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形勢一片大好

聽了張知禮的密報,再看了張孝純的信,王晨有點難以判斷這件事情的真僞。

“彬甫,你說張孝純他這是什麼意思?”在將張孝純的信及這件事的大概情況下虞允文知道後,王晨想聽聽自己身邊這位“謀士”的高見。

虞允文雖然聰慧,但他到底年輕,考慮事情不可能非常周到,他也沒與張孝純接觸到過,但他卻是知道張孝純兒子張灝的情況。

在與王晨論太原之戰時虞允文曾罵過張灝。當時張灝也是率軍救援太原,但知道其父在太原苦苦支撐,張灝卻數次屯兵逗留,這讓虞允文非常憤怒。

靖康元年五月,朝廷再次組織軍隊救援太原,老將种師中由河北井陘西進,姚古和張孝純的兒子張灝分別從隆德府和汾州北上,三軍互爲犄角,共解太原之圍。种師中率兵從河北井陘進入山西平定軍,很快就收復了壽陽、榆次,但姚古、張灝部沒有跟上來,失去策應的种師中爲了避免孤軍深入,就率部屯駐在真定府。但朝廷認爲,种師中是畏敵不進,數次下令讓其快速進兵。种師中無奈之下,只得繼續前進,並傳信姚古、張灝兩軍分道俱進。但是,姚古、張灝兩軍依然逡巡不前,未能按照約定與种師中部會師。种師中最後力戰而死,虞允文在說這事的時候爲之大哭。

最終太原城破,守將王稟戰死,張孝純被俘後變節投降。對於張孝純的變節。虞允文一再聲討,並將張灝也一道罵了進去。他認爲。張孝純和張灝父子,都不是英雄者,如果他們中的任何一個,特別是張灝表現勇敢一點的話,太原就不會陷落,局勢也不會變得那麼糟。

張孝純可以算是勇敢,但他最終的變節讓所有的英勇變得沒有一點意義,這種結果甚至讓虞允文有點憤怒。他對張孝純沒有了任何的好感。

因此他在聽了王晨所說,有點下意識地認爲,張孝純派人來聯絡王晨,可能是金人的伎倆,張孝純是徹底變節,甘願爲金人服務,今日派人來密報情況。只是想引王晨上當。不過他心裡雖然有這樣的想法,卻是沒有馬上說出來,跟在王晨身邊經歷了很多事的虞允文,深知這樣的事重要性是如何,因此也沒將自己心裡下意識的想法說出來。他在好好地想了一下後,這纔回答王晨道:“曉初。這件事我一下子判斷不出來,不過此事事關重大,必須要慎重對待。無論張孝純是不是真的會與我軍裡應外合,我們都要立足以強攻太原這策略而去做準備,不能將攻城方法建立在依賴張孝純的基礎上。”

wωω●ттκan●¢ ○

王晨當然不知道虞允文現在心裡是怎麼想的。但虞允文這樣的言論還是得到他的認可,他想了想後點點頭道:“彬甫。你所說的不錯,我們期望張孝純能作我們的內應,但我們不能將希望寄託在張孝純身邊,而要立足於強攻。包括真定府、中山府、太原府在內的堅城,我們都不要去想能輕鬆攻佔,必須將困難想的多一點。這次我們北伐,已經將金人打怕,我大宋軍人的信心也重新建立起來,相信我們都能將這些城池攻取。”

聽王晨如此說,虞允文也鬆了口氣,他也馬上建議王晨,可以與張孝純聯絡,令其在我大軍攻城時候,打開某一道城門作內應,放我大軍進去。他也知道了張孝純這個“僞太原知府”在攻打太原時候的作用,要是他再次反水,那肯定會給金人帶來極大的麻煩。

兩人一番密議後,王晨也決定,嚴肅對待這件事,他親自給張孝純寫了封回信,表達了大概的意思。只是什麼時候會攻太原,以什麼方法攻打,王晨絲毫未提及,他只是要求張孝純,想盡辦法告訴他太原城內金軍駐防的情況,並在我大宋王師攻打太原的時候,打開某一座城門,放我大軍進城。具體哪個城門比較便利,還請張孝純告知。王晨也在信中嚴厲斥責了一番張孝純的叛軍行爲,希望張孝純能良知未滅,我收復我大宋河山盡一份力。

