開始非常巨大,政府機構及官員數量需要精簡。

既然有這樣的想法,王晨又想撤銷樞密院,那就先將樞密院和兵部合併後,再看看效果如何。

三省六部的職權也再次明確,宋朝時間各省及各部長官基本是虛職,實際事務由副職,也就是侍郎擔任的情況,也開始改變。

Wшw☢ tt kan☢ ℃o

改革進行後,李綱出任中書省長官中書令,張浚出任門下省長官侍中,尚書省長官尚書令由王晨擔任,併兼任了樞官院使、兵部尚書職,他們三人,成爲大宋實際的宰相。

知樞密院事由折彥質和宗穎擔任,呂好問任門下侍郎,呂頤浩爲中書侍郎,趙開任戶部尚書,胡寅任禮部尚書,秦檜任吏部尚書,趙鼎任工部尚書,朱勝非任刑部尚書。

殿前三司展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依然保留,但只是作爲禁軍編制之用,其編制規模也大幅度削減,各只有五萬人馬。但這十五萬人馬,皆是大宋軍隊近百萬禁軍中最精銳之兵組成。他們負責拱衛京師的安全,其成員從全軍禁軍中選拔而成,無論是兵員組成及裝備,都是全軍中最精良的。

各司都指揮使也都重新任命,被召回的吳璘出任殿前司都指揮使,虞允文出任侍衛馬軍司都指揮使,王德出任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

在軍制改革開始的時候,王晨也計劃籌建軍校。穿越之前一直在軍中服役的他,深知道軍校的建議對一支軍隊戰力提高的重要性,因此他非常看重軍校的建設,親自主管這件事的籌備。大宋軍隊中,目不識丁的將領數量很多,這是必須要改變的情況。

王晨也主張重新設立武舉制度,以選拔驍勇善戰的軍士。

這些計劃在朝議時候經過一番爭論後也即將開始實施。

因爲需要改變的東西非常多,一系列的變動在朝野之間引起的震動非常大,遭到的反對也是非常多,上表彈劾王晨、李綱、張浚的摺子連續不斷。但任何人的彈劾都沒效果,無一例外全被駁回,而在王晨、李綱、張浚的主導下,臺諫制度的改革也開始進行。

這是在李綱和張浚的相互爭執中而展開的。

第107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206章 無奈之舉第164章 收羅吳玠和吳璘第148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191章 超級屠殺第69章 王晨的應敵方式第53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172章 王晨的超級強硬第29章 百廢待興第2章 要糟糕了第42章 上天還是眷顧我大宋的第16章 大宋的皇位叫誰來繼承第207章 又一次和談第106章 說服宗澤第179章 準備迎擊第163章 後續的安排很複雜第9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219章 接下來要對付的目標第8章 被人下藥了第232章 歷史翻開新的一頁第56章 大戰將開始第30章 忍而後發第13章 又一位奇人第11章 新的安排第203章 焦頭爛額第9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16章 賣國賊的嘴臉第165章 王晨,你這是什麼意思第119章 什麼叫精銳第109章 總有人退讓第56章 大戰將開始第29章 一親芳澤第56章 大戰將開始第34章 變相的表白嗎第17章 宋人的大營第141章 金人策略的改變第184章 誰也沒料到的事情第70章 正面的攻防之戰第35章 李綱的自信與霸道第49章 有點無計可施第200章 這是機會第36章 這是鼓勵第15章 又有困擾人的事發生第1章 靖康二年第70章 正面的攻防之戰第154章 民情,民心第104章 大宋是個跛足人第142章 軟骨頭趙桓第17章 朝堂上的咆哮第14章 金國國內的紛亂第107章 朝堂上的爭論第102章 天哪,他竟然吻我了第173章 談判破裂第193章 總是有意外出現第143章 秦檜第191章 超級屠殺第149章 事情有點意外第197章 快山窮水盡了第47章 提醒第55章 巡城勞軍第49章 王晨的擔心第117章 很紛雜第125章 準備北伐第13章 不該有的曖*昧第113章 濃情蜜意第119章 什麼叫精銳第40章 岳飛,你犯了兩條死罪第118章 **曲端第39章 岳飛不光彩的登場第212章 分歧第14章 金國國內的紛亂第4章 必須的選擇第93章 設計第73章 完顏宗翰的大驚失色第110章 趁勢下臺階第225章 達成和議第29章 一親芳澤第33章 陪你喝茶賞月第225章 達成和議第139章 韓慶和的無奈第61章 做好準備第169章 張浚離職第72章 歪打正着第169章 張浚離職第26章 芒刺在背的感覺第65章 這仗,我們算是打勝了吧?第82章 繼續往東第5章 秦檜的手段第128章 吳玠和吳璘的困惑第100章 返回開封第106章 說服宗澤第19章 好事連連第55章 惡夢再次開始第40章 岳飛,你犯了兩條死罪第64章 追擊第29章 百廢待興第2章 直言第117章 很紛雜第102章 天哪,他竟然吻我了第54章 開始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