在送走張孝純的官使後,王晨也稍稍改變了原先的計劃,將進攻真慶府的時間提前了。

他準備儘快集中優勢兵力將真慶府攻下,再與折彥質及張浚所領的川陝軍一道,攻下太原城。待將真慶府和太原城攻下後,再取中山府。

如果將這三座北方重鎮都收復,那被金人佔領的大宋河山已經收復了大部,接下來就與金人慢慢相持就行,如果金人反擊厲害的話。

在王晨率軍連續攻取了相州、磁州、邢州等數座堅城後,金軍出乎意料地放棄了大部城池,退守太原府、真慶府一定,這在王晨及他麾下許多將領眼裡,是非常愚蠢的決定。

王晨不知道金國上層那些人物是怎麼想的,竟然會放棄這麼多城池。如果金軍堅守,那我大軍即使能輕鬆攻取任何一座城池,但肯定是要花費時間,並且要消耗非常多的火藥。等將這些城池都攻下後,時間肯定過去很久,軍中士氣也可能沒開始時候那麼旺盛,攻擊力呈強弩之末了都有可能,那樣也可以給金人派遣援軍提供充足的時間。

王晨覺得如果他是金軍統帥的話,是決不會放棄任何一座城池,即使明知道要被對手攻佔,也會傾全力防守的。但他是非常樂意看到這情況,不費太多力量就收復了非常多的失地,數百萬甚至上千萬人百姓重歸大宋治下,這是他的功績。

讓任何人都不敢小視的功績,足以彪炳史冊。

後面沒經歷大的戰事,火藥消耗減少,而後方運送的數量並沒明顯的減少,那軍中貯存的火藥就越來越多,以下一次的戰役中可以投放更多的數量到戰場上。而且王晨已經上表朝廷,讓朝廷派出工匠,想辦法到邢州一帶生產製作火藥,那樣製作出來的火藥就可以更方便地輸送到前方。

而隨着河北一帶金軍的後撤,義軍的力量也不再受到打擊,那些原本一直苦於金人威壓的義軍,也有機會從山溝溝裡出來。在王晨率軍往北方行進的過程中,不時地遇到前來投奔的義軍。河北的一些義軍日子並不好過,他們經常被錢糧問題所困擾,他們知道,如果被朝廷招安,那這些問題都不要擔心。因此聽聞王師北上後,知道消息的很多義軍都從山寨裡冒出來,渴望能被收編爲官軍。

對於這些一直在堅持抗金的義軍,或者山賊的投奔,王晨也不拒絕,差不多都將他們打散後編入廂軍中,並投一些驍勇善戰者補充到禁軍中。

在行進途中,王晨所收編的義軍中力量最大的一支就是王彥所領的“八字軍”。

王彥的“八字軍”已經被張所收編,但在得朝廷招撫後,王彥依然單獨領軍,與金軍作戰。因爲得朝廷的招撫,王彥又被任命爲“八字軍”都統制,慕名來投的其他義軍也是不少,傅選、孟德、焦文通等義軍頭領先後率軍歸附,隊伍擴大到十幾萬人,金軍屢次進行圍剿都沒取得成功。

如今王彥麾下已經有十二萬人馬,雖然這些人馬戰力不能與王晨所領的殿前司人馬相比,但比現在朝廷在編在廂軍卻是要強很多,畢竟他們經常與金軍作戰,實戰經驗豐富,只不過組織紀律性相對於現在的大宋禁軍來說差了一點。這十二萬人馬,王晨並沒將他們打散分編,而是依然以王彥爲首領,以自己的權職任命王彥爲“八字軍”都統制,聽令於他的親自指揮。

此時的宗穎所部也已經向王晨靠攏,兩部相隔距離纔不過百里,宗穎部除了三萬人準備狙擊真定府以東的金國外,其他人馬是準備與王晨一道聯軍攻打真定府及太原。這樣王晨親令的人馬就有禁軍約十四萬,廂軍約十五萬,新收編的義軍及王彥所領的“八字軍”共計十五萬。

從數量上來看,北伐的大宋王師是足夠嚇人的,而王晨接到張浚所傳來的消息稱,其部已經快速往太原方向進發,估計二十天到一個月左右就可以攻至太原附近。張浚所傳來的軍力報告上稱其部有二十萬人。王晨親領的人馬加張浚部,再加折彥質部,加上廂軍的話總兵力有七十萬左右。

雖然說這個數字與大宋禁軍“全盛”,也就是數量最多時候一百八十萬相比,差了一半還多,但這是一個讓王晨自己都咋舌的數字,他做夢都沒想過自己有一天能率如此龐大數量的軍隊與敵作戰。

這也讓他非常興奮,他清楚,金國傾全部國力來戰,能湊足三十萬人馬已經非常了不起了,在我大軍數及武器裝備的量佔絕對優勢情況下,王晨覺得他要是不能取得勝利的話,也可以拿刀抹脖子再穿越到其他時代去了。

不過就在王晨信心滿懷的時候,卻傳來了一個非常不好的消息。

第162章 你的目標一定能實現第191章 超級屠殺第115章 你同時娶了兩位公主吧第123章 到底娶哪個女人好呢第210章 太行山中的變故第8章 非常之人定有非常之見第10章 殿下說的不錯第42章 你覺得要怎麼做第180章 岳飛與完顏宗弼的再次遭遇第65章 這仗,我們算是打勝了吧?第139章 韓慶和的無奈第98章 王夜叉第203章 焦頭爛額第42章 你覺得要怎麼做第39章 並沒什麼意外第135章 改變進攻方式第28章 朕在此立誓第152章 倉促間的伏擊第210章 太行山中的變故第178章 並非事事如意第81章 完顏昌明白了第113章 要不要做出更多的讓步第64章 追擊第24章 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第128章 吳玠和吳璘的困惑第225章 達成和議第21章 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第21章 會師中興府第30章 金人起兵了第4章 異人第145章 趙桓所帶來的麻煩第59章 金軍的策略第119章 什麼叫精銳第37章 不可救藥的大宋軍隊第154章 民情,民心第161章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第232章 歷史翻開新的一頁第115章 你同時娶了兩位公主吧第3章 怎麼辦第32章 深謀遠慮第127章 斬殺劉豫第113章 要不要做出更多的讓步第84章 去問問王晨,敢戰否第176章 接管中山府第158章 扣押第18章 有點像女主人第32章 深謀遠慮第220章 準備工作先做好第46章 必須堅守黃河防線第141章 金人策略的改變第206章 無奈之舉第47章 提醒第77章 非常不好的消息傳來第195章 金人的安排第15章 思想教育第32章 深謀遠慮第106章 說服宗澤第129章 攻打相州第32章 深謀遠慮第44章 初戰告捷第5章 秦檜的手段第58章 請命被拒第48章 改進配方第61章 金軍開始攻城第197章 快山窮水盡了第37章 不可救藥的大宋軍隊第9章 世事紛雜第19章 嚇死我們了第134章 岳飛私下求見第17章 萬事俱備第22章 澆了一盆冷水第7章 論太原之戰第91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214章 達成基本的協議第148章 形勢一片大好第20章 捷報頻傳第124章 女人的主動第51章 要收羅更多的小弟第120章 三十軍棍第37章 不可救藥的大宋軍隊第13章 白頭如新,傾蓋如故第33章 陪你喝茶賞月第108章 怒了第11章 趙構歸朝第138章 守邢州的韓慶和與韓常父子第1章 李綱的顧忌第179章 準備迎擊第31章 揚刀立威第208章 你記住本帥這些話就行了第172章 王晨的超級強硬第133章 朝中爭論第157章 下官是御史中丞秦檜第13章 不該有的曖*昧第64章 追擊第143章 秦檜第225章 我服侍你洗漱第9章 世事紛雜第196章 曲端的悲劇第161章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第50章 有時候的溫情